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10-31 
 - 國民生產力
 - 3652  
 - 附加生產力
 - 46069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811 
 - 主題
 - 12608 
 - 精華
 - 0 
 - 積分
 - 77532 
 - UID
 - 168291 
  
 
 
 
     
 
 |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23-4-13 12:16 編輯  
 
9月新學年升中統一派位(俗稱「大抽獎」)「英中」學額今日(12日)揭盅。本報統計發現,新學年全港英中學額微跌不足1%,維持平均約5人爭1個英中學額。在預測人口增加下,北區及沙田英中學額均顯著增逾3%,其中北區更罕有地獲「遠程借調」九龍城及黃大仙區英中學額,措施令九龍城及黃大仙英中學額分別減2.08%及9.3%。 
 
有受影響的九龍城英中校長認為,教育局以跨區借位解決人口增長問題,比起臨時「擴班」理想;升學專家建議,心儀九龍城英中的北區家長,在考慮子女能力和交通安排後,可以在大抽獎博一博。 
 
9月升中學童須在5月初經就讀小學,將中一派位選校表格交回教育局,教育局今日發布選校文件,並公布截至2月估算,預計有50,600人參加中一派位,較去年同期估計微增100人,增幅0.2%。 
 
本報按《中學一覽表》統計,全港全開英文班中學(即俗稱英中)提供9,718個學額,按年略減54個,減幅0.55%,推算平均5.2人爭1位,跟去年相同。 
 
教育局未有提供應屆小六生分區人數,按上學年官津及直資校小五生人數推算,今年全港以零英中的離島區最「爭崩頭」,逾千人爭33個他區借調英中學額,平均35.2人爭1位。其次是去年有英中「落車」的南區,平均18.6人爭1位;至於競爭最小的都是傳統名校區,包括灣仔區平均1.7人爭1位、中西區2.3人爭1位、九龍城區2.8人爭1位。 
 
  
 
北區及沙田英中學額增幅較明顯,北區增幅3.8%,涉及23個從他區借調英中學額,其中12個學額來自九龍城區3間名校,包括去年「上車」的九龍真光中學,以及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及陳瑞祺(喇沙)書院;並從黃大仙借調6個英中學額。教育局稱過去一貫只由鄰區調撥學位,本年度新增由九龍城及黃大仙區調撥學位至北區的安排,是要應付北區學位需求。 
 
沙田按年增加28個(3.04%)英中學額,該區去年已向九龍城及黃大仙借位,今年分別向上述兩區借多15個及13個學額,涉及喇沙書院及瑪利諾修院學校(中學部)等。 
 
身兼津貼中學議會主席、九龍真光中學校長李伊瑩指,各區人口預測不同,當局預測北區及沙田區人口上升,故要求包括其所屬中學借出學位,她指過去教育局以擴班應付新增人口,往往擴班後要再「縮班」、影響學校教師人手及班級結構,認同借調學位做法較好,以其學校毗連九龍塘又一城為例,她認為北區學生「搭車落嚟都好方便」。 
 
升學專家梁永樂估計,倘家長非常心儀九龍城區傳統英中名校,在充分考慮子女能力及交通安排後,也可在大抽獎甲、乙部首志願選填有關學校;至於其他地區家長,由於整體學生人口下跌,故選校時取態也可進取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