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262 小時
- 最後登錄
- 18-5-31
- 國民生產力
- 24
- 附加生產力
- 2118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3-11-10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276
- 主題
- 36
- 精華
- 0
- 積分
- 4418
- UID
- 16008
 
|
Re: 直資學校與私立學校之討論(前為: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ykwong 寫道:
Before there exists DSS, you have lesser choice, after that, you have more choice. This is some kind of logic thinking.
NO! before that, if I were rich, I still have other choices, international school; overseas; donation to famous school to get a place...
But you won't complain to that. So why should I complain if I have more choice nowdays. I tell you why :-
In my deepest mind, I recognised they are so rich, I can't compare with them. I'm just down-to-earth class. But now, Oh why I am so poor! the one living in the next estate he can choose the DSS, he is a middle class! why I am so poor, before that, only two classes of citizen, and I am the second. But now, it exists three, and I am the bottom one! dam it!
yk:
希望每一個有子女在學的家長都有這樣思維邏輯想法. 但不能付費的家長可惜不能有這種想法. 香港貧富懸殊, 付不起學費的家庭也不是少數, 我想他們的想法是:- Before there exists DSS, I have more choice, after that, I have lesser choice. What kind of logic is that? That is the rich man’s logic, the Government’s logic. They think the rich always has more choices and options, poor guy, don’t argue! Dam it!
人自出生以來就是不平等, 這是不爭的事實. 但自有民主以來, 我們一直爭取追求公義平等, 社會才有今天的進步. 行資本主義的歐美國家對公民平等推動最力, 也是他們社會更成功更發達的要素, 他們理解到每一階層都有人才, 但要給予他們有較公平機會, 才可以發掘出來, 學成之後對社會是有回報貢獻. 所以, 先進國家都會提供免費全民教育, 不論貧富. 當然富者有較多選擇, 但他們的選擇不是剝削別人的權利或選擇得出來的. 這也是我也很推崇資本主義的原因.
再從申我對直資的看法, 我以前也多次說過, 我不反對政府推行直資, 但反對它推行的手法. 為何不小點推行, 由市場發揮效應, 好的時候家長要求多了, 直資校你不用大力推行也會發展起來. 我們的私立學校也不是因應市場效應發展至今, 好的生存下來, 近年我知已有幾間私校不能經營下去, 這正是市場效應. 公立學校因學生不足而需要殺校, 市場供求和善用資源問題也是應該的. 這是我心目中的真正的市場經濟.
我們的直資學校, 講推動手法, 是計劃經濟, 不是市場經濟. 不知成效如何就大力推行. 需然直資有傳統和新理念, 但新校多以新理念作招徠, 成效未知我們就建數以十計的新校推行, 這是什麼計劃, 什麼經濟呢? 以銀行客戶來說, 有些一見產品銷路好就加建廠房加建生產線, 我們對這些客戶是會作最謹慎處理, 因過份膨脹往往是失敗倒閉原因. 我們不想好的客戶也消失了. 我們未知直資新理念的成效就大力推動, 比已見其利的客戶不是更為冒險, 尤其這應用於教育方面, 是有學子寶貴學習時光投放在內.
關於傳統校轉直資問題, 當局也不是用自由市場方法推動, 是用游說和收生權引誘手法來推動, 主觀希望這些已很受市場歡迎的名校轉制. 好像想說, 你們這麼受市場歡迎, 收學費也應不成問題. 為什麼一個有提供義務教育的政府會有這樣想法. 現在已有幾間津貼傳統名校轉了直資, 由免費變為高收費. 有很多未有轉直資的傳統名校也訴說受到收生不公平有轉直資壓力. 我們是否樂意見到一間間傳統名校轉為直資收費學校, 有極大可能是高收費的直資學校, 我亦希望如Judy 所說它們可維持免費. 現這些免費傳統名津校在讀的學生有極大部分是基層和中產的, 他們現正享有高質免費教育, 為什麼我們要改變現狀, 收費形式, 把一些負擔不起的學生屏諸門外, 收費真可把這些優質學校更優質嗎? 但亦可能在競爭下流於商化質素會下降也不定. 選擇方面, 不用說貧下, 我們的中產選擇更多嗎? 從一籃公眾可公平享用的優質蘋果, 一個個放到另一籃可能高付費才可享用的籃子去, 貧富公平享用變了富上的專用品, 這也是公營學校, 為什麼由不論貧富變為階級性, 我們社會發生了什麼問題呢? 富裕的人有多些選擇我不反對, 但這些更多選擇是從別人剝奪過來的, 尤其是從弱勢社群之失而得來的.
你說我so great and un-selfish. 首先多謝你的讚賞. 內心裡我覺得受之有愧. 反對傳統校轉直資是有我個人因素存在的, 有我自利的想法. 我是一個喜歡傳統教學的家長, 我孩子二三年內會升中, 新理念直資中學我不會考慮, 孩子傳統學習也接不上, 如傳統好學校一間間轉了高收費直資, 我感覺因經濟考慮我的選擇更加少了. 我想更低年班的家長在五六年後到子女升中時, 到時有更多免費名校轉了直資, 他們的選擇比我更少.
說回學卷制, 在知道實質成效前我不評論它的好壞, 一種全民公平的學卷制我是贊成的, 起碼我如拿到中位數每月三仟元的學卷, 對我讀私校的孩子教育預算是一個極大的幫助, 亦可給予我們香港每一學子可公平選擇學校. 不過你有沒有想過我們香港應推行的學卷的模式如何. 我曾經在網上試找台灣, 新加坡, 英國等, 有關資料絕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