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1011 小時 最後登錄17-9-11 國民生產力0  附加生產力5586  貢獻生產力0  註冊時間12-10-17 閱讀權限10 帖子1049 主題10 精華0 積分6635 UID1037028 
 
  
 
 | 
| 大家好! 我都係為大仔升大學選校選科找資料, 進來瀏灠! 這裡見到很多建設性資料和分享. 特別多謝AnChan59 & Shootstar的分享.
 過往, 我大仔讀書升學, 一直基於自由開放模式, 中直只參與選定那個地區中小學, 學習要求也只要不過不失而已. 當然, 作為家長 總希望兒子可以做得特別出色. 但, 個人一直希望對孩子的自由和自主為先. 可幸, 小兒成績尚可 但面對升大學, 要入大學的競競爭力是否足夠, 確有點擔憂.
 
 當見這裡家長們的付出, 實在汗顏! 另一方面, 就大家的理念和安排, 可有新的體會.
 
 在這裡, 我也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體驗. 如果, 什麼不對/不喜, 萬勿見笑.
 
 就大家分享有關傳統名校的成績, 誠懇的說, 真的優秀, 還有名校有其優勝的價值.  老實說, 過往不完成認同,
 
 我們住在一般地區, 所以, 就循著地區幼稚園/小學, 再升中. 當然, 我已儘能力安排進入最好的地區學校.  (現在, 上學還可步行回校, 不用穿州過省) 另外, 我相信好的地區學校也有作育英材能力, 孩子讀書也要努力學習才能成功.
 
 小兒是讀將軍澳宣基中學. 還記得小兒中一第一場家長會. 校長請了她師傅, 李錦洪資深時事評論員)講父母教育之道. 期間, 提及"世界一體化" 下, 世界好像被坦克車壓平一樣, 過往高山/低地會慢慢變得平坦.
 
 這個道理, 或許理念, 就宣基中學, (另有, 一些新地區學校)都經歷一段時間後實現了. 這是教育理念, 實踐, 學生和老師的努力等等. 當然, 我是見到學校或許學生不足之處(包括小兒).
 
 就剛過去的DSE, 傳統中學仍然有較強優勢.特別在英語科 (其他科目, 已經相差不大, 中文科可能還有落後) 其原因, 我想, 1.學生的背景, 英語的教育較優 2. 之前, 地區學校大部份是中中, 教學以中文授課.
 
 當談入大學比率, 因DSE和大學入學要求有改變. 傳統和地區學校, 差距拉近. 就宣基開校務好似20年) 由Band 4, 而現在Band 1. 入大學率應該有4成 (可入top subjects 很少. 有改善空間) 去年, 宣基AL,出了一個5A , (拿5A的同學, 入中大讀數學, 是個人興趣, 十分支持) 今次DSE 也有幾位考得很好出色.應該可選一些好科目.
 
 就此, 我也希望小兒能夠取得好的成績 (只是, 英文水平仍然不高, 教人擔心)
 有幸可以入UST就好.
 ANChan曾提過, 這考試, 要學術成績 + 博奕 + 運氣...十分同意!!!
 其中, 博奕是一個較為可以控制的重點.
 
 我有個例子, 朋友女兒, 兩年前, 拔尖面試UST, UST已confirm offer GBus.只要AL成績保持水準. 可是, 可能見已落實入學, 最終, AL成績卻差了一點, UST改收為BBA.
 
 另外, 大家都討論CU/HKU/UST 那大家好? 我也有到開放日參觀. 其中一個comment:  UST 只有二十年, 可說是最新, 而最有成就大學.....這個給學生好大鼓勵.....UST有的成就, 是這些年, 學生有份貢獻的!!!!
 
 最後, 希望大家的小朋友可以如願以償!能夠入到大學, 修讀理想科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