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onseelai 發表於 23-5-4 13:00 
如果學校安孩子講述extended essay, 一定要去睇下聽下,孩子所選的題目好 amazing
暫時未有dse家長分享下 ... 今天得閑,細路也差不多考完DSE,出來講兩句。
樓主開了幾個有趣的topics。開這一個,一開始就感覺佢駕馭唔到。樓主很固執,往往很簡單地把教育的所有問題歸咎在幼稚園/小學做得唔好。政府應該學外國或大陸。搞好之後就天下無敵。邊有依支歌仔唱呀。細路除了接受學校教育外,還有受家庭和自己的背景影響!而且,一個有要求同一個求求其其嘅細路,學習嘅結果都唔同。
我一直避談 IB / NSS 的比較。過去一把它們連在一起,就一定有護法出現(無論哪一面)。其實平情而論,有資源嘅一般而言應該比少資源嘅好。政府提供的本地教育,面對整個社會,資源一定有限。在已撥出的資源中,只能取個最大公約數。當然政策上稍有落差,情況就更坏。
我個人都幾同意IB訓練出來的手腕(一般而言)較靈活。我亦認爲NSS較容易訓練出考試機器。是以我曾經考慮過把我個細路在高中轉讀IBDP。把一部考試機器放入IB系統,(根據佢senior的經驗)成績一定唔會差,而且可以在另一方面再琢磨。
但佢自己唔制,我只得尊重。不過想深一層,到了升高中,佢嘅性格大抵已定。除非轉去一些寄宿學校如李xx,讓佢真正接觸不同國籍的同學;又或者直接送去外國升學,不然佢從本地IBDP(vs佢現時學校)會額外得多幾多?
假如你個細路是高中才轉讀IBDP,或者你自己讀過本地學校,你應該清楚NSS會點。當然,不同學校會有些微分別。我細路較爲例外,未必能作准。佢學校教英文幾好的。針對DSE英文,其實大概在初中已經沒什麽可以教了。所以,很多時候其實是學英國文學。佢地會有presentation,但在我記憶中很模糊。可能是因爲本地學校根本就唔會比家長去睇。到了中5,我反而有機會看到佢嘅能力。學校有些比賽,或者早會(assembly)演講。中5同學想參加,多數有機會。我聼了多次佢嘅不同演講(在家彩排)。坦白講,有些present嘅方法我未必buy,但始終機會多的。當然亦偶有佳作。有時有些比賽,佢會揾我做練習。我出題,比少少時間佢組織,然後要佢講返幾分鐘。最後我比評語,過程還是有趣的。另外就是DSE的SBA,中英都要present,感覺上都唔太難。你願意用DSE的方法講就是了。中5時,很多同學都還是會參加不同的興趣活動。學校有選拔。同學要比整年的proposal爭取做leader。當然,不是强逼的。所以,也有很多同學不參與。
關於高中的學科,很多同學都會有補習。我細路都有。不過,相對地不多了。3科選修科,佢有補Chem,其他自己搞掂。點解只補Chem?原因可能是全港考獲5**的280位同學中,間補習社有成80個。點敢唔去?不過昨天考完,佢自己話付出的時間,唔值得去!至於其他科,就好睇學校老師了。教得好的,會好留心聼書,互動亦多。教得唔好的,自己就要先準備好。上課有咩唔對路,就自己做野。始終有syllabus,有textbook。自己搞得掂concept嘅,後面用咩方法去强化就容易辦了。佢有好多同學喜歡一起溫書。佢都試過,但發現效益不大,就不繼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