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593 小時 最後登錄19-9-21 國民生產力92  附加生產力3004  貢獻生產力0  註冊時間04-12-17 閱讀權限10 帖子445 主題66 精華0 積分3541 UID36838 
 
  
 
 | 
| "如:聖心,聖瑪利,聖方濟各及嘉諾撒書院都有信心保證。" 
 其實,都係你睇我好,我睇你好!我朋友的女兒在聖心升F.5, 她是由聖心私小升上的,但現在的成績十分不堪。F.3 時數學成績below average 也可選修physic。說回通識,她當然經常不合格,聽朋友說,亦有很多人fail。聖心亦是用英文作答的,如果這校是信心的保證,她們的問題在哪裡?我覺得用中文答通識,好處就是較易表達自己的論點。但高分與否,就牽涉到答題技巧和對時事的留心和理解是否通透,選用的語言的影響相對是較少。大家看看通識的practice paper, 其實用字不算深,可能比英文科 reading paper 平白,所以我覺得看不明問題的可能較低,反而是不懂表達,或缺乏批判性思維累事。
 大家都經歷過中學階段,想必一定不會否定有很多因素影響孩子。我認識好幾個band 1 頭的 p.6 學生,考入協恩、瑪利諾、喇沙和男拔,但因名種原因,成績已無復當年勇,有些繼續在全級中游奮鬥,有些跌到大後方,轉去外國讀。所以學生在那所學校就讀,最終都是要靠自己,而且要有毅力。
 其實當年我很希望女兒選Eng. Lit, 我是讀Eng. Lit 的,我覺得英文只要有中等情度,已可選,因為日日要看 literature, 英文成績一定會有進步。我自己當年就是這樣。所以我覺得用英文讀通識,亦有異曲同工之效。
 其實我很佩服嘉諾撒教會的學校,以我所見,她們都很認真辦學,不像一些名校 hea 住教。嘉諾撒教會的學校功課量不少,但如果學生認真去做,一定有得益。就如我朋友女兒的例子,通識老師時常都要她們做很多written 功課,有些同學就是透過這許多的功課,sharpen their skills in answering questions。
 最後一句,讀書是靠自己。
 以上言論,純粹有感而發,無意抬高或貶低任何學校。如有冒犯,請多多見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