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106 小時
- 最後登錄
- 18-12-6
- 國民生產力
- 11
- 附加生產力
- 1972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8-1-20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1205
- 主題
- 29
- 精華
- 0
- 積分
- 3188
- UID
- 176835
 
|
dem0cracy 發表於 17-11-18 13:52 
小小分享…我喺人稱『神校』嘅中學畢業,undergrad係外國一線大學,master入埋『一線中嘅一線』大學。大學 ...
對!
自己已經歷過本地教育,唔想小朋友走回自己的路。由細到大,我都好識點考試,基本上記晒啲嘢就可以,非常直接。但越大越發覺有問題,只懂循規蹈矩。
到自己有小朋友時,發覺小朋友係“另類”性格,從不喜歡傳統的教法,連認字方法都特別過人。
最初考小學,完全覺得本地所謂名校,全都變了質,單從學術角度去收生。
再經歷過2年本地一線津校,四出找IS,發覺IS學位非常難求。幸好小朋友英文一向比較好,最終有IS收了。(無論學制,宗教都符合我地要求)。
所以到細嗰個,從不考慮本地學校,但可惜IS學位難求,考不到原先大小朋友間學校,但慶幸有另一間錄取(每年有老師到幼稚園揀條件符合嘅學生)。
讀IS,從不能考入名大學,只是想小朋友的學習思維有所啟發。當年都曾經掙扎究竟大學先去外國讀,還是從小讀IS。如果將來先去外國讀,可能真的慳返筆錢。但這筆錢不能買回個人的思維,所以既然有能力,就選擇IS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