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233 小時
- 最後登錄
- 20-6-6
- 國民生產力
- 936
- 附加生產力
- 59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5-8-7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1663
- 主題
- 65
- 精華
- 0
- 積分
- 2658
- UID
- 53456
 
|
(星島日報報道)有逾八十年歷史的傳統名校香港華仁書院及華仁書院(九龍),近年一直研究轉直資的可行性。本報獲悉,兩校的辦學團體天主教耶穌會於上月中決定,暫時擱置兩校轉直資的計畫,同時為免動搖港華的英中地位,該校亦會認真考慮與直屬關係的番禺會所華仁小學「脫」。過去數年,已有八所傳統名校轉為直資,港華與九華亦有研究轉制方案。耶穌會香港區會長狄恆神父,上周在港華校友會網頁發表聲明,指辦學團體已決定暫時擱置兩校轉直資的計畫,除非日後環境有變,才會再作考慮。狄恆神父解釋,政府的教育政策朝令夕改,前景不明,故現時不宜妄下決定。他續稱,不少直資學校的教師流失率較高;兩校若轉直資,或 變成由家長主導,擔心學校會為了競爭及金錢利益,而忽略耶穌會的辦學理念及華仁全人教育的傳統。他強調,近年部分校友及外界認為華仁學生的公開試成績下滑,只是錯誤的印象。兩校會加強與校友溝通,並通過一連串計畫提升教學質素,例如在中英數三科推行小班教學、資助教師接受培訓及為公開試學生進行補課等。他認為,這些計畫均可利用學校現有資源、校友與華仁一家基金會的捐款實現,轉直資並非提升質素的唯一方案。據教育局的規定,英中須取錄逾八成半適合以英語授課的中一生,才可維持英中地位,並將於下學年「點人頭」。狄恆神父在聲明中透露,正留意與番禺會所華仁小學的畢業生成績,會否動搖港華的英中地位,否則將認真考慮與小學「脫」,但他補充,小學已積極提升學生成績,相信對港華不會做成嚴重威脅,而九華的英中地位則沒有問題。港華校長譚兆炳昨接受查詢時表示,與小學「脫」只是方案之一,暫未有定案。九華校長蘇中平則指,辦學團體並非完全否決轉直資,但除非教育界環境有變,或政府更改直資學校政策,否則不會再作考慮。他續稱,華仁一向服務不少清貧學生,轉直資須收取學費,恐影響這些學生的入學機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