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請給內地學生 一個說話的機會
查看: 2847|回覆: 46
go

請給內地學生 一個說話的機會 [複製鏈接]

Rank: 8Rank: 8


15628
1#
發表於 昨天 20:4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本帖最後由 piyohk 於 25-8-12 20:47 編輯

Source from Thread|Instagram |(中國)烟雨行舟

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一下,有誰會平白無故轉向一個不熟悉的教育體系,學習比內地難多了的英文,學習認讀繁體字,再去香港這樣一個完全不熟悉還排外的地方上大學?
某些香港家長,聽說摘星從早上八點半上課到晚上十點,嚇壞了吧。這樣的作息是內地學生六年來的常事,甚至已經比內地大部分高中輕鬆得多。憑什麼香港學生就能夠用更少的精力獲得港大中大的學位,而內地生卷死卷活也不一定能上的了好大學?
我們也是被逼無奈才轉軌dse,面臨的卻是你們站在道德制高點的指責。
不要說什麼讓學生都用英語答題,用英語答題的考試又不是沒有,alevel和ap考試早就因為大量考生而成為了不亞於高考的卷王賽道。無論考試如何改革,內地學生在數理化科目中的能力一直有目共睹,總會有辦法戰勝那些不勞而獲的考生。
也不要說我們素質低下,違反規則從來都不是我們的本意,我們只是在社會的不公平中盡力利用這個規則。某些人說我們不在香港交稅,但我們也並沒有使用香港的什麼社會資源。相反,高才優才計劃的投入難道不是為了香港社會的進步?反正香港社會仗著自己發達的經濟歧視內地優秀的人才,想必我們不管做些什麼在你們眼中都是錯的。但是我們比你們優秀,至少在標準化考試中做得更好,也理應獲得更好的學習資源。至於你們所說的多元化發展,你們不妨自己了解一下內地生是否真的只會刷題,而沒有任何的其他能力。
某些香港家長,我奉勸你們一句,內地生進軍dse是不會結束的,無論政策如何變化,需要改變的都不是我們的心態,而是你們小孩的能力。與其天天投訴寫信,不如想辦法教育好自己的小孩,好好準備考試,才能讓你們的基礎教育配得上香港的高等教育資源。總結一句話,凡事先想想自己的原因,不要把所有責任歸結於內地人沒素質。不過我沒素質又如何?能力高的人取代能力低的人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們也不是只會學習,我們的能力不需要你們來嚼舌根式地評判。

點評

willywonka2218    發表於 9 小時前
ekhc    發表於 11 小時前
   2    0    0    0

Rank: 5Rank: 5


1365
2#
發表於 昨天 21:07 |只看該作者
piyohk 發表於 25-8-12 20:46
Source from Thread|Instagram |(中國)烟雨行舟

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一下,有誰會平白無故轉向一個不熟 ...

用時間堆出嚟嘅成績,好意思話係有能力….

Rank: 9Rank: 9Rank: 9


22860
3#
發表於 昨天 21:29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其實香港已經係金融遺址, 購物天堂遺址, 做乜仲要嚟?

Rank: 5Rank: 5


2890
4#
發表於 昨天 21:43 |只看該作者
年輕細細,講埋呢啲強盜邏輯!
要香港為佢啲當地的入學政策埋單?
要香港為咗同佢哋鬥成績去卷入佢哋想逃避的那一套?
香港嘅基礎教育配唔起優秀的教育資源?難道香港過往幾十年冇出過人才?咁香港人過往拼下的世界經濟地位是怎麼來的? 要等佢哋呢啲考試機器來作人才?未免太夜郎自大了?以為考試機器操練出幾分就係人才?真係太睇得起自己了!
正如作為強奸犯,常常狡辯,因為對方實在太性感引我犯法,罪不在我?
看看佢這段文字,想要香港未來將要吸納到咩人?真係背脊發冷,寒氣攻心!

點評

AL1987    發表於 11 小時前

Rank: 9Rank: 9Rank: 9


21454
5#
發表於 昨天 22:10 |只看該作者
如果这真的是国内學生的看法, 那就地球有救了.

"丁蟹"邏輯好野, 相信"大时代"在这學生看來, 一定是一个正確的學習典範.
你呀爸有錢, 我呀爸冇, 來攞你的, 當然是理所當然, 合情合理不过,
所以, 雙馬d錢, 分d比大家, 正常不过 (記住預埋我地果份).

(纯從这學生角度推敲)



Rank: 5Rank: 5


2480
6#
發表於 昨天 22:20 |只看該作者
piyohk 發表於 25-8-12 20:46
Source from Thread|Instagram |(中國)烟雨行舟

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一下,有誰會平白無故轉向一個不熟 ...

「聽說摘星從早上八點半上課到晚上十點,嚇壞了吧。這樣的作息是內地學生六年來的常事,甚至已經比內地大部分高中輕鬆得多。」但又話「至於你們所說的多元化發展,你們不妨自己了解一下內地生是否真的只會刷題,而沒有任何的其他能力。」
佢哋邊會再有時間發展「多元能力」?
香港學生都好勤力㗎,唔係「不勞而獲」㗎,只不過唔會係「摘星式死讀死勤力」囉!

Rank: 9Rank: 9Rank: 9


21454
7#
發表於 昨天 22:41 |只看該作者
- 永远只從自己角疫度出發, 但點样impact到人, 就关我乜事.
- 隻眼永只見到人地唔啱, 但從來都唔理自己啱唔啱.

河馬反板.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919
8#
發表於 昨天 23:37 |只看該作者
poonseelai 發表於 25-8-12 21:29
其實香港已經係金融遺址, 購物天堂遺址, 做乜仲要嚟?

還有剩餘價值。

點評

ekhc    發表於 11 小時前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1239
9#
發表於 昨天 23:50 |只看該作者
poonseelai 發表於 25-8-12 21:29
其實香港已經係金融遺址, 購物天堂遺址, 做乜仲要嚟?

本帖最後由 dingyan 於 25-8-12 23:55 編輯

又唔覺得佢有講到自己要嚟喎。。如果係話申請高才優才,咁好處至少有多一個身份,多一些低分便宜入所謂qs100大學的機會。。有冇壞處呢?反正連住都唔使住,真係諗唔到有啲咩壞處。。
其實政府到底有冇諗過吸引呢啲人對社會發展有啲咩好處啊???

Rank: 3Rank: 3


117
10#
發表於 昨天 23:52 |只看該作者
破壞別人的生態系統還以為自己站在道德高地指指點點
明明自己身處地獄高考才逃到香港考DSE還有口氣評論香港學生未夠努力

現實還現實,核突就係核突
想當年他父母如何鑽空子走來香港超生
今日就示範自己是那種德性
政府還旨意這類人會為國家建設?

Rank: 9Rank: 9Rank: 9


22860
11#
發表於 20 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dingyan 發表於 25-8-12 23:50
本帖最後由 dingyan 於 25-8-12 23:55 編輯

又唔覺得佢有講到自己要嚟喎。。如果係話申請高才優才,咁 ...

政府可能只係睇住一個數字-1,000萬人城市,是什麼人佢哋唔會care

點評

2jkidsfather    發表於 10 小時前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919
12#
發表於 19 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poonseelai 發表於 25-8-13 00:00
政府可能只係睇住一個數字-1,000萬人城市,是什麼人佢哋唔會care

Exactly. (emoji)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9Rank: 9Rank: 9


21454
13#
發表於 19 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25-8-13 00:34
Exactly. (emoji)
要10m人口有可難? 只要 同非洲兄弟講声, 多多都有, 巴鉄也可, 大家都係兄弟之邦, 貿質量水平一样高水平.

Rank: 6Rank: 6


9164
14#
發表於 19 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總覺得有點問題,似反中反港分子,挑撥離間製造矛盾和紛爭。看了很不舒服。

Rank: 3Rank: 3


272
15#
發表於 19 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其實一早預左有哩一日。面對現實啦。
大陸班尖子,你擋到佢黎香港讀書,都擋唔到佢黎香港搵食。
遲早要面對佢地。
事實證明,全人教育係假既,一日用18個鐘煲考試至係王道。

點評

ekhc    發表於 11 小時前

Rank: 6Rank: 6


7682
16#
發表於 17 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一下,有誰會平白無故轉向一個不熟悉的教育體系,學習比內地難多了的英文,學習認讀繁體字,再去香港這樣一個完全不熟悉還排外的地方上大學?

(既沒有在香港讀中學,又沒有在香港常住,為何算本地生?無非是想白嫖,鑽營漏洞。)

某些香港家長,聽說摘星從早上八點半上課到晚上十點,嚇壞了吧。這樣的作息是內地學生六年來的常事,甚至已經比內地大部分高中輕鬆得多。憑什麼香港學生就能夠用更少的精力獲得港大中大的學位,而內地生卷死卷活也不一定能上的了好大學?
我們也是被逼無奈才轉軌dse,面臨的卻是你們站在道德制高點的指責。

(内地為何要制止「高考移民」,內地要禁止校外補習班,而香港這方面門戶大開。自己鑽空子,補習機構謀財,對其他卷死卷活入香港大學既內地學子又公平嗎,香港亦為他們提供了6000學額。如果是被逼無奈,唔是應該找本地相關部門解決嗎?為何不去卷外國呢?無非香港現行機制存在漏洞。


某些香港家長,我奉勸你們一句,內地生進軍dse是不會結束的,無論政策如何變化,需要改變的都不是我們的心態,而是你們小孩的能力。與其天天投訴寫信,不如想辦法教育好自己的小孩,好好準備考試,才能讓你們的基礎教育配得上香港的高等教育資源。總結一句話,凡事先想想自己的原因,不要把所有責任歸結於內地人沒素質。不過我沒素質又如何?能力高的人取代能力低的人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們也不是只會學習,我們的能力不需要你們來嚼舌根式地評判。

(香港家長唔出聲,自然冇辦法解決,教育局冇作為,是否應該聽聽政協副主席既意見。將內地內卷帶入香港,逼到香港學生同樣要練辟邪劍法,當全部學生都揮劍自宮,唔使再去搞什麼全人發展,stems,而實際上招既大學學額並無變化,都是收咁多人,除內卷外,並無益處。至於能力,DSE考試應該加設廣東話測試,冇廣東話能力,如何適應香港職場。)

點評

Zonefree    發表於 6 小時前
twhkleung    發表於 17 小時前

Rank: 4


976
17#
發表於 16 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有感而發 (我不是回應主題,因為文字當中有太多假設了)

首先,不太明白「天天投訴寫信」中的「投訴」意思是指什麼。此外,當中的「天天」是否最近的事。

我見有些DSE報考資格更新不是最近的事。 https://news.mingpao.com/ins/港聞/article/20250619/s00001/1750332974780/考評局更新自修生考dse規則-修讀非dse課程者須由學校提供證明文件

需知道, 大衆雖然不難找到資訊,但有可能是有些少滯後的。更重要的是, 決策者不會聽到 「單一的聲音」就會輕易改變政策 或作出微調。 除非 ,有另一種聲音出現 或者 有不可忽視的問題 需要解決。
這裏所假設的「天天投訴寫信」便算是「單一聲音」

最後一提 ,今年有位DSE狀元是跨境學生,她付出的努力不少,本來我沒有特別欣賞她,但最近看過排山倒海的有關DSE和內地補習社新聞,並消化了不同的角度和觀點後,相比之下,我欣賞她正面和積極的一面了。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919
18#
發表於 13 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ylszebb 發表於 25-8-13 03:16
有感而發 (我不是回應主題,因為文字當中有太多假設了)

首先,不太明白「天天投訴寫信」中的「投訴」意 ...

我也可以補充一點。

這個網友估的所謂學生,可能係補習社職員化身,或者時興嘅槍手,你想下可以日日翻牆上threads and instagram 投訴,普通高中學生可來時間及金錢,有時間都去操卷及瞓覺。

國內及臺灣網上好興「帶方向」,spin個社會議題。

點評

2jkidsfather    發表於 10 小時前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0Rank: 10Rank: 10


26599
19#
發表於 12 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PTL_L 於 25-8-13 07:57 編輯

出自我作為香港家長一員的長文回應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BnwVRWub6/

今天在FB被looped多遍這篇小紅書家長信。

第一反應是....... 香港的教育局面是否回歸到原始時代的物競天擇(Natural Selection)境況?(作為生物學本科生的本能反應🤗)

也很想以香港家長身份回應一下這位小紅書家長👇

---

致那位在小紅書上發文的家長:

您好。我拜讀了您的文章,字裡行間感受到了您對子女前途的深切焦慮,以及巨大升學壓力下的那份無奈。我理解你希望為孩子尋找最好的出路,這種心情,我們是共通的。

然而,您對香港教育制度、對香港學生的努力,以及對「公平」的理解,存在著巨大的誤區。您的言論,深深刺傷了許多默默耕耘的香港家庭及過去數十年在獅子山下打拼的香港各階層;他們都是香港這優秀教育體系(各括各本地大學)的功臣及持份者。

首先,請不要用「能力高低」來簡單定義我們的孩子,更不要輕言「取代」。

您引以為傲的,是內地學生在數理化科目的卓越應試能力。內地基礎教育在知識操練和應試技巧上,有其獨到之處。但您眼中的「能力」,在香港的教育理念中,只是構成一個完整人才的其中一塊拼圖。

我們的教育體系(DSE),從設計初衷起,就希望考核學生的綜合素質。這包括批判性思維(通識教育是鼓勵香港學生不只問「是什麼」,更要問「為什麼」和「如何做得更好」。這不是靠背誦能解決的)、兩文三語能力(流利的英語和書面中文,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基本生存技能。香港學生從幼稚園開始,就在這個語境及國際視野中浸淫,這背後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是難以量化的)及全人發展(除學術外,香港學生的「其他學習經歷」(OLE)如參與社會服務、藝術、體育,培養他們的同理心、團隊精神和社會責任感也同樣重要)。

文中說「能力高的人取代能力低的人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這套達爾文「物競天擇教育論」恕我不能苟同。教育不是一場殘酷的鬥獸場,它的目的是培養有溫度、有思辨力、能關懷社會的公民,而不僅是冷冰冰的考試機器。如果用單一的標準去衡量、去「取代」,那將是社會的倒退,而非進步。

文中說「香港學生用更少的精力獲得學位」,這句話對香港學生極不公平。他們所付出的努力,是一場長達十二年的「馬拉松」;而非特訓班下的「百米衝刺」。

他們要適應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的環境,要閱讀和書寫繁體字,要應對與內地截然不同的課程內容和開放式題型。他們面對的壓力,來自於對未來的探索、對多元價值的思考,而不僅僅是分數線上的廝殺。

最後,我們必須談談最核心的「公平」與「權利」問題。

文中說「你們也並沒有使用香港的什麼社會資源」,卻又理直氣壯地說「理應獲得更好的學習資源」。這句話本身就是矛盾的。由香港納稅人血汗錢資助的大學學位,就是香港最核心、最寶貴的社會資源。

作為香港家長和居民,數十年來在這片土地上工作、生活、依法納稅,我們與這個社會簽訂了一份無形的「社會契約」。這份契約的一部分,就是政府有責任利用公共資源,為我們的下一代提供有保障的教育機會。這不是特權,而是我們作為公民應得的權利。

您和您的孩子,作為這個制度的「使用者」,有權利通過DSE這個國際認可的考試去申請大學,但這個權利,並不等同於可以和我們的孩子在同一個福利體系內,爭奪為本地居民預留的資助學位。這在全球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都是基本的規則!

您的孩子很優秀,但我們的孩子也同樣在努力發光。我希望你能理解我作為香港家長,也渴望守護香港本地教育繼續是一個能讓孩子在公平、健康的環境下成長的制度。這也是為了維護香港社會賴以成功的基石。

祝   一家安康!

(完)
---------

作為關心教育發展的一員,我也想表達以下不安及建議:

1.  制度公平性被侵蝕:當看到有機構組織「DSE旅行團」,當有傳聞指存在「掛名學籍」的灰色操作,當JUPAS「本地生」的定義存在模糊地帶,我擔心這場競賽的起跑線已經不再公平。今年的大學收生門檻增高,好成績無學額的現象已響出警號。
2.  教育本質被扭曲:如果DSE淪為一個可以脫離本地教育、單純靠高強度操練就能攻克的應試工具,那麼我們一直引以為傲的、注重思辨和綜合能力的教育理念,將會被應試主義所吞噬。這對香港的長遠發展,百害而無一利。
3.  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淡然姿態:面對日益增長的湧港考生潮和隨之而來的亂象,我感到教育局和考評局的回應速度及力度不足,這讓我擔憂制度能否保障本地學生的權益。

我希望政府及有關單位能守好「龍門」,清晰界定並嚴格執行JUPAS「本地生」的資格,例如要求申請人必須在港完成完整的高中教育(最少三年)。能分清「跑道」,確保JUPAS和Non-JUPAS的申請途徑嚴格分開,並提高透明度,讓公眾安心。能回歸「初心」去維護DSE的設計理念,讓它繼續成為一個能真正考核香港學生綜合能力的考試,而不僅僅是分數的比拼。

這是我作為香港家長的一點回應。

Rank: 2


90
20#
發表於 12 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这不是刚好可以给特首,梁主席,中联办,hk教育局,中国教育部等各级高层和管理部门反馈,网上已经有人利用现在的政策挑起两地对立,破坏hk稳定,所以政策急需调整

點評

rafaelbaba    發表於 11 小時前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 回覆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