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中學概覽》漸增中英文班資料(社論) ...
發新帖
查看: 1158|回覆: 0
go

《中學概覽》漸增中英文班資料(社論)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447
1#
發表於 09-12-15 21:1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供家長參考為子女升中選校的《中學概覽》昨日出版。由於這是當局微調教學語言政策後的首份概覽,學校不再硬性分為英中和中中,為有能力的學生增加了接受英語教學的機會,家長選校時面對更高的「披沙揀金」難度,希望增加學校資訊的透明度。

  教學語言是不少家長選校的重要參考。過去當局提倡母語教學,杜絕「假英中」,按照學校收取的學生多少可接受英語教學,在全港四百多所官津中學中,限定了百多所可以全用英語授課,其餘硬性規定用母語,產生了「英中名校」標籤的副作用。

  減少標籤 添了含糊

  現在政策微調後,打破了中中和英中的分界,不少家長仍然有興趣了解有多少英中今次「落車」,無復全用英語授課,又有多少中中「上車」。實際情況則遠比上落車二分法為複雜。

  新的教學語言安排,容許學校按照學生能力,開辦相應比例的英語授課班別課時,同時學校可以四分一的「延展課時」增加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有學校利用這機制「化時為科」,把原意增加英語接觸的課時,全部集結來教一科。

  較難分辨的,是學校按班別、組別或課時進行英語授課的安排,學生升上中一,有可能被編進中文班,也可能被編進英文班,還有更複雜的分組安排,或者是全部班級都用母語教學卻撥出部分時間用英語。家長選校,就要比以前絞盡腦汁。

  尤其是當局面對部分學校壓力,避免產生更多標籤效應,一律不欲學校公布開辦中文班和英文班的數目,《中學概覽》刊載的資料,除非是全英中或全中中,不少學校都在「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一欄中,填上很多科目。由於灰色地帶太多,家長又無法從概覽和學校得悉具體情況,要挑選一所配合子女教學語言需求的中學,無論是母語或英語,自然不及以前容易。

  家長選校 宜看全面

  當局避提英語班數據資料,除了是防止標籤效應,可能也是減低轉制初期學校面對的壓力,從實際角度來說,《中學概覽》不提供這些資訊,不等如家長就會改變想法,放棄找尋教學語文的資料,最後可能就要靠口碑和外間的選校指南,來補足對學校教學語言的了解。從方便家長和增加資訊可信性的角度,當新制運作暢順後,概覽應考慮能否提供更多授課語言的資料。

  教學語言是家長擇校的重要考慮,但不應視為唯一考慮的條件。家長還要考慮學校能否提供全人教育,校風怎樣,新高中學制推行後,家長宜從概覽中了解學校的高中課程,是否容易銜接上大學,還是較為注重職前培訓。當家長明白選校因素繁多,增加中英文班資訊就不再那麼敏感。
   0    0    0    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