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直資應放眼精英學校 收清貧生宜有配套協助(社評) ...
發新帖
查看: 1182|回覆: 0
go

直資應放眼精英學校 收清貧生宜有配套協助(社評)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492
1#
發表於 11-7-7 19:1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今年有直資中學派人到個別基層小學,揀選或要求推薦學生,包括以提供獎助學金為誘因,吸引學生入讀。我們不知道此情有多普遍,不過,若直資學校善用較充沛資源,使清貧學生受惠,直資學校也可以藉此擺脫貴族學校標籤,發展成為名實相符的精英學校。從這個角度而言,我們樂見直資學校收納更多清貧學生,以實現有教無類的教育精神。

直資名校基層小學揀蟀

清貧生學校可達至雙贏


鮮魚行學校校長梁紀昌透露,今年有多間直資名校,到該校探詢是否有潛質學生願意入讀,並表示會提供獎助學金等安排。以目前所得資料,不知道其他小學曾否有直資「學探」前來揀蟀。我們對於吸納清貧學生的直資中學予以肯定,也鼓勵其他學校效法跟進,使直資學校回歸原來的宗旨。

去年11月,審計署發表報告,指出全港72所直資學校在行政和帳目上,存在嚴重問題,其中按規定,直資學校須撥出學費總收入的最少10%,推行減免學費或獎學金計劃,使清貧學生也有機會入讀,但是,審計署發現約有三成學校撥作助學的學費收入,較規定為低,其中5所少撥50萬元,1所少撥多達300萬元。

直資學校計劃11年前實施後,由於不少傳統名校都搖身成為直資學校,使社會上形成了直資學校等於優質學校的印象;另外,不少直資學校學費高昂,若沒有獎助學金支援,基層家庭子女只能望門興嘆。直資學校吝於撥款資助清貧學生,不但違反規定,久而久之,被標籤為貴族學校,形成直資學校耗用公帑,卻變相有辦學特權的另類學校,不但對其他學校不公平,而貴族不等於優質,也限制了直資學校的質素提升和發展。

據最新資料,教育局要求直資學校以增加透明度和盡快處理等做法,發揮獎助學金的功能,獲得積極回應;被審計署批評獎助學金偏低的直資學校,已經放寬申請資格,使更多學生受惠。所以,有基層小學獲直資學校要求推薦學生,或許可以理解為直資學校善用獎助學金的趨勢和調整。這個轉變,我們認為首先蒙其利的會是直資學校本身。

這些年,直資學校的貴族化標籤,使得許多優秀的清貧學生不敢叩門,直資學校失去招攬尖子學生的機會,阻礙它發展成為精英學校。若直資學校改弦易轍,向廣大學生招手,由於有獎助學金,較其他學校更易招得尖子學生入讀。且,今年中學縮班之後,會有更多成績較優異升中生,成為遺珠,若直資學校善用形勢,更容易招徠優質學生。不過,直資學校的貴族化程度,清貧學生雖然獲得獎助學金,但是入讀門檻仍然較高。

例如拔萃男書院心儀鮮魚行學校的一名籃球隊員,據知傾向提供獎學金,招攬入讀,不過該名學生興奮之餘,心情也曾忐忑,因為在他心目中,雖然不愁學費,但是其他學習費用,可能還是難以負擔的。這位學生的擔心是有的放矢。克難教學與學習,是鮮魚行學校予人最深刻的印象,以去年聖誕節為例,有一名女士,把兒子的1萬元生日利市捐給鮮魚行學校,校長把錢平分,每名學生得50元,有小一男生把那50元拿來買生油,因為他家裏食油用光了。這是真實的故事,貧困家庭孩子的生活物質條件,並非豐衣足食的人可以想像,所以,直資學校吸納清貧尖子學生,除了獎學金,還要有配套措施,協助他們應付其他學習開支。

協恩獎助學金大手筆

其他學校應見賢思齊


此外,預期明年9月轉為直資的協恩中學,也會提供總學費收入30%作獎助學金。該校今年4月起到約30間基層小學宣傳獎助學金計劃,除了提供6年全額助學金,也設立了每月1000元生活津貼及不同類型獎學金,確保清貧學生可讀直資。鮮魚行學校也是協恩做「路演」的學校之一。協恩此舉,傳達要求基層小學推薦清貧學生、使協恩避免成為貴族學校的信息。

協恩的做法,符合當年實施直資學校計劃的精神。審計署的報告,使人警覺不少直資學校以牟利為目的,當日資助清貧學生,以體現有教無類的宗旨,早被拋諸腦後。協恩主動向基層小學的學生提供獎助學金,據知早年聖保羅男女中學由津校轉直資學校時曾經做過,此後已成「絕響」,我們希望協恩的做法,並非為了「印象分」,而是成為協恩日後長期的營運模式。其他直資學校應該見賢思齊,使更多清貧學生有獲得優質教育的機會。
   0    0    0    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