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備戰大學 即轉IB冇得輸
樓主: workingmom
go

即轉IB冇得輸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3193
161#
發表於 21-8-6 15:2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kchick 於 21-8-6 15:25 編輯

算啦,制度永無堅而不摧,無完美

市場係開放嘅,咩制度可以報得,就無得講著唔著數,只有羨唔羨慕,積唔積極去爭取。呢d係胸襟。我都想送孩子去top school留學,但無錢無計。如果朋友係長輩出資乖孫去留學,唔通話朋友拎老人家著數,要自己供得起先好送出國。
我孩子的學習之路真係咩學制都有讀下接觸下考下而構成,唔通咁又話我拎著數?我正正係用SAT攞個英文requirement,上文有講開dse Ib IELT 英文,都話循SAT去拎English qualification更難,唔通我係另類的著數?仲有好多“另類自虐”著數我唔講喇mouth:" />。
真係唔好一竹篙打一人船,大家高抬貴手。

Rank: 7Rank: 7Rank: 7


12850
162#
發表於 21-8-6 15:44 |只看該作者
理性角度,大家多方面討論,值得讚賞。希望幫到唔同嘅家長。

唔係一面倒,求其話容易考,抹黑詆毁。


有一期大學特別喜歡收 IBDP 生,
當時只係有質素的國際學校或本地學校開辦。
若果之後變得粗製濫造,
大學都會識得睇邊間學校出品。
怕想走捷徑嘅人徒勞無功。

若果真心鍾意IBDP 嗰套,預咗不停寫論文,
唔會只求成績,當然值得啦。
IBDP 冇DSE 正常的補習和操卷。
有啲讀唔掂都真係幾辛苦,不知所措,突然再轉去外國。


咁精彩嘅討論,不同程度學生的家長應該有較為全面嘅理解。





Rank: 7Rank: 7Rank: 7


12549
163#
發表於 21-8-6 15:55 |只看該作者
https://www.esf.edu.hk/esf-ib-results-2021/

無挑選過既學生:
45 6.9%
44 8.8%
43 9.8%

43+ 25.5%

Rank: 7Rank: 7Rank: 7


12850
164#
發表於 21-8-6 15:59 |只看該作者
IBDP 同學有讀唔掂去咗外國,
亦都有非常掂去咗外國。
因為他唔想放太多時間在中文/英文,試完第一年便走了。

呢位學生係做DSE/IBDP/GCEAL 狀元人馬。
冇邊個學制會難到佢。最後他揀 GCEAL 。

Rank: 7Rank: 7Rank: 7


12850
165#
發表於 21-8-6 16:06 |只看該作者
//路不轉人轉,制度不會因你而改變。//

此話好似啱。但係,我怕你為咗制度改變,結局制度再改變。


何不了解清楚孩子和學制去決定呢?


正如當年個個為入醫揀DSE, 放棄了IBDP 之後又後悔。


每間學校/每個制度 都適合唔同學生需要。






Rank: 9Rank: 9Rank: 9


23293
166#
發表於 21-8-6 16:08 |只看該作者
cafeva 發表於 21-8-6 15:55
https://www.esf.edu.hk/esf-ib-results-2021/

無挑選過既學生:

"無挑選" 要睇從什麼角度,要求 GCSE 考獲一定分數 (基本要求合) ,算唔算?考生偏理科或不喜歡寫長長論文,改選 AL, 算唔算?或者可以比較兩年前考 GCSE 人數有冇分別

Rank: 5Rank: 5


3193
167#
發表於 21-8-6 16:19 |只看該作者
回覆 cafeva 的帖子


係esf裏(連就算係全myp+ibdp的RC的PIS),好多人讀到year11就走去外國讀/本地轉其他IS校,或者籠統d講叫轉學制,因為覺得讀ibdp無把握讀得好,或者讀唔到佢地最想讀的組合。

但因為淨返都係自願留下來+轉校新生(多數過得admission test,仲要係esf,英文唔會差得去邊,貼近現有平均學生水平),算自然流失後的Non selective candidate為主流。

你見個數係2021,係誇張。我都覺發得太過漲!
真正正常年份,年年40+大約有20+%,平均分34-35。但入學唔係多熱門科目,因為佢地開的科目唔似本地IB咁“單一”,有d真係讀drama或者technology。雖然可能見大學placement有UofT,可能係讀film㗎!唔一定係香港大部分家長諗嘅工程/電腦或搵食科。

點評

cafeva    發表於 21-8-6 22:25

Rank: 5Rank: 5


3193
168#
發表於 21-8-6 16:34 |只看該作者
chingyu 發表於 21-8-6 16:06
//路不轉人轉,制度不會因你而改變。//

此話好似啱。但係,我怕你為咗制度改變,結局制度再改變。
你睇到,我都睇到,不過好難詳述下去。
有咩制度唔會“被玩謝”吖?
講真,IB由無補習,到難搵補習,到好易搵到補習(唔好講大龍頭, 剩講學生網個個話自己補到IB因為讀咗考咗,真係水尾啦), 正正就係越多學校開IB質素跌的“因果”.

家陣加埋發水,嚟緊要考嘅頭都痕。又惡化喇~
大學俾人水完,點會仲咁笨,慢慢揀啦。正如做馬主買匹馬,隻馬都未睇清,更係揀血統好嘅,即係學校舊record。跳船要搭啱
先得。你嘅善意相信好多家長係知嘅!
我家大孩子今年都入學,遲下我都想問佢係咪勁多IB同學,知下都好。

點評

chingyu  :donutgood:  發表於 21-8-6 17:02

Rank: 12Rank: 12Rank: 12


73904
169#
發表於 21-8-6 16:43 |只看該作者
poonseelai 發表於 21-8-6 16:08
"無挑選" 要睇從什麼角度,要求 GCSE 考獲一定分數 (基本要求合) ,算唔算?考生偏理科或不喜歡寫長長論文 ...

ESF 考生
IBDP 921 (May 2021)
GCSE 約1,000 (2019)

ESF
GCSE/IGCSE
年份 A* | A*-A | A*-C
2020 31% | 60% | 97%
2019 27% | 56% | 95%
2018 32% | 58% | 94%
2017 30% | 57% | 94%
2016 27% | 54% | 93%
2015 29% | 55% | 92%

年份 9-8 | 9-7 | 9-4
2020 51% | 71% | 99%
2019 47% | 65% | 95%
2018 40% | 59% | 97%

https://whichschooladvisor.com/hong-kong/school-news/hong-kong-2019-igcse-results

The English Schools Foundation (ESF) has five secondary schools across Hong Kong, and the largest number of IGCSE students collectively. 1,000 Year 11 students from ESF’s King George V School, Island School, Sha Tin College, South Island School and West Island School sat their I/GCSE exams in May. Across the five secondary schools, 56% of all examinations were awarded either A*-A grades and 95% were awarded A*-C grades. 

Rank: 12Rank: 12Rank: 12


73904
170#
發表於 21-8-6 16:55 |只看該作者
poonseelai 發表於 21-8-6 16:08
"無挑選" 要睇從什麼角度,要求 GCSE 考獲一定分數 (基本要求合) ,算唔算?考生偏理科或不喜歡寫長長論文 ...

ESF 計5間有考GCSE
GCSE 約1,000 → IBDP 702 少3成

Rank: 7Rank: 7Rank: 7


12850
171#
發表於 21-8-6 17:18 |只看該作者
chickchick 發表於 21-8-6 13:41
今次引用呢個去繼續~
IB最弊係science只能take 2 科,以前係有得申請special consideration讀多個,但都幾 ...

非常好的分享

想揀IBDP 之前, 考慮清楚 以上重點。

這是過來人寶貴的分享!


Spcc 有 DSE 和 IB 學生 去考 牛劍,
對某些科, DSE 更有優勢。

交多咁多學費去讀IBDP,  我哋又覺得畢生受用,梗係值得啦。

但對於某些學生和學科,反而係增添煩惱。







Rank: 12Rank: 12Rank: 12


62140
172#
發表於 21-8-6 17:2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時了了 於 21-8-7 14:02 編輯
cafeva 發表於 21-8-6 15:55
無挑選過既學生:
45 6.9%
44 8.8%
43 9.8%
43+ 25.5%

容讓我路過搭訕多口講兩句. 個人睇法, 選孩子應付到及有興趣嘅科目係非常非常重要的

日本私校有 IB課程 https://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764441&extra=page%3D2&page=4


我未有時間 copy 香港各直資中學提供嘅科目, 但我好肯定講, 我資料搜集所見, ESF 係香港、日本、加拿大咁多IB 課程提供嘅學校中, 提供俾學生可以選修科目最多, 唔係偏向理科 / 文科, 亦提供好多其他科 eg. Food Technology, Geography, Environmental ,Sport,D&T, Computer ….ESF 每年咁多間學校總共出咁多狀元不無道理,我個人認為其中一個原因係選修科目多元化,學生能讀到佢應付到什或有興趣嘅科目

加拿大公立中學 IB 課程有 Chinese 科目嘅學校: https://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789614&extra=page%3D1&page=4

優才 IB Subjects Offer http://www.gtcollege.edu.hk/curriculum.html / https://www.gtcollege.edu.hk/subjects-offered.html

ESF https://www.esf.edu.hk/application-form/
i) Island School https://island.edu.hk/curriculum/island-school-senior-phase/

ii) King George V School
https://www.kgv.edu.hk/kgv-curriculum/

iii) Sha Tin College https://shatincollege.edu.hk/senior-school-years-10-13/
iv)

ICHK (沙頭角): https://www.ichk.edu.hk/home/learning/ & https://www.ichk.edu.hk/wp-content/uploads/2020/12/2021-2023-IB-Curriculum-Brochure.pdf

點評

cafeva    發表於 21-8-6 22:13

Rank: 7Rank: 7Rank: 7


12850
173#
發表於 21-8-6 17:33 |只看該作者
chickchick 發表於 21-8-6 16:19
回覆 cafeva 的帖子

我都好熟 RC

有啲跳咗去 Shatin College
有啲跳咗去 其他IB學校,成功由Chinese A轉到Chinese B
有啲跳咗去 ICS/ 李寶樁 / 外國中學
有幾個由細到大讀RC, 入咗醫科
有啲入到好好的大學-Stanford, Princeton, Wellesley, Oxbridge, UPenn
有啲非常麻麻


國際學校就百花齊放,成績好極端。
叻的人開竅可以超級叻。
無self-discipline 又可以好差。
冇捷徑,成功一定有付出。



Rank: 7Rank: 7Rank: 7


12850
174#
發表於 21-8-6 17:47 |只看該作者

傳統名校,中上成績,中三先轉去國際學校。

以為「實食冇黐牙」,點知個人變得懶晒丶hea晒。

父母仲跟唔掂。呢啲情況見唔少。

反而正正常常丶乖乖巧巧 DSE 仲安全。

如果普通學科,入大學都唔係咁難,DSE 都可以入到本地和外國的理想大學。


Rank: 12Rank: 12Rank: 12


73904
175#
發表於 21-8-7 01:02 |只看該作者
chickchick 發表於 21-8-6 16:19
回覆 cafeva 的帖子

ESF 近兩年成績水漲船高
不過疫情前成績亦佳 約1/4取40+

年份 平均分 | 45 | 40+ 35+ 30+
2021 38.8 | 64 | 50.1% 82.6% 97.2%
2020 37 | 24 | 33.1% 70.1% 93.7%
---------------------------------------------------------
2019 35.6 | 23 | 24.1% 59.7% 88.1%
2018 36.0 | 16 | 25.7% 62.9% 88.9%
2017 36.0 | 15 | 24.0% 61.7% 89.8%
2016 36.3 | 16 | 26.7% 65.8% 91.5%
2015 35.7 | 17 | 25.1% 61.5% 88.5%
2014 35.0 | 13 | 22.1% 55.4% 84.9%
2013 34.7 | 8 | 18.9% 53.1% 83.8%
2012 35.2 | 12 | 25.4% 55.3% 84.6%
2011 34.1 | 7 | 15.6% 48.0% 80.0%
2010 32.9 | 3 | 10.5% 36.8% 75.1%
2009^ 32.0 | 2 | 9.0% 33.2% 66.1%

^ The first year IBDP across all ESF secondary schools. Previously, STC only.

Rank: 7Rank: 7Rank: 7


12850
176#
發表於 21-8-7 07:5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ngyu 於 21-8-7 08:22 編輯
Poyau 發表於 21-8-7 01:02
ESF 近兩年成績水漲船高
不過疫情前成績亦佳 約1/4取40+

又係嗰句,淨係睇分數冇意思

以下三個同學都係五歲就認識,一齊長大朋友

A同學:某國際學校
由細到大成績差,完全唔讀書,佢阿媽都話服咗佢,冇任何期望
結果:39分 入UCL/Bristol education

B/C同學:某名校
由細到大讀書成績超好,十分用功勤力,攞晒各方面debate 大獎
結果:41分 入劍橋 hsps / 42分 入醫科

如果就咁睇成績就慘了,實力差天共地。

本身唔掂,根本冇資格丶冇能力揀人哋嗰啲科目。

本身好掂,41分都入到世界頂尖大學。

另一 DSE 學生,成績中等,媽媽問我意見。
我話放膽去報 Durham, Edinburgh ,U of Toronto
結局全部收晒。唔係佢想像中咁困難。

A同學IBDP 考嗰啲paper, 根本為容易考而揀。
佢貌似有39分,貌似入名大校,
但佢只可以入普通幼兒教學,數學丶科學丶文學都唔掂。
當然佢至少係native speaker, 講英文好聽。中文小四水平。
無論邊個學制,有幾多料就係幾多料。
用捷徑俾你入到,到時都係冇能力。




Rank: 7Rank: 7Rank: 7


10378
177#
發表於 21-8-7 08:38 |只看該作者
chingyu 發表於 21-8-6 16:06
//路不轉人轉,制度不會因你而改變。//

此話好似啱。但係,我怕你為咗制度改變,結局制度再改變。
我覺得現在考慮揀 DSE/IB/IAL, 已經不單是適合與否的問題, 還要顧慮其他風險, 例如制度會不會突然的改變, 所以要想定後頭, 例如經濟上是否承擔到只可去外學升學; 萬一將來轉制, 本地學位轉為只限 DSE的學生申請的話, 讀國際試的考生就只有出國這一條路, 又是否承擔到財政的壓力.  不好意思, 這可能全是我的過慮, 但近年真的是世事多變.

點評

bigbenny    發表於 22-7-7 18:06
chingyu    發表於 21-8-7 17:15

Rank: 7Rank: 7Rank: 7


12850
178#
發表於 21-8-7 09:04 |只看該作者
分享吓IB尖子考 LAW
Oxford CO 38

Cambridge CO 44


會唔會係Oxford 容易入?
當然唔會啦。
Oxford 超級難入。

你們最鍾意統計幾多人考到44/45


你估幾多人可以拎到入場券去interview ?

又有幾多人最後入到?


Rank: 7Rank: 7Rank: 7


12850
179#
發表於 21-8-7 09:57 |只看該作者
jaycee_mami 發表於 21-8-7 08:38
我覺得現在考慮揀 DSE/IB/IAL, 已經不單是適合與否的問題, 還要顧慮其他風險, 例如制度會不會突然的改變,  ...

投資角度

若果孩子 勤力自學,文理兼備,英文程度好,或者特別喜歡藝術丶音樂,值得入IBDP .

若果孩子 勤力自學,偏向理科特別強和有興趣,了解清楚自己大學會入什麼科,了解清楚自己財政。

若果孩子 特別懶,入IBDP ,分數可能好睇啲,結果差唔多。

願意接受挑戰,考取高難度嘅paper,畢生受用。

即轉 IB 冇得輸? 若果有錢去外國讀大學,唔介意乜嘢科目,DSE 也不難入。
若果入理大三寶,我見IB 收生率都係好低。
若果入普通BBA, 由細到大國際學校英文好,social skill and presentation 好,但中文程度有限。

見過一名Harrow, 成績一般,Conduct麻麻,入清華。
當然本身network and background 都唔同。



Rank: 7Rank: 7Rank: 7


12850
180#
發表於 21-8-7 10:26 |只看該作者
若果本身有錢,中三丶四 鋪排好晒點報 美國大學。DSE 都唔使考,便可以入!仲要係幾好的大學。

美國大學,至少六十至八十萬一年,仲要degree 四年,

讀埋Master,自己計吓條數 值唔值。
佢唔駛轉IB, 直頭DSE 加最後唔駛考,都入到。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