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268 小時
- 最後登錄
- 10-2-2
- 國民生產力
- 42
- 附加生產力
- 0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6-6-7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151
- 主題
- 13
- 精華
- 0
- 積分
- 193
- UID
- 86395
 
|
感謝大家的分享
其實我為什麼想為女兒選擇入蒙的學校, 當然是想女兒在這個黃金的時間, 學會一生受用的自學精神, 專注力和自理能力. 因為我覺得當學會這些能力, 其他學問其實相對上是比較容易吸收, 而且學習是一生的事, 如果沒能培養到以上的素質, 就算今日可以背到唐詩三百首, 懂得所有的英文生字, 那又如何. 所以我並不想女兒在幼稚園的階段, 就要去背書抄寫. 反而想那透過"工作", 學到這些學習的能力. 而我想, 蒙的教育正正可以配合.
可惜現實始終是現實, 我們在香港生活, 有時就是很無奈要去接受一些我們認為很荒謬的事, 例如考學校, 就要學識十八武藝. 但其實一個小朋友, 給她去explore很重要, 但卻不是拔苗般去學習. 好像學樂器, 我問過幾個教琴的朋友, 她們都一致叫我不要太早讓女兒學琴, 只讓她去些音樂playgroup好了, 因為小朋友的小手指和senses還沒有發育好. 其中一個朋友是幫手皇家音樂試, 她說和英國來的考官傾計, 考官建議, 其實學樂器的年紀, 最好在7歲才開始. 但在香港, 學樂器似乎是入幼稚園和小學的必要技能, 如果如考官所說, 7歲才開始學, 那考幼稚園和小學時, 就沒有這些證書, 可惜香港很多學校, 卻非常著重這些, 所以家長為了要入"好學校", 就讓小朋友愈學愈早, 愈學愈多, 而當學校收到每個申請的小朋友都有這些技能證書, 也只能要求愈來愈高, 一個惡性循環.
我很害怕自己都會墮入這個惡性循環中, 當然那些有這種要求的學校不是我的那杯茶, 但我真不知其實還有那些學校, 不會要求這些.
話說回來, 我當然希望女兒可以在蒙的學校讀到六歲, 但我又不想女兒入國際學校, 因我一家始終會以香港為基地, 我也想女兒可以在一個有中國文化context的環境中成長. 如果不讀國際學校, 首選當然是行IB的本地學校, 但這類學校太少, 競爭又太大, 而且說真, 部份學校的學費, 對我來說也太貴了一點, 如果入了, 我就要做回全職工作, 不可以像現在只返半職而花比較多時間和女兒一起. 這也是我最不想的事.
但看了zitaeric的分享, 我更擔心其實我心儀的這類本地直資/私立學校, 會不會喜歡蒙校出來的學生. 因為近來看了BK家長分享一間我心儀幼稚園的面試經驗, 正如zitaeric的經歷, 只可以用terrible來形容. 但那間學校已經是行IB的. 所以我都想, 或者真要無奈行我的no.2計劃, 在蒙校讀1年 (但究竟幾時才可以入到蒙校, 也是一個疑問), 然後希望考到一間心儀的幼稚園n1, 以保證女兒可以在那幼稚園上到k1. 因為就算我的no.1 plan, 想讀2年蒙校才考k1,我也擔心就算我們心目中最好的蒙學生, 卻未必是主流幼稚園的那杯茶, 縱使我已會為女兒去選一些相對活動教學的學校. 如果連k1也考不到要在蒙校讀到6歲, 到時我怕更難上到本地直資/私立學校.
現實同理想, 只可以盡能力去不要讓兩者相距太遠. 可惜能力真的有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