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中中語文 微 調 在即,學者力數母語教學4缺陷 ...
發新帖
查看: 1113|回覆: 0
go

中中語文 微 調 在即,學者力數母語教學4缺陷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2658
1#
發表於 08-5-2 16:5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轉貼﹕【明報專訊】連續8年追蹤母語教學政策的中文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教授曾榮光(圖),終於全面公開研究結果。他總結研究,力數母語教學四大缺陷,分別是拖累中中生升學機會,以及中中生學習未必深、未必多、未必佳。他敦促政府,「政府應由學校專業問責地自主決定教學語言」。
「學習未必深、未必多、未必佳」
曾榮光多年來遭教育局禁止公布研究結果,繼教育局公布研究撮要後,他昨日全面公布「教學語言政策對教育晉升的效果」研究報告。曾榮光研究100所學校之中,發現98、99年首兩批接受母語教學的中中生,與英中生的升學機率相差甚遠。其中,中一至中七均接受母語教學的中中生,取得大學「入場券」的機會較英中生減半。
曾榮光指出,母語教學在初中時會較有優勢,但到高考優勢會全部消失,他感慨中中生升學機會大減,政策沒有照顧到他們升學的利益。他指母語教學目標是「輕鬆易學」,卻出現四大缺陷,包括學生升學機會減,以及未必學得佳、學得多和學得深。他認為本港教育結構矛盾,例如英中學額不足、一刀切語文政策、大學收生的英文及格要求及中學校網英中分配不均等,令中中、英中均成為受害者。
對於「母語教學政策連累一代學生」的說法,曾榮光不表認同︰「這批中中生仍活生生在外面行走……但過去的中學教學語言政策,令他們失去部分機會,沒有了入大學機會。」他表示,與其評論政策是勝是敗,不如向前看。
教局:單看兩年數據以偏概全
教育局回應指出,歡迎曾榮光的追蹤研究,認為單以一兩年升讀大學的數據來全盤推倒成效,是以偏概全。發言人又說,以07年對比02年的會考5科及格數據,可見母語教學提升中中生學習學科的成效,以及能提升他們讀預科的機會。曾榮光則反駁指研究並非以偏概全,現時僅3屆母語教學下的中中生入讀大學,他已研究了兩屆,他當年向教育局申請研究3屆學生,惟不獲當局批核。


   0    0    0    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