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一選校 交小一入學伸請表估唔到有咁多新移民
樓主: andyc2001hk
go

交小一入學伸請表估唔到有咁多新移民 [複製鏈接]

Rank: 4


909
141#
發表於 09-10-2 12:01 |只看該作者
Are you suggesting that there are some Harlem-equivalent districts in HK?  Maybe Tiu Shui Wai  in your mind?  I would not live there either for the same reason I did not live in Harlem when I was in the US.  That may be the very same reason why some new mainlanders are now moving out to the urban districts and competiting schools with the local kids.  In a sense they are trying to improve their living quality and get integrated into the local communities.  

原帖由 猴子爸 於 09-10-2 11:37 發表
Don't you see the analogy here...?

Rank: 7Rank: 7Rank: 7


14875
142#
發表於 09-10-2 12:11 |只看該作者
I don't think there are too many of them moving out from the districts you mentioned.  Instead, there are a lot more new immigrants coming to HK.  They are indeed everywhere.  But of course, most of them don't live in upper/middel class districts.  Talking about the school St. Rose that the author mentioned, which is located in TKW.  My cousin's children are studying at a quite OK public school in that district.  He told me that there are a lot more new immigrants in that school and the school performance is on the decline.  He ascribed the decline to this fact, but i'm not too sure about it.

原帖由 gingerale 於 09-10-2 12:01 發表
Are you suggesting that there are some Harlem-equivalent districts in HK?  Maybe Tiu Shui Wai  in your mind?  I would not live there either for the same reason I did not live in Harlem when I was in t ...

[ 本帖最後由 猴子爸 於 09-10-2 13:01 編輯 ]

Rank: 3Rank: 3


122
143#
發表於 09-10-2 12:18 |只看該作者

回覆 6# gingerale 的文章

Agree. Practicing what they have learned in school is essential for our children languages to improve their oral in English. My child always speaks Cantonese in (self-financed ) English lesson as all of his classmates use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in Cantonese. His non-native Cantonese school classmates may help.

Rank: 4


909
144#
發表於 09-10-2 12:32 |只看該作者
Now I see why parents here are so frustrated about schools.  If we have to avoid mainland students, south asian kids (and what else, please name it), there are really not many choices available!

原帖由 猴子爸 於 09-10-2 12:11 發表
I don't think there are too many of them moving out from the districts you mentioned.  Instead, there are a lot more new immigrants coming to HK.  They are indeed everywhere.  But of course, most of t ...

Rank: 1


3
145#
發表於 09-10-2 12:55 |只看該作者
路過發表一吓:其實大家都無錯只是觀點不同而已及或許有沒有宗教在心靈洗滌吧! 我亦曾是新移民不同的是在1991年移了去加拿大,我們選了西人社區居住而非華人社區. 大家可曾想像到一星期只倒一次垃圾,可想到要先將不同紙張分類才可放在屋後,要將罐頭紙撕去及洗淨才回收.作為新移民,我們要尊重當地人的文化,習慣,生活方式而不是要改变.君不見現在的公園模式已起了變化,從前早上的靜態太極班,晨運,放雀改变為大鳴大放的聞音起舞,週末晚上在同一公園有不同音域的演唱會,對不受影響的人他們會說包容別人吧,但受影響的又有誰包容?大部份新來港人仕皆是好人,問題只出在沒有人告訴他們我們的文化,習慣,再加上有社區團體不斷為新來港者爭取一些連我們都沒有的福利,那何來包容?
在1993年申請妻子移民加拿大,我須提供入息証明,稅單及保証妻子十年內不拿取福利,當然她亦可申領(例如離了婚),不過我要承担.加拿大沒人權嗎?夫妻團聚乃天經地義,為何有那些關卡?為的是保障其它國民及向納稅人負責. BK網友提及獅子山下時代,容我一問各位可曾放學後回家幫手釘珠仔片,穿膠花,黏公仔?沒有?恭喜您!一來你可能生活於小康之家又或者你還未出世,我們回家做細作並非將工資買零食,買玩具而是買油買米,所謂獅子山下的含意是知識可改變命運,知識可脫貧.當年沒有免費教育,沒有福利制度(保護網),但沒有歧視,沒有投訴.反之今天,不論綜援受助人或中產納稅人都有不同聲音,正如上文所說全拜社區團體所,大家還記得一個小女孩放學後在深水埗拾紙皮嗎?對一部有善心人仕來說這絕對是人間悲劇,但可否問一句,政府代表納稅人提供小女孩每月$1700綜援金是希望她能安心讀書不愁衣食,但絕不是要她本用來温書,做功課的時間拾紙皮賺錢買零食,玩具...不幸地社區團體演化為人間悲劇,每年公怖多少貧富懸殊,多少窮人,堅尼系數...但他們有沒有找出原因?
希望那些團體不要再誇大新來港人仕的訴求,一少部份人要求電腦,免費上網,手機,上補習班並不是全部人皆要求,你們這樣做會使人聯想到新移民貪得無厭,歧視及不包容由此而起.
希望大家各退一步,互相尊重.

Rank: 1


3
146#
發表於 09-10-2 12:55 |只看該作者
路過發表一吓:其實大家都無錯只是觀點不同而已及或許有沒有宗教在心靈洗滌吧! 我亦曾是新移民不同的是在1991年移了去加拿大,我們選了西人社區居住而非華人社區. 大家可曾想像到一星期只倒一次垃圾,可想到要先將不同紙張分類才可放在屋後,要將罐頭紙撕去及洗淨才回收.作為新移民,我們要尊重當地人的文化,習慣,生活方式而不是要改变.君不見現在的公園模式已起了變化,從前早上的靜態太極班,晨運,放雀改变為大鳴大放的聞音起舞,週末晚上在同一公園有不同音域的演唱會,對不受影響的人他們會說包容別人吧,但受影響的又有誰包容?大部份新來港人仕皆是好人,問題只出在沒有人告訴他們我們的文化,習慣,再加上有社區團體不斷為新來港者爭取一些連我們都沒有的福利,那何來包容?
在1993年申請妻子移民加拿大,我須提供入息証明,稅單及保証妻子十年內不拿取福利,當然她亦可申領(例如離了婚),不過我要承担.加拿大沒人權嗎?夫妻團聚乃天經地義,為何有那些關卡?為的是保障其它國民及向納稅人負責. BK網友提及獅子山下時代,容我一問各位可曾放學後回家幫手釘珠仔片,穿膠花,黏公仔?沒有?恭喜您!一來你可能生活於小康之家又或者你還未出世,我們回家做細作並非將工資買零食,買玩具而是買油買米,所謂獅子山下的含意是知識可改變命運,知識可脫貧.當年沒有免費教育,沒有福利制度(保護網),但沒有歧視,沒有投訴.反之今天,不論綜援受助人或中產納稅人都有不同聲音,正如上文所說全拜社區團體所,大家還記得一個小女孩放學後在深水埗拾紙皮嗎?對一部有善心人仕來說這絕對是人間悲劇,但可否問一句,政府代表納稅人提供小女孩每月$1700綜援金是希望她能安心讀書不愁衣食,但絕不是要她本用來温書,做功課的時間拾紙皮賺錢買零食,玩具...不幸地社區團體演化為人間悲劇,每年公怖多少貧富懸殊,多少窮人,堅尼系數...但他們有沒有找出原因?
希望那些團體不要再誇大新來港人仕的訴求,一少部份人要求電腦,免費上網,手機,上補習班並不是全部人皆要求,你們這樣做會使人聯想到新移民貪得無厭,歧視及不包容由此而起.
希望大家各退一步,互相尊重.


168
147#
發表於 09-10-2 13:27 |只看該作者
非常同意.....
大陸人真的蠻慘的~到處被人踩
(雖然我也很討厭大陸人不守規矩不講衛生)
但~面對他們 我還是尊重他們的

我也算新移民吧!
但是,我是台灣人,嫁給香港人的
我一樣是講國語,我的孩子也跟我講國語
(我不覺得在香港講國語有什麼可恥的`
但我卻也知道很多大陸新移民來港,都是用不正的廣東話在跟孩子講話)
但是,很奇怪~如果香港人聽到我講廣東話不正,對我都很歧視,但,一旦知道我是台灣人馬上又對我很客氣,
WHY~~~~~~???

其實大陸人很用功,成績很好,這是我們要跟他們多學習的地方,他們很認真在港求生存了,哈~我也是)
給他們多一點鼓勵好嗎??




我都唔係大陸人,不過你唔識包容人lor...
另外你生得個小朋友就預左要去交form,呢d同你時間寶唔寶貴係兩會事,或者你覺得番工既時間重要過你既小朋友??真係唔明...
十隻手指都有長短啦~唔只大陸人唔識填,就算好多香港人都唔係個個填對哂~咁去到又要填過lor,有咩出奇呢,係因為人地阻住你既寶貴時間你先起呢個topic?? 咁你有冇問過阻住你既人係咪全部都係新移民呢???" 咁你有無後悔去呢間學校呢?可能第日有好多機會見到"新移民"家長,你頂得順至好呀~

[ 本帖最後由 JKTL 於 09-10-2 14:26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4875
148#
發表於 09-10-2 13:40 |只看該作者
让我尝试给你答案。
台湾新移民应该很少会申请综缓,很少会没什么教育,很少会没什么礼貌。
再次声明,我是从大众的出发点回答。

原帖由 JKTL 於 09-10-2 13:27 發表
非常同意.....
大陸人真的蠻慘的~到處被人踩
(雖然我也很討厭大陸人不守規矩不講衛生)
但~面對他們 我還是尊重他們的

我也算新移民吧!
但是~我是台灣人~嫁給香港人的
我一樣是講國語~我的孩子全跟我講國語
(我不覺 ...

Rank: 4


659
149#
發表於 09-10-2 14:14 |只看該作者
我都是路過發表一下:


非常同意FPC的見解。我不主張歧視﹐可是我亦不否認歧視是存在的。歧視的來源是因為有很多新移民並沒有尊重本地文化。從前獅子山下年代的新移民有自力更新的心態﹐亦會適應本地文化﹐慢慢地容入社會。可是這個年代的新移民卻沒有容入的打算﹐只一味要別人包容他們。有些更加只是來港找著數﹐拿綜援﹐空喊著別人歧視但又不努力改變自己。

原帖由 FPC 於 09-10-2 12:55 發表
路過發表一吓:其實大家都無錯只是觀點不同而已及或許有沒有宗教在心靈洗滌吧! 我亦曾是新移民不同的是在1991年移了去加拿大,我們選了西人社區居住而非華人社區. 大家可曾想像到一星期只倒一次垃圾,可想到要先將不同 ...

Rank: 4


633
150#
發表於 09-10-2 14:35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at_house 於 09-10-2 14:14 發表
我都是路過發表一下:


非常同意FPC的見解。我不主張歧視﹐可是我亦不否認歧視是存在的。歧視的來源是因為有很多新移民並沒有尊重本地文化。從前獅子山下年代的新移民有自力更新的心態﹐亦會適應本地文化﹐慢慢地容入社會 ...



歧視當然是存在的,有沒有試過同子女在公園遊玩的時候,看見一些特別頑皮的小朋友,心裡有否想過「無家教」三個字﹖到底這樣是否歧視呢﹖

以前在加拿大讀書,什麼歧視沒有見過呢﹖

Rank: 5Rank: 5


3186
151#
發表於 09-10-2 14:42 |只看該作者
說話可以"很高情操很偉大".

但無可否認, 家長幫小朋友選學校都會考慮 peer group.

如果我個女的同学家長是高學識, 有修養的新移民, 我不介意.

但如果是低收入, 低學識的, 我可能會介意.

如果你子女的同学過半數是低收入, 低學識的新移民(不是一個半個), 你真的不介意嗎?

Rank: 7Rank: 7Rank: 7


14875
152#
發表於 09-10-2 14:47 |只看該作者
我希望你在低收入,低学识,后面加上:低修养,差礼貌,差卫生。这样比较好一点。

原帖由 NatalieBaby 於 09-10-2 14:42 發表
說話可以"很高情操很偉大".

但無可否認, 家長幫小朋友選學校都會考慮 peer group.

如果我個女的同学家長是高學識, 有修養的新移民, 我不介意.

但如果是低收入, 低學識的, 我可能會介意.

如果你子女的同学過半數 ...

Rank: 3Rank: 3


223
153#
發表於 09-10-2 14:57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JKTL 於 09-10-2 13:27 發表
非常同意.....
大陸人真的蠻慘的~到處被人踩
(雖然我也很討厭大陸人不守規矩不講衛生)
但~面對他們 我還是尊重他們的

我也算新移民吧!
但是~我是台灣人~嫁給香港人的
我一樣是講國語~我的孩子全跟我講國語
(我不覺 ...


係囉. 既然係台灣人, 對新識的朋友咪先講普通話囉, 香港地, 好多人識聽的. 對方唔識聽, 先用D麻麻地廣東話同佢講, 如果你又聽得明對方講的廣東話, 真唔知應該邊個睇低邊個...?

我都冇歧視大陸人, 當我在大陸工作時都識好多大陸人, 但大部份是有大專或以上學歷的, 其中有些頑固又工作差的, 也有超強工作能力的, 無論那一類, 我地都絕對冇資格歧視佢地囉.

但我也會歧視一些新移民, 特別是一些新左好耐的新移民. 乜叫新左好耐? 移左來香港好耐都未融入社會, 或跟本冇諗過融入社會的, 是其中一個社會問題, 做成社會分化, 拿縱緩的做成社會負擔. (殘片有話, 呢個係社會嘅錯.)

要明白, 大陸是用普通話教學的, 讀過書的人都懂普通話(大概是中學程度), 但並不代表每個人都懂普通話, 因沒受過教育, 或只有地方約等于或低于小學程度, 這亦引申到他們處事的認知能力. 所以他們要用不標準的廣東詁話和孩子溝通囉. 而這些低知識份子, 要和他們講禮貌, 說道理, 不是對牛彈琴嗎? 但因為我受過教育, 也知他們沒受過教育不是他們的錯, 所以也真的不能歧視他們, 只能.....敬, 而遠之. 這不只是對部份低學識的大陸人而言, 對所有人也如是, 只是, 香港人, 即使是南亞香港少數民族, 學識也有一定程度的....最少也完成band 3中學 的 form 3 吧, 這是以前的香港政府做出來的. 台灣的教育應也是普及了吧, 所以台灣人也較受專重, 這是可以理解的.

兒子學校的普通話老師也是新移民, 誰會去歧視他 ?!

部份低學識的新移民(唉, 要很小心字眼, 這裏很易被斷章取義.)做成社會負擔, 但他們的孩子也做成負擔的肯定不是100%, 大部份孩子有自覺力的(但當然不是三四歲就有). 而其中確是有由上一輩廷申到孩子的, 早前講的隔代貧窮, 就是一些例子了.

問問自己或老婆, 在產後房時新移民多還是地道香港人多? 我想, 最少也有一半是新移民吧(當然不同區會有些分別).

講番轉頭, 份表其實已經好簡單, 乜攪到咁呀? 唔識填, 唔識英文咪叫幼稚園幫忙囉, 根本唔識字都唔係問題. 如果攪到咁, 只有話佢地跟本冇用心係子女的教學度.

[ 本帖最後由 MorriDad 於 09-10-2 15:05 編輯 ]

Rank: 1


24
154#
發表於 09-10-2 15:36 |只看該作者
但我也會歧視一些新移民, 特別是一些新左好耐的新移民. 乜叫新左好耐? 移左來香港好耐都未融入社會, 或跟本冇諗過融入社會的, 是其中一個社會問題, 做成社會分化, 拿縱緩的做成社會負擔. (殘片有話, 呢個係社會嘅錯.)

其實“移左來香港好耐都未融入社會, 或跟本冇諗過融入社會”有很多人﹐ 包括上一兩代來港的﹐大家沒聽過來了香港幾十年都不會說廣東話的人嗎﹖  還有那些西方人﹐也不見他們會融入本地社會和文化。
說到底﹐新移民被歧視的主要原因是他們拿綜緩吧


原帖由 MorriDad 於 09-10-2 14:57 發表


係囉. 既然係台灣人, 對新識的朋友咪先講普通話囉, 香港地, 好多人識聽的. 對方唔識聽, 先用D麻麻地廣東話同佢講, 如果你又聽得明對方講的廣東話, 真唔知應該邊個睇低邊個...?

我都冇歧視大陸人, 當我在大陸工作 ...

[ 本帖最後由 凱富路 於 09-10-2 15:41 編輯 ]

Rank: 1


24
155#
發表於 09-10-2 15:40 |只看該作者
NatalieBaby


“但如果是低收入, 低學識的, 我可能會介意.”


如果比你收入高, 學識高的人這樣子說你﹐你會怎樣想﹖


原帖由 NatalieBaby 於 09-10-2 14:42 發表



如果你子女的同学過半數 ...

Rank: 1


3
156#
發表於 09-10-2 16:02 |只看該作者
歧視是普遍性但絕不代表正確.敢問各位可曾在排隊上巴士時被別人指着罵?他們叫我返回我的狗地方!我的反應?A餐:含着泡眼淚走去隊尾.B餐:要求道歉.C餐:對方3人不道歉就訴諸武カ. 我選了B及C,結果上了警局. 最後大家和解並握手,對方說出一大堆理由點解冒犯我,不外乎中國人無禮貌,不衛生,拿福利,搶工作...是否好似現在的香港?不過我的故事是發生在1978年英國Bristol的學生年代.
我反對歧視因眾生平等,但我亦希望各人用自已的努力生活,或許生活苦一點但換來別人尊重,子女的模範.讓子女明白脫貧是靠學歷而非跟社福團體上街.亦希望社福團體不要告訴我你們的客户如何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因為我們那年代的人生活更苦.普遍家庭是7口之家(跑馬術語:兩胆拖五腳),一份工$200,交租,交學費,食飯,交通費...只好釘珠仔片! 或許有人用今天的角度去問,噤鬼重窮咁多?這是以前的節育政策的關係.
當孩子上幼稚園時我本意讓他留在社區上學,這不外唱遊,學習群體生活而已,唯內子堅持不在本區,結果夫妻有些意見相左,但直至有一天病了放假看本區商場醫生,我竟完全改變了,真的震撼,不相信自己的眼,耳,更不相信有那些人在社區.一個五六歲的男孩可以用最粗口爛舌對另一個六七崴的女孩(家姐)問侯她母親.可恨是他的父母竟在身傍不加制止反而父親笑着叫女孩讓細佬,而母親就輕打女孩.當時是下午2點,看來家人剛起床...我不知他或她會否是小兒同學,但可以肯定我不能冒似危險,三歲定八十,學壞容易學好難.
言教不如身教:上一代的人教育了我們有禮,排隊,幫助有須要的人,讓座予老人家...我亦將先慈所教授予小兒,但他問了我多次(今年中二),為何我要他有禮,排隊,不爭先恐後會使他上不了車或無位座?我無言亦無語. 或許今天我要反思,如果無力正乾坤,是否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模式以迎合大勢? "劣幣驅逐良幣"---可悲,可嘆!

Rank: 2


31
157#
發表於 09-10-2 16:10 |只看該作者
強烈認同MorriDad依句:

講番轉頭, 份表其實已經好簡單, 乜攪到咁呀? 唔識填, 唔識英文咪叫幼稚園幫忙囉, 根本唔識字都唔係問題. 如果攪到咁, 只有話佢地跟本冇用心係子女的教學度.

Rank: 1


24
158#
發表於 09-10-2 16:13 |只看該作者
原來你也是“呆丸”人﹐中華民國萬歲﹗

原帖由 JKTL 於 09-10-2 13:27 發表
非常同意.....
大陸人真的蠻慘的~到處被人踩
(雖然我也很討厭大陸人不守規矩不講衛生)
但~面對他們 我還是尊重他們的

我也算新移民吧!
但是,我是台灣人,嫁給香港人的
我一樣是講國語,我的孩子也跟我講國語
(我不覺 ...

Rank: 5Rank: 5


3186
159#
發表於 09-10-2 16:21 |只看該作者
那就是要看自己的本事吧!

現實是現實,如果某Band 1 津校忽然收很多樓主所描述那些家長的子女,相信很多本地家長會卻步,猶疑。可能反過來考慮DSS or 私校。




原帖由 凱富路 於 09-10-2 15:40 發表
NatalieBaby


“但如果是低收入, 低學識的, 我可能會介意.”


如果比你收入高, 學識高的人這樣子說你﹐你會怎樣想﹖

Rank: 5Rank: 5

醒目開學勳章


4330
160#
發表於 09-10-2 16:24 |只看該作者
我無意得罪任何人,但請多想想仍有一群沒有去那綜援,自食其力而處於貧窮的新移民,或被傷害,或配偶死去的單親子女還小的新移民,需要拿綜援,我們沒有能力去改變他們的生活,但還要加一些話給他/她們嗎.
是有一群新移民像你們所說的,我也很討厭他/她們,但只討厭那些
什麼叫融入?是一定要說廣東話?還是什麼呢?
很多居住了香港數十年的老人,現在仍不會說/或說得很差的廣東話,飲食仍是吃家鄉風味的,
所以我相信唔係這樣決定是否融入香港,係他們有沒有認同是香港人同時是中國人
無禮貌,唔清潔,是非常令人討厭,但這是個人的問題
歧視是全世界都存在的,但只要每個人都不同意,世界會變好的,相反我們接受歧視,慢慢就會跟隨,覺得沒有什麼大不了
最初,巴士上可以吸煙,一步一步的由下層,空調到全面也用了差不多十年時間去改變
如我每天上班的甲級寫子樓地下有蓋地方,幾十個人在人們必經的地方照樣吸煙,白領麗人,銀行職員,他/她們不會多走幾步到露天的地方,那個垃圾箱發出的煙霧,像極新年電視上看到黃大仙的香爐
這樣他/她們是否有公德心?不應該說他/她們有沒有公德心
應該說我們接受了,但我們不接受另外一些人,進而將稱呼來自國內的人的名稱套在這些不好的行為後面.
如有些外國人仍會叫中國人"Chinese Pxx", 這樣不是對聽到這句話的人,是對全部
可能那些外國人會對一些已融入的說不是說你,但你在旁聽到會開心嗎?


原帖由 MorriDad 於 09-10-2 14:57 發表


係囉. 既然係台灣人, 對新識的朋友咪先講普通話囉, 香港地, 好多人識聽的. 對方唔識聽, 先用D麻麻地廣東話同佢講, 如果你又聽得明對方講的廣東話, 真唔知應該邊個睇低邊個...?

我都冇歧視大陸人, 當我在大陸工作 ...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