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480 小時
- 最後登錄
- 13-8-8
- 國民生產力
- 3601
- 附加生產力
- 7831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1-5-26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4119
- 主題
- 105
- 精華
- 1
- 積分
- 15551
- UID
- 749411
 
|
liverpool媽媽 發表於 12-1-2 14:36 
回復 redkoni 的帖子
多謝你提醒,此跨區的想法只在自行時,大抽獎仍留在西貢區。 ...
自行本身意思就是可跨區, 亦與小朋友的Banding無關, Banding是用於統一派位, 小朋友第一次及第二次的呈分試的標準分名次, 參考自己學校2008及2010的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成績, 取得一個"全港性"的分數, 如是者, 全港有呈分的小六學生便各有一個這樣產生出來的"分數", 自行時中學所要求的所謂教育局全港成績次第, 就是...舉個例, 某中學收600份自行申請表, 這中學呈上教育局這600個學生的身份, 教育局根據這600個學生的之前所說的"分數"排序, 再送回學校, 這個排序就是該校當年所有自行申請者的教育局全港成績次第.
至於Banding也是用類似方法, 只不過今次用齊三次呈分試的標準分名次, 參考自己學校2008及2010的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成績, 取得一個"全港性"的分數, 如是者, 全港有呈分的小六學生便各有一個這樣產生出來的"分數", 統一派位甲部的學生Banding, 計法就是以這"分數"將全港有呈分的小六學生排序, 再切餅咁分成頭中尾三等份, 這就是甲部的Band1, Band2, Band3. 至於統一派位乙部的學生Banding, 計法就是以這"分數"將個別校網內有呈分的小六學生排序, 再切餅咁分成頭中尾三等份, 這就是乙部個別校網的Band1, Band2, Band3. 所以甲部, 乙部的Banding是兩回事, 某些強區的乙部Band2頭可能是甲部Band1尾, 話知佢係尾, 抽獎睇隨機編號嘛, 以细number優先. 所以如果你話申請咗跨網派位, 老師本來是根據自己學校的資料數據, 幫你估咗本校網Banding, 你轉咗校網等於和另一班人排序, 有邊個敢保證會唔會排後咗? 而且每個校網的學生人數不同, 即是連Band1人數也不同, 可能少咗人就算排前咗都係Band2, 有不少變數, 邊緣人只係靠博, 無人知. 還有一點, 在大抽獎前所有Banding都係我哋估, 直至開始大抽獎前電腦才真正分Bandi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