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樓主已經改咗題目,放棄的只是ESF,而不是所有國際學校,大家會錯意,變咗好似答非所問咁。同埋樓主唔鍾意讀都未讀過那間CKY所以有啲奇怪評語。不過我都留返以下給其他人參考。
***
你提到「VSA 似CKY 嗰種只係學生英文水平好好,但是100%的local School (只不過係比較新派)嗎?」想請問你為什麼有這樣的感覺?
想嘗試clarify一下國際學校和local school的分別以及國際學校和本地學校之間其他選擇:
如poonseelai所講,CKY VSA (& ISF, ESF RC等)也是PIS,也是70%以上學生要是香港PR。在教育局制度分類中是一樣的。這些學校雖然有70% HK PR,但他們的學生為什麼令你覺得「學生英文水平好」,相信是因為學校很多英語NET老師、大部份課堂是英普教授、小朋友在學校主要溝通的語言也是英普。
我估計你覺得CKY 「是100% local school」是因為CKY小一用廣東話教中文,大部份同學(包括外國面孔的)都會講廣東話,有繁體中文字,而且學校聚會/溝通會用到廣東話,主要是target會講廣東話的香港人;VSA是全英普。
而為什麼你覺得CKY「(只不過係比較新派)」,是因為如樓上講,CKY以內的7間PIS是100%非本地課程,所以教學方法和本地直資(就算可能30-50%學生可考外國課程公開試的)學校不同,令你感覺他們在本地和國際之間。不過VSA(及CKY之外的另外5間非本地課程的PIS)雖然也有70%HKPR,但全英普,所以令你感覺上比較貼近國際學校,更符合你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