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859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7-31
- 國民生產力
- 119
- 附加生產力
- 20420
- 貢獻生產力
- 200
- 註冊時間
- 11-8-7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11512
- 主題
- 117
- 精華
- 0
- 積分
- 32251
- UID
- 785576
   
|
本帖最後由 retriever 於 25-7-29 13:41 編輯
twhkleung 發表於 25-7-20 11:42 
明白.
我唔係想幫边个講說话, 只係覺得奇怪而已, 我睇完埋句, 重以為SPCC係会偏幫某d權貴, 出声话自己係边 ...
研究過SPBB模式... 要了解SPBB, 要從中學看...
中一入學,附小與外生比例約50/50。
傳統學校有佢地多年既文化傳承, 再說白點要有金主支持... 當然係從小學一起成長既, 較大機會捐款... 傳統學校又要保持成績, 成績要靠精英; 輸入外來生保持足夠精英是一個方法! 所以附小及外生係要兼備的收生模式 。
理想上,這些外來精英, 跟附小生互相抵勵, 達到雙輔相成, 建制精英(有家底既)跟外來精英(有能力)一起成長,互相影響...結果係建制精英提昇左能力,外來精英提昇了階層 。
所以, 早年的SPBB 可以說是行 「陪太子讀書」模式... 附小早年在麥當勞道, 交通不方便年代, 難有普通人家入讀...
版友說的不超過70%有關人士, 是轉DSS 後附小的收生要求, 因為附小搬到香港仔區後想保持生源... 另外不少30%的非關係人士收生, 是為了脫掉貴族標籤而已... 比對麥當勞道年代, 其實DSS後的附小反而平民化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