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初中教育 培正2007年中學會考成績
樓主: ob1
go

培正2007年中學會考成績 [複製鏈接]

Rank: 2


98
121#
發表於 09-7-13 02:50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囝囝爸 於 09-6-28 13:26 發表
1997 回歸年公佈母語政策, 1998年落實執行.  梁錦松回歸時適相逢其會, 主掌教育.  想當然是他或董梁哥兒倆主導, 未知鄧小平主席和戴卓爾首相兩親家有否早於 1982 年開始參與其中, 或為啟導, 幕後主謀...



囝囝爸:

  看你的言論,着實令我費盡時間精神,仍難以一一作詳盡回覆,因你論點當中實在太多矛盾、誤點、錯解、扭曲、盲辯,難以用三言兩語回答清楚明白。

  母語教學政策由教育外行人梁錦松(英華仔)於短時內收集意見而制定,施行後,從商界口中發現問題反而只懂批評,卻不運用權力來加以糾正,賊喊捉賊,正正是學校德育培訓不足之結果,不知何故你還護短?

  1984年鄧小平與戴卓爾夫人談判的是香港主權、駐軍等大是大非的問題,談判內容記錄於其後中英共同簽署的中英聯合聲明之內,沒提母語教學這政策。而戴卓爾夫人於談判中失利,在人民大會堂外摔了一跤更成為國際笑話;戴卓爾夫人一心希望英國能繼續維持對香港之統治,又豈會為香港未來制定母語教學政策?而其後中英雙方於北京多輪談判中亦有簽署一系列文件,當中亦沒有提到母語教學政策。更不會要求中文中學只有15%額外課時學英文如些無聊。

  鄧小平當年與戴卓爾夫人談判時談笑風生、舉重若輕,當着戴卓爾夫人面前表演吐飛劍絕技,技驚四座,嚇至戴卓爾夫人乖乖交出主權,更於門外摔了一跤,那有空閒談論母語教學政策?再者,當年在香港是否駐軍的問題上,鄧小平就曾大動肝火地怒斥當時的人大副委員長耿飆和黃華「胡說八道」,之後兩人烏紗難保。如母語教學政策為鄧小平所指示,梁錦松此等卒仔豈敢狠批?

  1997年前香港為港英政府統治,當年香港首長為港督,而1997前末代港督彭定康更與中方對着幹,於中方官員港澳辨主任魯平口中更有千古罪人之稱。當時港英官員受港英政府俸祿,只會效忠女皇、港督,何以認為會為中方效力而制定母語教學政策如此武斷?

  你上面的貼文我早已掌握,但你貼漏了更重要的最後一段沒有發表,未能全面反映梁錦松的真正思維,直是斷章取義無疑。

  你支持梁錦松言論的話,你應支持梁錦松一句何不食肉靡的金句:公營學校若希望用英語授課?轉直資啦!

  同樣,你想香港學生能以英語教學,讀直資啦!



「母語教學死路一條」教統會三巨頭狠批現策」

  【本報訊】推行了不足兩年的母語教育政策,昨受到教育統籌委員會成員狠批,其中身兼香港大學副校長的程介明,更直指母語教學如同「自殺政策」,繼續推行只會「死路一條」;而教統會主席兼行政會議成員梁錦松更批評,推行母語教學,只是教師英語水平不符合英語教學,並沒有照顧學生利益。

「老師唔能夠用英文」
  被譽為教統會「三巨頭」的教統會主席梁錦松、委員程介明及戴希立,昨日出席教育改革傳媒工作坊時,在二十多名記者面前,公開批評現行的母語教學政策。
  程介明坦言,在當今的互聯網世代,沒有第二個語言可取代英語,並指出在荷蘭,近年部分主要學科已轉用英文。他認為應摒棄英語背後的殖民地色彩,重新檢討本港的母語政策。
  隨後程介明更批評母語教學制度:「香港以廣東話作為母語教學,只有死路一條,全世界好少地方以方言作教學語言,母語政策好似自殺政策!」
狄志遠稱不能走回頭
  剛獲委續任教統會主席兩年的梁錦松認為,政府不一定要出強力教學語言指引。他並表示:「現實係,大部分老師唔能夠用英文教書,推行母語教學,只照顧老師,唔係學生!」他透露,有不少團體向他表示有意辦學,但當中七成均不願選擇母語教學,所以他已想出一條「計仔」:「轉做直資學校,就可以唔理政府講乜(意即政府的教學語言政策),最緊要認為市場要乜!」

  教協會長張文光說,在實行母語政策後,學生的中英文的表現均有進步。負責檢討母語政策的教學語言工作小組成員狄志遠表示,現時不可能走「回頭路」。


母語教學

梁錦松﹕不應「一刀切」用母語教學
  【明報專訊】商界一直對本地學生的英文水平常有怨言﹐負責本港學制改革的教統會主席梁錦松昨引述商界立場﹐擔心母語教學削弱學生英語水平。他認為不應「一刀切」用母語教學﹐要容許學校有變動空間。
  負責檢討母語教學政策的工作小組成員李傑江﹑狄志遠及大學教授徐碧美皆擔心﹐若容學校自己決定教學語言﹐將復現「掛羊頭﹑賣狗肉」的中英混雜語授課景。
制定英中教師語文基準
  本港九八年自中一起實施母語教學政策﹐並規定三年後即明年予以檢討。工作小組延至本月中才提交報告予教統會﹐因要配合該會小學生無須公開考核便可升中「大直路」﹑減少派位組別等方案。據了解﹐小組有意透過制定英中教師的語文基準以削減英中數目。
  梁錦松昨出席教統會傳媒工作坊時﹐表示個人認為不一定要「強力」執行「一刀切」母語政策﹐應容許學校有「變動空間」。
  他批評現時母語政策雖照顧學生需要﹐但更照顧無法用流利英語教授教師。他續說在多元辦學原則下﹐已有逾七成直資及私立學校採用非母語教學﹐除用英語外﹐有的用普通話教中文﹐甚至還在學日文。至於公營學校若希望用英語授課﹐梁笑言「轉直資啦﹗」。他說若社會有英語授課的訴求﹐「政府會聽的」。

  教統會核心成員程介明亦認為很少地方像香港這樣﹐以方言作為教學語言﹐故應重新檢視本港既定的母語政策。他說香港有視英語為殖民地產物的情意結﹐故是時候思想其作為工作語言的重要性。

Rank: 2


98
122#
發表於 09-7-13 02:58 |只看該作者
從楊紫芝到梁錦松(明報)2008年3月8日 星期六 05:05
  【明報專訊】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政治上出現重大轉變,教育同樣也出現了巨大轉變。自教統會成立以來,十多年來曾經提出了幾百項建議,亦多次增加了教育的投入,基本上得到教育界的支持。但是對政府而言,這些建議同時也增加了財政和行政的壓力,而且學校的效率和效能也未見有顯著改善。有見及此,政府一方面希望能降低教統會的社會影響力,減少向政府要求撥款,同時則希望繼續借助教統會的建議,集中改善學校質素,以及簡政放權地實施校本管理。這是1997年前政府的主要議程,也是教統會第7號報告書的主要內容。而楊紫芝教授也在完成了6號及7號報告書後卸任教統會主席的職位。教統會接着就發生了新的變化。


特區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未上任前已曾多次表示十分重視教育,並委任當時任教資會主席的銀行家梁錦松擔任教育小組主席,負責收集和整理各方對教育的建議,供他作就職後第一份施政報告參考之用。梁錦松與幾位教育小組成員,在3個月時間內會見了百多個小組及人士,從教育界到工商界,從大學校長至前線教育工作者,並將意見整理為一份報告書。由於教統局和特首辦在整個過程中都有提供協助,因而亦了解各類意見的前因後果,從而保證了回歸前後教育施政的銜接。而報告書自下而上收集的主要建議,也順理成章地成為日後特首施政報告的重點。


成立優質教育基金 鼓勵創新獎強扶弱由於特區政府和特首重視教育,因此教育議程關注的重點即時從內向型轉為全面發展,資源的投入及政策的優次也隨之大大提升。以教統會7號報告書為例,本來回歸前的重點是講求成本效益,由於要與新成立的特區政策銜接,故延至97年9月才正式公布。其中有一項建議是成立優質教育基金,藉此鼓勵創新和獎強扶弱,改變學校過去等待撥款的文化,據了解原來教統局期望能爭取5億元已是天大喜訊,結果董建華參考了梁錦松的意見後,一次過撥出了50億元,並以獨立基金的方式運作。這建議雖然與強調效率並無衝突,但顯然已改變了過去幾年政府不再大幅增加教育撥款的慣性。相反,自97年後,教育佔政府總體財政支出,一下子就從18%增至23%以上,後來都是高踞不下。


政府轉向的第二個例子就是在委任梁錦松進入行政會議
後,再委任他當教統會主席,這任命不但恢復了行政局或行政會議成員當教統會主席的慣例,而且進一步把教育議程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由教統會去帶領整個社會討論。相對於其他的政府諮詢組織,當年教統會的權力和影響力是空前,也可能會絕後,教統會主席已經帶有今天問責局長的濃厚影子,既超脫於公務員官僚系統,也有教統會及其專業網絡為基礎,為教育發展提供意見。



梁錦松雖然是銀行家,在部分教育界人士心中,「外行領導內行」的結仍未解開,但梁曾擔任教資會主席,又在回歸前與教育界廣泛接觸,制訂了教育小組的建議書,加上教育委員會與職訓局的緊密配合,以及教統局與教育署的全力支援,教育統籌委員會的統籌能力可說是空前的。此外特首對教育的重視及在資源上的承擔,促使政府各部門和社會各界也主動與教育改革配合,例如社會服務界及康文署
就積極配合「學生走出課室」的主張,與學校合作提供了大量社會服務、考察、文化及康體活動,使教育改革獲得全社會的支持。因此,教統會2000年提出的教育改革藍圖,也就得到社會空前的重視。


資深校長 戴希立

Rank: 5Rank: 5


4418
123#
發表於 09-7-14 00:16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ob1 於 09-7-13 02:50 發表

囝囝爸:

  看你的言論,着實令我費盡時間精神,仍難以一一作詳盡回覆,因你論點當中實在太多矛盾、誤點、錯解、扭曲、盲辯,難以用三言兩語回答清楚明白。

  母語教學政策由教育外行人梁錦松(英華仔)於短時內收集意見 ...


ob1:

我的言論只是一般局外人推想, 可能真會有不少矛盾、誤點、錯解、扭曲、盲辯..  不值得你費盡時間精神, 連綿篇幅回應.  但如你不鄙指正, 用有力論據令我撥亂反正, 對我而言, 花時間是值得的.

Rank: 2


98
124#
發表於 09-9-26 23:30 |只看該作者

培正97至09年的會考成績

原帖由 cwpge1983 於 09-6-18 14:55 發表
[quote]原帖由 囝囝爸 於 09-6-18 13:49 發表 http://forum.edu-kingdom.com/images/common/back.gif
"培正也是在2007大豐收之年, 才開始公佈詳細成績, 以前連升中http://ads.baby-kingdom.com/www/delivery/avw.php ...


給大家作個參考吧!=)

中學會考最佳成績學生名錄

2009年中學會考

學生姓名
中學會考成績
吳珊珊        七優三良
黃楚君        六優四良
勞保儀        六優三良
曾彥韜        五優五良
彭亨利        五優五良
歐陽嘉琪        五優二良
陳榕翠        四優六良
李啟業        四優六良
李子健        四優六良
胡諾民        四優五良
區穎璋        四優五良
李蔚瑤        三優七良
陸偉琛        三優六良
石映彤        三優五良
鄭沅婷        三優五良
施凱雯        三優六良
李雋曦        三優四良




2008年中學會考

學生姓名
中學會考成績
黃曉峰
九優一良
楊凱儀
八優二良
蘇柏揚
八優一良
朱彥宗
七優三良
沈亦軒
七優二良
黃卓妍
五優五良
楊善鈞
五優四良
李恩頌
五優四良
陳筠莉
五優四良
丘穎妍
四優六良
何善愉
四優六良
盧卓謙
四優五良
唐華謙
四優五良
韓文軒
四優四良
葉懿樂
三優七良
任漪琪
三優六良
余煒樂
三優四良
曾昭灝
三優三良



2007年中學會考

學生姓名
中學會考成績
周岷灝
九優一良
鮑家怡
九優一良
霍柏曦
八優二良
勞栩然
八優二良
魏瀟瑤
八優二良
孫立希
七優三良
李天麟
七優二良
何律謙
六優四良
鮑家欣
六優三良
李碩文
六優三良
覃敬華
六優三良
周浩庭
五優四良
許詠詩
五優四良
馬兆恒
六優二良
蔡暉濠
五優五良
羅維漢
五優三良
梁明念
五優三良
黃世民
五優二良
張瀚晴
四優六良
簡家穎
四優六良
余冠峰
四優五良
李俊熙
四優五良
林詠恩
四優四良
楊紀盈
四優三良
謝正謙
三優五良
朱恩然
三優五良
曾子剛
三優四良
劉小聰
三優四良
林溢朗
三優三良

2006年中學會考

學生姓名
中學會考成績
馮沛雯
九優一良
黃希彤
九優一良
吳宇曦
八優一良
杜訓怡
七優三良
馬億洋
六優三良
周嘉欣
五優四良
李臻樂
五優四良
鄒肇聲
五優二良
羅煒欣
四優六良
馮承恩
四優四良
王竣平
四優三良
梁展榮
三優四良


2005年中學會考

學生姓名
中學會考成績
吳偉洭
十優
郭曉雯
六優四良
黃嘉偉
六優四良
陳瓏
六優三良
徐蔚恩
五優三良
袁正豐
四優四良
李振宏
三優七良
陳湜
三優五良
林詩琦
三優七良
梁啟鏘
三優五良
姚匡婷
三優五良
黃浚滔
三優六良
黃小娟
三優五良
鄧彥森
三優五良
葉杏泠
三優三良



2004年中學會考

學生姓名
中學會考成績
方效俊
九優一良
張    珩
七優一良
粘娜娜
六優四良
羅啟峰
六優四良
梁悅輝
五優四良
趙    寅
四優五良
盧俊樑
四優五良
周志光
四優四良
黃承安
四優四良
郭文德
三優五良
袁啟洋
三優四良
岑家豪
三優四良


2003年中學會考

學生姓名
中學會考成績
周穎儀
七優二良
何德聰
七優一良
陳智浩
六優二良
謝   婷
六優四良
馬欣怡
五優五良
宋子豪
五優一良
鄒肇徽
四優五良
朱素瑩
四優五良
尹彥聰
四優四良
胡世奇
四優四良
周潤田
三優五良
蕭  力
三優六良
張文蔚
三優五良
傅繼濠
三優六良
曾頌如
三優四良


2002年中學會考

學生姓名
中學會考成績
許爾佳
九優一良
廖醇袓
七優二良
盧逸婷
七優二良
陳弘毅
七優一良
廖頌華
六優二良
余子健
五優三良
辛韻欣
四優五良
陳浩健
四優五良
黃成然
四優五良
陳璟達
四優四良
劉樹良
四優四良
任珮茵
四優四良
李彥安
四優四良
吳煒堯
三優六良
潘振邦
三優六良
李均能
三優四良


2001年中學會考

學生姓名
中學會考成績
陳尚熾
七優一良
梁慶琛
五優四良
洪仲熙
四優四良
甄以誠
四優三良
胡振邦
四優三良
歐陽宛彤
三優六良
吳學倫
三優六良
梁靜婷
三優五良
洪偉文
三優四良
郭善婷
三優五良
羅裕聰
三優五良
張子渝
三優五良
周永基
三優五良
李震宇
三優五良
黃謀碩
三優五良
吳樹幟
三優五良
伍樂行
三優四良
譚嘉欣
三優四良
黃麗文
三優六良
蘇珍雅
三優四良
唐啟翔
三優三良


2000年中學會考

學生姓名
中學會考成績
陳智彬
八優一良
黃浩煜
八優一良
鄭詩敏
七優二良
毛    萃
六優四良
湯啟揚
六優三良
黃成之
六優三良
梁振宇
六優三良
馮卓文
五優四良
黃志衡
五優二良
陳曉霞
四優四良
黃逸薇
四優四良
楊詩驊
三優六良
盧嘉健
三優四良
黃健偉
三優三良
易國樑
三優三良



1999年中學會考

學生姓名
中學會考成績
佘培灝
七優一良
李浩基
六優三良
盧元正
六優二良
吳家信
五優四良
羅兆榮
五優二良
廖廷禧
五優四良
朱偉傑
四優四良
吳華佳
四優二良
梁怡玨
三優五良
陸重言
三優五良
嚴    楠
三優五良
榮軒儀
三優四良



1998年中學會考

學生姓名
中學會考成績
劉婉婷
七優二良
楊式穎
七優一良
許瑞祥
六優三良
陳子恆
五優三良
伍詠雯
四優五良
李漢忠
四優四良
陳穎欣
四優二良
伍載恬
三優四良



1997年中學會考

學生姓名
中學會考成績
黃穎思
七優三良
楊    蕾
六優三良
黃智謙
五優五良
麥     琛
五優三良
李    漢
五優三良
何穎恒
四優五良
毛偉業
四優三良
區家忻
四優四良
關宇廷
三優六良
潘國威
三優六良
梁文鋒
三優五良
譚建輝
三優五良

http://www.puiching.edu.hk/info/hkcee_excellence/intro.html
我們愛 因為 神先愛我們

Rank: 4


752
125#
發表於 09-9-30 15:18 |只看該作者
What I was studying in HK back to 1980's.  These number are very bad for my school.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