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的幾個被re-assess的孩子,我個人覺得完全沒有任何問題,和你熟稔后,個個精靈鬼馬。但面試時他們只是4嵗的孩子,也許當日心情不好不愛説話,也許天生比較慢熱。
家姐的幼稚園是在LH,那時未下定決心走IS路綫。如要比較LH和Abacus,我覺得各有各好,看家長的期望。LH的教學結構相對更organized,學業元素更重。還記得K2時家姐的功課突然大增,她哭著不願意寫。家姐K3畢業學識的中文,我估細佬需要到ESF Year 5才勉強達到。Abacus有充足的室外活動空間,近年教室設施也逐步更新,細佬從沒有作業或者不想返學。Local幼稚園老師會照顧的更精心。
No, 家中一直主要和他們用中文溝通。學校,無論是Abacus或是CWBS,都鼓勵母語。但只能練到聽説,讀是local幾年打的基礎,寫就基本荒廢了。自從大女返ESF,她講話越來越多英文。。細佬4嵗,通常對話會自動轉頻道。家姐現在很多時和他講英文。如果我們家長再不多講中文,估他們很快就會抗拒講中文了。見過朋友的孩子,父母中文講話,會以英文回應,我不希望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