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國際學校 Can anyone share anything about IB teaching
發新帖
查看: 1706|回覆: 2
go

Can anyone share anything about IB teaching [複製鏈接]

Rank: 2


77
1#
發表於 08-12-10 17:1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More and more international schools are changing from traditional teaching to IB. Can you share your thoughts about this? I understand that some of the top schools and universitys in the UK don't accept the IB diploma result but prefer A levels. Is it true that IB is more popular in the USA and Canada? How well is your child doing under the IB system?
   1    0    0    0

Rank: 5Rank: 5


1913
2#
發表於 08-12-10 20:57 |只看該作者
Yes,I want to know what the advantages for the
kids to study under PYP,MYP/and IBD.

Rank: 3Rank: 3


134
3#
發表於 08-12-16 21:18 |只看該作者

課程重思考 不再填鴨式
 究竟IB課程有何獨特之處?由傳統模式走向嶄新課程的李凱怡在文法中學修業至中三,後來轉到啟新書院唸IB課程。她表示,IB課程與傳統課程的教學模式不一樣,功課比以往少,上課不再只是留在課室聽老師講課。她說:「上物理課的時候,我們不只留在課室聽理論,還會到海洋公園,測試過山車設計與地心吸力的關係。」上戲劇課時,老師曾經即時要同學於五分鐘內創作一個戲劇,然後表演。由於IB課程強調學生的主動性,上課時有不少小組討論,李凱怡覺得IB比傳統學習模式有趣得多。

 滬江維多利亞學校中二學生葉嘉潼也覺得IB課堂上的專題研習十分有趣,例如上科學課時,會嘗試用意粉造橋,又會到後海灣測試水質污染程度及水深,並到梅窩欣賞生態環境、觀察石頭的形狀,這種寓學習於娛樂的方法令學生獲益良多,與傳統的教學模式截然不同。

 中文大學一年級學生林寶琪,會考後由傳統文法中學轉讀香港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她認為IB課程與傳統「填鴨式」教育不同,學生須從學習中啟發思維:「讀IB要『轉數高』。」「IB課程重小班教學,在活動中學習,可擴闊視野。」她以地理課為例,就曾到濕地公園、西貢和東坪洲實地考察。

讀書以外 更重成長
 IB課程中的行動與服務(CAS)部分,要求學生參加各類社區活動,林寶琪在IB第二年時就曾去越南胡志明市服務一群身體殘障的小孩,整個行程、服務、活動,甚至訂酒店全是自己決定,她覺得是一個很好的體驗。

 李凱怡認為,IB課程評分方式細緻,讓她更清楚如何提升自己。「以前如果分數低的話,雖知道是做得不好,卻不知道是哪方面不夠好。」現在IB科目裡,除了總分外,還會就學生各方面的表現評分,讓她知道從何改善。老師也很清楚同學的進度,每學期的家長日,老師、家長會和學生一起為來年訂立學習目標,並一起計劃如何實踐。李凱怡認為這樣做對她的幫助很大:「會想清楚自己的目標,然後一步步實踐。」

 林寶琪入讀中大後,也察覺自己比同齡的同學更多思考自己的前路:「剛進大學時,我已很清楚自己的理想,以及如何實踐,但發覺其他同學很多都沒有想過這些問題。」她認為接受IB課程令她比其他同學更主動,英語能力也較高,有助她應付大學的論文功課。

外國升學跳板
 不少人視IB課程為升讀外國大學的踏腳石,吳麗恩在西島學校(West Island School)讀IB課程,她父親希望她可以藉此升讀外國大學。吳父稱:「IB課程更受外國大學歡迎,如果以高考成績申請加拿大、美國、英國的大學,會比以IB成績申請更麻煩。」英國牛津大學及劍橋大學皆在網站列明,收取IB學生的要求是38分(滿分45分)。

 林寶琪以40分優異成績畢業,她表示已獲心儀的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取錄,但由於經濟考慮,唯有留港升學。她坦言感到可惜:「以前的同學大都進了自己想讀的大學,他們常說課堂很有啟發性,我(在中大讀書)卻沒有這種感覺。」

 李凱怡則盡量想留在香港升學,修讀有關美術的科目,找不到合心水課程時,才會考慮到外地升學。李凱怡的母親稱,當初讓女兒報讀IB,純粹因為覺得課程較靈活,但如果在本地找不到心儀的大學,以IB成績報讀海外大學也是另一出路。她認為,IB課程設計國際化,而且英文水平高, 令女兒有國際視野,有能力出去世界各地選擇合適的課程。

 喇沙書院林德偉及拔萃男書院梁彥宗皆是應屆會考生,他們打算報讀李寶椿聯合國際書院。兩人棄讀高考課程而選擇IB,其中一個原因是想到外國升學:「讀IB課程較易入外國大學,因為國際認受性較高。」梁彥宗透露,拔萃男書院今年約有十個應屆會考生將會棄讀高考課程,改為報IB課程。

 負責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非聯招學生入學事宜的馮應謙教授表示,高考課程是英國模式,較易被海外大學承認,但轉為「三三四」後,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程度並不等同A Level或O Level,暫時未有一認可標準,IB則是一個國際認可的標準。

男拔辦IB 留住優材生
 拔萃男書院計劃於二零零九年開辦IB課程,屆時IB大學預科課程將會與新高中課程並行,實行「一校兩制」。鑑於現時不少成績優異的學生會考後便轉讀IB,校長張灼祥坦言,辦IB課程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為了留住優材生。除此之外,開辦IB課程對教師也有好處,在新高中課程推行後,由於取消中七,學校將會減少兩班,五至六名教師可能要離職,開辦IB課程,一方面能避免裁員,教師也可以按意願選擇任教新高中課程或IB課程。

 為了迎接新課程,拔萃男書院斥資一億五千萬元,作資源調配及安排老師接受培訓之用。張灼祥表示,由於IB課程採用小班教學模式,且有六個範疇的科目,大約六至十八人一班,所以需要額外聘請老師及增加地方資源。

 硬件配套方面,該校將會興建IB Centre Complex,內設有電腦室、演講廳、課室等設施。張灼祥形容:「這有如在拔萃男書院裏開設一所小型學校。」

傳統科目老師 受訓轉教IB
 至於師資方面,拔萃男書院將會額外聘請約二十名不同國籍的教師,現時學校已有五至六位教師接受了IB課程培訓,鄭媛媛老師便是其中一位。她有八年任教初中中文及普通話科經驗,已接受合共三天、每天八小時的IB大學預科課程培訓。

 培訓內容主要是探討任教學科的教學課程、解題技巧、評分標準及邀請有豐富經驗的老師作教學分享。

 身為前線老師的她坦言擔心培訓未必足夠:「老師要學習怎樣令學生在短時間內,學會獨立思考及提升對文章的鑑賞能力。我認為國際文憑組織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應增加師資培訓課程。」張灼祥校長認為,接受培訓的老師已有若干教學經驗,所以不難掌握如何教授IB課程。

評分標準主觀
 IB課程並非人人受落,現就讀嘉諾撒聖瑪利書院中六的謝冰盈在中學會考後,入讀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的IB課程,一年後卻決定返回聖瑪利書院修讀高考課程。

 謝冰盈表示,IB課程有些科目沒有劃一標準計分方法,功課評分是「印象分(impression mark)」,她認為如果學生與老師的關係好,便會有較高分數,「這制度是IB課程的黑暗面。」她舉例說:「做中國文化口頭報告時,沒有指引,也沒有要求,老師多次給我很低的分數,卻沒有解釋原因。我將講稿拿給師兄師姐看,他們都認為沒有問題。」她又認為,本地與外地的學生存在文化差異,以致本地學生不及外地學生主動,而教師則較喜歡外地學生。

 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業務總監John Green回應指,該校的IB課程老師全都受過培訓,會以專業準則為學生評分。

須文理兼備 文科生感吃力
 「高考的工作量雖然多,但可學到很多知識,相反讀IB課程比較輕鬆,卻學不到太多東西。」她認為自己不適合讀IB,而且IB課程中,文科學生的選擇比高級程度會考課程少。她尤其不喜歡學生必需挑選一個理科的規定。她認為,文科學生在沒有基本知識的情況下,很難應付理科課程的要求:「每人都有自己的長處,為何一定要文理兼備?」

 John Green也承認,IB課程要求學生修讀的科目範圍廣泛,並不適合喜歡專注一門學科的學生。

 張灼祥也認同,不是所有學生都適合讀IB課程:「這個課程強調的是學生的能力。」他認為,學生必須有自學的心態及主動,才能夠在IB課程中得到好成績。

IB畢業生難適應本地大學
 拿著IB成績,可以到外國大學叩門,也可以非聯招方式報讀本地大學,林寶琪便以其優異的IB成績獲得中文大學專業會計學系取錄。

 重新適應本地學習文化對她來說並不容易:「我不太會『讀書』。」她認為IB教學令她較擅於寫論文及做專題報告,卻不太懂得應付考試,偏偏她所選的科目常以考試為評核標準。她上學期學業成績平均點數(GPA)不到三分(四分為滿分),在專業會計學系內只是中下成績,對原來充滿自信的她有一定打擊。她無奈地表示:「以現在的成績報交換生計劃,肯定進不到原本已獲取錄的學校(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入學門檻高 被評貴族玩意
 甚麼人適合讀IB?除了自學能力高和主動外,家庭支持更是決定性因素。李凱怡母親表示,啟新書院的入學面試家長也須到場,她被問到家庭的溝通語言,以及她準備如何貢獻學校等等。

 啟新書院一年學費便要逾八萬元,還有昂貴的活動雜費。張灼祥估計,拔萃男書院將來的IB課程每年學費約為五萬八千元,比現時該校中六的學費高約二萬元。他解釋,因為IB大學預科課程學科多元化,並採用小班教學,需要聘請額外的教師,故學費較本地課程昂貴。

 由於IB課程耗費龐大,教育統籌局規定只有直資中學及國際學校才可開設。張灼烊估計,未來十年開辦IB的學校會大約增至二十間。

 馮應謙則認為,由傳統學校學辦教學模式較開放的IB課程,是否可行仍是未知之數。■






原帖由 sabun 於 08-12-10 20:57 發表
Yes,I want to know what the advantages for the
kids to study under PYP,MYP/and IBD.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