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14-11-22 13:10 編輯
回覆 Rachelmummy2008 的帖子
//講個秘密你聽,我好喜歡煮菜又嘗試新菜式,可是我無天份,所以c6食到 //
Rachelmummy2008,
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覺得煮餸和讀書、運動、藝術等,如果要做到香港冠軍、世界冠軍,天份決定一切。但假若目標只是普通人覺得相當不錯的水平,除了極端情況,如弱智外,天份扮演的角色甚低。
我女兒和同學學習繪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她讀高中時,選修視覺藝術。在班中,她和她的死黨是全班繪畫能力最高的兩個,最後都在文憑試拿了5**,其他的最好成績也只拿4級。
看過我女兒所繪的畫的朋友,都認為我女兒有很強的繪畫天份。但我和女兒卻對這種講法有所保留。她和她的死黨之所以拋離其他同學,有沒有很強的天份都好,「長期」的「合理」訓練就已經能夠完全解釋她們強勁的繪畫能力了。
小弟在讀大學時,曾選修過一個year course的素描興趣課程,有丁點兒的正統訓練,了解到怎樣訓練繪畫是最佳選擇,亦有能力分辨有料或無料的導師。
女兒的死黨的爺爺是個藝術家,自然知道怎樣的學習過程才可培養到高強的繪畫能力。
其他的同學就沒有這麼好運,有大部分沒有「長期」的訓練,於是繪畫能力不足;也有個別同學有「長期」的訓練,但卻沒有「合理」的訓練,所以進度有限。
女兒的死黨現在在廣州修讀她最喜愛的美術,如魚得水。但如果她要為一個真正藝術高人,就得要考驗她的天份了。
分享一下我的煮餸經驗:
自小到大,我都覺得爸爸、媽媽、姐姐、太太、菲傭煮的餸都不如理想,如果我真要學習下廚,他們都不會及我,不是因為我預知自己有烹飪天份,而是因為我覺得她們沒有一人肯真真正正學習煮餸,但我知道自己會努力學習而已。例如我太太,她弄的菜,合格,但只是合格而已。結婚以來四分一世紀,我給了她很多的意見,但總是「意見接受,做法照舊」。
過去十二年,我和太太的分工是,我專注培養女兒,她打理好家庭的所有事務。但到今年初,女兒將考文憑試,所需要的只是自修,而不需任何輔助。這時我就選擇了一些家務去做,第一樣就是煮餸。
當時,我甚麼都不懂,只懂把東西弄熟。我的烹飪,主要學自youtube,由最簡單的菜心炒牛肉開始,在網上看了十幾個師傅的示範和講解,有些看完又看,知道了每一個環節的重要性和竅門。於是,自己炒過幾次,犯過很多誤後,菜心炒牛肉已經炒得比我爸爸、媽媽、姐姐、太太、菲傭好。為甚麼我炒得比他們好?因為他們每個人都有一些步驟做得不合大師傅的標準而不自知,我就將所有必要的步驟做齊而已。
另外,我和爸爸、媽媽、姐姐、太太、菲傭不同就是每次都詢問太太和女兒的意見,有做得不足的就積極改進,也會在網上向高手詢問。
每星期的不斷youtube、網上交流、思考,加上每周弄兩三次飯,大半年下來,家裡的餸菜質量已經大大改善。我究竟有沒有烹飪天份我不得而知知,但我肯投入學習烹飪的時間、心血很少人能及,這已足夠解釋我的進度了。
由於我學懂了煮餸,所以我的女兒也受惠。我由菜心炒牛肉開始詳示範和細講解給她聽,她跟著我學了幾次就開始自己做,弄了十次左右,她弄的基本菜:菜炒肉系列已經弄得比我爸爸、媽媽、姐姐、太太、菲傭好了,我相這與天份無關,而是她用上了最合理的方法去煮餸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