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19間Band2英文中學(2025
樓主: Googlehill
go

19間Band2英文中學(2025 [複製鏈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306
81#
發表於 昨天 19:54 |只看該作者
LeeCC 發表於 25-10-18 19:33
愛德

Thanks.

咁樣冇辦法啦!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306
82#
發表於 昨天 20:04 |只看該作者
LeeCC 發表於 25-10-18 19:33
愛德

是不是收25%人數?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9Rank: 9Rank: 9


22614
83#
發表於 昨天 22:15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25-10-18 07:33
其實在EK太多習非勝是,都費事講咁多,今次樓主講B2,我都以為去番教育局的定義,點知又係各自解釋,有機 ...
本來想早d入泥一齊分享(吹下水), 點知我想講果个point, 比你講左先.


1. 其实EDB和HKAEE係地球上為一两个entities, 有齊所有n年來的全港DSE考生成績, 與其年年月月重重復復的对不原公开DSE的学校表示遺憾, (不景中学有三四百间, top 33%中学也有百多间), 不如揾EBD and/or HKAEE, 起馬佢地以前係公僕 (依家叫官老爺). 相對容易, 又直接.
2. 如果 EDB/HKAEE/各学校唔肯比, 或比d唔比d, 咁一定有其原因, 如其自己hallucination, 以為埋d学校因此就会收唔到好学生, 當係真先, 咁人地一定有个更重要原因, 令原唔要最好果d学生, 都要堅持某d野. 唔識從另一覺度去睇事物, 只從自己覺度出法, 爭拗就冇可避免了.
3. 其实真係咁想靠ranking 來幫助小朋友揾学校, 怕大家最后会后悔. 做法好簡單.
i. 升小学時, 考过全港性统一考試, 張每一準升小生rank.
ii. 升中學時, 考过全港性统一考試, 張每一準升中生rank.
iii. 再用每年DSE成績, 張全港中学rank(用某parameters, weight几多, EDB决定啦)
iv. 在[ii]的升中生, 就可按这学生ranking 同学校ranking, 做个1-to-1 mapping.
v. 而小学的ranking方法, 可基於小学的畢业生升去了那些ranking 的中学來分.
vi. 在的升小生, 就可按这学生ranking 同小学校ranking, 做个1-to-1 mapping.

咁大家都唔洗再拗來拗去, 遺憾來遺憾去, 什致要去黑人地校了, 因為一切都公式化, 每人都有一个ranking. (例如, 你今年纳税 > HKD 500k, 你係b1a人, 又或你係大企高層, 你都係b1a人, 相反, 如果你纳稅 < 100k都冇, sorry, 你只係b2人了, ...)

但, 小朋友係咪就只係一个數字同ranking? 正如大家又会觉得自己, 活到今天, 又係band幾?

我自己就唔会用埋一角度去睇事物, 否则, 用AI去管理人類咪最有效了?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306
84#
發表於 昨天 23:01 |只看該作者
twhkleung 發表於 25-10-18 22:15
本來想早d入泥一齊分享(吹下水), 點知我想講果个point, 比你講左先.

Sorry,個徵結係好明顯,有普通常識嘅人知道有關部門冇做好份工,當然有原因,似係保護某些學校的慣性,當然不是為傳統名校。

如果肯去做,其他就係細節,而且個correlation 好有參考價值。

就算唔對外公佈,只係俾返學生及家長,都係一個好好的tracking mechanism。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2Rank: 12Rank: 12


54926
85#
發表於 昨天 23:5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eastiebistro 於 25-10-18 23:54 編輯
twhkleung 發表於 25-10-18 22:15
本來想早d入泥一齊分享(吹下水), 點知我想講果个point, 比你講左先.

個人認為係部份香港家長太迷戀數據,亦太過迷信學校整體數據高就代表學校增值能力強。
學校整體成績好,可能因為學校收多啲本身底子好嘅學生,又或者學生屋企支援更充足,又或者學生「補」得更多。

況且最好嘅學校都有考得唔好嘅學生,又點知自己嗰個入到去會唔會係「羅底橙」?一間學校5+係45%同42%係咪真係咁大分別,如果分別不大,咁細分band 123再分abc有咩意義?

其實大致睇下,唔好將band 1 同band 3混為一談就夠晒。其他校風、課外、歷史、網絡、升學支援我認為更重要...

Rank: 10Rank: 10Rank: 10


26885
86#
發表於 半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PTL_L 於 25-10-19 01:45 編輯
twhkleung 發表於 25-10-18 22:15
本來想早d入泥一齊分享(吹下水), 點知我想講果个point, 比你講左先.

你既建議,我幻想到係一個工廠既產業,日復日,年復年既無溫度運作,如果真係咁,真係好可悲了!咁要唔要成孕時就已check IQ?

Rank: 10Rank: 10Rank: 10


26885
87#
發表於 半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PTL_L 於 25-10-19 01:41 編輯
beastiebistro 發表於 25-10-18 23:54
個人認為係部份香港家長太迷戀數據,亦太過迷信學校整體數據高就代表學校增值能力強。
學校整體成績好,可 ...

迷戀數字既人,大多係準備升中而小朋友係級頭或級前成績,一句講哂「唔想蝕抵」,另一方面,數字上落最簡單易睇,一般人都識比較數字多少,可量性!仲有最重要係,呢班新進家長未有經驗,以為入到所為band 1A學校,小朋友6年後既成績就係band 1A,但凡已經經歷過既家長都清楚知道,呢個只係優勢之一,入場券嚟,結果跑第幾,係靠自身努力同家庭back up!入1A校都可以出到band 2校既DSE成績,入1C都可以出到1A校成績,重點係個人能力!
「其他校風、課外、歷史、網絡、升學支援我認為更重要...」呢啲係不可量,你有冇見有人會做呢啲比較出嚟?主觀同客觀問題!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 回覆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