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猴子爸 於 25-10-27 09:51 編輯 
 
 本人所堅持的意見: -          升中家長應該有取得中學公開試成績的權利。 -          特別是全英中,最低限度,應該每年公佈DSE中英數5+%。更理想的是連同總5+同4+都一起公佈。
 -          各校的數據,是方便各家長了解各校的學術程度和科目強弱的分佈,但並非選校的單一因素。 -          數據收集之後,自然能夠看出分数高低和歷年趨勢,學校排名亦自然而生。 
 以上的意見,一直被一小眾家長冷嘲熱諷,窮追猛打,而通常這些家長和他们的小朋友都是來自以下的中學: -          一直不公佈公開试成績。 -          只公佈4+,但不公佈5+。 -          只公佈IB/iAL成績,但不公佈DSE。 -          只選擇性公佈DSE某些科目成績。 -          過往一直都公佈DSE成績,但现在突然停止公佈 -          仔女已經畢業,或已讀名校,但仍附和這一小眾家長,支持中學不公佈成績。 
 我厭惡跟他们辯論,其實之前亦已经辯論過無數回合,到頭來完全冇有任何建設性可言。 
 我認為,面對这些惡意中傷,最佳方法,就是把自己認為對的事,做得更好更極致。 
 因此,我接納了许多不同家長的意見,把總5+%和4+%都加進这個中英數5+%排名表,相信會让各家長得到更全面的資料。 
 我自己都經歷過升中過程,完全了解,有多一分資訊,就有多一分把握,在選校上作出更對的選擇。 
 (如数据有错,请留言,我会改正) 
  
  
 
 | (過去3年中起碼有2年達標) |  | B1A – 必須公佈5+>=35% (總5+或主科5+)(通常4+>=75%) |  | B1B –  5+>=25%  (總5+或主科5+)或4+>=60%(總4+或主科4+) |  | B1C -  5+>=15%(總5+或主科5+)或4+>=45%(總4+或主科4+) |  | B2A –  332A2>=50% (通常有>=50%英文班) |  | B2B –  332A2>=35% (通常有>=25%英文班) |  | B2C –  332A2>=20% |  | B3A –  222A2>=50% |  | B3B – 有4班 |  | B3C – 有3班或以下 |  |  |  | (只供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