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一選校 40校網官津選校隨筆雜談
發新帖回覆
查看: 1052|回覆: 1
go

40校網官津選校隨筆雜談 [複製鏈接]

Rank: 3Rank: 3


117
1#
發表於 4 天前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本帖最後由 AlwaysPositive 於 25-7-28 00:09 編輯

正式脫離小學階段。受惠於討論區各前人及各大佬賜教,今年自行選校亦即將開始,所以想以個人感受講一下對 40 校網內官津既一啲個人見解,希望對有心做 research 官津選校既後人會有些少啟發和幫助。


P.S. 因為係隨想所以文章分段結構未有嚴謹處理,極可能前文不搭後理  (如果有錯歡迎指正,特別係數據方面及 Pre-S1 既演繹)



近期參考文章分享 (太古文就不列出了因為有時限性):

【小學升中派位分Banding的解說】 - 升中派位 - 教育王國 (by hkpapa852)

選小學的小建議及忠告 - 小一選校 - 教育王國 (by lskstephen)

中一派位結果 - 升中派位 - 教育王國

- 鳴謝 Poyau及 waihk 提供 2025 既數字統計

- 以下升中成績討論會以 waihk 的統計數字及格式作比較:同一源頭、同一標準、同一格式才有參考價值 (我主要做搬運工同一些整理)。

- 尊重原作者統計分析,特別係對 banding 既分類 (明白各人都有不同意見)。如意見不同可自行修改表格再作比較。總括而言整體 B2A-B1 大數雖不近亦不遠矣,不會影響宏觀性參考比較。

- 今年升中成績係基於上年 Pre-S1 成績 (機制就不詳細講解了,再說我亦未完全明白,想多了解可以睇上面 hkpapa852 條 link。但簡單說我既認知係小學師兄/姊前人 Pre-S1 成績會影響後人師弟/妹 Banding%)。即係強校恆強、追逐者要付出更大既努力先可以追上。



關於 40 校網
呢篇野係以已經選定坐落 40 網為大前題所寫,所以冇同其他區作比較分析 (如利男利女、區內B1 中數目等)。不過都講兩句 40 網個人觀感:普遍女仔有利、男仔競爭較大 (B1中學數量:3 間女校, 1間男校, 2間男女)。中學網 KL2 屬於好唔差中等之選。


一般小一官津入學途徑:

1.) 自行計分

2.) 大抽獎

3.) 叩門


有別於直私學生絕大部份都經過篩選,官津學生大部份來自五湖四海:九成都係靠背景 (在讀兄姐、宗教分、父母舊生) 或運氣 (大抽獎),可以話學校對入讀生幾乎沒有控制權。


叩門階段係學校唯一一個機會可以自選學生,試問你係校長 (特別係追求成績既學校) 你會選咩人? 心照不宣。就算唔係學術最優秀最少亦起碼要係「同路人」


接下來比大家睇下一般家長最關心40 區內升中數據 (只有以下學校數據係有 24-25 的一年完整數據)

- B1* 數字已包括 B1A
- 綠色格 = B2A + B1*
- 黃色格 = 估算 (用學校報告公報數字),原因係搵唔到實數


- 如會員 lskstephen 所說地區官津升中成績 B1 生有約 30% 叫唔錯,而有約 50% 已經可以列為地區一線。(沒篩選情況下能仍有 50% 個人認為歸咎於「學校品牌」:會凝聚「同路人」係原因之一,另外一個原因當然係學校教學質素)

- 外闖成功某程度上反映學生真實質素 (因為大抽獎同區不分 A, B, C)



去到呢度我地又睇睇其他地區熱門學校統計資料 (2025 中一派位結果 post 整合):


睇完我相信大家對個別 40 區小學既定位有更加直觀既概念及想法。
上述表格亦都對顯示出校網優勢以及聯繫 B1 中學 (黃色) 優勢。



講返叩門 / 自行:

叩門每大班有兩個位、每小班有一個位,所以一般學校只有 4 到 12 個叩門位左右,視乎學校規模。以我所知 40 網熱門學校叩門階段有約 400+ 申請,所以靠叩門入學其實真係唔易。


好多學校講「111」 在叩門時會有著數,過來人表示在 40 區內除左旅港之外我並唔相信呢套說法,原因係所有校(包括旅港)「000」一樣可以叩門面試,而且今年各熱門校都有本區及外區「000」叩門生叩門成功 (fact checked)。旅港特別拿出來講係因為區內一直流傳著一個說法「111」份卷係比「000」淺,我冇特別求證但我相信係真確的。


話雖如此,但一般對心儀小學既填法都一定會係「111」,而且考生係同等能力下會有些微「優勢」 (但呢個「優勢」未必比得過其他「優勢」:如教徒身份、特異功能等)。係呢度講純粹想打破家長們對「111」填法會「大大增加」入讀心儀小學機會呢個幻想及迷信。


自行分數方面,問上年有冇人 15/20 分入 XXX 意義其實不大只供參考。因為你唔會知下年必收生有幾多、有幾多個基督徒、有幾多家長係舊生等,其實都係運氣同「賽局理論」 (game theory)。多人報 A校咁 B校咪15分都有機囉。一般傳統教大家填自行既方法係冇宗教分既報冇宗教既學校,有宗教分報宗教校。但試想下,如果下年度區內 8-9 成人都係非教徒,個個報晒旅港人數爆表,咁既情況下反而報讀宗教校成功既機率可能會更大 (熱門宗教校則有 6-8 間)


大家可以睇埋上年度世襲超收人數、統一派位剩餘學額作參詳:


呢度我地可以見到總學額及世襲超收生既影響:假設幾間熱門校填「111」人數一樣,學校規模總學額 (大校可以比細校多 80 個學位)、超收人數多少、選校策略等都會大大影響 乙一 中籤機率

25 年扣除超收人數後統一派位剩餘學瑪神 (36)、旅港 (38) ,比起 長協 (69)、荔天 (70)、基福 (85) 少了差不多一半


再試舉不同例子:

- 除左深信外其他都熟區內熱門校,但從上表可見深信叩門難度不比其他校低。
- 大抽獎階段大班大校可提供更多既中籤機會。
- 今年叩入長天既難度其實可能比旅港更高

不過當然上面講咁多野其實有少少擾亂人心。正如我上一節所講我地永遠冇法知道下年度必收生有幾多,純粹比大家思考下。(P.S. 呢度我都想搵人補充下 edb 公報統一派位學額個時間點,學術探討其實有冇機會大抽獎轉軚極輕微增加中籤率。不過其實應該唔值得為左個少少 % 而犧牲「111」整體觀感,因為真係太小機率)

學校簡評:

諗左一段時間寫唔寫/應該點寫,最後決定都試下盡可能客觀地講吓個人經過 2-3 年research 既一些總結及一些身邊用家/舊生既睇法:


學術呢十年八年以旅港荔天長協 居首 (有人會認為瑪神都係,但我始終有些少保留因為佢冇明確公報升中數據。但從教材功課流出可見理應亦屬一線之列)。


旅港每年有十個旅中推薦位。荔天文化鼓勵學生中學外闖。長協近年跌左少少,不過一時得失不影響佢龍頭地位而且佢活動種類繁多亦屬吸引瑪神有連繫中學乃追求安穩之選。基福呢十年一直都係熱門,曾經成績持續上升,但到早幾年更換校長後成績持續微下跌但運動方面搞得唔錯。聖紀文呢幾年成績上升得頗快由二線頭追上一線之列,校長功勞不少但會唔會曇花一現像基福一般有待觀察多一兩年。愛德和長天中連繫亦屬男孩優選。聖多瑪聖安德嘉靈善導等都係風氣良好成績尚算不錯的二線校,一直不乏支援者。長天小 (原白田天) 轉新校舍之後極受歡迎,成績亦大躍進。基愛區內一直有盛名較關愛支援。大坑東宣道有用家朋友不追求成績在關愛方面都表示滿意。深官福官好似冇早十年八年咁「寶」,上年有人入到荃官 (連繫) 不過今年冇四邑黃棣珊連繫亦送書簿費等但人氣不旺總有原因。剩餘其他校極少人討論。



總結:

小學黎講 40 校網選擇唔少,每間都有其優點同缺點,可以參加開放日了解多啲 (已經開始報名)。


成績的確係一大考慮因素 (因為有 Pre-S1 既存在) 但不應是唯一。個人認為頭十間八間即使成績有差異但亦不會話相差好遠,而且好多實證例子 1、2 乃至 3 線校其實都有人入讀 B1A 校甚至「神校」,個人修行永遠大於學校因素。所以睇有冇人入「神校」意義不大,呢批人只要唔去學校風氣太差既學校學壞都注定會成功。


另外天下沒有免費午餐,唔會話入左一線校躺平六年自動變一線成績,一定要付出相等既努力 (包括家長)


除左升讀 B1 成績外應一同考慮整體配套 (e.g. 地點, 校內設施, 課外活動多少, 宗教及辨學機構背景, 新舊派教法, 關愛/SEN 支援, 學習風氣及文化等)。


同時亦要考慮小朋友個性:究竟係遇強越強類型可以承受到高壓比拼每 0.1 分都會影響名次,又或是寧做雞頭不做鳳尾較低壓學習環境會有更好發揮。



最後:


不論小朋友谷得又或唔谷得,請大家持續關注自己小朋友身心健康。呢幾年太多太多中小學生自殺了... (同時爆字數了)




點評

Poyau    發表於 3 天前
Poyau    發表於 3 天前
   0    0    0    0

Rank: 5Rank: 5


1355
2#
發表於 3 天前 |只看該作者
thank you for your sharing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 回覆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