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0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4-2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568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23-12-30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448
- 主題
- 2
- 精華
- 0
- 積分
- 1016
- UID
- 3457776
 
|
liverpool2023 發表於 24-6-4 09:38 
本帖最後由 liverpool2023 於 24-6-4 09:38 編輯
現在還有男性不想女性有主導權、只可依靠自己?
與男性朋友歡聚,總會討論一般家庭通常出現兩種動物, 一種叫老虎,而另一種叫鵪鶉。我發現自己跟大部份獨當一面的香港男性差不多,在家裏只能扮演一隻鵪鶉的角色。香港社會普遍存在著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和不平等的家庭地位。每個家庭都有其獨特的教養模式,反映了父親的生活方式被動和服從,無法在家庭中發揮應有的影響力。
除了鵪鶉嘅角色,在家裏面對孩子,父親同時也扮演着一個提供教養老師的角色。每個家庭都有其獨特的教養模式,反映了家長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和文化修養。作為孩子成長路上最重要的引導,家長的教養舉足輕重,不僅影響著孩子的行為、品德和價值觀,更印證了家長個人的內在品質。
家長應以愛心和智慧制定家庭規範,循循善誘地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耐心傾聽孩子的喜怒哀樂,用愛的語言撫慰他們,讓他們學會同理他人,成為富有同情心的公民。家長自身的情商和同理心也影響著孩子的發展,我們須時刻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教,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道德標準。
此外,家長應細心觀察孩子的興趣特質,耐心地提供適當的資源和引導,讓他們的潛能得以充分發揮。我們要給予孩子適當的自由和空間,鼓勵他們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培養他們的自主能力,讓他們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能夠自信前行。家長自身的文化修養和對生活的熱愛,也是激發孩子興趣的重要源泉。但是,過分獨立自主,會導致孩子變得任性,家長應從旁糾正,並誘導孩子回到正軌。
社會學研究已經證實,父母的教養方式深刻影響著下一代的發展。中高收入家庭往往採取「有目標的培養」,而低收入家庭則傾向於「自然成長的成就」。這些教養差異最終導致了孩子們日後社會流動機會的差異。富裕家庭的父母能提供孩子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和社交網絡支持,而弱勢家庭缺乏這些助力,其子女的社會流動因此受阻。
因此,家長的教養責任不僅是履行義務,更是孕育下一代的神聖使命。只有通過家長的悉心引導,孩子們才能在充滿愛與自由的氛圍中,茁壯成長,逐步成為富有同理心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優秀嘅人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