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DSE 2025 中英數 5+% 排名(反對排名者,慎入) ...
樓主: 猴子爸
go

DSE 2025 中英數 5+% 排名(反對排名者,慎入)   [複製鏈接]

Rank: 8Rank: 8


15718
541#
發表於 前天 16:57 |只看該作者
poonseelai 發表於 25-10-15 16:35
Found the 2024/25 numbers:  
https://www.cpao.hku.hk/qstats/
https://www.cpao.hku.hk/qstats/

我上面的数字就是从这里来的。


不要紧,不值得花时间再研究。

Rank: 7Rank: 7Rank: 7


12551
542#
發表於 昨天 10:36 |只看該作者
回覆 bettyay 的帖子

please check PM.

Rank: 12Rank: 12Rank: 12


73908
543#
發表於 昨天 13:09 |只看該作者
猴子爸 發表於 25-10-15 15:39
我都是问下而已啦。
很多时讲那个和写那个,都不会check下d数字的。

UGC 網頁有八大資助學位
各大學本地生及非本地生人數

Rank: 12Rank: 12Rank: 12


73908
544#
發表於 昨天 13:13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https://cdcf.ugc.edu.hk/stat/index.html#/topic/internationalisation

Rank: 12Rank: 12Rank: 12


73908
545#
發表於 昨天 13:17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https://data.gov.hk/en-data/dataset/hk-ugc-ugc-student-fyfd-statistics

Rank: 9Rank: 9Rank: 9


22606
546#
發表於 16 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whkleung 於 25-10-17 00:47 編輯
poonseelai 發表於 25-10-15 16:35
Found the 2024/25 numbers:  
https://www.cpao.hku.hk/qstats/
HKU的分類方法, 反影現今我地HKer係几有创意, 北大清華真係要学下野. 張所有非HK学生group在一起來imply国際化.北大清華应该也分开,非北京市學生比例, 咁国際化率应该高得好驚人???

HK大学的non-local students 的definition, 应该要同Intl students分开. 即加大个quota比non-local係指目标面向边d学生? 用乜來分?

1. 有冇纳稅?
2. HK人(学生), 本地中学, DSE毕业;
3. HK人(学生), 本地中学, 非DSE毕业;
4. HK人(学生), 非本地中学, DSE毕业;
5. HK人(学生), 非本地中学, 非DSE毕业;
6. 非HK人(学生), 本地中学, DSE毕业;
7. 非HK人(学生), 本地中学, 非DSE毕业;
8. passport的issued "country"
9. ...



Rank: 9Rank: 9Rank: 9


22606
547#
發表於 16 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twhkleung 發表於 25-10-17 00:43
HKU的分類方法, 反影現今我地HKer係几有创意, 北大清華真係要学下野. 張所有非HK学生group在一起來imply国 ...
和中學排名, 係咪也应分开, 本地生DSE成绩和非本地生成绩? 有冇机会成绩好好的学校, 係收左好多Non-local (未知點定義)的学生and/or插班生? 咁真正本地生向该校成績如何? 要比d压力d學校先得, 否则就真係好遺憾了.
(好似足球咁, 话港隊, 但大多数都不是HK 自己train出來的, 如, 唔以為HK自己可以train到了100%的叻本地球員, 咪中招?)


Rank: 8Rank: 8


15718
548#
發表於 7 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猴子爸 於 25-10-17 10:14 編輯
twhkleung 發表於 25-10-17 00:43
HKU的分類方法, 反影現今我地HKer係几有创意, 北大清華真係要学下野. 張所有非HK学生group在一起來imply国 ...

现在HKU, Chinese Mainland还算是non-local based on nationality, 而Chinese Mainland占所有non-local在读undergraduate students的65%.  其他亚洲国家加埋是26%。
断估,北大清华不可以叫广东为non-local based on nationality吧?

但其实,我不太明白,香港是中国永不分割的一部分,Chinese Mainland亦就是中国,为什么Chinese Mainland是non-local based on nationality? 可能加上“based on nationality and locality" 会比较合适?

Rank: 9Rank: 9Rank: 9


22606
549#
發表於 6 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回覆 猴子爸 的帖子

"北大清华不可以叫广东为non-local based on nationality吧?"
又係定義問题, 如清北分non-local係用BJ身份証, 交大用上海身份泟, 理論上, non-local 这叫法, 一样講得通.


Rank: 8Rank: 8


15718
550#
發表於 6 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twhkleung 發表於 25-10-17 11:04
回覆 猴子爸 的帖子

"北大清华不可以叫广东为non-local based on nationality吧?"
美国是用in state vs out of state 来分,中国当然也可以用in city vs out of city? 只不过HKU是用nationality作为basis.  但可能用 in city vs out of city比较合理。
不过,最大问题是: QS ranking的”International“定义,应该是以nationality为根据。

Rank: 5Rank: 5


3035
551#
發表於 5 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猴子爸,非常欣賞你的努力,花那麼多時間搜集數據拼合了這個表。睇咗好多你的留言,明白你善意的出發點,是想有一個客觀的數據表給家長參考。
然而只用簡單中、英、數三科成績做決定,忽略學校其他方面的努力,我個人覺得有不妥的地方。

中、英、數三科本來就屬於基本功,中、英、數成績好的同學大多在小學已經有紮實的基礎,所以這三科的成績儘管只能反映收生質素,未能反映學校的真正實力和提升學生成績的能力(換句話講即係學校本身教得好唔好)。

對家長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收了幾多好學生,而是學校能否令學生增值。但要是這排名被看重(事實上已經多次在其他群組中被家長當選校指標般分享),恐怕只會更助長學校簡單以學生RO或某些學科成績作收生標準,而忽略學生其他才能。這大概是家長們不希望見到的後果。

Rank: 9Rank: 9Rank: 9


22606
552#
發表於 5 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猴子爸 發表於 25-10-17 11:39
美国是用in state vs out of state 来分,中国当然也可以用in city vs out of city? 只不过HKU是用national ...
"只不过HKU是用nationality(国籍)作为basis"
咁可能HKU要冧下, 佢係咪想话HK人的nationality唔係中国藉? 咁夠胆!!!


"QS ranking的”International“定义,应该是以nationality为根据。"


我估佢地唔敢用nationality來分, 后果会非常嚴重的.

Rank: 9Rank: 9Rank: 9


23305
553#
發表於 4 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twhkleung 發表於 25-10-17 12:31
"只不过HKU是用nationality(国籍)作为basis"
咁可能HKU要冧下, 佢係咪想话HK人的nationality唔係中国藉? 咁 ...
https://support.qs.com/hc/en-gb/articles/4403961727506-International-Student-Ratio-Indicator
"International
  • The term ‘international’ is determined by citizenship.
  • For EU countries, this includes all foreign nationals, even nationals of other EU states.
  • In Hong Kong SAR, this includes staff from China (Mainland)."

點評

twhkleung    發表於 3 小時前

Rank: 8Rank: 8


15718
554#
發表於 3 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mandi_lui 發表於 25-10-17 12:08
猴子爸,非常欣賞你的努力,花那麼多時間搜集數據拼合了這個表。睇咗好多你的留言,明白你善意的出發點,是 ...

猴子爸,非常欣賞你的努力,花那麼多時間搜集數據拼合了這個表。睇咗好多你的留言,明白你善意的出發點,是想有一個客觀的數據表給家長參考。

谢谢你的支持和意见!


然而只用簡單中、英、數三科成績做決定,忽略學校其他方面的努力,我個人覺得有不妥的地方。中、英、數三科本來就屬於基本功,中、英、數成績好的同學大多在小學已經有紮實的基礎,所以這三科的成績儘管只能反映收生質素,未能反映學校的真正實力和提升學生成績的能力(換句話講即係學校本身教得好唔好)。

为什么是中英数排名?请参考DSE2024 中英数 5+排名帖
#1,有详细解释。


我的看法,反而是,中学的6年,正正就是帮学生打好中英数基础的6年,学校所提供的课程,老师的教导,拔尖补底,语境,同学间的互动等等,都是帮助学生成长的。看看一些中学DSE成绩,也可以得出一些启示。长天
深水埗区唯一全英男校,也是该区仅有的英中之一,长年都是接收B1学生,但DSE成绩是“unclassified”,因为没有公布任何数据。谭伯羽,DSE成绩是B1B,并非历史悠久的培正,而是一间屯门中中,它需要如何奋斗,才可以令到学生信任,入读后,学校是可以帮助学生成功?别告诉我这间学校的学生得到这么好的DSE成绩,跟学校没关系。


这个排名反映成绩高低,其实也是反映学校的“难入度“,我讲过很多次,这排名是让升中家长有客观数据参考,也了解各校中英数成绩强弱的分布,而并非”增值率“的排名。


對家長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收了幾多好學生,而是學校能否令學生增值。但要是這排名被看重(事實上已經多次在其他群組中被家長當選校指標般分享),恐怕只會更助長學校簡單以學生RO或某些學科成績作收生標準,而忽略學生其他才能。這大概是家長們不希望見到的後果

如果你是看重“增值率“,那就需要看看心仪中学的preS1成绩跟最终DSE成绩的对比,我不肯定有没有这样的数据。


残酷的事实,中学的确以RO为最重要的收生标准,不需要助长,这是事实。中学如何体现自己的身价?当然是DSE成绩。难道董之英赢了全港足球比赛,学界和公众就会吹棒它吗?“唯有读书高“
并非因为这样的排名而助长出来的,反而是家长选校时,的确有需要知道各校的成绩,所以才有这些排名榜。


虽然RO差不多是最重要的因素,但大家都知道,高层次的学校,是要求多元学习,运动乐器奥数辩论等等,都是会加很多分的,学生的其他才能肯定不会被忽略的,只是看你申请的中学如何看待各项才能而已。


Rank: 9Rank: 9Rank: 9


23305
555#
發表於 3 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猴子爸 發表於 25-10-17 11:39
美国是用in state vs out of state 来分,中国当然也可以用in city vs out of city? 只不过HKU是用national ...

香港各大學唔係用local and non local 去分?

Rank: 8Rank: 8


15718
556#
發表於 3 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poonseelai 發表於 25-10-17 13:46
香港各大學唔係用local and non local 去分?
应该都是用local and non local,

Rank: 8Rank: 8


16283
557#
發表於 2 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猴子爸 發表於 25-10-17 13:43
猴子爸,非常欣賞你的努力,花那麼多時間搜集數據拼合了這個表。睇咗好多你的留言,明白你善意的出發點,是 ...

仍然有好多家長為冇排名學校不值!
你的排名令我想起福布斯富豪榜,佢哋都係用上市公司市值計算排名,至於有人話XXX其實好多私人錢,好多古董收藏云云,都很難深入計算的。
中英數三科人人考,用這比較十分公平;有公布有排名,不公布不懷疑,由校方自己決定。

Rank: 8Rank: 8


15718
558#
發表於 2 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fatman69 發表於 25-10-17 15:10
仍然有好多家長為冇排名學校不值!
你的排名令我想起福布斯富豪榜,佢哋都係用上市公司市值計算排名,至於 ...
还好现在横跨B1ABC的学校中,都有学校愿意公布中英数5+,而且成绩进步的,都开始愿意公布了。
希望最终会有起码60间中学愿意公布吧。

Rank: 5Rank: 5


3035
559#
發表於 1 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mandi_lui 於 25-10-17 16:22 編輯
猴子爸 發表於 25-10-17 13:43
猴子爸,非常欣賞你的努力,花那麼多時間搜集數據拼合了這個表。睇咗好多你的留言,明白你善意的出發點,是 ...

我的看法,反而是,中学的6年,正正就是帮学生打好中英数基础的6年,学校所提供的课程,老师的教导,拔尖补底,语境,同学间的互动等等,都是帮助学生成长的。看看一些中学DSE成绩,也可以得出一些启示。长天深水埗区唯一全英男校,也是该区仅有的英中之一,长年都是接收B1学生,但DSE成绩是“unclassified”,因为没有公布任何数据。谭伯羽,DSE成绩是B1B,并非历史悠久的培正,而是一间屯门中中,它需要如何奋斗,才可以令到学生信任,入读后,学校是可以帮助学生成功?别告诉我这间学校的学生得到这么好的DSE成绩,跟学校没关系。


無可否認 Band1A 學校有提供更 advance 的中英數課程、良好師資、拔尖補底、和優良語境,但說到提升一班本來中、英、數成績已經是 top of the top 學生的中、英、數成績,為他們提供語境和拔尖補底,又確實看不出有多難。

而譚伯羽正正是一個好例子,偏遠地區中文中學收生源一般卻做到優異成績,跟學校的栽培有莫大關係,但在這個排名當中 譚伯羽 連影都冇。難道他不是更值得被表揚嗎?

承認現實是殘酷是一回事,但繼續支持這殘酷做法與否便是個人選擇。作為家長我反對學校以RO作為收生的最重要因素,也不支持以簡單數據把學校排名,從而助長這種風氣。

Anyway, thank you for your sincere reply, and let's agree to disagree.



Rank: 8Rank: 8


15718
560#
發表於 1 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mandi_lui 發表於 25-10-17 15:57
我的看法,反而是,中学的6年,正正就是帮学生打好中英数基础的6年,学校所提供的课程,老师的教导,拔尖补 ...
我都希望谭伯羽看到你的留言,愿意公布中英数5+。

B1A中学的挑战时如何维持它们的水平,而且不落后于同侪。


当初开始接力做这个排名时,我还以为很多中学会愿意公布中英数5+,但结果并非如此。


现在看来,连单单公布总4+,对某些全英中来讲,都是一个禁忌。


家長当然可以反對學校以RO作為收生的最重要因素,也不支持以簡單數據把學校排名,但现实就是现实,正如大家都不希望有那么多国内学生来竞争DSE,但事实就是残酷。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 回覆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