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10-31 
 - 國民生產力
 - 3652  
 - 附加生產力
 - 46069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811 
 - 主題
 - 12608 
 - 精華
 - 0 
 - 積分
 - 77532 
 - UID
 - 168291 
  
 
 
 
     
 
 | 
  
 
教育局今日(27日)公布優化中學發展方案,於2025/26學年推出先導計劃,容許以四班參加中一派位並符合兩大條件的學校,申請以五班中一參加下一年度的中一派位。 
 
教育局稱會整體審視一籃子因素,考慮是否批准有關申請,當局會充分理解學界對學校生態健康發展的關注,因此2026年度限額最多為五間,料可增加最多170個名校學額(以每班取錄34人計)。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朱國強認為新措施只照顧收生強勢的傳統及地區名校,加劇學校之間的惡性競爭。津中議會主席李伊瑩認為,現時學校要發展STEM等多元教育,需要有足夠空間,目前一級四班制度「對絕大部份學校有優勢」。 
 
教育局:擴班更充分回應家長選擇 
 
教育局表示,為更充分回應家長的選擇,容許有關學校為更多家長和學生提供優質教育,增加家長為子女安排入讀心儀學校的機會,會按「小步子、高門檻、嚴把關」的原則,於2025/26學年推出先導計劃,容許以四班參加中一派位並符合特定條件的學校,申請以五班中一參加下一年度的中一派位。 
 
提出申請的中學,必須符合以下兩個條件: 
 
1.有關學校需要在最近連續三個年度的中一派位,每年度最終所收到的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數目,不少於學校在該年度可供中一派位的學位數目的100%; 
 
2.校舍條件配合擴班需要(例如足夠課室及學生活動空間)。 
 
教育局在收到學校的申請後,會整體審視一籃子因素,考慮是否批准有關申請,包括: 
 
1.香港整體學額供求情況和學校所在地區的實際情況; 
2.學校配套設施; 
3.辦學往績; 
4.家長意願等。 
 
教育局表示,會充分理解學界對學校生態健康發展的關注,因此2026年度限額最多為五個,當局會持續檢視有關安排,並適時優化。 
 
 
 
 
 
 
 
津中議會:一級四班制度對絕大部份學校有優勢 
 
津中議會主席李伊瑩認為,現時學校要發展STEM等多元教育,需要有足夠空間,她認為目前一級四班制度,「對絕大部份學校有優勢」,料即使有學校符合該兩個條件都未必申請擴至五班,而教育局新學年限最多五間學校可加班,意味並不鼓勵學校去發展,呼籲有關學校要慎重考慮。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朱國強則對「4班變5班」深表憂慮,指恐造成中學競爭,擾亂學校生態,促請當局與擬申請學校三思。他認為新措施只照顧收生強勢的傳統及地區名校,加劇學校之間的惡性競爭,對其他學校造成影響。他又指加班恐影響不同地區的整體學額供求,破壞各區中學早已建立的互信機制。 
 
中學校長會質疑開班「4變5」是否合時 盼當局交代日後規劃 
 
中學校長會主席連鎮邦表示,當局於短時間內,通知學校有「重大改動」的開班措施,引起學界很大迴響。他指,2010年推出自願優化班級結構計劃,經過學界與當局長時間商討,得出開班「5班變4班」的共識,如今當局容許學校可申請班數由「4變5」,在適齡人口持續下跌,質疑有關措施是否合時及必要。他強調教育政策需兼顧整體學校的教學質素,「唔係照顧個別類型學生,唔係照顧一小撮學校利益。」 
 
他指,當局提到2026年度申變5班的限額最多為五間,但未有再交代日後會如何規劃、會否制定一個時間表。他指,相信對影響學界的減赤措施非只限今年,如未來要再作改動,希望當局可及早向學界廣泛諮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