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放手高飛

熱度 22已有 641 次閱讀 17-3-7 13:56 |系統分類:教育

這一篇是因為兒子的畢業前後的點滴而激出的波瀾,跟之前的「四方帽」、「196 號」是有點連貫的,好幾個月來心緒忐忑了一陣子,那種戚戚的感覺一直想記下來。

 

孩子留英今年踏入第四個年頭,但是今年的感覺迥然不同。在去年 8 月碩士課開學前的暑假,他明確的告訴我們他希望留英長遠發展,這段簡單而明確的訊息在我與太太的心湖上像一顆小石激起的漣漪,微波盪漾但歷久不散。孩子 ……… 終於要遠飛了!霎時間時光傾刻回索,他兒時的片段一古兒地湧上 …… 娃娃落地、牙牙學語、上幼稚園、小學,學游泳、騎單車,中學畢業、大學四方帽 ……

 

心裡負荷著似是時間停頓帶來的陣陣悸動。高飛 …… 坦白說是合情、合理的安排,由他第一天踏足英倫開始我是隱約已預計了,他的中文名字就有「放眼世界」的寓意,那麼「遠飛」似乎是 20 年前早設的定局。再者近年來這邊廂也不太和諧,無日無之的紛亂讓我們也覺得這再不是我們熟悉的地方。兒子想另覓「烏托邦」,那麼想飛就飛吧。雖然 ……… 世上未必再有「桃花源」。

 

以往的開學只是「小別」,今年的開學就是「遠離」。尤其是當他投身社會後將不可能再有學生年代那麼多的假期可以讓他隨時往返。事實上隨著他歲月漸長,他回家的日子其實越隔稀疏,首年回來 3 次、第二第三年回來 2 次,碩士課的一年只打算回來一次,要是明年能在英就業,可能只會隔年甚至更久才會回來。預期將是一別經年,我既欣慰他能成長獨立,又掛心他孤獨飄泊;未知他的仕途有否百樂,亦好奇他最後將情歸何處。

 

孩子的碩士課到現在也差不多完成了大半了,但這樣的情緒還是騰折了我好幾個月的時光,讓我想起幾篇過去不同時期看過的文章。

 

背景 朱自清

 http://baike.baidu.com/item/%E8%83%8C%E5%BD%B1/2663983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幹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

 

中學年代很不愛看朱自清,「婆婆媽媽」的,尤其是看過當年的教育電視那位飾演朱自清的戇 ……… 直演員的型象,那種穿上中山裝文青的氣質與當年陽光少年的我完全格格不入。我認識文章內的每個字,但卻感受不了文章想表達的情懷。

 

今天角色轉換了,我就是那個「肥胖的身子」,太太又何止為兒買橘? 我頗肯定兒女的腦海入面早已植入有我倆的背影,就像我的腦海裡經常出現我父親某年某情境一樣,不知我的型像可會是他們孩提時代的「巨人」、是他們青少年時代的「胖子」還是我將會暮色隆殘的腰背? 這不重要,日後在他兄妺的回憶裡總會閃過其中一個。兒子在我的背影後有沒有流淚? 我不清楚,這也已經不重要。

  

龍應台  - 《親愛的安德列》第17封信 - 你是哪國人?

 https://yd.baidu.com/view/f8bba5cfb90d6c85ed3ac6ac?cn=4-669,4-698

 

畢業,就是離開。是的,你正在離開你的朋友們,你正在離開小鎮,離開你長大的房子和池塘,你同時也正在離開你的父母,而且,也是某一種永遠的離開。

 當然,你一定要“離開”,才能開展你自己。

 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

 

相當欣賞龍的灑脫,斬釘截鐵的就說出與兒子的關係,「離開」是多麼平凡與必然。這段將「背影」與「畢業」連結了,「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這一句刻劃入微寫入我倆的心坎裡。

 

 

她執意要給你一個家,深深紮在土地上,穩穩包在一個小鎮裡,希望你在泥土上長大;希望你在走向全球之前,先有自己的村子;希望你,在將來放浪天涯的漂泊路途上,永遠有一個不變的小鎮等著接納你,永遠有老友什麼都不問地擁你入懷抱。

   

孩子雖然已高飛,但我們一直保留他房間所有陳設,他的樂器、書本、兒時玩具依然擺放井然,就是要他知道任何時候回來,「家」一直在。家就是他的「小鎮」,放浪天涯的漂泊路途上,累了、傷了,「家」一直會默默等著接納他。他的房間其實也是父母的潛藏期盼,景在、則人在,人在則情永在。每次看見他的房間也睹物而思人,就覺得他只是上學去,只是還沒下課,而未離開過。

 

 

目送 - 龍應台

 http://www.twghcmts.edu.hk/articles/lookafter.htm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頗深入的描繪,不用再添甚麼了。

(最後還是添了一段) 四年以來每次他出國及回歸我倆均親自接送。到機場辦好手續拍過照,太太總會深深摟他入懷,然後我們總會在禁區外目送他過檢查站、過行李檢測。偶爾被其他旅客遮檔了視線,太太總會左穿右插竄高蹲下搜尋他的背影,直至他經過自助出境站再也無法看見他任何一髮一絲為止。

 

 

放手 - 趙婕

 https://www.meipian.cn/78b227m

 

「我欽佩一種父母,她們在孩子年幼時給 予強烈的親密,又在孩子長大後學會得體的退出,照顧和分離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須完成的任務。親子關係不是一種恆久的佔有,而是生命中一場深厚的緣分,我們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貧瘠,又不能讓孩子覺得成年窒息。做父母,是一場心胸和智慧的遠行。不僅僅是做父母,人生的許多時刻都應該懂得進退。」

  經常有人聊起:要孩子是為了什麼?傳宗接代還是養兒防老?終於聽到一個令人感動的答案:為了付出與欣賞。

 不求孩子完美,不用替我爭臉,更不用幫我養老。只要這個生命健康存在,在這個美麗的世界上走一遍,讓父母有機會與他(她)同行一段……

 這段話很美,美到想哭……

 換個方式去愛孩子!只要他(她)健康,快樂,足矣…

 

這段淒美的文章在過去一年在微信朋友圈瘋傳了,暫時不覺在教育王國有人轉載。「放手」兩字是我自己點題,因為我居然未能在這個資訊泛濫的世代找到作者及文章的出處及任何點滴,找到的只有海量的轉載而每個轉載均兼冠以「北大才女」的稱號。小弟認為只要是令人感動的文章就值得轉載,而作者的身分根本無需刻意包裝,是否「北大」、是否「才」甚至是否「女」實不會褪減文章本身帶來的那陣撕心的震撼,「北大才女」這稱號對這文章實有點畫蛇添足。

 

其後有人認為這篇文章是抄襲尹建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377c2a0102xiet.html


唯小弟看的是文意,不太在乎誰是作者。

 

過去半年,我以為我已表現出我「不在意」的氣度,原來那種「放手與不捨放手」的情懷卻洋溢在我頗多的場合上。在自己的「面書」上有我的老師及朋輩贈我兒時讀過的「燕詩」

 

 《燕詩》-白居易

 

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 泥銜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嘴爪雖欲弊,心力不知疲。 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飢。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 卻入空巢裡,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反自思!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這一篇由我中一開始就背得朗朗上口了,坦白說意境不太相同,文中的乳燕高飛不念父母,我可時刻懷念我已過世的父親,亦敢相信孩子雖然已放眼世界,咫尺天涯,唯「家」一直在他心中。

 

背影、目送、畢業、離開、放手、心中小鎮 …….. 環環的緊扣,這將繼續折騰我,我還記得我幾年前寫過的一段 https://www.edu-ingdom.com/home.php?mod=space&uid=32246&do=blog&id=47794

 

但我發現,手雖鬆但心結實緊,兒女早已羈絆我的一生!原來由「牽手」到「放手」是單方面的,她倒是放開了手開始任意高飛了,但我的手仍然凝固在空中,痴想著只要我一直未有將手垂下,無論她飛得多遠,她的手總可憑那無形的絲線給我緊牽著。

 

女呀(兒呀),其實 ………… ............ 不捨得!!


路過

雷人
20

握手

鮮花
1

雞蛋

剛表態過的朋友 (2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0 個評論)

回覆 MC1128 17-3-7 21:12
我未到這個關口,說不出感受。 一邊看, 一邊在心中為自己打個底,一邊學習......
回覆 武航 17-3-8 11:08
MC1128: 我未到這個關口,說不出感受。 一邊看, 一邊在心中為自己打個底,一邊學習......
看了你的日誌, 令千金應該今年考公開試吧, 祝沿順利
回覆 totheend 17-3-8 16:17
前兩天又為了女兒房間的髒亂差腦火, 誰知她說:"你最多再忍我一年半!"-----一句話把我噎住半晌沒出到聲.
回覆 HKTHK 17-3-8 23:24
世事難料, 想當年身邊不少的大學同學包括我自己都留下在美國工作, 這麼多年後, 絕大部份已經回到香港!
回覆 MC1128 17-3-9 08:31
武航: 看了你的日誌, 令千金應該今年考公開試吧, 祝沿順利
哈哈,是明年,她而家中5. 你的祝福我照單全收 謝謝
回覆 MsSleepy 17-3-9 15:15
又一篇精彩的文章!每次閱讀你的文章,都十分欣賞你的文筆,那种用文字寫出的意境,令人有置身其中的感覺。其實閣下是否中文老師呢?
回覆 MsSleepy 17-3-9 15:20
小女今年文憑试,九月也可能往英升学,你说的那种不捨心情,我完全可以明白及体會,只是希望介時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緒。
回覆 武航 17-3-10 17:39
MsSleepy: 又一篇精彩的文章!每次閱讀你的文章,都十分欣賞你的文筆,那种用文字寫出的意境,令人有置身其中的感覺。其實閣下是否中文老師呢? ...
多謝留言,珠玉在前, 在朱、龍等文豪面前, 小弟實不敢賣弄。我相信要是你對文章有共鳴的話, 那是因為你的處境與文中情節能有所代入, 實與小弟文不無關的。
回覆 武航 17-3-10 17:53
HKTHK: 世事難料, 想當年身邊不少的大學同學包括我自己都留下在美國工作, 這麼多年後, 絕大部份已經回到香港!
在中國的傳統社會, 大部份成年子女會跟父母同住直至結婚,部份更會於婚後與父母一起生活。即使婚後另覓居所, 在香港這彈丸之地, 由上水去赤柱也只個把鐘的時間, 於是父母與成年子女其實關係也十分密切。

我有頗多外國朋友, 他們第一次領薪就是他們離家之時, 外國幅員廣大, 見面的機會不多, 於是很多時父母是在孩子結婚的一刻才首次見過孩子的另一半, 孫子可能一生只見過祖父母幾次。再他們眼中, 這是自然不過的事情, 在中國人眼中就有點疏離了吧。

我就是感覺到這將可能是我的寫照, 那與我自身與父母相處的經歷不太一樣, 感覺怪怪的。

你當年的遠飛的故事呢?
回覆 siumingsiuming 17-8-29 10:37
看你的分享是一種享受, 文筆也實在太好了, 總愛不斷重看你的文章

facelist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Copyright c 2002 - 2024 Baby-Kingdom.com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GMT+8, 24-4-27 15:04, Processed in 0.396207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