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177 小時
- 最後登錄
- 16-7-14
- 國民生產力
- 35
- 附加生產力
- 1050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70-1-1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672
- 主題
- 42
- 精華
- 0
- 積分
- 1757
- UID
- 72
 
|
津貼中學議會主席儲富有- 先詢問相關學校有沒有候補學額,以免撲空。
- 叩門前先了解清楚學校的收生準則。
- 英中通常以英語面試,也有機會考核學生的普通話能力。
- 面試後的筆試必考中、英、數三科,學生事前準備不可少。
- 家長帶同子女撲學校已成為歷年的「指定動作」。
- 學生面試時,可穿著整齊校服,以表莊重。
- 家長亦須了解學校的背景、辦學理念及收生準則等,以便回答學校詢問。
香港神託會培基書院校長羅維安- 「派位不好」是最差答案。
- 家長和學生應該避重就輕,強調自己很了解該校的教學理念,並且能夠清楚地說出來,再解釋自己的能力性格如何適合該校。但他強調答案必須深入具體:「如果家長和學生只能很表面地說出該校是英中,囝囝英文很好,所以很適合,這樣便不及格。」
- 學校最怕收到從家長從討論區下載的「樣板信」。「雖然家長都會將信改頭換面,不過校長和老師閱信無數,一看便知道是抄的,一定影響印象分。」
- 羅校長重申,學生的課外活動不用「樣樣有」,最重要的是學生真心參與其中。「學生會『飛天遁地』也沒有用,樣樣『半桶水』,不如專心發展一、兩門興趣。」
- 利用多方面的資料突出子女的長處。他指出,校長真心的推薦信,列明學生進步的具體例子,「校長工作繁重,仍能寫出學生的表現,證明他(該名學生)是較突出的。」
- 若學生有特殊的報讀原因,亦應在「叩門信」中列明,「例如六年級的成績突飛猛進,或對報讀的中學有新觀感,應在信中列明,但不要太長,一頁已差不多。」
- 勤練英文及數學
全港400多間中學有半數接受放榜後叩門的候補申請,當中有約五成學校會用筆試甄選學生,筆試主要考英文及數學兩科。
- 準備基本資料
相片、小五及小六校內成績、校內和校外的獎項紀錄、升中派位證,有關文件的副本多份。
- 推薦信
- 亂石投林
中一候補位的申請不受政府監管,由各中學自行收生,準則各異,家長可多向數間中學申請,增加命中機會。
- 勿浪費時間練面試
絕大多數中學採「認成績唔認人」。
- 開學再叩門
中一候補位以筆試方式取錄為主,子女如果在筆試中落選,家長不要灰心,可以在開學後再向心儀中學查詢有否插班位,因為名校經常會有學生在開學後放棄學位,因而出現空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