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73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5-9
- 國民生產力
- 4736
- 附加生產力
- 11048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6-11-21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4301
- 主題
- 22
- 精華
- 0
- 積分
- 20085
- UID
- 2356337
  
|
大家新年快樂, 今年勝去年!
其实數句本身不会講大話, 也沒有盲點, 問題在於
1. 前設(Assumption)
2. 同用乜算法, 即(Algorithm)
3. 最后点解讀
不過, 有意或冇意用錯[1], [2]和[3]係可以做出唔同結果, 但通常明眼人很快会看出.
另外, 前設也不可能沒有, 如這个分析, 各中学流出料資不一, 格弍不一, 深度寬度不一, 來原不一, 如沒有[1], 分析沒法展開. 不過,大家可問為什么這什参數是假設這个值而不是那个值.
舉个例子, 如某校傳出入3大率有35%, 而, 好似唔錯禾, 但
1. 是傳出, 沒法得知真假, 傳出者只說句, 是真的, 但來源不便相告,咁信定唔信!
2. 不說3大率有沒有水分(大家都說3大好多水泡科還不如其它U的某些科), 怎計這35%有不同方法, 原因各自也很合理的,
如S6有100学生, 有20人在考DSE前以收到海外大学offer, 不用考DSE了, 最後有28人入了3大, 咁入3大率是
a. 28 / 100 = 28%, 還是
b. 28 / (100 - 20) = 35%呢?
两个答案各自有自己相對合理既解釋, 最后各自也会得到某部分人認同.
解釋如,
[a] 咁学校真係教左多人, 唔計晒咁点衡量佢既教学能力, 如唔計, 咁如果走左係50人, 咁3大率米有70% 羅, 咁我小朋友入到依间中学, 係米真係有七成机会入3大先?
[b] 咁考DSE真係少在20人嗎, 佢地又冇DSE分數, 冇理由計埋佢地啫, 咁唔公平
正如前說, 两个解釋都各有道理, 点計也清楚講明, 信[a]訂信[b], 就自己决定, 不應問人了.
所以, 都係果句, 只供參考 (好似公司比錢d 市場調查公司做研究一樣)
i. 數句分析結果用泥參考
ii. 如要問comment, e.g. rankng, 咁分析公司比左出泥後, comments 正面, 米用, 唔啱心水, 咪唔用羅
但這分報告己比其它好好多,起马[1], [2], [3] 都已清楚列出, 比起其它, 說明点計都冇,
當係多个參考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