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50 小時
- 最後登錄
- 21-12-3
- 國民生產力
- 58
- 附加生產力
- 16181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5-3-30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10672
- 主題
- 70
- 精華
- 0
- 積分
- 26911
- UID
- 1824916
  
|
本帖最後由 YmOra 於 20-7-30 09:50 編輯
IloveJJ 發表於 20-7-29 23:23 
計到啦!原來學校有4+,5+,5*/5**+,全部係小數後1個位。我睇到一級163人,但唔知點解要用162先啱數?
中 ...
原來貴校有提供小數點後1個位,咁準確度就可以大大提升了。
基本上,若是同一"基數分母"而有2個或以上數據就差不多可以100%"估算"出真實"人頭數",有咗實數就可以自行作任何的數據分析。
例如,你的數據中,四主科的中文5*+和5+、英文5*+和5+,都係有著相同的"基數",即分母相同,亦即是"級總"人數相同,有4組百分比,亦是取小數點後1個位的百分比,要求出"準確"嘅級總人頭數是絕對可以。但,為何貴校記錄中六一級有163人,而估算出來的反而係162人,個人認為,少去的1個人是"重讀生"且沒重修4主科只重修選修科的機會十分大,若然你有興趣嘅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估算其他中學的""4主科""的級總人數,會有好多得著的,其中你會發現4主科中可能只有3科係基數相同,剩餘的1科則少1至2人左右,例如係英文、數學和通識的基數相同,而中文科則少了1人,個人估算該人是重讀生且重讀年沒有重修中文科。所以,這方法可以同時估算出重讀生之"粗疏"人數。而貴校的選修科亦有最少兩組"小數點後1個位的百分率"數據,要估算出大家共同嘅基數"科總"應該容易,不過,你的計算中也要加入考慮貴校開班班數的"合理性",咁對""估算""工作會有著更準確的""人頭數""。其中例如,你計出歷史科基數為78人,一般而言,好少中學能開3班歷史班,個人認為,你必需要再估算得細DD會比較好。你話貴校有提供4+、5+、5*+、5**,如果你能夠加埋其餘兩組數據一併估算,效果會更好。現在我試下只用已有的2組數據試行估算"科總"數據。
試試估算:
5*+ 5+
歷 史:30.8% 53.8%
可能1: 4/13 7/13
可能2: 8/26 14/26
可能3:12/39 21/39
. . .
. . .
可能6:24/78 42/78
. . .
. . .
個人認為,"可能1"的估算人頭數比較大機會,
但,若然你清楚貴校過往開班數目就可以有更準確的估算,
故,若然貴校只開1班且歷史科的drop科率屬底嘅話,
咁,可能2也有機會是估算值之一,
即,最後估算為歷史科科總=13人或26人,
而,5*+有4人或 8人,
5+ 有7人或14人,
5 有3人或 6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