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825 小時 最後登錄19-11-16 國民生產力12  附加生產力7069  貢獻生產力0  註冊時間07-1-18 閱讀權限10 帖子3280 主題9 精華0 積分10361 UID121214 
 
   
 
 | 
| 以往,IB 學校主要是 IS ,家庭背景原因,八成九成目光是外國大學,香港的大學反而是後備選擇。只有少部分,因為想在香港做醫生律師,為執業過程簡單,就會希望在香港讀大學。但,這類人,人數唔算多,所以以往入 Med Law 之類,真係 PG 42 左右都穏陣。 之後,突然多了本地中學開 IB ,新學校又主要是 IB ,多了 IB 位,也自然多了本地家庭選擇 IB 。
 加上,有很多 "有心人",不停發功,不停周圍吹,話 IB 易,求其 hea 讀都入到大學。所以的確多了 IB 考生,當初是誤聽 "有心人" 的說話,一鍋蜂咁轉 IB ,當中不少是名校尖子,所以多咗人申請 Med/Dentistry 和 Law 。其他熱門科,如 QF,Physio, etc 也一樣情況,PG 要比十年前高才有 offer。
 事實,IB 並非係大家吹的咁易,詳細唔再討論,網友自己爬舊文,好多前輩在 EK 分享過。
 另一方面,如果心儀的,並非大部分香港人目標,例如目標是 Physics,Engineering ,Language ,又或雖是熱門,但學位也十分多 (eg BBA) ,咁要求的 PG ,多年來都算正路,一般 PG 33 - 39 不等已經有 offer 。
 熱門科,由以前要求 40 41 ,而家可以上到 43 44。
 所以,在選擇 IB 前,自己也考慮一下自己的能力,也考慮一下自己的目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