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直資學校與私立學校之討論(前為: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 ...
樓主: 立人
go

直資學校與私立學校之討論(前為: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141#
發表於 04-4-7 17:19 |只看該作者

Re: 直資學校與私立學校之討論(前為: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對综援户而言,我們的改府己實施了”学卷制”,不是嗎?政府每人給一定的综援金,讓他們自由自在地在自由市場購物。我們不曾聽見有人建議改府興建合作社,更不曾聽見有人建議改府興建食堂,因為這些建議一定受到综援户的大力反對,因為没有人不喜歡自由自主。在自由自主情况下我們才能得到最好(最合意)之選擇。

現在,有人以[無論學生貧富質素怎差, 也要提供學校給他們就讀, 這正是公立學校有存在必要的原因]。哈!你倒担心有錢買不到東西(你有没有為综援户担心買不到日用品),將来,有了学卷,也没有學校會不要錢。如果,真的有学位不够之一天,我相信自由市場之反應也會比政府快。

我想,在学卷制,窮人不會找下到学校。當然,蠢人和破壞王會難一點。

Rank: 5Rank: 5


4418
142#
發表於 04-4-7 18:50 |只看該作者

Re: 直資學校與私立學校之討論(前為: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ykwong 寫道:
Before there exists DSS, you have lesser choice, after that, you have more choice. This is some kind of logic thinking.

NO! before that, if I were rich, I still have other choices, international school; overseas; donation to famous school to get a place...

But you won't complain to that. So why should I complain if I have more choice nowdays. I tell you why :-

In my deepest mind, I recognised they are so rich, I can't compare with them. I'm just down-to-earth class. But now, Oh why I am so poor! the one living in the next estate he can choose the DSS, he is a middle class! why I am so poor, before that, only two classes of citizen, and I am the second. But now, it exists three, and I am the bottom one! dam it!


yk:

希望每一個有子女在學的家長都有這樣思維邏輯想法. 但不能付費的家長可惜不能有這種想法. 香港貧富懸殊, 付不起學費的家庭也不是少數, 我想他們的想法是:- Before there exists DSS, I have more choice, after that, I have lesser choice. What kind of logic is that?  That is the rich man’s logic, the Government’s logic.  They think the rich always has more choices and options, poor guy, don’t argue!  Dam it!

人自出生以來就是不平等, 這是不爭的事實.  但自有民主以來, 我們一直爭取追求公義平等, 社會才有今天的進步.  行資本主義的歐美國家對公民平等推動最力, 也是他們社會更成功更發達的要素, 他們理解到每一階層都有人才, 但要給予他們有較公平機會, 才可以發掘出來, 學成之後對社會是有回報貢獻. 所以, 先進國家都會提供免費全民教育, 不論貧富. 當然富者有較多選擇, 但他們的選擇不是剝削別人的權利或選擇得出來的. 這也是我也很推崇資本主義的原因.

再從申我對直資的看法, 我以前也多次說過, 我不反對政府推行直資, 但反對它推行的手法. 為何不小點推行, 由市場發揮效應, 好的時候家長要求多了, 直資校你不用大力推行也會發展起來. 我們的私立學校也不是因應市場效應發展至今, 好的生存下來, 近年我知已有幾間私校不能經營下去, 這正是市場效應. 公立學校因學生不足而需要殺校, 市場供求和善用資源問題也是應該的. 這是我心目中的真正的市場經濟.

我們的直資學校, 講推動手法, 是計劃經濟, 不是市場經濟. 不知成效如何就大力推行. 需然直資有傳統和新理念, 但新校多以新理念作招徠, 成效未知我們就建數以十計的新校推行, 這是什麼計劃, 什麼經濟呢?  以銀行客戶來說, 有些一見產品銷路好就加建廠房加建生產線, 我們對這些客戶是會作最謹慎處理, 因過份膨脹往往是失敗倒閉原因. 我們不想好的客戶也消失了. 我們未知直資新理念的成效就大力推動, 比已見其利的客戶不是更為冒險, 尤其這應用於教育方面, 是有學子寶貴學習時光投放在內.

關於傳統校轉直資問題, 當局也不是用自由市場方法推動, 是用游說和收生權引誘手法來推動, 主觀希望這些已很受市場歡迎的名校轉制. 好像想說, 你們這麼受市場歡迎, 收學費也應不成問題. 為什麼一個有提供義務教育的政府會有這樣想法. 現在已有幾間津貼傳統名校轉了直資, 由免費變為高收費. 有很多未有轉直資的傳統名校也訴說受到收生不公平有轉直資壓力. 我們是否樂意見到一間間傳統名校轉為直資收費學校, 有極大可能是高收費的直資學校, 我亦希望如Judy 所說它們可維持免費. 現這些免費傳統名津校在讀的學生有極大部分是基層和中產的, 他們現正享有高質免費教育, 為什麼我們要改變現狀, 收費形式, 把一些負擔不起的學生屏諸門外, 收費真可把這些優質學校更優質嗎? 但亦可能在競爭下流於商化質素會下降也不定. 選擇方面, 不用說貧下, 我們的中產選擇更多嗎?  從一籃公眾可公平享用的優質蘋果, 一個個放到另一籃可能高付費才可享用的籃子去, 貧富公平享用變了富上的專用品, 這也是公營學校, 為什麼由不論貧富變為階級性, 我們社會發生了什麼問題呢? 富裕的人有多些選擇我不反對, 但這些更多選擇是從別人剝奪過來的, 尤其是從弱勢社群之失而得來的.

你說我so great and un-selfish. 首先多謝你的讚賞. 內心裡我覺得受之有愧. 反對傳統校轉直資是有我個人因素存在的, 有我自利的想法.  我是一個喜歡傳統教學的家長, 我孩子二三年內會升中, 新理念直資中學我不會考慮, 孩子傳統學習也接不上, 如傳統好學校一間間轉了高收費直資, 我感覺因經濟考慮我的選擇更加少了. 我想更低年班的家長在五六年後到子女升中時, 到時有更多免費名校轉了直資, 他們的選擇比我更少.

說回學卷制, 在知道實質成效前我不評論它的好壞, 一種全民公平的學卷制我是贊成的, 起碼我如拿到中位數每月三仟元的學卷, 對我讀私校的孩子教育預算是一個極大的幫助, 亦可給予我們香港每一學子可公平選擇學校. 不過你有沒有想過我們香港應推行的學卷的模式如何. 我曾經在網上試找台灣, 新加坡, 英國等, 有關資料絕少.

Rank: 5Rank: 5


4418
143#
發表於 04-4-7 20:35 |只看該作者

Re: 直資學校與私立學校之討論(前為: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judy 寫道:
小時看”長腿叔叔”,Judy一次到教堂,牧師佈道時說:我們要關懷窮人,因為在關懷中,我們可感受到慷慨和富裕(大意)。Judy很感慨,在寫給長腿叔叔的信中表示,當了那麽多年孤兒,想不到窮人有那麽多的用處。

想不到香港的窮人用處更大,人們以保護窮人為名,来抗拒自由市場,来保護大窩飯制度。

現時香港有很多直資,大約30多所。當中大部分年費在2000元左右,有好幾所免費。


Judy:

你以前說直資可不用收費, 上文說有幾所免費, 大部分年費在二仟元左右. 我完全贊同. 不過我希望你亦同意我所知有些直資是收近一二萬一年, 有些收四五萬或更高一年. 所以你不要說我話一定要收費, 不過也不一定免費. 總結是我們的直資有免費, 低收費, 中收費, 高收費.

窮人用處確實很大, 所以很多先進國家會在落後國家設廠. 不過能用他們反抗自由, 製造大鑊飯, 是一個很新的意念. 因為我以為從來祇有富人會較抗拒自由, 以利控制利用窮人. 原來我的想法是錯了.

“學卷制”原來已在我們社會運作久了. 又給我對學卷有了一種新的理解, 也加了一點迷思. 幫助窮下的綜援金確有學卷的理念, 我想幫助貧下的善款也是學卷一種, 還有安老院的床位贊助等等, 成效確是不錯.

自由競爭自主開放教育對我來說是一種大胆嘗試. 但是怎麼樣的自由度呢, 除學生選校權, 學校是否脫離資助, 自負盈虧, 有自主招聘權, 招生權, 自訂學材教學方法, 用任何學制. 政府如何因應社會人口需要制定長期教育政策, 或不用製訂, 祇是發給學卷給學生家長選校, 其他由學校因應市場要求自行製訂. 這一切一切…    但結果如何呢? 會不會教育被財團教會壟斷, 會不會壟斷後像超級市場物品賣價有時貴過普遍士多藥房, 會不會像我家附近的食肆一年半載有些結業, 有些開張. 結業的商鋪大不了頂手或把鋪交回業主. 但學校經營不善要關校時, 校舍如沒有人承接頂手, 是否交回政府空置代管. 如個別摸式學校大有商機, 學生對其求過於供, 可否及時趕建校舍迎合商機需求, 亦或可租商業大廈作為校舍. 倡導教育自由市場競爭者可否告知一二.


Rank: 5Rank: 5


1009
144#
發表於 04-4-8 12:25 |只看該作者

Re: 直資學校與私立學校之討論(前為: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I like apple, you like orange. There is no way to argue. But when I say DSS is not equal to extra fee, you say DSS must equal to extra fee, that is arguable. And the answer could be observed.

Nowadays, most of the DSS collect extra fee, this is true. Will it be a trend, I can't tell. Back to the origin of this topic. Will PLK collect unafford school fee. I don't think so, you may not agree but the answer will come out very soon. See how much they charge on 陸慶濤.

My cousin has a son study in this school. His mother told me most of his classmate's parents are willing to pay under $500 per month and glad to pay if extra resources will be given.

Somebody may say, 500, still too much, I can't afford, how abut 200, 100 .... or give you 500 scholarship per month, since the subsidise from government is more than enough. Because after we change to DSS, we can hire lower pay teachers with same abilities.

The difficulties is that where the border line we should place. I don't know and I am sure that nobody will know, the government,  she won't know more than yo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have a little bit knowldge in economic, the tutor said what I learn is equivalent to a year one student major in economic.

The question you raise to judy is quite easy to answer, most of them are positive. I am not qualified to give you the answer. But any economy textbook relating to the theory of firm could give you definite answer. Unless you believe in Kynes's theory of planned economy.

If the things in drug store are cheaper than supermarket, will you still go to the supermarket. did the drug store closed down? If not, why you still go to supermarket to buy expensive goods. There must have reason(s), convenient, comfort, save time, act like middle class, certainty of goods.......

In the worst case upon your idea, there still more than 100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SKH, TWGHs, Catholic Churchs, CCC, PLK, LST, Buddish, Red Cross.... All these are charity group, to whcm they serve, rich or poor? Both are incorrect, they serve education, or chance of being educated!

Who will rectify the defeat if the direction go wrong?

First of all, who indicate the direction? Is it the lia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Do they have good past record? Do you see where is the Digital Harbour? Fresh Flower Harbour? Chinese Medicine Hourbour? xxharbur, yy harbour. FBE is the abbreviation of our government. that is Fake, Big and Empty. You rely on them to your child education!

Second, have you ever seen a purely new building, no, an estate to be dismantled before use. Why this happen? Who rectify the defeat more efficiently?

--------------------------------------------------
Lecture One

What is economics?

Economics is the study of how socities choose to use scarce productive resources that have alternative uses, to produce commodities of various kinds, and to distrubute them among different groups.

Goods are scarce because people desire much more than the economy can produce. Economic goods are scarce, not free, and society must choose among the limited goods that can be produced with its available resources.

-Samuelson

-------------------------------------------------------
Perhaps this seems obvious. Yet many people, in Adam Smith's day and in ours as well, believe that the only way to help others is by benevolence - by intentionally "DOING GOOD." More sophisticated individuals appreciate, as did Adam Smith, that you can often help people more by trade than by charitable aid.

- Jack and David Hirshleifer
-----------------------------------------------------
Don't think merchant will take your benefit only, they give us more when they fight for their interest.

That is real Capitalism.

Rank: 5Rank: 5


4418
145#
發表於 04-4-8 13:15 |只看該作者

Re: 直資學校與私立學校之討論(前為: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yk:

很多謝你的回應, 解釋我部分疑團.  不過我對你提出理論意見有不同看法. 因假期外游關係, 待假期過後, 再作討論.

祝你及各位有一愉快假期.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146#
發表於 04-4-8 19:35 |只看該作者

Re: 直資學校與私立學校之討論(前為: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你以前說直資可不用收費, 上文說有幾所免費, 大部分年費在二仟元左右. 我完全贊同. 不過我希望你亦同意我所知有些直資是收近一二萬一年, 有些收四五萬或更高一年. 所以你不要說我話一定要收費, 不過也不一定免費. 總結是我們的直資有免費, 低收費, 中收費, 高收費."

是的,我以前說直資可不用收費,和現實中有的收費,有的不收費,有的高收費並没有冲突。我一向知道有些收四五萬一年。你不明白這"可"的意思嗎?

不過,對你来說,這己是很大的進步:你终於不是上了電似的,老是喊着:直資要收費,直資要收費...直資要收費!

[窮人用處確實很大, 所以很多先進國家會在落後國家設廠. 不過能用他們反抗自由, 製造大鑊飯, 是一個很新的意念. 因為我以為從來祇有富人會較抗拒自由, 以利控制利用窮人. 原來我的想法是錯了.]

是的,你是錯了。你連我的文字也看不清楚,我原文是這样的:"想不到香港的窮人用處更大,人們以保護窮人為名,来抗拒自由市場,来保護大窩飯制度。"

不是嗎?口口聲聲反對直資是因為怕窮人缺少選择權。其實,他們最怕的是学卷制打破大窩飯制度。

"我以為從來祇有富人會較抗拒自由, 以利控制利用窮人. 原來我的想法是錯了"。

在香港,最反對自由民主的並不一定是富人,反而是一些维園阿伯。這些人,知識水平極低,有的為了個飯盒,有的出於無知,他们喜欢拿着大聲公高呼:民主黨是賣國賊。

你和他講道理是無用的。不論你說甚麽,他們還是高呼:民主黨是賣國賊(在這一點上,你和他們很似)。

禳我修一下你的病句吧,我改為:擁有特權和鐵飯碗之人最怕自由和競争。

這一句或非百分百準确,但"擁有特權和鐵飯碗之人"比起"富人",make sense 好多。在自由經濟下,窮人通過努力,自有機會成為富人。有的富人好心腸,正如有的窮人壞心腸一樣。所以,你不能說:"我以為從來祇有富人會較抗拒自由, 以利控制利用窮人"

Rank: 3Rank: 3


150
147#
發表於 04-4-9 03:15 |只看該作者

Re: 直資學校與私立學校之討論(前為: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直資要收費,直資要收費...直資要收費!......

[size=medium]雖然我並沒有加插過意見,但我真的十分佩服各位的高見!(正反都是!都有不同的論點,也有很多資料是連報章也未必如此詳盡的!)因要考慮將子女入讀直資學校,所以我天天都追看,以作參考!many many thanks!![size=large]

想問:
有不收費的直資學校嗎?是邊間?還說有幾所免費???我將會搬去荔枝角昇悅居,附近隨左聖馬加利就無其他了。
nothing has comes from nothing

Rank: 5Rank: 5


4418
148#
發表於 04-4-13 12:05 |只看該作者

Re: 直資學校與私立學校之討論(前為: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Judy:

我們不是專家學者, 不過是普通家長, 在網上發表一些自己對教育之意見. 我或會對大家發表的意見會偶有誤解, 所作立論不一定對, 運詞用句也不一定恰當. 如詞句間引起妳不快的話, 我向妳致歉.

不過正如妳說直資"可"不收費, 我以往說直資要收費, 也未有說過直資"一定"要收費.  不過相信看過我以前發表的討論而言, 大家都知道我擔憂是現在未來的直資發展路向要收費, 不是說自直資在1991年於中學推行以來存在的不收費學校, 但直資在1999年推展及於小學, 我不知道有沒有免費.

我相信我比"維園阿伯"會好一點, 我不是空喊口號來壓制討論者言論, 無論對錯, 我已很詳細說出我的看法, 也引錄出一些相同意見憂慮的文章. 阿伯們祇會叫罵討論者不要再說"民主, 民主, 民主", 但他們卻容許自己一再高呼覺得好的"愛國"口號, 但總不能說出愛國的所以然來. 我也希望阿伯們能引証出多一些論証文章, 以供在場大家參考比較.

在冗長討論中, 反複提出自己的論點, 無論對方覺得是對或錯, 我覺得是很正常的. 我對直資真的擔心將來是要收費或高收費, 更多免費官津變為收費直資, 對貧下甚至及至於中產不公. 但如果妳說我不應一而再地說"直資要收費",  又說"對貧下不公"是"怕打破大鑊飯"的推論. 這論題初始是有關直資, 這二點是我討論直資擔心的重點, 如受到觀點詞句限制作出討論, 我相信我不會對直資再討論下去. 正如妳一再道說"學卷制"和"教育自由競爭"的是好的,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也努力找尋有關資料以加深理解作出討論回應, 一再請教妳可否列舉任何國家"全民公營學卷"或"教育自由競爭"的例証以作參考, 或妳心目中可在香港推行的"學卷制"和"教育自由競爭市場化"的大概模式自由度是怎樣, 才可作出探討, 我們總不能天馬行空論說未推行之制度好或壞.  

Rank: 5Rank: 5


4418
149#
發表於 04-4-13 12:06 |只看該作者

Re: 直資學校與私立學校之討論(前為: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yk:

“I like apple, you like orange.” 應該沒有什麼衝突, 但如果蘋果大了而因為橙變細造成的就有問題. 你說得很對, 我們對直資收費發展純粹是推斷猜測, 不能確定, 將來事實是最好証明. 你想法比較樂觀, 認為對家長影響不大, 我比較不樂觀, 認為有大影響. 想法不同, 所以不用再爭論下去.

關於自由市場經濟問題, 你又把我送回久已忘卻的經濟理論中. 但我相信經濟都有不同理論和印証, 不同經濟學家也會持不同或相反意見. 所以專家不一定對, 如前所引錄教育學者寫的教育評論文章, 也會引起家長不同正反意見. 經濟理論是我們的藍本, 但市場實踐成果才是真章. 營商取勝的也不一定是經濟學者專家, 在香港有很多讀書不多沒甚經濟學識的致富商人也深懂自由營商之道. 用同一開放自由競爭經營理論, 也有成功優劣失敗.  自由競爭道理同樣也適用於教育, 不好的學校老師學生被淘汰了, 未知及時有沒有好的學校老師學生及時補上, 自由市場競爭可時刻保持供求平衡嗎? 好的商品往往是求過於供的.

你舉出你親友的例子, 我也同意, 每月伍佰元或以下, 對大部分家長不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但教育年期不是一年, 是9年加2年為基本. 我們要假設學校是否會在小學六年中, 可保持收支相抵不會加學費, 就算要加費加幅如何. 有部分小一報讀直資家長也有同樣憂慮. 我不是說單一學校, 我是憂慮整體趨勢. 我再悲觀的想法是, 可能貴親子女將來升中時心儀一間或數間免費津貼名中學已轉了直資, 中學時又可能幾佰元或幾仟元一月學費. 但 We can’t tell. 所以也不能推論下去. 當然對部分付得起小中學家長也不是問題. 學費祇是家庭教育支出一部分, 家庭教育也有其他支出, 一個或二個子女支出也不同. 為了家庭收入與教育支出作出比較, 我引如下兩篇有關家庭收入的文章作參考.

一  ---------------
1998年基督教青年會對學生服務對象的調查

包括來自 18 間中學的 1352 名中一至中六學生, 其中 55.5% 為男生; 家庭收入一萬五千元以下佔 39.3%, 一萬五千元至三萬元佔 35.4%, 三萬元以上佔 25.3%
貧富懸殊──
  

二  ---------------
2001年人口普查有關家庭收入的數字及評論

在政府統計處發表簡要報告的第二天,多份本地主要報章均以貧富懸殊愈趨嚴重為頭條,帶出報告的首要關注內容。<明報>的報導:“最新人口普查發現,反映貧富懸殊的堅尼系數(Gini Coefficient),創下30年的高點,顯示本港「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情況愈來愈嚴重,並且比一些已發展國家或地區更惡劣。”2<星島日報>的報導:“港府昨天公布的數字顯示,1996年最有錢的百分之十人口享有全港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一點八;而最窮困的百分之十則擁有百分之一點一的總收入,其貧富差距是三十八倍。但今年的數字則顯示,最窮困的只擁有百分之零點九的全港總收入,最有錢的人則享有百分之四十一點二的總收入,其貧富差距急升至四十五倍......貧富懸殊的情況在五年間上升七倍之多。”然而不可不知的,報告裡又給我們看到從1991到2001的十年內,全港家庭每月的收入中位數,由$9,964激增至$18,705。而最低收入的($2,000以下至$3,999)由12.1%降至8%,次低收入的($4,000至7,999)由26.6%降至10.2%;相對地,次高收入的($15,000至$24,999)由17.4%增至23.7%,高收入的($25,000至$39,999)由7.4%大幅增至18.5%,而富有收入家庭的($40,000至$60,000以上)由5.1%跳增三倍至14.7%。二十年過去了,新的世紀已開始,雖然香港的整體收入比前增加,但社會中仍有不少低收入的家庭,並且與富有者的差距愈來愈大!

引文完 -----------------

我反對教局推行直資手法和免費官津轉直資己說得很清楚, 不想一而再, 再而三反複陳述引起他人不快, 對直資問題我不再討論. 希望贊成推行直資家長的想法是對的.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150#
發表於 04-4-15 17:54 |只看該作者

Re: 直資學校與私立學校之討論(前為: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不過正如妳說直資”可”不收費, 我以往說直資要收費, 也未有說過直資”一定”要收費."

我想,就算你以往說直資一定要收費 ,你也可這樣反駁我:"我以往說直資一定要收費, 也未有說過直資”一定一定一定”要收費.

你知道嗎?在陳述句中,"直資要收費"和"直資一定要收費"是一樣意思的。

是的,我們不能要求每人的意見相同,社會上有不同之聲意,多元之意見絕對是好事(而這正是我讚成引入學卷制,學校引入市場機制,打破大窝飯,而讓教育更多元化之原因)。但我們也有權要求參加辯論之人論點清晰,有邏缉,有common sence。

像"我以往說直資要收費, 也未有說過直資”一定”要收費."這樣之東西也可拿来"獻世",這正是我不满之原因。

現在的直資小學中,最少收費的也要HKD6500一年,看來,我的"直資可不收費"好像找不到例子。其實不是,全港私校中,培正,聖方濟各,等好多好多私校學費只是2000元左右,比政府給直資的還少,如果一日政府推行學卷制,在保持現狀的前提下,這些私校也不用再另外收費。

每年開學前,總有家長為選津校或私校而頭痛不己,如改用學卷制,家長的選择是比前多了。就算住板間房之窮孩子,也有條件選擇現時之私校。

Rank: 5Rank: 5


4418
151#
發表於 04-4-16 11:59 |只看該作者

Re: 直資學校與私立學校之討論(前為: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小兒日漸長大, 已不會像小時對我說的教的唯唯諾諾, 唯命是聽. 當他發覺我說教時偶有錯誤時, 會提出質疑反問.  但慣了一貫為父的尊嚴自大, 當自己被兒子提問時詞窮理屈, 不能解釋時, 總會以嚴父之款吩咐他說: “你快些溫習, 我唔講比你聽住. 我講你都唔會明白!".   如心情不佳時更會說: “不要爭論, 爸爸的想法一定是對的, 你懂些什麼!”

但經 Judy 對我一再批評使我有很大啟發, 穫益良多.  自己常以為所想所見是對的, 原來有很大缺失不足之處,  啟發了我以後不應以錯誤想法強加諸兒子, 尤其不應為維持為父之尊, 堅持己錯, 應以開放持平態度, 和兒子討論事情得失, 父子才會互有裨益, 亦可確立兒子將來作討論時理性態度.




2714
152#
發表於 04-4-16 22:19 |只看該作者

Re: 直資學校與私立學校之討論(前為: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2


79
153#
發表於 04-4-17 19:46 |只看該作者

Re: 直資學校與私立學校之討論(前為: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真是愈聽愈唔明白.  究竟直資要不要收費.  如果政府津貼的金額比很多名私小學費還高, 為什麼新開的直資間間唔多唔少也要收學費呢?  是不是它們理財不及私小, 或特意收學費來突出它們是直資校, 說明收費可自由收生.  不過如果直資可以唔收費, 和免費的官津除收生權自由教學外又有什麼分別, 為什麼政府要攪多樣野出來. 又如果直資可唔收費, 點解官津名校抗拒轉直資, 做一間有收生權的免費直資不是比做一間冇收生權的官津名校好得多嗎. 直唔明這些官津校是怎樣想的.  學卷還是空中樓閣, 我們怎能用一樣未經印證的事來斷定現行或將來可發生的事, 不是有點本末倒置.

Rank: 5Rank: 5


1009
154#
發表於 04-4-19 11:11 |只看該作者

Re: 直資學校與私立學校之討論(前為: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I think, DSS is a new product. The foundamental idea is that they want more choices for the parents.

The government won't let a new school, without any difference to the majority, to be DSS. Therefore, when you want to establish a new DSS, you have to show the EMB some NEW idea or concept. That's why most of the DSS (I'm just talking primary only) are classified to be new approaches to some parents.

So if you want some new concept, you have to show how you implement. Extra resources are unavoidable.

Why resist to  change:

It depends on who manage the school;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r the headmaster? Government school, they are all civil servants, they can't change.

Subsidy school, who control the destiny of the school. Most probably the headmaster, I think, and they are all teachers. The major concern of the teachers is the salary structure, not the benefit of students.

One major characteristic of the DSS is, it allows the management of the school to decide the salary structure of ALL PERSONEL. It don't need to follow the civil servant structure anymore. And you should know nowadays salary structure and trend to the whole society!

You may think that I'm wrong, or being prejudice. The destiny or direction of school should be controlled by the board of director. So now, you may look at the original topic of this forum. PLK want to change their school into DSS!

If the government allows any subsidy school change into DSS, without any change to existing daily activities. Then what happen? First, they can select their students. Second, they can cut the major expenditure to the market value.

Who resist the change? Those suffer loss from the change is the answer. The greater loss they suffered, the larger voice of resisting.

On the other hand, todays news refering the chief of Catholic Church, (sorry don't know the tittle in English) Rev Chan YG refuses the change of the structure of board of director. That is the real example of my theory: who suffer loss will ressist change.

I don't have any comment to this change, just take it as an example of voice of resistor.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155#
發表於 04-4-19 14:10 |只看該作者

Re: 直資學校與私立學校之討論(前為: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1.在直資政策中,政府給學校的經費是按每個學生教育成本的中位數給的。估計小學應是每名學生2500.

2.學校中,有老校和新校,以common sense 分析,老校中因教師年資長,工資也較高,校園維修費也較高,因此,政府給的經費有可能不足。同理,新校所得却會比以前多。

3.在最近轉直資的新校中,絕大部分是傳統名校。政府所給,真的可能不足。另一方面,這些學校在轉直資中,一般都減少每班人數,同時擴大教師的人數,所以成本是增加了。

4.就算政府所給,足够這些傳統名校的開支,你道他們會收费嗎?答案一定會!這是因為求過於供之原因。道理就像給李嘉诚免費地皮起樓,如果樓價升,他一樣會加價一樣。但當越來越多直資加入,甚至改為學卷制時,直資還會奉旨收費嗎?想一想吧!我認為有一些會收費,絕大部分不收費,有的還會附设奖學金和助學金。

5.給第4點一些補足,根据明報資料,小學學位教師工資是由39535-45375,助理小學學位教師工資16693-37773。中學高級學位教師工資46690-58585。以現時收生之競争如此激烈之情况下。在學卷制下,教師工資下调的機會比較大,而學生將有更大的機會得到價廉物美之教育。

6.在直資小學中,這幾年来,有的真的掙了錢,幾年下來已有幾百萬,並不是他們所稱的有加價壓力。St. Paul Co ed 却真的有赤字。這可真的见到在自由社會中,有錢有有錢的花費法,無錢也有無錢的使法。我的看法是:政府所給之資源,己可提供合乎水準之教育(包括師資和硬件)。而社會中,有人追求更卓越,而卓越是無價的,需要很多很多資源。

直資和官津的分別:直資比較接近市場經濟,而在此體制下,香港得以成功,從經驗和經濟常識而言,我投他一票。

Rank: 2


79
156#
發表於 04-4-19 14:34 |只看該作者

Re: 直資學校與私立學校之討論(前為: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ykwong 寫道:
I think, DSS is a new product. The foundamental idea is that they want more choices for the parents.

The government won't let a new school, without any difference to the majority, to be DSS. Therefore, when you want to establish a new DSS, you have to show the EMB some NEW idea or concept. That's why most of the DSS (I'm just talking primary only) are classified to be new approaches to some parents.

So if you want some new concept, you have to show how you implement. Extra resources are unavoidable.

Why resist to  change:


終於講出直資要收費的原因.  其實正是反方憂慮的要點.  新產品我們是不是應該有較謹慎的看法, 正方不要祇向好的方面說, 總不見談它的缺點.  我們家長也知道多元學習可增加子女競爭力, 學琴學畫學游泳學IQEQ學創意學語文每一樣都要不少錢.  出得起錢的家長對子女還不夠多元化, 還要學校來加一把勁.  學校也一樣, 每一樣多元化也是要錢(多元一)+錢(多元二)+錢(多元三)......  

現政府資助學校模式如下, 看似公平, 實質不公平, 政府傾向前者, 用手法迫2轉1:-

1. DSS政府資助額+學費 (更高學費更多元+收生權)
2. 官津+免費(冇能力多元-收生權)

學生不足自由競爭下, 更多元(學費如何?)發展路向如何可想到, 唔湯唔水的少多元很難生存. 目前多選擇是利好的, 但要不要想到將來的害. 到時中產子女教育支出可能慘過供樓.

現存利益者為什麼反對不重要, 重要是全體(不是部分)家長學生的長遠整體利益才是重要的, 我們總不能為反對而反對.



Rank: 5Rank: 5


1009
157#
發表於 04-4-19 16:58 |只看該作者

Re: 直資學校與私立學校之討論(前為: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If Judy is right (about the salary), and if the salary could be cut, then it seems that no extra cost is needed.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158#
發表於 04-4-19 17:33 |只看該作者

Re: 直資學校與私立學校之討論(前為: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ykwong,

我是指Salary有Cut 之趋勢而己。

以現時每班人數35人計,2500*35=87500。而津校之師生(連校長主任)比率大約是1:22。即一班需1.6個教師。以薪金平均40000計,即需64000.還余下87500-64000=23500。可做其他用途。

所以,我一向都說直資可不收費。因為政府的确很慷慨。

Rank: 2


79
159#
發表於 04-4-19 19:41 |只看該作者

Re: 直資學校與私立學校之討論(前為: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可想到 "if", 我們亦應考慮到 "if not".  單方面向好的想法是較為危險的推斷.

引述以前文裡的資料......
“教育署由二○○一至/○二學年開始實施新措施,鼓勵更多中小學校加入直資學校的行列。所謂直資制度,是指直資學校所獲得的資助,是根據辦學年期兩級制(即創校16年或以上的學校會較創校16年以下的學校獲得較高的資助;以二○○一至○二學年度為例,前者每名小學生的資助額為22,588元,而後者則為20,609元),並以每名合資格的學生可得到一個資助學位平均成本的資助額而計算。”

如上述的資料不變, 16年以上津貼校轉直資, 維持傳統教學不多元化計, 以一年一班計:
學生資助           22,588元 x 35人 = 790,580
教師薪金褔利津貼   40,000 元 x 1.6 x 12月 = 768,000
每班每年收比支多 22,580
以30班計每年多        22,580 x 30 = 677,400

每月約多 56,450. 未知校長, 書記, 校工, 燈油火臘, 維修是否政府另有補助, 或由上述多出的67萬元支付.

津貼校可不理通賬, 但直資校薪金開支會因市場通賬增減, 也要考慮到經濟回升時候的支出.

Rank: 3Rank: 3


203
160#
發表於 04-4-19 23:48 |只看該作者

Re: 直資學校與私立學校之討論(前為: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前者每名小學生的資助額為22,588元,而後者則為20,609元............

[size=medium]我有d唔明,1.既然直資所收取的資助金額與大部份私校(如培正/聖方濟各/祟真/德雅/聖類斯/高主教/玫瑰崗/德望/蘇浙.......等等)差不多,而直資又有很大的自由度,收生權,英文教學,收學費....嘩!重有成億銀起既千禧校園,那他們為什麼不轉直資呢 如果是,就平民(如我,小女考到培正,但學費+車費+活動費+...>>>唔知有無本事讀 )都可以憑實力選校啦(起碼直資既學費會較平)。(我從網上睇,私校轉直資,好似只得聖馬嘉利。收$1000學費)2. 津校如果而家抂既錢同直資差唔多,但又自由咁多,點解唔轉呢,起碼可以請多幾個外國人教英文,咁就大把人扑倒去啦!
唔係好識,唔好怪,多謝你地拍教。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