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2 小時
- 最後登錄
- 09-7-13
- 國民生產力
- 1
- 附加生產力
- 0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5-11-26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97
- 主題
- 5
- 精華
- 0
- 積分
- 98
- UID
- 65467

|
原帖由 囝囝爸 於 09-6-28 13:26 發表 
1997 回歸年公佈母語政策, 1998年落實執行. 梁錦松回歸時適相逢其會, 主掌教育. 想當然是他或董梁哥兒倆主導, 未知鄧小平主席和戴卓爾首相兩親家有否早於 1982 年開始參與其中, 或為啟導, 幕後主謀...
囝囝爸:
看你的言論,着實令我費盡時間精神,仍難以一一作詳盡回覆,因你論點當中實在太多矛盾、誤點、錯解、扭曲、盲辯,難以用三言兩語回答清楚明白。
母語教學政策由教育外行人梁錦松(英華仔)於短時內收集意見而制定,施行後,從商界口中發現問題反而只懂批評,卻不運用權力來加以糾正,賊喊捉賊,正正是學校德育培訓不足之結果,不知何故你還護短?
1984年鄧小平與戴卓爾夫人談判的是香港主權、駐軍等大是大非的問題,談判內容記錄於其後中英共同簽署的中英聯合聲明之內,沒提母語教學這政策。而戴卓爾夫人於談判中失利,在人民大會堂外摔了一跤更成為國際笑話;戴卓爾夫人一心希望英國能繼續維持對香港之統治,又豈會為香港未來制定母語教學政策?而其後中英雙方於北京多輪談判中亦有簽署一系列文件,當中亦沒有提到母語教學政策。更不會要求中文中學只有15%額外課時學英文如些無聊。
鄧小平當年與戴卓爾夫人談判時談笑風生、舉重若輕,當着戴卓爾夫人面前表演吐飛劍絕技,技驚四座,嚇至戴卓爾夫人乖乖交出主權,更於門外摔了一跤,那有空閒談論母語教學政策?再者,當年在香港是否駐軍的問題上,鄧小平就曾大動肝火地怒斥當時的人大副委員長耿飆和黃華「胡說八道」,之後兩人烏紗難保。如母語教學政策為鄧小平所指示,梁錦松此等卒仔豈敢狠批?
1997年前香港為港英政府統治,當年香港首長為港督,而1997前末代港督彭定康更與中方對着幹,於中方官員港澳辨主任魯平口中更有千古罪人之稱。當時港英官員受港英政府俸祿,只會效忠女皇、港督,何以認為會為中方效力而制定母語教學政策如此武斷?
你上面的貼文我早已掌握,但你貼漏了更重要的最後一段沒有發表,未能全面反映梁錦松的真正思維,直是斷章取義無疑。
你支持梁錦松言論的話,你應支持梁錦松一句何不食肉靡的金句:公營學校若希望用英語授課?轉直資啦!
同樣,你想香港學生能以英語教學,讀直資啦!
「母語教學死路一條」教統會三巨頭狠批現策」
【本報訊】推行了不足兩年的母語教育政策,昨受到教育統籌委員會成員狠批,其中身兼香港大學副校長的程介明,更直指母語教學如同「自殺政策」,繼續推行只會「死路一條」;而教統會主席兼行政會議成員梁錦松更批評,推行母語教學,只是教師英語水平不符合英語教學,並沒有照顧學生利益。
「老師唔能夠用英文」
被譽為教統會「三巨頭」的教統會主席梁錦松、委員程介明及戴希立,昨日出席教育改革傳媒工作坊時,在二十多名記者面前,公開批評現行的母語教學政策。
程介明坦言,在當今的互聯網世代,沒有第二個語言可取代英語,並指出在荷蘭,近年部分主要學科已轉用英文。他認為應摒棄英語背後的殖民地色彩,重新檢討本港的母語政策。
隨後程介明更批評母語教學制度:「香港以廣東話作為母語教學,只有死路一條,全世界好少地方以方言作教學語言,母語政策好似自殺政策!」
狄志遠稱不能走回頭
剛獲委續任教統會主席兩年的梁錦松認為,政府不一定要出強力教學語言指引。他並表示:「現實係,大部分老師唔能夠用英文教書,推行母語教學,只照顧老師,唔係學生!」他透露,有不少團體向他表示有意辦學,但當中七成均不願選擇母語教學,所以他已想出一條「計仔」:「轉做直資學校,就可以唔理政府講乜(意即政府的教學語言政策),最緊要認為市場要乜!」
教協會長張文光說,在實行母語政策後,學生的中英文的表現均有進步。負責檢討母語政策的教學語言工作小組成員狄志遠表示,現時不可能走「回頭路」。
母語教學
梁錦松﹕不應「一刀切」用母語教學
【明報專訊】商界一直對本地學生的英文水平常有怨言﹐負責本港學制改革的教統會主席梁錦松昨引述商界立場﹐擔心母語教學削弱學生英語水平。他認為不應「一刀切」用母語教學﹐要容許學校有變動空間。
負責檢討母語教學政策的工作小組成員李傑江﹑狄志遠及大學教授徐碧美皆擔心﹐若容學校自己決定教學語言﹐將復現「掛羊頭﹑賣狗肉」的中英混雜語授課景。
制定英中教師語文基準
本港九八年自中一起實施母語教學政策﹐並規定三年後即明年予以檢討。工作小組延至本月中才提交報告予教統會﹐因要配合該會小學生無須公開考核便可升中「大直路」﹑減少派位組別等方案。據了解﹐小組有意透過制定英中教師的語文基準以削減英中數目。
梁錦松昨出席教統會傳媒工作坊時﹐表示個人認為不一定要「強力」執行「一刀切」母語政策﹐應容許學校有「變動空間」。
他批評現時母語政策雖照顧學生需要﹐但更照顧無法用流利英語教授教師。他續說在多元辦學原則下﹐已有逾七成直資及私立學校採用非母語教學﹐除用英語外﹐有的用普通話教中文﹐甚至還在學日文。至於公營學校若希望用英語授課﹐梁笑言「轉直資啦﹗」。他說若社會有英語授課的訴求﹐「政府會聽的」。
教統會核心成員程介明亦認為很少地方像香港這樣﹐以方言作為教學語言﹐故應重新檢視本港既定的母語政策。他說香港有視英語為殖民地產物的情意結﹐故是時候思想其作為工作語言的重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