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DSE 2025 中英數 5+% 排名
樓主: 猴子爸
go

DSE 2025 中英數 5+% 排名   [複製鏈接]

Rank: 4


958
41#
發表於 5 天前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Lightwriter 於 25-7-29 14:54 編輯

見到出面立即百花齊放
17537720420747465750685786331545.jpg

Rank: 8Rank: 8


16095
42#
發表於 5 天前 |只看該作者
morningsun 發表於 25-7-29 09:09
能否加多一欄顯示全科5+及全科4+? 這樣就perfect 了。十分感謝,辛苦了!!! ...

我覺得5+高,4+肯定亦高;而4+高,5+就未必高了。
所以參考CEM5+係最簡單的評估方法。
好多學校成績去到某一樽頸位就會停滯不前,要等待機緣去突破!

Rank: 8Rank: 8


16095
43#
發表於 5 天前 |只看該作者
猴子爸 發表於 25-7-29 11:06
谢谢大家的资料,现已更新。如果有错,麻烦大家提点,我会修改。
我也认为一个表格,最好是专一,简单,一 ...

只用CEM 去計算就最公平,若計埋選修5+,始終各校各科在選修人數會各有徧差,容易高估或低估了成績。
例如某些冷門科只得好少人讀,好易出現80%,甚至100%5+率。

點評

猴子爸    發表於 5 天前

Rank: 2


60
44#
發表於 5 天前 |只看該作者
讚讚讚

點評

猴子爸    發表於 5 天前

Rank: 6Rank: 6


9096
45#
發表於 5 天前 |只看該作者
fatman69 發表於 25-7-29 15:06
只用CEM 去計算就最公平,若計埋選修5+,始終各校各科在選修人數會各有徧差,容易高估或低估了成績。
例如 ...

80%已經有難度了,要5個人的參與~~~

Rank: 7Rank: 7Rank: 7


12383
46#
發表於 5 天前 |只看該作者
fatman69 發表於 25-7-29 15:06
只用CEM 去計算就最公平,若計埋選修5+,始終各校各科在選修人數會各有徧差,容易高估或低估了成績。
例如 ...
是嗎? 只可以話大家唔同意見.大學收生已經係best 5/6 instead of core + 2x!

假設學校共考600科, 5+% 40%, 即係240. 多左一科100% 5+, 有5個人考. 5+% = 245/605= 40.5%. 何來高估低估.

唯一問題同計CEM一樣, 學校未必公佈數字.

Rank: 7Rank: 7Rank: 7


10727
47#
發表於 5 天前 |只看該作者
回覆 cafeva 的帖子

If School A just allow one class of students to study Physics, only the top 25 students attend DSE and it is easier to have a high 5+ %.
Comparing to School B with 3 classes of Physics, more than half of its students will attend DSE. It may have a higher number of 5+ but a lower 5+ % due to those average students get below 5.

Hence it is hard to determine which school performs better just based on the 5+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53
48#
發表於 5 天前 |只看該作者
cafeva 發表於 25-7-29 15:39
是嗎? 只可以話大家唔同意見.大學收生已經係best 5/6 instead of core + 2x!

假設學校共考600科, 5+% 40%, ...
CEM 係最大公因數... 正如以前既3322 率啫...
另一個比較常見, 又包含選修科的, 是整體5+率, 即是5+數除以應考科數, 也是比較易計的指標, 但看不到科目的強弱, 只見綜合能力!

Rank: 7Rank: 7Rank: 7


14913
49#
發表於 5 天前 |只看該作者
cafeva 發表於 25-7-29 15:39
是嗎? 只可以話大家唔同意見.大學收生已經係best 5/6 instead of core + 2x!

假設學校共考600科, 5+% 40%, ...

这是我去年2024 CEM 5+%帖中写的,可以参考一下。


中英數排名:

1)中英數為學術的根本,可以反映中學在六年內對學生的栽培。


2)中英數是全體學生都要應考的科目,沒有水份。如果計算整體5+%,有可能出現以下的情況:

- 學校A全體學生平均考8科,學校B全體學生平均考6科,兩間學校拿下的5+數目一樣,但計算5+%時,學校B就會占上風。


- 即使兩間學校的學生都是平均考7科,拿下的5+數目一樣,但不同科目的應考學生數目都會不一樣。根據考試局的資料,有的科目拿下5+的比例,全港只有10+%有的是大約30%有的甚至是接近70%所以即使用人均5+數目直接比較,都不一定是很合理。


- 有的學校是精英才可以讀理科,有的學校是限制應考數目,有的學校是自由選科,出來的整體5+數目都會有分別,但不一定是反映學校質素的優劣


- 根據觀察,某些學校即使整體5+成績低於中英數5+成績,實際上也相差不遠,中英數5+%排名,還是可以有一定代表性的。


- 排名就是為了比較,比較就要合理和具有可比性,所以中英數5+%是具備這個優勢


3)選擇5+排名,而不是4+排名,是因為在DSE評分的機制中,5+是另一個檔次的成績,而且這個排名主要是以英中為對象。全英中的資格是有85%學生屬於全港小學成績前列40%既然這些學收了小六成績最頂層的學生,對於這些學的DSE成績,也應該有一定的期望。此外,對於升讀大學和選擇學科來講,學生擁有5+成績才算是有選擇權。


4)這個排名的缺點就是欠缺沒有公佈中英數5+%學校的排位,而且只列出主科排名,比較局限。

點評

tsangnamnam    發表於 5 天前
PC9394    發表於 5 天前

Rank: 7Rank: 7Rank: 7


12383
50#
發表於 5 天前 |只看該作者
retriever 發表於 25-7-29 16:00
CEM 係最大公因數... 正如以前既3322 率啫...
另一個比較常見, 又包含選修科的, 是整體5+率, 即是5+數除以 ...
对。 只睇一個數的話就睇綜合能力, 即係整體5+

Rank: 7Rank: 7Rank: 7


12383
51#
發表於 5 天前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afeva 於 25-7-29 19:13 編輯
KikiDaddy 發表於 25-7-29 15:56
回覆 cafeva 的帖子

If School A just allow one class of students to study Physics, only the top 25 s ...

我指整體5+率, 唔係科目5+率

Rank: 7Rank: 7Rank: 7


10727
52#
發表於 5 天前 |只看該作者
回覆 cafeva 的帖子

5+ number and 5+ % are two different concept.
The higher the 5+ number usually means a better performance. However, this can be affected by the size of the cohort. E.g. LSC and DBS have a larger number of students attending DSE, their total number of 5+ may be more than QC due to larger class size. Hence, a better way to compare is 5+ per student.

5+% is easily manipulated by reducing the class size for each elective. Only top students are allowed to take more than two electives and the 5+% can be increased with the same number of 5+ obtained.

點評

猴子爸    發表於 4 天前

Rank: 7Rank: 7Rank: 7


12383
53#
發表於 5 天前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afeva 於 25-7-30 09:58 編輯
KikiDaddy 發表於 25-7-29 18:25
回覆 cafeva 的帖子

5+ number and 5+ % are two different concept.

用5+%或5+per student 我都覺得ok的。可能5+per student 更加好, 只係更少學校有公怖.
學校控制學生選修數目我無特別留意。應該也要夠科報大學吧!

Rank: 5Rank: 5


2425
54#
發表於 5 天前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morningsun 於 25-7-29 20:02 編輯

簡單D,係表上CEM平均的右邊再加一欄全科平均5+,一欄平均4+供參考,都幾好。

Rank: 3Rank: 3


120
55#
發表於 5 天前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kamalaharris 於 25-7-30 06:12 編輯

del.......

Rank: 5Rank: 5


1185
56#
發表於 5 天前 |只看該作者
用CEM5 來比較DSE頭部學校嘅成績(入U競爭力)其實簡單直接。因為核心科目的教學時長同要求都最多,而B1學校通常會披露相關信息,咁就可以做到蘋果對蘋果的比較。但如果講到全科,就複雜好多。首先,中英數嘅失利會嚴重影響入U嘅競爭力。其次,除了通識之外,修讀五、六、七科嘅同學各自都唔少,而大學收生計算五、六科成績時,加權方式各有不同(CEM權重通常較大)。所以全科平均對入U競爭力嘅影響,相對於核心科目來講,其實唔算顯著。

點評

猴子爸    發表於 4 天前

Rank: 3Rank: 3


159
57#
發表於 5 天前 |只看該作者
回覆 猴子爸 的帖子

感謝樓主,請問是怎麼發出來圖片的?我粘貼圖片總是提示over size

Rank: 12Rank: 12Rank: 12


73201
58#
發表於 4 天前 |只看該作者
dragonbackhk 發表於 25-7-29 22:07
回覆 猴子爸 的帖子

感謝樓主,請問是怎麼發出來圖片的?我粘貼圖片總是提示over size ...

圖片大可考慮先上載再分享連結

https://postimages.org/

Rank: 7Rank: 7Rank: 7


14913
59#
發表於 4 天前 |只看該作者
dragonbackhk 發表於 25-7-29 22:07
回覆 猴子爸 的帖子

感謝樓主,請問是怎麼發出來圖片的?我粘貼圖片總是提示over size ...
我自己的做法是先把文件变成jpeg, 然后在“我的中心”  ---  “相册”里面上载相片。在帖文中,click图片那个icon, 就可以从你的相册中找会相片,张贴在你的帖文中。

Rank: 7Rank: 7Rank: 7


14913
60#
發表於 4 天前 |只看該作者
fatman69 發表於 25-7-29 14:56
我覺得5+高,4+肯定亦高;而4+高,5+就未必高了。
所以參考CEM5+係最簡單的評估方法。
好多學校成績去到某 ...
我记得只见过一个例子,是5+相对地高,但4+相对地低,这所学校必定是比较成绩两极化。
就是当年还肯公布成绩的DBS。

至于4+高,5+未必高,就很普遍了,当然,如果4+过75%的学校,很少会5+却偏低的。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 回覆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