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學雜談 津校和私校比較
樓主: 淋雨
go

津校和私校比較 [複製鏈接]

Rank: 3Rank: 3


386
161#
發表於 06-6-10 16:07 |只看該作者

Re: 津校和私校比較

你講笑咩!  唔係我睇小佢地, 雖然interview的準確性唔係太高, 但佢地無可能pass倒interview.  你以為私校有錢就收?  其實好多讀私校的小朋友家庭都唔算富裕.  讀直資的有部份還要申請學費減免. 屋企有無錢, 多數私校都未必會睇, 除左某幾間專開俾有錢人讀的或會例外, 例外的意思是收得的都是有錢的, 但有錢的就未必會收硬.

私校與津校的學生唔係以屋企有無錢來分咖.



Bambi 寫道:
hkchina2000 寫道:
我只是指出, 唔介意仔女讀唔讀書, 連個仔女讀幾年級都唔知, 阿爸係邊個都未知, 又或者見倒子女未夠十歲就食煙都唔理果d, 通常會去邊嗟.

呢d人邊度都有, 有好多父母夠以為有兩個$俾學費就指意晒學校啦, 有家庭問題既細路好多都唔係屋企無$, 係父母唔識教, 自私. 呢d人無話多數去邊架!
[img align=left]http://img7.picsplace.to/img7/25/0578-1.jpg[/img]

Rank: 5Rank: 5


1267
162#
發表於 06-6-10 16:25 |只看該作者

Re: 津校和私校比較

總之津校和私校無得比較邊樣好, 呢度好多人都回應過!
自己認為仔女應行邊條路既就儘管go ahead, 唔使理人點比. 唔係個個細路都要揀同一條路.

Rank: 5Rank: 5


4775
163#
發表於 06-6-10 17:44 |只看該作者

Re: 津校和私校比較

本年度報考2006-07學年, St. Paul Co-Ed人數有2000 (2 schools), APS接近3000人, DBSPS有2000, SFA有3200+, KTS有2000+, TSL約有2300, St Paul Convent有1000+, HKU 約2000人 DGJS 約3100...(pls correct if my memory is wrong) ...間間都破紀錄, 而且聽聞turn down rate 唔算高;

似乎顯示家長對直私校的認受性有增無減.   

Rank: 1


25
164#
發表於 06-6-10 18:04 |只看該作者

Re: 津校和私校比較

你講得無錯,綜援家庭都一樣可以讀私校/直資,只要佢地有本事考到,而又有亞公幫佢比學費。呃綜援個兩公婆對女都係讀直資學校。
"無可能pass倒interview"?呢個世界無野無可能。

hkchina2000 寫道:
你講笑咩!  唔係我睇小佢地, 雖然interview的準確性唔係太高, 但佢地無可能pass倒interview.  你以為私校有錢就收?  其實好多讀私校的小朋友家庭都唔算富裕.  

Rank: 4


897
165#
發表於 06-6-10 18:07 |只看該作者

Re: 津校和私校比較

The figures may not be an accurate indicator.  For example, one of my friends' daughter had 7 interviews (private school/DSS) and another also got 4, but all of them at last chose subsidy school though they got offer (the former one got 6 out of 7, the latter one got 2 out of 4).  

Rank: 3Rank: 3


386
166#
發表於 06-6-10 18:14 |只看該作者

Re: 津校和私校比較

kytam, 原來你鍾意聽書聽一半既.  

我有講過綜援家庭"無可能pass倒interview"咩?  我只記得講過"唔介意仔女讀唔讀書, 連個仔女讀幾年級都唔知, 阿爸係邊個都未知, 又或者見倒子女未夠十歲就食煙都唔理果d""無可能pass倒interview".

如果你認為 "綜援家庭" = "唔介意仔女讀唔讀書, 連個仔女讀幾年級都唔知, 阿爸係邊個都未知, 又或者見倒子女未夠十歲就食煙都唔理果d", 咁呢個係你閣下的高見, 我唔認同.

我只會維持 "唔介意仔女讀唔讀書, 連個仔女讀幾年級都唔知, 阿爸係邊個都未知, 又或者見倒子女未夠十歲就食煙都唔理果d" ""無可能pass倒interview".


kytam 寫道:
你講得無錯,綜援家庭都一樣可以讀私校/直資,只要佢地有本事考到,而又有亞公幫佢比學費。呃綜援個兩公婆對女都係讀直資學校。
"無可能pass倒interview"?呢個世界無野無可能。

[quote]
hkchina2000 寫道:
你講笑咩!  唔係我睇小佢地, 雖然interview的準確性唔係太高, 但佢地無可能pass倒interview.  你以為私校有錢就收?  其實好多讀私校的小朋友家庭都唔算富裕.  
[/quote]
[img align=left]http://img7.picsplace.to/img7/25/0578-1.jpg[/img]

Rank: 3Rank: 3


386
167#
發表於 06-6-10 18:18 |只看該作者

Re: 津校和私校比較

They have been doing the same thing for years, most of the applicants will apply for more than one school, I applied 3 for my son last year.


ElizabethLAI 寫道:
The figures may not be an accurate indicator.  For example, one of my friends' daughter had 7 interviews (private school/DSS) and another also got 4, but all of them at last chose subsidy school though they got offer (the former one got 6 out of 7, the latter one got 2 out of 4).  
[img align=left]http://img7.picsplace.to/img7/25/0578-1.jpg[/img]

Rank: 5Rank: 5


3327
168#
發表於 06-6-10 18:34 |只看該作者

Re: 津校和私校比較

我相信呢班人裡面唔會個個都係有錢佬, 有好多家長都係死慳死抵, 慳d錢比子女讀一d較有保障嘅學校. 所以讀直私校嘅唔等於有錢.

呢幾年嘅教改,母語教學,小一大抽獎, 老師基準試等等都令好多家長對官津校有d信心動揺.  相反地好多直私校就愈辦愈好, 自不然受家長歡迎.

youma 寫道:
本年度報考2006-07學年, St. Paul Co-Ed人數有2000 (2 schools), APS接近3000人, DBSPS有2000, SFA有3200+, KTS有2000+, TSL約有2300, St Paul Convent有1000+, HKU 約2000人 DGJS 約3100...(pls correct if my memory is wrong) ...間間都破紀錄, 而且聽聞turn down rate 唔算高;

似乎顯示家長對直私校的認受性有增無減.   

Rank: 2


83
169#
發表於 06-6-10 19:11 |只看該作者

Re: 津校和私校比較

hkchina2000 寫道:
但在現行的制度下, 同時入讀名津校P1的是哪一類學生, 大家在返學之後才會知道的.

無論入讀邊間私校,都係返學之後才會知道有咩同學,可能分分鐘有海嘯綜援患難夫妻個細路都唔定,聽聞佢地都係讀私校的。

唔係我睇小佢地, 雖然interview的準確性唔係太高, 但佢地無可能pass倒interview.  

你說話太武斷啦!小一選校其實是父母的一次EQ洗禮,感覺上你還未經歷(可能我猜錯也不一定)。許多自信滿滿的父母在名校面前(無論津貼、私立或國際學校)滑鐵盧之後都humble左好多。小孩子的interview,真係無咩人敢講邊個一定得邊個一定唔得。

你以為私校有錢就收?

你又以為間間私校都係皇帝女唔憂嫁?好多私校都係被d家長當做後備,大抽獎派到好位就頭也不回架啦。

唔介意仔女讀唔讀書, 連個仔女讀幾年級都唔知, 阿爸係邊個都未知, 又或者見倒子女未夠十歲就食煙都唔理果d, 通常會去邊嗟.

這種人社會各階層都有,所以私校津校國際學校都有。

私校與津校的學生唔係以屋企有無錢來分咖.

你講得真係arm呀!天下大部分父母都會為子女著想,而在香港地,比得起又願意比千零二千蚊學費的父母大有人在(好多住公屋既都比得起有餘喇)問題係佢地鍾意邊間學校。所以你這個私校篩選器的理論根本唔成立。

又quote有人話:"私校較津校好,是從大體上比較"

問任何一個有sense既父母:你揀津校定私校?
佢地既答案一定係:邊一間先?
學校的好壞,同辦學團體,歷史及現時的渣fit人有莫大的關係,所以津校有好壞,私校亦有好壞,唔可以以大圍比,那只是理論,任何有切身關係的父母選校,一定係拿兩間學校互相比較才有得比。

又Quote: "如果夾硬要用band 1名津同band 3 私校比咁你地所講嘅未成立囉. 要比係應該從大體上比較. 無可否認好多新辦嘅直資/私校都做得愈來愈好"

咁用band1津對band1私,band2津對band2私,band3津對band3私好啦卦!咁即係對等喇,咁即係一樣喇,根本就係睇間學校辦得好唔好,而唔係津私之分,無可否認宜家好多地區津校都一樣做得愈來愈好架!




Rank: 2


79
170#
發表於 06-6-10 19:42 |只看該作者

Re: 津校和私校比較

我仔仔讀間成績好私校, 覺得大部分同學家長目標, 都是望子女將來入到好的中學官津校. 每年也有好成績學生轉到名官津直小去, 但由名官津小轉來絶少.  早二年新小拔招生, 有直升男拔之利, 轉到新小拔同學不少, 但多不是頂級生, 二線生較多. 今年升中, 不少小六同學考傳統直資, 但有實力同學在自行收生如獲名官津暗示收取, 都話放棄直資., 但聖保羅男女和女拔除外, 因為這二間是頂尖學校, 與它們現為直資或前為津貼無關.  好像李超人個仔讀SPC那時都是津校. 黃司長千金入讀聖士提反時不知是否津校?

我覺得仔仔讀間私校好, 很多家長對子女讀的官津也說好.  我們相信自己, 也應相信別人.  私立直資多人報名, 部分是假象, 因報名無限制, 買保險又好, 喜歡又好, 一人可報三五間, 所以數字除四較為合理. 如官津全港開放報名, 有平宜唔洗洗頸, 不是頂級的油天報名可能二三千,  La Salle庇利羅士等可能爆燈.

不能說私立或官津好, 應以個別學校比較.  私立, 官津, 直資都有好學校.  唔好學校官津因九年免費有存在必要, 私小唔好都已經做唔住執

Rank: 5Rank: 5


3327
171#
發表於 06-6-10 20:16 |只看該作者

Re: 津校和私校比較

Rosaline,

其實一直係呢度比較嘅過程當中其中一個重點就係現時嘅官津校無咗收生權, 所以會引至好多長遠嘅問題.  宜家可能仲未好明顯咁浮現出嚟.

"好像李超人個仔讀SPC那時都是津校. 黃司長千金入讀聖士提反時不知是否津校"

佢地讀果時官津校仲係自行收生, 程度平均好多.

所以唔只直資要看未來幾年成績, 好多官津校大家都應該靜觀其變.

Rank: 1


25
172#
發表於 06-6-10 22:09 |只看該作者

Re: 津校和私校比較

先生你又何嘗唔係睇一半?

我講「綜援家庭都一樣可以讀私校/直資,只要佢地有本事考到,而又有亞公幫佢比學費。」係回應你話唔係有錢人先可以讀私校,呢方面我認同你o家,我都覺得只要有能力考到,綜援家庭兒童絕對有權利去讀。

而我提到係呃綜援父母,而唔係話所有綜援家庭,你睇清楚D先Quote啦!咁大個「呃」字都睇漏。我講緊大名鼎鼎,一年9遊個對高生高太,佢兩個肯定屬於「唔介意仔女讀唔讀書, 連個仔女讀幾年級都唔知, 阿爸係邊個都未知, 又或者見倒子女未夠十歲就食煙都唔理果d」,高生高太佢兩個女讀直資/私校,佢兩條友唔使interview?我見你好似有份做校長咁有權威話「無可能pass倒interview」,我先話呢個世界無野無可能咋。

今次睇真D先好回應啦!


hkchina2000 寫道:
kytam, 原來你鍾意聽書聽一半既.  

我有講過綜援家庭"無可能pass倒interview"咩?  我只記得講過"唔介意仔女讀唔讀書, 連個仔女讀幾年級都唔知, 阿爸係邊個都未知, 又或者見倒子女未夠十歲就食煙都唔理果d""無可能pass倒interview".

如果你認為 "綜援家庭" = "唔介意仔女讀唔讀書, 連個仔女讀幾年級都唔知, 阿爸係邊個都未知, 又或者見倒子女未夠十歲就食煙都唔理果d", 咁呢個係你閣下的高見, 我唔認同.

我只會維持 "唔介意仔女讀唔讀書, 連個仔女讀幾年級都唔知, 阿爸係邊個都未知, 又或者見倒子女未夠十歲就食煙都唔理果d" ""無可能pass倒interview".


[quote]
kytam 寫道:
你講得無錯,綜援家庭都一樣可以讀私校/直資,只要佢地有本事考到,而又有亞公幫佢比學費。呃綜援個兩公婆對女都係讀直資學校。
"無可能pass倒interview"?呢個世界無野無可能。

[quote]
hkchina2000 寫道:
你講笑咩!  唔係我睇小佢地, 雖然interview的準確性唔係太高, 但佢地無可能pass倒interview.  你以為私校有錢就收?  其實好多讀私校的小朋友家庭都唔算富裕.  
[/quote][/quote]

Rank: 2


79
173#
發表於 06-6-10 22:16 |只看該作者

Re: 津校和私校比較

G-Ma ,

收生權是重點, 小學揀六歲小朋友有幾重要呢?  以前也不是大部分入學都是抽籤計分嗎? 現在少咗幾多%收生權, 影響有幾大!  相信有些私小直資收到的目標學生, 部分臨尾唔讀, 又要call一二次後補名單. 有的學校, 一年幾次收生, 唔通次次的好學生留番比你揀, 可能收到又係揀剩尾, 揀尾將來成績可能好過揀頭那個. 現在官津中學又多一成收生權, 不是冇成績看的六歲, 是可揀有成績的十二歲,  官津成績會不會上升, 有可能但都要靜觀其變, 不要武斷話佢好或唔好.

Rank: 3Rank: 3


239
174#
發表於 06-6-10 22:19 |只看該作者

Re: 津校和私校比較

Hi kytam

請問高生高太對女兒讀哪一間直資/私校?
thx

Rank: 1


25
175#
發表於 06-6-10 22:27 |只看該作者

Re: 津校和私校比較

佢兩條友賤咋,無謂label佢地對女啦!細路女都想有朋友仔o家。


swwm 寫道:
Hi kytam

請問高生高太對女兒讀哪一間直資/私校?
thx

Rank: 5Rank: 5


3327
176#
發表於 06-6-10 23:42 |只看該作者

Re: 津校和私校比較

Rosaline,

這裡是小學區, 我地討論緊嘅梗係小學啦.  官津中學另當別論. 多一成收生權當然好, 就算無多到, 中學都係按成績派位, 自然係平均好多.

"以前也不是大部分入學都是抽籤計分嗎?"
咁就要睇你講緊係幾時? 抽籤計分好似係近年嘅事.  我記得當年我自己考油天時都要做written test, 收生權係哂學校度.  

"小學揀六歲小朋友有幾重要呢?"
女拔萃校長都係見幾分鐘就可以揀到佢要嘅學生, 未必一定要揀最好嘅學生而係適合呢間學校嘅學生, 揀一d程度差不多嘅學生.

我無意話津校唔好, 問題所在係"錯配", 將唔同程度嘅學生放係一齊, 老師教得辛苦, 程度低嘅學生追得辛苦, 程度好嘅學生被迫要拖慢進度等其他人趕上課程.  我有朋友教小學, 佢地個個都覺得好無耐, 自己時間有限, 幫得呢個唔幫得果個,唯有搵d成績好嘅同學係小息及午飯時幫吓d未趕上嘅同學.  所以唔好淨係睇九龍塘區果d名官津, 試睇吓深水埗, 大埔, 油麻地, 天水圍, 將軍澳呢d地區, 以上嘅情況就比較明顯.


Rosaline 寫道:
G-Ma ,

收生權是重點, 小學揀六歲小朋友有幾重要呢?  以前也不是大部分入學都是抽籤計分嗎? 現在少咗幾多%收生權, 影響有幾大!  相信有些私小直資收到的目標學生, 部分臨尾唔讀, 又要call一二次後補名單. 有的學校, 一年幾次收生, 唔通次次的好學生留番比你揀, 可能收到又係揀剩尾, 揀尾將來成績可能好過揀頭那個. 現在官津中學又多一成收生權, 不是冇成績看的六歲, 是可揀有成績的十二歲,  官津成績會不會上升, 有可能但都要靜觀其變, 不要武斷話佢好或唔好.

Rank: 5Rank: 5


2968
177#
發表於 06-6-11 00:10 |只看該作者

Re: 津校和私校比較

我真不相信(直資)學校的學生能力會平均,一定有個別差異,

((程度好
spw

Rank: 4


757
178#
發表於 06-6-11 00:31 |只看該作者

Re: 津校和私校比較

今日行過書局..睇到一句..
"適合你的, 就是最好的!"

以下係2002 年前既學位分配方法.. 我好辛苦搵番黎架.. 有做下功課架!
******************************
自 行 分 配 學 位 階 段 : 有 意 申 請 學 校 自 行 分 配 學 位 的 家 長 , 須 於 子 女 入 讀 小 一 前 一 年 的 九 月 填 寫 申 請 表 格 , 交 回 所 擬 申 請 的 一 間 官 立 或 資 助 小 學 。 所 選 學 校 毋 須 一 定 位 於 兒 童 所 居 住 的 學 校 分 區 內 2 。 每 所 小 學 最 多 可 將 65% 小 一 學 額 為 「 自 行 分 配 學 位 」 處 理 。 其 中 30% 必 須 分 配 給 居 於 本 區 的 兒 童 ; 另 最 高 至 35% 為 止 , 則 是 不 受 區 域 限 制 的 學 額 , 可 分 配 給 居 於 各 區 的 兒 童 。 當 學 校 的 自 行 分 配 學 額 求 過 於 供 時 , 學 校 必 須 依 照 教 育 署 發 出 的 「 計 分 辦 法 準 則 」 遴 選 學 生 ( 見 下 文 (c) 項 ) 。 ( 在 一 九 九 四 / 九 五 年 度 及 一 九 九 五 / 九 六 年 度 , 參 加 這 個 辦 法 的 小 學 之 中 , 分 別 43% 至 45% 學 校 的 小 一 學 額 是 求 過 於 供 的 。 ) 如 果 認 為 有 需 要 , 該 等 求 過 於 供 的 學 校 可 以 約 見 兒 童 , 以 便 甄 選 。 自 行 分 配 學 位 的 取 錄 結 果 , 於 每 年 十 二 月 公 布 。 家 長 一 旦 接 受 了 學 位 , 這 項 安 排 即 具 約 束 力 , 家 長 和 學 校 均 須 遵 守 。 在 一 九 九 四 / 九 五 年 度 及 一 九 九 五 / 九 六 年 度 , 分 別 約 有 56% 至 58% 申 請 學 生 在 這 階 段 獲 得 小 一 學 位 。

統 一 派 位 階 段 : 在 第 二 階 段 , 仍 未 分 配 的 小 一 學 額 ( 包 括 學 校 尚 餘 的 35% 學 額 及 在 第 一 階 段 經 自 行 分 配 學 位 後 的 空 缺 ) , 會 由 教 育 署 分 配 給 未 獲 學 位 的 兒 童 。 中 央 統 一 派 位 純 以 家 長 的 選 擇 為 依 歸 , 由 電 腦 派 位 , 上 述 的 「 計 分 辦 法 準 則 」 再 不 適 用 於 這 階 段 。 中 央 統 一 分 配 學 位 的 結 果 於 每 年 六 月 公 布 。

計 分 辦 法 準 則 : 原 則 上 , 「 計 分 辦 法 準 則 」 ( 見 表 9.1) 讓 那 些 與 其 申 請 學 校 有 連 繫 的 家 庭 得 到 優 先 。 這 套 準 則 可 分 為 兩 組 。 首 三 項 ( 各 佔 20 分 ) 有 助 家 長 照 顧 學 生 , 並 旨 在 保 存 學 校 的 風 氣 、 文 化 及 特 色 。 接 著 的 四 項 (5 至 10 分 ) 則 大 致 著 意 家 長 / 申 請 人 與 學 校 或 辦 學 團 體 關 係 的 密 切 程 度 。 此 處 假 設 家 長 若 能 對 學 校 的 文 化 及 傳 統 有 較 深 的 了 解 , 會 對 學 生 有 裨 益 。

項 目  內 容    分 數

(1)
父 母 全 職 在 該 小 學 工 作 ( 或 在 同 一 校 址 的 幼 稚 園 或 中 學 部 工 作 )
20 分

(2)
兄 姊 在 該 小 學 就 讀 ( 或 在 同 一 校 址 的 中 學 部 就 讀 )
20 分

(3)
父 母 為 該 小 學 的 註 冊 校 董
20 分

(4)
父 母 或 兄 姊 為 該 小 學 的 畢 業 生
10 分

(5)
首 名 出 生 子 女 ( 不 論 性 別 , 為 家 庭 中 最 年 長 的 子 女 )
5 分

(6)
與 該 校 的 辦 學 團 體 有 相 同 的 宗 教 信 仰
5 分

(7)
父 母 為 該 小 學 辦 學 團 體 的 成 員
5 分

(8)
適 齡 兒 童 ( 由 5 歲 8 個 月 至 7 歲 )
5 分

(9)
校 長 自 行 定 奪 的 分 數
0-10 分

註 :  申 請 人 只 能 在 第 (1) 至 (5) 項 及 / 或 (6) 至 (7) 項 中 各 選 一 項 填 報 , 在 提 交 足 夠 的 證 明 文 件 後 , 申 請 人 可 獲 有 關 項 目 的 適 當 分 數 。

第 (5) 項 於 1990 年 9 月 修 訂 指 引 後 實 施 , 此 項 廣 為 家 長 接 納 。
********************

以前可以多校長既0 - 10分 向自行派位..i.e. 如果首名子女+適齡兒童 有10分, 有幸校長比多10 分的話, 就可以高分過
父 母 或 兄 姊 為 該 小 學 的 畢 業 生 +適齡兒童

所以以前所謂既自行收生, 都唔係一定收到程度一樣既學生.. 所以都會有程度不平均既情況出現.

德育向小學d一環都好重要架.  能夠被教育到成績好的幫助成績唔好的... 如果我係個個成績好的既父母, 我真係開心都黎唔切.  總唔能夠永遠都只係為自己好成績而學習不揀手段, 互不幫忙.  
所以能夠向參次不齊既學生底下, 有40% 以上band 1...個d學校真係好成績架.. 無得揀o咼..家/校都要好努力啦.  又驚比同學仔影響, 又驚比同學仔拉低d分...要睇咁多"反"o咼.

好多學校之所以出現精英班, 就係要將向小一, 二/三都 未能提升既小朋友分出黎, 而作出既調適.  不過d環又有家長唔滿意架o咼...

私校如此高band 1, 但係都成日聽到人地講...我有幾多幾多私校做backup, 好彩我有間私校打底...點解係backup 呢?  有咩啟示呢?

唔知私校咁多有錢仔女會唔會出現....
應該話一個打另一個, 另一個還手, 先打人的竟然說:"我爸是處長, 你敢還手?" 之後再打, 被打的居然真的不敢還手.
((hkchina2002, d次真係quote黎玩下..講笑..唔好介意) )
因為我肯定有錢父母一定唔會教到細路仔咁...係都係電視學番黎.  
當然啦, 貧賤夫妻都百事哀啦, 要考慮既野我諗一定比有錢人多.   但係係咪等於有錢人全無問題呢?!  中學呢朋友就同我講...好多有情緒問題既學生呢, 屋企都有個錢既, 不過父母都忙, 理唔到咁多, 於是咪上堂發癲引人注意囉.  唔玩到入院, 個律師爸爸, 醫生媽媽都唔出現.   
--- 2J 作品

Rank: 5Rank: 5


3327
179#
發表於 06-6-11 10:34 |只看該作者

Re: 津校和私校比較

鄭燕祥﹕教改異化 九大後患

明報     2006年4月7日 (五)


【明報專訊】作者為亞太教育研究學會會長、香港教育學院研究及發展中心總監

當局要為教改後患大灑金錢,卻無意全面檢討。是否已解決問題﹖我看到的是教改異化三部曲﹕

第一部曲,誠意教改的開始﹕2000年教統會發動群眾,盡數教育弊病,製造改革需要,訂出世紀藍圖。當時特首說對教育投資毫不手軟,於是萬眾期待,美好教育來臨。

第二部曲,無知大躍進的推行﹕過去數年教改以「大躍進」方式推行,缺乏深思熟慮及專業研究支持,不顧現實,強勢實施。加上短期內推出大量行政新猷,互相干擾,劇增學校教學難度。短短數年,對教師形成巨大壓力,損害正常教育。

第三部曲,惡劣的災難﹕過往6年多,教改已異化為樽頸危機,加上縮班殺校,更使教育系統及生態異化,形成九大結構及文化後患。

●結構性後患

1. 教師耗竭、教育生態全面惡化﹕兩年來不少研究顯示,教師普遍耗竭及有情緒病,對教育失望無奈。不少優秀教師選擇離開,教師隊伍「出血」。教和學流於淺薄空洞,學生受害,違背教改原意。

2. 政策失誤、整體施政混亂內耗﹕由「絕不手軟」到教育資源錯配,規劃失誤,嚴重浪費,縮班殺校,人心惶恐。新措施繁多,與教改綑綁,不分優次齊上馬,矛盾內耗,損害教育穩定。

3. 劇增難度、系統性損害教學﹕忽視香港特性,特別是教節多、班大的樽頸,無知地將學生組別五合為三,欠足夠配套下推行融合教育,不斷增加校內學生差異、劇增教學及學習難度,不同能力學生得不到應有照顧,使學校系統短期內受到永久耗損。

4. 家家煉鋼、結構性虛耗精力﹕誤解校本管理,在教師欠缺時間空間、也欠缺中央平台支援下,大力推動課程發展、教材編製、多媒體應用、教學評估等家家「土法煉鋼」。

●文化性後患

5. 公開鞭撻、學校形象沒落﹕遠不及亞洲四小龍,90年代英美公立學校學生在國際評估表現差勁,教改多高舉問責,可以理解。但不少香港決策者卻誤解這背景,不理香港學校原有優勢,同樣假設學校普遍有問題不問責、教師多無能懶惰,故重點加

Rank: 5Rank: 5

醒目開學勳章


3719
180#
發表於 06-6-11 12:35 |只看該作者

Re: 津校和私校比較

hkchina2000
我覺得你好似"為拗贏而拗"
日日向呢到發表你的偉論都係冇答案架啦

讀緊直私校,緊係話官津校唔好架(唔通同自己倒米咩)
讀緊官津校,實話直私校唔好架
讀緊國際學校,咪一樣話直私校,官津校兩樣都唔好
呢D咪係香港人既特徵囉
我所愛既權權要結婚了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