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香港教育越改革越多問題(關焯照)
樓主: elbar
go

香港教育越改革越多問題(關焯照)   [複製鏈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144
141#
發表於 17-10-12 10:32 |只看該作者
hogwarts 發表於 17-10-12 08:33
多謝!

自己孩子成長怎可以光靠一個不靠譜政府丶學校和老師? 自己孩子當然要被自己洗腦,如似是周恩來總 ...

我認同呀!

有時看到網友話多咗人講大學,社會水平高咗,我不是太同意!

品格,價值觀,是非觀是從小開始貫輸,而非在大學所塑造,語文亦都是。更好笑,成日講大學不應該是職業訓練。我會問,自小在家中十八年,小學六年,中學六年都做不好基礎,四年大學反而有咁大功效?咁把炮,唔駛教大學啦。

你的說法最合我胃口,重點是家教,就是這麼簡單直接,而非全面外判。

又學 ABC-DaD ,拋吓書包:

養不教,父之過。

教不嚴,師之惰。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42#
發表於 17-10-12 11:20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7-10-12 10:32
我認同呀!

有時看到網友話多咗人講大學,社會水平高咗,我不是太同意!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7-10-12 11:24 編輯

我尊重陳Sir,但有不少看法和我不同。

我咁睇:

1。與其依賴不靠普的香港教育局,學校,教師,不如靠自己。我諗,也可解作是靠自己(家長)謀出路,可能是lB,寄宿。

2。 我認為,經過中小學12年的基礎,大學重點是在基礎知識上學思考,為了更高層次知識,或 critical thinking for critical thinking's sake. 大學主旨不應是職業先修為目標,非常專門的科除外。

你看,多年前英國,香港是有分大學和理工。同是比 degrees, 大學科目較理論性,思考性,理工科目着重實用性,知識性。

後來這界線才變得模糊。

我覺得,哲學應該是每位大學生必修科。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143#
發表於 17-10-12 11:4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17-10-12 21:03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17-10-12 10:32
我認同呀!

有時看到網友話多咗人講大學,社會水平高咗,我不是太同意!

唔好學我。。。

不如睇下人地的開心放暑假

https://youtu.be/JOy89RdLkTM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144#
發表於 17-10-12 11:57 |只看該作者
哲學在法國好似係高中畢業必修,入大學會計成績嘅。

家教哩,最理想十二歲前完成一個大概。
大學就跟同輩師長相互砥礪。提升組織力領導力。
高中階段最好能獨立思考,培養社交及溝通能力。
知識? 能好學樂學,俯拾皆是。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145#
發表於 17-10-12 13:07 |只看該作者
是其是,非其非; 或者嬉笑怒駡,要看時地人,真是一大學問。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144
146#
發表於 17-10-12 13:38 |只看該作者
回覆 shadeslayer 的帖子

1.  I talked about value system, character and conduct should be educated at home instead of relying on institutions and teachers.

2.  Professional / Vocational is nothing wrong, philosophy is not everything or more superior than other professional / vocational programs or electives.

*****


You can have your views and of course I have mine. Don't mixed up mine with other's comments.

*****

For Polytechnics and University, it's a natural development, I talked about that in my blogs 2-3 years ago, in 1982, the CNAA already agreed most HK Polytechnic programs equivalent to universities. Most of them are professional  or vocational.

In good old days, many Big 2 alumni thought they are superior, but that's not true any more. I won't say CIT and MIT is not as good as UCLA if not better.

Another classic example, some people consider BSc >> BEng, how about Cambridge Engineering is BA.

Be open minded.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47#
發表於 17-10-12 19:50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7-10-12 13:38
回覆 shadeslayer 的帖子

1.  I talked about value system, character and conduct should be educated a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7-10-12 19:55 編輯

Philosophy is a training for the mind. whether training for the mind is more important than other electives, you and I may have different opinion, that is ok.

I also felt that University is for training the mind.you may not agree, that is also ok.

And I never say BSc > BEng.

But why having different opinions mean one of us is not open minded?

Rank: 5Rank: 5


3643
148#
發表於 17-10-12 20:10 |只看該作者
「一個人既真正靈魂工程師,係上帝....同上帝為佢安排既家庭,唔好扣教師帽子,通常只有生活係不建全、父母唔好、唔開心家庭之小朋友,先需要教師做靈魂寄托。請各位家長做好本份....你地先係最影響小朋友靈魂發展既人。」

呢個係呢個post早前講既。

Rank: 5Rank: 5


3643
149#
發表於 17-10-12 20:48 |只看該作者
可惜.......當認識呢個世界,講咩家庭教育最重要,都係果句.....唔能夠應用係所有人。香港好多人自小就欠缺家庭支援,講家教...大致係好中產既諗法,而人既能力亦有高低(應該不同),講要讀哲學、讀思想、讀critical thinking,對係個能力分佈較低既一大批人,就好似對小學生講微積分一樣,學得難學得小,最後還要考同人互相比較既試? 感受卻挫敗多多。

睇教育幾十年,覺得現時制度,對社會低下層最唔公平。你要講兩文三語、咩思考訓練,正正呢D家庭教育就十分重要。Okay,明知佢地係環境上處於劣勢,但相反就無多D資源比佢地,令佢地得到既環境,能追貼有社會優勢一群。舉個例,我自己仔女自小比錢佢地讀英文幼稚園、英文小學,我知佢地大個考DSE英文一定唔會差。但家庭貧窮果班小朋友呢? 點解佢地幼稚園政府出錢,就唔可以係英文教學? 唔夠錢點解唔比多D? 想學生英文好,免費小學點解唔比錢令佢地好似直資或私校咁成堆外籍老師?

就當政府覺得佢地基因唔配比咁多錢佢地(即覺得花錢教佢地都無用),但都請開多D路佢地行,如無資源比佢地學游水,咁比佢地跑步啦,但又只比佢地行佢地劣勢既路,迫佢地考D一出世已知好大機會會輸既科目/考試。

Okay...有人話思考、語文好重要,我就幾好奇,有幾重要? 香港咁多行業,就幾多份真係要你英文流利? 飲食、運輸、建築、體藝、電腦,真係要咁多兩文三語? 做個裝修設計,唔使下下搞文學,句句英文掛?

更甚,只要對人成長認識,根本語文、思考呢D,每個人長大成熟,係自覺有需要下,自然都會學,仲學得好好。有需要去學,總比被人迫住學學得好。語文....識大把中學時英文會考肥佬,但到工作一段日子後,因需要去操去學,今日流利到不得了。Critcal thinking.....有時聽D電台phone in節目,上左年紀、看透世情既巴士司機,講野都隨時有sense過中學通識考5**既學生。

只要有學習既環境,大部份人既能力終點都差不多,惟現今教育制度,就玩18歲前單一競賽,迫到部份只不過係發育較遲或唔適合既人死....今日又有兩個,其中一個17歲,唔知又關唔關事。

我贊成普及大學,但行行出狀元,教育及大學要多元化,喜見香港廚藝學院新校舍將正式啟用,希望辦多D如"中菜料理文學士"、"食材處理理學士"等課程.......再開多幾間學校搞"汽車維修工程學士"、"裝修設計工程學士".........全部唔使中英文好成績都收,最緊要有心肯學!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50#
發表於 17-10-12 22:32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7-10-12 22:34 編輯

我唔係太讚成讀書為脫貧,但如果讀書真的為脫貧,在香港思考變得好重要,語文也重要。

Rank: 5Rank: 5


3410
151#
發表於 17-10-13 00:26 |只看該作者
ILoveAA2017 發表於 17-10-10 16:17
大學只為培養社會精英是絕對正確,現今香港的大學學位應該減半,以保持起碼的學術水平。
要培育一個明事理 ...

令我想起德國的教育系統,早前看過不少文章分享,多人分享一定有其過人之處。
德國沒有神化大學教育,反而 在中學時就已經把 不同的學生分三類 ,文理高中,專業中學,職業中學。
德國人没有因入最低層次的職業中學而感不安,這些人在職業中學培訓出來進入工廠工作,造就德國強大的高科技製造業,而成就德國為經濟強國。
我有個頗熟的德國人生意朋友,後來他轉公司,不再有生意來往,也就纯朋友關係。這位朋友没有讀大學,認識他時是公司總經理,是位中國通。德國人给我的感覺很認真、務實,他們绝對相信及信任法律。他老婆是全職主婦,反而是大學生。聽他親口說德國的高自動化工廠會令人驚嘆。如果没有高度受训的工人或技術員没能力操作高精密的機器。
今年暑假,外甥在英國的同學來香港玩,德國人。跟他聊說我欣賞德國教育制度,他說他不喜歡德國教高制度,英國的比較好。
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位置看見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想法以及不同的期望。
以上纯分享,沒有特別立場。
至於DSE给我的感覺是所有人走在同一條路,社會缺少多元發展機會,令人 一窩蜂向同一個方向 撲去,结果如何可以想像。所有尖子都撲向某幾類專業。

Rank: 5Rank: 5


3410
152#
發表於 17-10-13 00:38 |只看該作者
planetearth 發表於 17-10-13 00:26
令我想起德國的教育系統,早前看過不少文章分享,多人分享一定有其過人之處。
德國沒有神化大學教育,反而 ...

網上抄錄part1
德國的教育體系為12至13年義務教育,大致上為初中等教育的階段,實際上教育體制因邦而異。學前教育端賴家長的意願,可將兒童送往托兒所,純屬非強迫性。小學階段除了少數邦為6年(如柏林)之外,其餘為4年。在中等教育階段,德國主要採行的制度為"一本三枝",在晉升至中學階段期間,存有一為期兩年的定向階段(Orientierungsstufe),藉此可以透過老師的建議以及學生與家長的意願,決定往後就讀的學校。中等教育主要有三種學校可供選擇,依次為基礎職業中學(Hauptschule)、實用專科中學(Realschule)以及文理科的高中(Gymnasium)。

成績程度較好的學生通常選擇文理科的高中就讀,為期約九年,乃進入高等大學教育必經之路,學生以升大學為主要出路,政府領導階層、社會精英多半出自於此。1972年文教部長聯席會議議決簽署的「關於改組中等教育第二階段文法中學高級部協定」(Vereinbarung zur Neugestaltung der gymnasialen Oberstufe in der Sekundarstufe II)為文理科高中奠定了健全的架構,其內容如下:

文理科高級中學部(Gymnasiale Oberstufe)一律自第11到12或13學級,學校可自行設計選修形式的「導入階段」,以高中會考文憑(Abitur)及大學入學為終極目的,各邦之間對會考文憑的資格必須相互承認。文理科高中部具有大學預科的性質。其必修與選修課程均在各分成基礎課程(Grundkurs)及專長課程(Leistungskurs)兩類,必修課程分為語言、文學、藝術、社會科學、數學物理與科技、宗教、體育等領域。選修課程通常即為大學各學域的基礎課程或入門課程。學生必修兩門以上的專長課程,其中一科必須為語文、數學或自然科學

高中會考共考4門學科,必修的兩門專長課程是其中之二,另兩門為基礎課程。此外,為擴充選修課程的範圍與深度,也加入心理學、法學、社會學、經濟學、資訊學等課程。

Rank: 5Rank: 5


3410
153#
發表於 17-10-13 00:39 |只看該作者
planetearth 發表於 17-10-13 00:38
網上抄錄part1
德國的教育體系為12至13年義務教育,大致上為初中等教育的階段,實際上教育體制因邦而異。 ...

網上抄錄part 2
成績程度次好的學生常常會進入實用專科中學,學程約5或6年。學校以培養中等的工商業界、政府機關的實務專業人才為主。其課程以現代科目、現代語言為主要特色,特別強調配合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科目,其中必修部分又可歸納為下列5類:

外國語(常為英文數學-自然科學:數學、物理、化學與生物社會與經濟:歷史、經濟學與地理家政音樂藝術。到了七年級有選修科目,如自然、工藝、美勞與第二外語(常為法文

學生可以選擇必修科目中的2-3類參加結業考試;畢業生泰半繼續接受全時制的高級職業技術教育或科技類的高等教育,少部分接受所謂二元職業訓練(二技)。

學業程度欠佳的學生則就讀5年制的職業中學,學生所學的課程內容較簡單,課程有宗教學、德語、地理、歷史、音樂、美勞、工藝、經濟學、英文、數學、理化、生物學及體育課,畢業生多繼續進入雙元制職業教育體系(Duales Ausbildungssystem)完成學徒訓練,並以從事手工業、製造業為主。此外,某些邦中尚有綜合學科高中(Gesamtschule),學年3-7年視不同形式而定,是改革傳統中學三分學流的產物;目標在提供所有學生均等的教育機會與適當的學習環境,讓個體獨特的性向、能力能充分發展,避免過早分化與決定,給予學生多樣化的課程選擇。

Rank: 5Rank: 5


3744
154#
發表於 17-10-13 09:06 |只看該作者
ABC-DAD 發表於 17-10-12 11:57
哲學在法國好似係高中畢業必修,入大學會計成績嘅。

家教哩,最理想十二歲前完成一個大概。

通䛊如果教得好,學生也應該多少學了一點哲學,考通識要交的SBA報告,學生如果認真做,會不單是成長一大助力,也幫助入大學後的學習。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155#
發表於 17-10-13 10:5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17-10-13 10:58 編輯
hogwarts 發表於 17-10-13 09:06
通䛊如果教得好,學生也應該多少學了一點哲學,考通識要交的SBA報告,學生如果認真做,會不單是成長一大助 ...

我很高興,自己跟兒女都遇到不少好老師。
如果有哲學根底能教好通識的老師不普及,硬把通識定為大學入學必修,只怕。。。時不與我。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156#
發表於 17-10-13 11:0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17-10-13 11:15 編輯

香港的教育政策同目標,就一直有階級意識分野,到底為社會需要提供人材訓練重要,或是培養有素質可以應付不同挑戰嘅有為年輕一代為先呢?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157#
發表於 17-10-13 11:28 |只看該作者
從事教育工作者,如刻意抱有消極思想,觀點悲觀負面,對下一代有咩影響?不難明白。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144
158#
發表於 17-10-13 12:02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7-10-12 19:50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7-10-12 19:55 編輯

Philosophy is a training for the mind. whether tra ...

Be open minded ,不單單是指我或你,大家都要。

意見分歧好正常,不一定有對錯,不同人有不同背景及經驗,看法不同是好事。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3643
159#
發表於 17-10-13 18:3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Vanadium 於 17-10-13 18:38 編輯

社會不正視現實,為過去判斷錯誤、以致行政決策出錯而作出根本改善,死要面子,寧犠牲受影響既人,先係最悲觀負面。

(DSE現只有約6萬人考,但每年為佢尋死既人實在為數不少,淨尋日都兩單,只幸好其中一個死唔去。昔日會考10幾萬人考,都未死咁多人。請付出愛心,代入呢班未能配合、或唔喜歡DSE型式、家庭又無錢跳船既學生,佢地每日既感受,呢仲被迫埋牆角,做自己做唔到或唔喜歡既野,要每日做、做足三年,然後無出路。)

苛政猛於虎。面對張牙舞爪、不斷傷害人既老虎,不用講佢都有善良一面。

香港房屋政策肯急轉彎,以扭轉昔日錯誤,希望教育都係,行錯就行錯,人誰無錯,但真係唔好為落唔到台而再夾硬頂。

Rank: 7Rank: 7Rank: 7


13445
160#
發表於 17-10-13 18:56 |只看該作者
planetearth 發表於 17-10-13 00:39
網上抄錄part 2
成績程度次好的學生常常會進入實用專科中學,學程約5或6年。學校以培養中等的工商業界、政 ...
好多年前香港有工業中學,現時仍保持工業中學嘅名好似只有九工同香工。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