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中學交流 皇仁書院家長交流區 (已開新版 part 2, 請移玉步, tks) ...
樓主: cherrynequ
go

皇仁書院家長交流區 (已開新版 part 2, 請移玉步, tks) [複製鏈接]

Rank: 8Rank: 8


19050
1181#
發表於 11-1-7 23:18 |只看該作者

睇書

上中學後, 少睇很多, 金庸以前無興趣, 亦未試過看如此長篇的小說, 只選有插圖, 大字體的圖書.  
看完射鵰, 神鵰, 即時借不到倚天, 掉淡放棄不追

你小朋友願意睇, 值得鼓勵


原帖由 cherrynequ 於 11-1-7 16:51 發表
當初係學校要睇射鵩, 阿仔才勉強去睇, 如果唔係話要考試, 佢真係唔睇, 點知, 睇完阿仔自動去圖書館借來下一套, 阿仔話要一套一套睇落去, 這個結果係我沒有預計到, 因為以前阿仔係 daddy 極力推薦都唔睇. 所以有時小 ...

Rank: 8Rank: 8


19050
1182#
發表於 11-1-7 23:24 |只看該作者

鼓勵讚賞

周弘提倡讚賞文化, 令小朋友自信心加強, 會容易收到正面效果, 但有時面對小懶豬, 真的忍不住發惡

不過上中學後, 對分數已看淡了一點


原帖由 cherrynequ 於 11-1-7 16:54 發表
我自己都係, 數學我一直都係麻麻, 好不幸阿仔又遺傳左我依樣野, 阿仔數學一向弱, 佢話應用題有些唔識, 識答的又唔知啱唔啱, 所以...... 都係平常心啦

...

Rank: 8Rank: 8


19050
1183#
發表於 11-1-7 23:34 |只看該作者

溝通重要

阿仔小學, 我是家教會委員, 接觸多了, 可以同阿仔互換情報, 關係是拉近點, 直至現在, 他都樂於說給我聽學校情況
有交流總好過無


原帖由 cherrynequ 於 11-1-7 16:58 發表
好彩有你地一直比消息我, 阿仔小學時我都無認識到其他家長, 上到中學, 就更加了. 依家阿仔知我知多左, 佢都多左同我講學校的野, 不錯不錯!!


...

Rank: 8Rank: 8


19050
1184#
發表於 11-1-7 23:37 |只看該作者

多謝

多謝認同, 多謝提醒!

希望日後多到來發表消息意見



原帖由 Newmem 於 11-1-7 18:10 發表
多謝你的消息!!

中學識不到家長,只靠這處。小學就不同,每天都同家長吃早餐互通消息,有時真的可以減下壓。

仔仔最期待下星期五(14/1/11)放假!!(不用回校)

大家留意下星期四(13/1/11)返11:00am,不用8:30am返到。

thank ...

Rank: 8Rank: 8


19050
1185#
發表於 11-1-7 23:40 |只看該作者

早約定

一早約定放假, 殺! 殺! 殺!

原帖由 cherrynequ 於 11-1-7 20:23 發表
有呀, 阿仔一早留意定下星期四 (唔使早起身) 同星期五放假, 阿仔想星期五行山, 我當然唔比啦, 因為得他一個人, 我提議他約住在南區的外公外婆飲茶, 但阿仔未決定.

...

Rank: 8Rank: 8


19050
1186#
發表於 11-1-7 23:44 |只看該作者

今天溫習

今天依舊到我家, 完成電腦, 部份地理 溫習
今晚要追大結局
明早遲起床, 中午約小學舊同學午飯後返小學參加開放日
後天再溫吧



原帖由 sandyaloha 於 11-1-7 21:55 發表
考試尚未結束,
同學們仍需努力!
今晚就讓阿仔輕鬆一晚
明天繼續加油!

Rank: 8Rank: 8


19050
1187#
發表於 11-1-7 23:46 |只看該作者

多謝

希望多點到來發表意見, 聽聞

原帖由 mwldad 於 11-1-7 22:19 發表
其实真係多得妳們無私的更新內容,我才得知小兒校內的事情,謝謝,加油!

Rank: 8Rank: 8


19050
1188#
發表於 11-1-7 23:49 |只看該作者

疏忽

小兒都同樣有疏忽的毛病
8-8 = 8 笑了好幾年


原帖由 mwldad 於 11-1-7 22:29 發表
小兒數學的MC,有一些义燒題竟拿不了分,真激死!長題目就唔知佢得唔得,佢只說了句OK啦,真係比佢激死。

Rank: 5Rank: 5


3824
1189#
發表於 11-1-8 09:10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178# mwldad 的帖子

"义燒題"-形容得好貼切啊!
尋晚回家睇到份MC卷,
我咁既水準都答對左唔少,
好明顯呢PART真係預計來拉分;
長答題冇卷睇,
阿仔話佢做完仲有半個鐘剩,
有覆卷,應該都OK掛!

Rank: 8Rank: 8


19050
1190#
發表於 11-1-8 19:58 |只看該作者

高手林立

阿仔今天返小學, 原本打算幫忙解答家長提問, 由於今次並無安排, 所以阿仔四處遊逛, 探探老師後離開

老師們問阿仔成績如何, 我說學校高手林立, 阿仔估計在中遊位置.  是否很大壓力, 我回覆暫時未感受阿仔有壓力.  參加活動, 只集中棋藝 - 三國殺

Rank: 5Rank: 5


2789
1191#
發表於 11-1-8 20:24 |只看該作者

教協 - 司徒華

金禧事件奠定教協威望

教協如何由一個集中關注教師權益及教育問題的教育界組織,逐步介入本港其他社會事務,其中1978年的金禧事件,更奠定教協在本港壓力團體中的龍頭地位。

「教協早年主要參與的重大社會事件主要有4件,一是1973年的文憑教師事件,二是金禧事件,三是80年代初的反對日本篡改侵華史實及第二次保釣運動,四是爭取1988年直選,參與高山大會。

「其實當年的金禧事件,是因為政府採取封校的粗暴行為,所以才引起社會激烈的反響。」

老師揭發校長斂財

1977年,有寶血會金禧中學老師調查校內財政狀,發現校方財政處理不當,涉及扣押職工薪金,以及代學生訂購書簿文儀用品牟取利潤,並將收益全數撥歸校長梁潔芬修女所屬教會寶血會。4月間,該校教師向教署及律政司投訴校方斂財。6月9日和10日,全校師生罷校兩日,要求校方交代斂財事件。之後,律政司宣布展開調查。調查期間,教育司向全校教師發出警告信,指學生靜坐老師有責任,若有同類事件再次發生,便取消他們的教員註冊。

學生罷課 4人被停學

1978年2月法庭判決,證明該校教師所揭露的不法行為屬實,但當局堅持不撤回對金禧同工的無理警告。校方亦接連向教師發出警告信,更以停學處分4名學生,導致師生一同往港督府請願,並於主教府前靜坐露宿求見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胡振中)。司徒華接獲金禧同工投訴後,曾往見金禧校長試行調解,竟接獲教育司的警告信。

「其實金禧的一班老師,當時與教協的關係不是很密切,他們不多參與教協的活動, 同時不是全部均屬教協的會員。初時他們來跟我談,我說我認為這是貪污事件,應交由廉署處理,但當時官方教署處理得非常愚蠢,一開始便採取非常敵視的態度。」

「暑假期間,寶血會宣布不再經營金禧中學,改由主教府接辦,並委任關慧賢接任校長一職。

「首先調走原有校長,找來關慧賢當校長,關是我在葛量洪師範學院後一屆的校友,後來她攻讀一些校外課程,拿了個學位,然後去了當校長。關一上場,便開始修改教師合約,改得非常苛刻,說明可如何解僱老師(校方給予老師的新合約中訂明,若教師不遵守規則,校董會只要給予適當的通知,便有權解僱老師),當時我見到這個情形,找過兩個人談過,一位是觀塘瑪利諾中學校監,是神父來的,其實是他先找我,想了解學校通常會出現貪污的漏洞在哪,他想了解並通知學校提防。我順道告訴他,直到目前為止,教協沒有介入事件,我提醒他你千萬別解僱教師,這是教師權益問題,假如你解僱教師,教協是不能不介入的。

「之後,我又到過金禧找過關慧賢談,當時我主要提出,千萬不要解僱老師,否則教協便會介入。

「我跟關的會面大概於當日的下午1至2時結束,當我返抵自己的學校時,林達鎏(時為助理教育司)已送來一封警告信,指我在上課時間擅自離開學校。我收到這封信後,立即致電我校校監馮壽松,問他林達鎏曾否致電查問我有否請假?馮說沒有。於是我立即寫信給林達鎏,指按職工會登記條例,教師兼任工會職員,是可以在上課期間出外工作,只要得校監同意便可。我寫信給他,要求他收回該封警告信,但他一直沒有回覆。直至整個金禧事件完結才回覆我,說收回警告信。從這件事,我感受到政府對金禧敵意很深,我亦懷疑整件事件,也是林達鎏一人搞起的。」

說到這裏,醫院的物理治療師走到病房。原來華叔這幾天肩膊有點疼痛。這位女物理治療師來到華叔邊,問華叔﹕「是不是膊頭有點痛?」華叔指指肩膀的位置,說已痛了兩三天,每逢舉起手臂便會感到痛楚。治療師作了一輪檢查,估計華叔是筋腱發炎,於是為他貼上輕巧的電擊儀器,以減輕痛楚。她又華叔以後要做一些簡單的運動關節動作,舉舉手,拉拉筋,否則恐怕他會演化成「五十肩」。治療師走後,華叔再侃侃而談。

胡振中須為事件惡化負責

「有兩個人要為金禧事件惡化負責,一人是林達鎏,另一人是當時的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胡振中。

「林達鎏實在不知道他怎樣上報情。記得在那時候,師生群情洶湧,他卻走去巡學校,結果給老師學生喝倒采,估計這事令他覺得沒面子,懷恨在心。

「另外,到1978年5月,金禧的師生在主教府門外的禮拜堂靜坐了一個星期,要求與主教胡振中會面,但胡振中視而不見。這兩個人要負主要責任。我覺得,如果那時候徐誠斌(已故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仍在世,便可能不會出現這樣一場大風波。

「金禧的老師起初也沒有接觸教協,但當時師生到港督府靜坐期間,我也有去看過他們的表現,我還找當時已晉升為廉政專員的姬達談,當時余黎青萍是他的助手,為我們翻譯。我提醒姬達要好好處理這事件,否則可能會醞釀成大事件。」

「最後在1978年5月14日,政府決定封校,這是非常壞的決策,從未有這先例,真的不知當時部門如何上報情,是否指學校已被共產黨控制等,所以一封校,便惹起全香港人的反對,這是十分法西斯的做法。

「我覺得問題在於林達鎏,他決定解散金禧。我當時聽說,解散金禧是行政局的決定,當然我無法得悉行政局的討論內容,但事後有行政局議員說,解散金禧算是較好的安排了,當局本來建議的處理方法『更辣』。當然,我無法得知『更辣』的招數是什麼,可能是拘捕及開除全部老師及學生吧。」

「政府宣布解散金禧的決定後,刺激全港社會各界震怒,到這個時候我才正式介入處理事件。在鬥爭中,要跟隨形勢發展嘛。


本港首次維園集會 反對封校

「封校之後,我們在維園舉行支持金禧師生的集會,這是本港首次在維園舉行大規模的集會。我記得當時,我很擔心有人來搗亂,所以很注重場區內要有糾察維持秩序,要分幾多個場區,每個場區都要有糾察看守,規定要師生先到,然後守台前的地區,避免被人衝擊。

「其後,政府組成由時任港大校長黃麗松博士領導的三人調查小組,由許仕仁當秘書。當時我一看見政府委任黃麗松,我便知道政府會採取中和之道的解決方法。

「當時我到港大與學生會舉行座談會,那時李永達也是學生會的,我跟他們分析,事件應該很快解決,他們還反問我何以見得。我說,政府找了黃麗松處理事件,目的是避免同類事件再次發生,不欲暑假後一開學,師生再來罷課。黃麗松最後想到另設立五育中學的建議,之後黃麗松更因這事獲得香港榮譽市民的獎狀。

「委員會向政府建議設立新的五育中學,由原金禧老師任教,學生則可選擇轉到五育中學,或是在金禧原址改辦的德蘭中學就讀。其後政府接納了委員會的建議。」

說到這裏,聽到華叔的呼吸有點促,但他繼續跟記者憶談往事。

「不知你有沒有看過我在專欄 《明報》『三言堂』的一篇文章,文中我提及石鏡泉有一回批評我在1978年到五育跟老師會談,我說了句『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他指是我教學生不顧原則去妥協。我反駁,這句說話只是指老師而已,他們很左,少少事都批評。金禧事件中,部分學生對自己個別不喜歡的老師排斥、攻擊,使學校氣氛非常緊張,甚至老師懲罰犯錯的學生,也被視為罪大惡極。」

談到教協在金禧事件的領導角色,奠下教協今後在民間團體當中的威望,華叔說﹕「不單是金禧事件,而是教協在事件中的領導能力如何,處理是否恰當,大家有眼見,我們之後也搞中文運動,所以打下威信。例如在維園開大會,次次也是我們主持,你看看其他團體搞的會如何。

「我認為,相比於1973年爭取老師薪酬的鬥爭,金禧的鬥爭沒那麼尖銳,至少我們(1973年)發起了全港罷課。反觀金禧事件,那時適逢本港開始出現壓力團體,興起與政府對抗的思潮,所以我們搞金禧鬥爭,其他壓力團體來支持。」

結識民主路上長期戰友

在金禧事件中,華叔還認識了一批日後在教協工作和民主路上的長期戰友。

「起初一班中大學生是反對我們接納政府另設五育中學的安排,他們認為這違反在金禧原址原校復課的原則,不應接納五育,我跟他們說,你沒有發言權,我也沒有發言權,這件事應交由金禧的老師、學生及家長表決的,『到你咩?』一句話,他們再沒有話說。

「這批反對我們的大學生,在工作當中認同了教協的理念,後來也走來參與教協的工作,這批人包括張文光、陳漢森、李煒佳、何良懋等一班中大學生。

「另一點我看到的是,73年教協成立以來到今天,會員人數一直有升無跌,但金禧事件發生的那一年,是教協成立後唯一出現會員人數輕微下跌的一年,前所未有。其實當時社會不是很多人支持金禧老師,尤其是老師本身,他們認為金禧事件實為一件反貪腐事件,為什麼要罷課。」

其後潘天賜澄清,金禧事件後,教協會員人數其實並沒有下跌,但會員人數增長率前所未有的顯著下降,幾乎沒什麼增長。果然是教協的「活字典」。

Rank: 8Rank: 8


19050
1192#
發表於 11-1-10 12:42 |只看該作者

帶書

數學考試當天, 忘記執書包, 當天考試的空檔時間, 當然無書可溫

地理 - 今天是故意的不帶書本, 工作紙, 只帶DR 區 筆記, 嬸嬸有多年教 GOEG 的經驗, 昨晚到我家, 看過筆記, 都讚相當齊備.

Rank: 8Rank: 8


19050
1193#
發表於 11-1-10 12:46 |只看該作者

地鐵讀書

多天考試以來, 第一天見到有同學在地鐵溫書.  地理不知是否內容特別多?

Rank: 8Rank: 8


19050
1194#
發表於 11-1-10 12:54 |只看該作者

地理深?

有同學說今次地理很深, 但小不點卻蠻有信心, 說滿意, 若果結果成績欠佳的話, 請3號幫忙笑他一笑

昨天中午溫了個多小時, 做舊卷.

晚上極抗拒再溫, 看完8:00 飲食節目後, 寧願練琴, 也不再溫 GEOG, 半小時後再繼續看 "功夫" 至10:30 被趕上床

Rank: 5Rank: 5


2789
1195#
發表於 11-1-10 12:58 |只看該作者

司徒華訪問報導

拒富商捐3000萬辦司徒華學校
(明報)2011年1月10日 星期一 05:05

【明報專訊】編按﹕[url=]香港教育學院
[/url]教育與承傳口述歷史計劃,於2009年邀請[url=]司徒華
[/url]及其葛師師弟李百強口述歷史,全文長約1.8萬字。本報節錄當中有關司徒華憶述當年入讀葛量洪教育學院,到後來成為教師,並以葛師校友會名義興辦學校的經過,以及司徒華從教師晉身成社運領袖和[url=]立法會
[/url]議員後,一身兼數職的體會。
口述歷史全文及錄像片段可參閱網址(http://www.ied.edu.hk/iedehp)。
華叔口述歷史二之二
「香港教育學院教育與承傳口述歷史計劃」(節錄)
日期﹕2009年3月25日
時間﹕下午2:45 至 4:40
地點﹕教協8樓
受訪者:教協創會會長、葛量洪教育學院首屆畢業生(1951/52)司徒華(華)
第三屆(1953/54)畢業生、現任葛師校友會黃埔學校校董李百強(李)
訪問者:梁操雅博士、英冠球博士、劉思詠、陳嘉欣
■盡了歷史責任 殺校沒所謂
第二部分﹕葛量洪教育學院的出現和影響
問﹕為什麼會有葛師的出現呢?
華﹕幾間師範的開辦大概都與政治背景有關。首先是羅師在戰前成立(編按﹕1939年),當時國內被[url=]日本
[/url]軍國主義侵略,國內人大量逃到香港,所需學校和學位比較多,要接收這些流亡到香港來的人的子弟,所以開辦羅師。到1951年開辦葛師時,亦看到中國大陸色變,從國內來的人更多,在這時候,政府也準備要擴展官校及津貼學校。因為在此之前,新界所有學校都是津貼的,但市區只有很少,大概是兩三間,官立學校亦都不多,那時政府覺得要擴展教育,特別是要收容從國內逃來香港的人,所以開辦葛師。再看看柏師(柏立基教育學院),是在1961年開的(編按﹕應為1960年),大家也知道,在1959至61年,中國大饑荒,大批的人越過[url=]深圳
[/url]河逃到香港,聽說當時有十幾二十萬人之多,香港政府後來就採取「抵壘政策」,即是來到市區就不把他們遣返,其實這還有一個原因﹕因為香港要發展工業,吸收這些人作為廉價的勞動力,去推動香港的工業發展,這些人來到香港就自然帶來一批要讀書的小孩子,所以就開辦了一年制的柏立基師範,這是我的理解。至於後來為什麼幾間合併成為一間教育學院呢?這又與回歸有關,你們比我更加清楚。 在政府尚未發展津貼小學的計劃之前,當時官立小學很少,所收學費也很便宜。津貼小學多在新界開設,因為要照顧原居民,在開辦葛師的時候,政府已經有10年發展官小的計劃,是準備陸續多辦官立小學,官立小學所收的學費不記得一個月只是2元還是5元。後來到57、58年都開了105間官立小學,包括了上、下晝班在內。到了60年代初,政府想到光是辦官校,成本很貴,要建校舍,支付老師的待遇還要準備退休金等。所以想到一個便宜的辦法,就是開辦津貼小學,但為了減少建設學校的經費,因為開辦一間校舍最重要的是建校,而這時候政府剛剛推行興建徙置大廈,於是利用徙置大廈的地下,來辦津貼小學,一直發展至大概73年(編按﹕應為1971年),政府決定實行6年免費教育。
問﹕很多謝司徒先生提供一個全面的圖畫給我們,我想跟進一下,因為我不了解一些學校的性質,在灣仔有一些學校,譬如端正、敦梅、梅芳等,他們本身是中小學也有的,譬如中國兒童書院等,那他們是什麼性質,在這方面辦學者作了多少貢獻呢?
華﹕這些都是私立的中小學,當時由於政府辦的學校,包括津貼、補助,補助的當時只有13間,它們與津貼小學是不同的,譬如華仁、聖若瑟、聖瑪利這些都是補助學校,但它們都只開辦中學,它們的小學都是私立的,如女拔萃小學就是。而你所說的私立小學,它們可補足那些進不了官立、津貼、補助學校學生的需要。在戰前,香港幾乎絕大部分都是這些私立的中、小學,即使在戰後大部分都是,但所收的學費是相當貴的。記得太平洋戰爭結束,和平之後,我回到香港;當初想考德明的,因為我在走難時在國內完成初中,可以進入高中一,但我記得它當時所收的學費不知道是45元還是50元一個月,但家境沒法負擔這些經費,我便去投考油麻地官立書院,它只收5元,這就是不同之處。
羅師多產官員 葛師多產學者
在這裏我想說一下,羅師和葛師在風格上有什麼不同。我記得有一次不知道是什麼宴會,有些人問我們,兩間的作風有什麼不同?我當時說得很簡單﹕羅師的畢業後做官多,你會看見很多高官都是羅師的,我們葛師的學者多,當教授講師的,這就是分別了。後來有一個人說我們還有一點不同,我問是什麼,我們葛師有立法會議員,但他們沒有。我想當時葛師的士氣是很好的,因為羅師是兩年制,我們是一年制,我們好像被別人小看的,所以我們的同學相當發憤。工作教學固然努力,另外有很多在工作儲到錢後再去讀大學。譬如趙令揚,還有一位跟他一起在港大教的……
問﹕何沛雄。
華﹕何沛雄、杜祖貽、江潤勳,我們有很多同學都是儲到錢再到大學讀書,所以葛師出身的學者比較多。
華﹕我們(葛師校友會)興辦過5間學校,最早就是我做校長的觀塘,第二間是慈雲山,第三間是油塘,第四間是[url=]將軍澳
[/url],現在全都被殺了,只剩下黃埔的一間。在被殺校期間,我曾經說過,當教育未曾普及的時候,我們出錢出力興辦學校,是義不容辭的,我們盡了歷史責任。當學校開了這麼多,要殺校的時候,那就殺吧!沒所謂的。我記得我在2004年不做立法會議員的時候,香港有一位富商找我,說要捐3000萬給我,叫我開一間司徒華學校。我即時拒絕,我說我不喜歡這樣,現在學校已經太多了,再開學校豈不是加速殺校的趨勢?當時一口拒絕了他,我們辦學不為什麼,就在教育不普及的時候,我們作為教師組織,就有一份責任為普及教育出一分力。同時我們不求成名,甚至不想成為名校,我們學校貫徹有教無類的方針。
再補充一句,在回歸之後[url=]特區政府
[/url]之下,它不再批准我們辦學。我們以前開了這麼多學校,有辦學的經驗,同時我們所有的會員都是教師,很熟悉教育。但是回歸以後,年年我們申請開辦學校都不獲批准。但你會看到一些完全沒有辦學經驗的,就批准他們辦完小學,又辦中學,你可以看到當中的政治傾向。
徙置區辦學 有教無類
問﹕在這個環境之下,其歷史任務已經完結,那校友會的角色會怎樣走下去呢?
華﹕在校友會方面,主要是聯絡校友之間的感情,也不需要這麼多活動。而以這個團體的性質,我們的人力物力,也不容許搞這麼多活動。至於教協,我們要促進教育的健康發展,監察政府的教育政策。大家都看到現在香港的教育政策是亂七八糟的,有口號無措施,亂搬外國經驗,不了解實際情况,在這一方面校友會在教育上的聲音已經不是這麼強大,但我們會支持教協對政府教育政策的監察。
李﹕說到有教無類,確是事實。在徙置區辦學當然有不少家庭的子弟來讀書。目前僅存的黃埔學校,這十幾年來也接納了很多外地移民,不論他們是什麼程度,稍為超齡的都讓他們試讀,減少限制,多付愛心,所以很受這一類家長歡迎。
華﹕你們記不記得,當時有一批學生在大陸來的,是[url=]新移民
[/url]子弟,政府不讓學校收他們,要把他們遣送回去。除了[url=]陳日君
[/url]主教宣布幾間天主教學校收他們之外,我們葛師也是第一時間宣布願意收容他們。我們頂著政府,有些人反叫他們去告我們的。
問﹕所以我覺得校友會對社會回饋是應受社會尊敬的。雖然在功能上可以被校友會(編按:應該是指教協)漸漸取代,但它的付出是不可抹煞的。
李﹕主要問題在我們沒有什麼複雜目的,我們各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專業。我們又希望香港學生都能夠有書讀,我們辦學不設門檻,肯收最窮困的學生,我們學校附近有不少名校。但我們從不與別人爭,不理他們做什麼宣傳,我們都只是艱苦地耕耘。近年,我們黃埔學校都逐漸縮班,但不要緊,有多少學生就教多少。
華﹕從一些很小的事情都看到我們葛師的作風與羅師不同,羅師只開辦一間,自建校舍,我們都不是。我們開辦了這麼多間,用徙置區的樓下、公共屋村的校舍,及後開辦了5間學校。
李﹕依次因重建屋村、收生不足而結束。
華﹕它(註﹕羅師開辦的學校)都被殺了,比我們更早。在這方面可見作風的不同。
■有教無類 隨遇隨緣隨喜
第三部分﹕教而優則議
問﹕我覺得你們雖然已經退休,但是心還沒休。也有問題想請教兩位個人方面的,大家都是學而優則教,司徒先生教而優則議,去了當議員;李先生就教而優則考,在[url=]考評局
[/url]工作。也想請問兩位在教育的工作,你怎麼能夠貢獻予你一生的工作呢?
議員工作排最末
華﹕你說到我做議員,我這陣子也想到我一生做過的事,我是把議員放到最後、最不起作用的。第一,是73年的文憑教師事件,抗爭勝利,然後成立教協,其實創業不易,守業更難。73年的文憑教師事件抗爭勝利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怎樣發展成為今天,這才是最重要的。第二件事就是[url=]支聯會
[/url],已經做了20年,支聯會的工作更加複雜、壓力更大,我是堅持了20年。第三,我教了40年書,我自己覺得亦被人認為是一位好老師、好校長。第四,我寫了很多文章,我結集出了17本書,每一篇我都很花心機去寫的。至於立法會議員,我是放得很低的位置,我覺得在這方面是我最厭惡的工作,所以我第一樣不做的就是立法會議員。
而教書的工作,對我來說,教育是人的事業。與其他工作不同,其他工作可能是對事、對物、對各樣事情,建築工人面對的是水泥、磚瓦;會計師面對的是數字;雖然醫生面對的是人,但他是面對人的病,比較少注意人;教師面對學生,學生是人,人最複雜,可塑性亦最大,所以教師是面對人的工作,而要做好人的工作需要什麼呢?我從來都強調兩樣東西﹕一是愛心,一是耐心。假如你沒有愛人之心,你沒辦法教好你的好學生,你對學生要有愛心。第二,要有耐心,因為人的轉變是要有一個過程,我看到不少學生,在讀書的時候很頑皮,但長大後很生性,你在現在播下的種子你可能在日後才看到他發芽,你不要因為當時看不到種子發芽,你就灰心。我剛剛寫完一個故事是佛經來的﹕有一位小和尚,看到寺門前有一幅空地,覺得空著可惜,便問師父好不好種一些東西,師父說好,那就準備種子等春天來。到春天來了,小和尚問,現在可以種了沒有,師父說可以,「隨時」,要跟著時間。但一播種後,一陣風吹來,把很多種子吹走。那他就告訴師父,吹走了很多種子,師父說不要緊,吹走的種子多是空的,要不然它是吹不走的,師父就說「隨往」,任由它去。沒多久,有雀鳥來啄那些種子,小和尚又去告訴師父,師父說「隨遇」,它們的遭遇如何就由他吧。後來又下一陣大雨,把很多種子冲走了,小和尚又告訴師父,師父說「隨緣」吧。後來門前的種子尚有一些剩下來,長出了綠草,小和尚很高興,告訴師父,師父說不要只是看到門前的就高興,你要到附近看看,到山下的小溪看看,到山下的平原看看。他一看,原來那裏都長滿了綠草。原來被風被水帶走的種子,有的在小溪旁發芽,有的在山下平原發芽。師父就說,這就是「隨喜」。人的發展也是講求很多遭遇,你對學生的教導也像小和尚撒種子,盡力的去做,可能他今天不開花,但明天開花,不在你眼前開花,卻在他自己的心裏開花,盡自己的能力去工作。同時這也是一份很有意思的工作,因為人是很有意思的,社會好不好就是靠人。
我很喜歡羅曼•[url=]羅蘭
[/url]的一本長篇小說《約翰克里斯朵夫》的最後一段,最後一段是說聖者約翰克里斯朵夫,托著一個小孩子過河,很艱苦的去到對岸,克里斯朵夫問那個小孩子,你這麼重,你究竟是誰呢?在傳說當中,這小孩子是耶穌,但在故事中他沒有說明,那小孩子只是回答他「我是即將到來的日子」。
我們教師也是一樣,我們肩膀上有我們的學生,這些學生也是「即將到來的日子」,他們是影響著將來的社會。這些學生會成為將來社會的棟樑,我們肩膀上也同樣有「即將到來的日子」。
李﹕司徒先生說到愛心和耐心,我相信有很多教書的朋友都視教書為他們的專業,尊之重之,盡力做好,他們是本著良心,憑著良心去做一位好老師。初時也或有一些馬虎苟且,看到別人教書得過且過,但時日熬煉,看到他們能夠過而能改,繼續進步,心裏很高興。我在中小學校教了幾年書,又在師範學院教了十幾年,都在政府工作,我完全感受到不論在小學、中學、大學工作,也是本著善意良心,為完人教育而奉獻。作為中國人,在香港這個地方、這個年代能為社會做些有意義的工作,教師對維持社會穩定是很重要的,也不光是為個人的生活。
華﹕我覺得人的工作是分為職業與事業兩種的,職業就是吃飯、掙錢,這是很重要的,如果沒飯吃餓死了就什麼都沒有。第二就是事業,事業是你的理想寄託所在。在社會上很多工作不是事業、職業雙結合的,但教師是事業、職業雙結合,一方面可以解決你生活的問題,另一方面可以把你的理想寄託在工作上面,是事業、職業緊緊結合的工作。
問﹕今天下午的一席話,真是終身受用不盡。謝謝你們接受訪問。

Rank: 5Rank: 5


3824
1196#
發表於 11-1-10 13:02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193# BSCYL 的文章

GEOG的確係好多野要記,
今早阿仔坐地鐡都有盡用時間溫習,

試後檢討
今天地理不算太難,
只要有溫筆記,相信唔難應付。
反而電腦有d字唔識所以唔知問乜?

Rank: 8Rank: 8


19050
1197#
發表於 11-1-10 13:22 |只看該作者

溫書

今日見到的學生們, 是溫書, 不是 筆記
阿仔溫的又是三國殺

昨晚收到叔叔新送 另一副牌
為我介紹 "鐵索連環"  "火攻" "雷攻"

電腦說 o.k.

我答應他預先設定目標, 只要他他自己達標, 說給我聽 o.k.
我則負責贊助 今天的午餐, 以便他請同學一齊進餐


原帖由 sandyaloha 於 11-1-10 13:02 發表
GEOG的確係好多野要記,
今早阿仔坐地鐡都有盡用時間溫習,

試後檢討
今天地理不算太難,
只要有溫筆記,相信唔難應付。
反而電腦有d字唔識所以唔知問乜? ...

Rank: 8Rank: 8


19050
1198#
發表於 11-1-10 13:25 |只看該作者

星期三溫書

星期四考 普通話, 默書

小不點已約同學一齊溫書, 但地點不在我家, 他預備帶的不是 普通話或英文書, 而是 "三國殺"

溫書???

Rank: 5Rank: 5


3824
1199#
發表於 11-1-10 15:15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197# BSCYL 的文章

贊成為自已設定合理的目標,
因為無人比他已更清楚自已,
知己知彼,才會有進步的方向!

Rank: 3Rank: 3


338
1200#
發表於 11-1-10 17:25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194# BSCYL 的帖子

I found the Geog's paper is not that difficult, my son said ok and hoping he can pass this time....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