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學雜談 孩子錯在哪兒?
樓主: BebiBaBa
go

孩子錯在哪兒? [複製鏈接]

Rank: 4


798
141#
發表於 07-11-23 15:35 |只看該作者
吓!    你而家至話你講緊反話 ??!! 咁即係點? 唔好講再反話, 我真係想知係邊句, 希望唔係你話"自己富正義感, 個小朋友做法是錯, 是多事"呢d, 否則我咪怪錯你

原文章由 wunma 於 07-11-23 15:24 硐表
係囉, 唔知各人性格, 溝通都難好多.

例如, 我講反話講到咁白, d人係唔識睇既!

[ 本文章最後由 木土土 於 07-11-23 15:39 編輯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王國長老


5044
142#
發表於 07-11-23 15:45 |只看該作者
所以文字表達真係…
寫同睇都可以唔同感受+理解,
唔係邊得黎BK 成日有人開火呀?!
不過小雜呢度大多人都係理性討論,
如果有人身攻擊,討論落去就無意思喇。


514
143#
發表於 07-11-23 16:4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1972
144#
發表於 07-11-23 16:57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803
145#
發表於 07-11-23 17:1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514
146#
發表於 07-11-23 17:34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803
147#
發表於 07-11-23 17:40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3Rank: 3


307
148#
發表於 07-11-23 17:44 |只看該作者
「 如 果 真 的 發 生 偷 竊 案 , 你通 知 了 工 作 人 員 , 事 情 傳 了 出 去 , 就 會 影 響 學 校 聲 譽 。 」

學校聲譽是什麽?學校不是教育的地方嗎?不懂就教到懂,錯了就鼓勵承認,悔改,改正,道謙。「浪子回頭金不換」不是學校應有的價值觀嗎?

正如有家長提到,各類形的小朋友都有,其中一两個會不知輕重犯了事,一點也不出奇。成熟的家長會因為一两個學生的行為入學校的罪嗎?名校Q有学生偷東西被判,名校Q不仍然是名校,學生蜂湧而至。

我覺得老師知道後,應分清是非,正面介入,先教導犯事學生,陳明偷竊的嚴重性,促他立即道謙。然後請求公園念及孩子年幼,學校願意承擔教育之責,考慮不再追究。再加許見義勇為者,並教導同校学生知道,人誰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大家饒恕包容改過者。將事件溶在教育中,這不更大團圓結局?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


1972
149#
發表於 07-11-23 17:45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4


798
150#
發表於 07-11-23 18:50 |只看該作者
根據某D人既思維, 就算麟媽媽佢個仔真係偷汽水, 如果是由同學舉報而比人拉, 佢都可以理直氣壯的罵那舉報的人無情, 多事, 再叫老師/校長責怪那小朋友損害校譽 !

原文章由 麟媽媽 於 07-11-23 15:05 硐表
...不過睇完呢個個案,都要嚴重同我個仔講,
下次踢完波,唔好成班仔係度嘻嘻哈哈拍打部汽水機,
唔係比人拉佢偷汽水,我都幫唔到佢。 ...

[ 本文章最後由 木土土 於 07-11-23 18:51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2096
151#
發表於 07-11-24 00:06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peppergin 於 07-11-23 14:42 硐表

十分有問題的言論。
在法治社會中,公義一定大於一切,不用說親情。Judy 可能少看「包青天」了。但也應知道香港有「亷記」的意義吧!
舉報同學就無情嗎?我卻覺得偷糖果的小朋友要感激他了,因為何能因為這舉報,他早早地受到警惕,免得「少時偷針,大時偷金」。

[quote]原文章由 judy
07-11-23 13:00 硐表
十多歲之小朋友,懂不懂分寸,懂不懂將事情辦得最好,的确需要一個長遠之過程。以此小朋友為例,他舉報了同學,的确有正義感,但是,那人是他的同學,他對同學有情嗎?如果將來其父母犯法,他也大義滅親嗎?無情而有義?機械人乎?

[/quote]

Peppergin,

包青天可能代表了中國的法治理想,他不畏權貴,維護法治的做法頗為國人所稱道,但我不敢肯定,如果他的親人犯了事他會怎樣。

中國一向極為重視親情,讀書時聽過這個故事:「在科舉的時代,有一條熱門的題目:『假若孝子曾參的母親犯了死罪,曾參應怎樣做?』,法大?情大?這條題目你model answer是,曾子應背著母親逃跑」。這才代表著中國的主流思想。

在中國的歷史中,從來都是在法理以外,親情的考慮是相當重要的一環。數千年以來,中國的平均表現遠勝其他任何一個文明古國,這種思維,可能是其一助力:法律不外乎人情。

環顧中國幾千年歷史,只有文革十年是鼓吹「公義大於一切」的,你覺得文革時代,千千萬萬中國人,為著社會公義,學生鬥老師,兒子鬥父親,大義滅親的情操、做法,是否值得鼓吹呢?

eviepa

Rank: 4


798
152#
發表於 07-11-24 00:33 |只看該作者
咁似特首既文革言論比喻

原文章由 eviepa 於 07-11-24 00:06 硐表
...
環顧中國幾千年歷史,只有文革十年是鼓吹「公義大於一切」的,你覺得文革時代,千千萬萬中國人,為著社會公義,學生鬥老師,兒子鬥父親,大義滅親的情操、做法,是否值得鼓吹呢?
...

Rank: 7Rank: 7Rank: 7


12096
153#
發表於 07-11-24 00:37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Png 於 07-11-22 09:41 硐表

"她覺得老師做法有問題,很正常,但為何不用較溫和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呢?她和兒子到學校取回公道,大概是怒氣沖沖,要不然的話,校方那會如臨大敵呢?言教不如身教,她在教導兒子黑白要分明的當兒,同時亦傳達一個訊息:「我覺得我有道理,我就大曬,而不需考慮其他問題」,在這樣的一個價值培養下,這小朋友容易被培養成為一個難以相處的人。"

- 我覺得你開始過了火位,當時情況是如你所說嗎?你在場嗎?你如何看出那家長擺出副”大曬”的面孔?可能當時她很有禮貌呢?


Png,

很喜歡平心靜氣地和網友討論問題,在這戰火遍野的當兒,還可和你作對事不對人的討論,真在難得,可謂世外桃園。

我一點也沒有過火位,在討論社會現象中,經常出現一些沒有絕對真相的事情,如果因為沒有絕對真相大家就停止討論,那麼大部分的事都不要討論,BK可以摺埋了,所以憶測是免不了的。但我覺得,一個良好的推測,必須包含兩大元素:

1. 要有理據去推想
2. 要指明是推測,而不是事實

我說:「要不然的話,校方那會如臨大敵呢?」是理據。
我說:「大概是怒氣沖沖」指明是推測。

至於認不認同我的推測,則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

你本人有沒有推測呢?看你先前的發表:

- 你錯了,那家長沒有攪大件事,請看原文,為了兒子的前途,她最終選擇了啞忍,只是她後來向一個在職生果日報的朋友訴苦,而那朋友將此事發表於文章(只是一些散文形式,放在報章一角落),叫人反思,由始至終無提及那校的名字.若家長要攪大佢,點止咁簡單」

對於是她主動報料或是不經意地漏料,原文沒有交代,「只是她後來向一個在職生果日報的朋友訴苦」是你主觀推測而矣。

eviepa

[ 本文章最後由 eviepa 於 07-11-24 00:47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2096
154#
發表於 07-11-24 00:41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木土土 於 07-11-24 00:33 硐表
咁似特首既文革言論比喻


木土土:

經你一提起,覺得真係有D似,不過咁,論才智,特首比我勝得太多了,但對於中國歷史,他絕對不是我的敵手!

eviepa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155#
發表於 07-11-24 09:18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eviepa 於 07-11-24 00:41 硐表


木土土:

經你一提起,覺得真係有D似,不過咁,論才智,特首比我勝得太多了,但對於中國歷史,他絕對不是我的敵手!

eviepa


eviepa,

未必,不見得特首對中國歷史差於你。其實持首文革之見基本上是對的。他的意思是說民主發展到極端,變成無政府主義,那時,真的有機會形成另一個文革或法國大革民。法國大革命和文革是怎樣呢?當時社會上有着一两個意念是碰不得的:法國大革命時是自由,文革是毛澤東思想,誰先說出來,誰說得大聲,就可對說得細聲和說得慢的斗臭斗死。

其實,當時的批評也大有文革和法國大革民之味道,即是說,現時也有一意念曰民主,而"民主"ニ字是禁忌。只要你提到對民主之質疑,你會受到圍攻,當中有的有目的性,有的出於以事論事,而大部分却是無腦之羊。特首之文革論、葉劉之希魔論,确是事例。但在滿街皆羊,而這些羊又有法國大革民之激情之情況下,提出"反民主",的确有被五馬分尸之險。

幸好香港尚算法治之區。特首有知慧,適時扮短仔,處理此事以"情"而不以"理",終化險為夷。可憐葉劉,叫人放長雙眼睇吓,不得不敗走番邦。

Rank: 5Rank: 5


1232
156#
發表於 07-11-24 12:03 |只看該作者
唔好意思, 我想請問如果被舉報者正是自己兒子, 大家又會點睇呢

[ 本文章最後由 littlesister 於 07-11-24 12:05 編輯 ]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超級版主


5702
157#
發表於 07-11-24 18:46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littlesister 於 07-11-24 12:03 PM 硐表
唔好意思, 我想請問如果被舉報者正是自己兒子, 大家又會點睇呢

第一時間我會了解整件事先,睇吓有冇任何誤會。

如果佢真係有咁做,咁當然會狠狠咁責罵啦!邊個叫佢真係做d咁ge野,冇得怪人架喎!重要再教佢'小時偷針,大時偷金'ge故事,偷野真係可大可小。

如果佢係出於貪玩,當然都要責備,因為咁做=破壞同偷竊,要佢知道件事ge嚴重性。

最後,佢明白哂而又肯改過就當然會讚番佢啦!人誰無過呢?最緊要佢知錯能改同唔好再犯。佢係自己兒子,唔愛佢又有邊個愛佢呢?

我自己教仔本身好嚴格,我情願佢地做個正直善良ge老襯都唔會教佢地學做醒目古惑仔女,佢地要學醒目就從學校人際關係度不斷學習改善,所以現階段我個仔暫時都係做緊老襯。

[ 本文章最後由 召藥師 於 07-11-24 18:50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2096
158#
發表於 07-11-24 19:04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judy 於 07-11-24 09:18 硐表


eviepa,

未必,不見得特首對中國歷史差於你。其實持首文革之見基本上是對的。他的意思是說民主發展到極端,變成無政府主義,那時,真的有機會形成另一個文革或法國大革民。法國大革命和文革是怎樣呢?當時社會上有着一两個意念是碰不得的:法國大革命時是自由,文革是毛澤東思想,誰先說出來,誰說得大聲,就可對說得細聲和說得慢的斗臭斗死。



Judy,


我斷言特首的歷史遠比我差就是因為:
1. 中國歷史向為我的強項
2. 在這個大家都會留意的大題目中,特首犯了最基本的錯誤,所以推斷他的歷史知識非常有限。

他用「民主發展到極端,變成無政府主義」去形容文化大革命和事實剛好相反 。事實是,正正因為中國缺乏民主,所以才會有文化大革命的出現。

eviepa

Rank: 4


538
159#
發表於 07-11-24 21:11 |只看該作者
《孔子家語‧六本》載:『曾子耘瓜,誤斬其根.曾皙怒建大杖以擊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頃,乃蘇,欣然而起,進于曾皙曰:“向也參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參得無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而聞之,知其體康也.孔子聞之而怒,告門弟子曰:“參來勿內.” 曾參自以為無罪,使人請於孔子.子曰:“汝不聞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嘗不在於側,索而殺之,未嘗可得,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之孝,今參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殪死既身死而陷父于不義,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殺天子之民,其罪奚若?”』

原文章由 eviepa 於 07-11-24 00:06 硐表

中國一向極為重視親情,讀書時聽過這個故事:「在科舉的時代,有一條熱門的題目:『假若孝子曾參的母親犯了死罪,曾參應怎樣做?』,法大?情大?這條題目你model answer是,曾子應背著母親逃跑」。這才代表著中國的主流思想。

Rank: 4


538
160#
發表於 07-11-24 21:30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eviepa 於 07-11-24 00:06 硐表
環顧中國幾千年歷史,只有文革十年是鼓吹「公義大於一切」的,你覺得文革時代,千千萬萬中國人,為著社會公義,學生鬥老師,兒子鬥父親,大義滅親的情操、做法,是否值得鼓吹呢?

原文章由 eviepa 於 07-11-24 19:04 硐表 :
我斷言特首的歷史遠比我差就是因為:
1. 中國歷史向為我的強項


『文革十年是鼓吹「公義大於一切」』

「中國歷史」果然是你的強項!



[ 本文章最後由 viewer 於 07-11-24 21:32 編輯 ]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