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潮公被指為升Band勸130人退學
樓主: elbar
go

潮公被指為升Band勸130人退學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22259
81#
發表於 17-11-16 12:02 |只看該作者
只可以講學生係
小學靠父母>學生
中學靠學校>學生>父母
大學靠學生>學校
係中學階段學校,家長,學生 三方要互相配合
因為呢個階段咩都有可能
我并不覺學校要升band有錯
而學生追唔到學校發展
係邊個問題?
父母同學生唔解決追唔上的問題
同市民唔解決自己問題一樣
全部係政府錯係學校錯
如果六年係中學都hea
dse全2都無
做到呢個局面的話
要怪只可以係學生自己
同父母無比合適的選擇予學生
還可怪誰

永遠阻住巴士開車的人都係錯

點評

王家爸爸    發表於 17-11-16 17:27

Rank: 5Rank: 5


1090
82#
發表於 17-11-16 17:08 |只看該作者
王家爸爸 發表於 17-11-16 09:30
應用學習係新高中選修部分既一種課程。同主流選修科目唔同,應用學習比較著重發展應用技能,比較職業導向, ...

明白,謝謝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132916
83#
發表於 17-11-16 17:35 |只看該作者
long0 發表於 17-11-16 12:02
只可以講學生係
小學靠父母>學生
中學靠學校>學生>父母
去到中學,真係好靠學校去培養學習能力,所以學校慢慢升LEVEL,令學生都升LEVEL,亦都無可厚非。如果有啲小朋友自己唔努力,拖慢整體既進度,其實對其他有努力既人好唔公平。講真如果小朋友自己肯努力,一定跟得上,學校點會放棄佢地(學校每放棄一個學生,同時需要放棄幾萬蚊既政府津貼)。

Rank: 9Rank: 9Rank: 9


22259
84#
發表於 17-11-17 11:22 |只看該作者
係放縱容形父母(低要求,高接受)
同疏忽形父母(低要求,低接受)
先會弄至如此田地

若果係高要求無論係專制形(高要求,低接受)
同恩威形(高要求,高接受)
由於父母比學校要求高
會迫使學生對個人和學校要求都高
令學生更融入學校學習
相對在學校比在家還習慣
且父母亦會因為對學校要求高
而關心學校情況
呢件事亦不會落到自己頭上

所以父母的要求高低 係直接影響學生成長

Rank: 8Rank: 8


19645
85#
發表於 17-11-17 12:38 |只看該作者
MMVV 發表於 17-11-7 19:39
所以看一間學校好不好唔好淨係看DSE 數據!
可惜好多人都係只睇數據...仲要以「有數據」睇成選校門檻,唔出數據即係「唔見得人」、「唔掂」 呢個網,大把呢D人!
只要有一間突然出過一個狀元既,就會即時變成「紅牌呀姑」。其實,我唔會覺得我D細路會成為狀元,反而全人教育、是否適合先最緊要。
有D好膚淺既回應,XX學校 VS YY學校點揀之類,總會有人行出黎話XX學校好D,出過狀元 (可能廿年先一個果D呢!)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132916
86#
發表於 17-11-17 13:15 |只看該作者
silvia_ng 發表於 17-11-17 12:38
可惜好多人都係只睇數據...仲要以「有數據」睇成選校門檻,唔出數據即係「唔見得人」、「唔掂」  ...
「紅牌呀姑」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132916
87#
發表於 17-11-17 13:29 |只看該作者
silvia_ng 發表於 17-11-17 12:38
可惜好多人都係只睇數據...仲要以「有數據」睇成選校門檻,唔出數據即係「唔見得人」、「唔掂」  ...
現實係一間學校突然出過一個狀元,未必會即時變成「紅牌呀姑」,其實大部分時間都唔會。例如:
男校:英皇書院出過8科5**同7科5**既、九龍華仁書院出過7科5**既,佢哋受歡迎程度唔及喇沙、聖若瑟。
自行階段收到既學生亦都無其他男名津校咁好。直資來講,港同有,仲係兩個,但係都唔及SPC受歡迎。

所以我估大部分家長都醒目,會分析整體成績。

Rank: 9Rank: 9Rank: 9


22474
88#
發表於 17-11-17 13:40 |只看該作者
silvia_ng 發表於 17-11-17 12:38
可惜好多人都係只睇數據...仲要以「有數據」睇成選校門檻,唔出數據即係「唔見得人」、「唔掂」  ...
我都係个已Data为主要决定的人, 但也有些想分享下(可能不一定表达得好, 希望大家能理解)
在今日既世介, 已經变成的绝对數句主導(可能80%以上, 20% 才講理念), 好似投资, 唔會有人因為某公司理念好, 便會马上投資落去, 一定以數句为衣歸, 但以下例子(真實的), 值得大家思考

几年前, 一家美資公司買下了一家港資公司, 这港資之前年年賺大錢, 但管理很中式或很港式, 如, 年尾計數都是大賺錢, 但打開各項目項计, 賺定蝕基本上是說不清, 当美資接手后, 這情況當然不能接受, 數據主導下, 當然是分析分析分析, 分析結果顯示, 絕大部分項目都是蝕本或者平手, 每年能賺錢基本上都是靠一兩個大項目, 基於數據主動決定原則, 結果當然是 cut, cut, cut.... 結果出乎美資意料之外(但我並不意外), cut完之后, 不用再為虧本項目負責, 可是連大項目也拿不回來...

原因中式管理"蝕頭賺尾", 虧多少並不重要, 只要最尾能賺錢 (人際關係吗),

經過幾年艱苦, 把蝕頭讚美這類人事/流程全改動, 變回純數據主動, 增長又回來了

所以啱定錯, 不能簡單一概而論. 如果是站在傳統或中式思維, 數據理念可以, 2/8開或3/7開. 如果是比較西方思維, 數據理念可以, 8/2開或7/3開.

不用硬要分是數據皇, 或是理念皇, 能成皇的路不止一條, 適合自己最重要

點評

王家爸爸    發表於 17-11-17 13:50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132916
89#
發表於 17-11-17 13:50 |只看該作者
twhkleung 發表於 17-11-17 13:40
我都係个已Data为主要决定的人, 但也有些想分享下(可能不一定表达得好, 希望大家能理解)
在今日既世介, 已 ...
間美資公司個會計佬有問題,無學ABC,又無學數據分析。
學過ABC既都知道,唔可以隨便cut任何operation,會分析其中既activities。淨係學過ABC唔足夠,因為決定cut邊啲operation時,需要數據分析,知道邊啲係表面上蝕,實際係賺。

點評

twhkleung    發表於 17-11-17 13:55

Rank: 8Rank: 8


19645
90#
發表於 17-11-17 15:00 |只看該作者
王家爸爸 發表於 17-11-17 13:29
現實係一間學校突然出過一個狀元,未必會即時變成「紅牌呀姑」,其實大部分時間都唔會。例如:
男校:英皇 ...
或者又睇下天水圍那幾間直資既XX VS YY POST先

點評

王家爸爸    發表於 17-11-17 15:10

Rank: 8Rank: 8


19645
91#
發表於 17-11-17 15:05 |只看該作者
twhkleung 發表於 17-11-17 13:40
我都係个已Data为主要决定的人, 但也有些想分享下(可能不一定表达得好, 希望大家能理解)
在今日既世介, 已 ...
所以咁重大既揀學校事宜,我個人覺得絕不可有「懶人包」,咁樣會令自己錯失好多適合既選擇。我自己,係用三年以上既時間揀學校,有時睇一年既簡介會都唔夠,仲會係其他公開場合、活動,睇唔同學生behind the scene果陣係咩表現。

點評

twhkleung    發表於 17-11-18 10:11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132916
92#
發表於 17-11-17 15:12 |只看該作者
silvia_ng 發表於 17-11-17 15:00
或者又睇下天水圍那幾間直資既XX VS YY POST先
我估係部分家長係咁睇,數據重要,但係真係識得分析、解讀數據既人始終少。

Rank: 9Rank: 9Rank: 9


22474
93#
發表於 17-11-18 10:36 |只看該作者
王家爸爸 發表於 17-11-17 13:50
間美資公司個會計佬有問題,無學ABC,又無學數據分析。
學過ABC既都知道,唔可以隨便cut任何operati ...
其實都唔可以全部怪曬個Finance team, 雖然真係有人人頭落地, 但係啲卒仔唔使死死咗個Finance VP.
其實故事都唔可以一兩句咁簡單就講完, 但對我嚟講有几点值得學習
1. 中国公司真的有两本簿
2. 做大生意好要食, 唔好都要食, e.g. 有个客, 1年有USD 21M, 但80%系冇錢賺, 但剩下个20%, Margin > 65%, 总銀码衣然当可觀
3. 在美資来講, 只想做深margin 既business, 大capital business不想做, 因為鎖住d cash flow, 減少左opportunities.
4. 美資以為[2]果d系超级市場生意, 投資大回報少, 唔想做, 但佢唔知道間港資用人際關係, 令表面上超级市場生意, 实際唔系 (本數部系歞示唔到出泥), 因為佢d Supplier 比佢超長數其
5. 但美資入主后, 又話要搞supply management, 要比现有supplier 競爭, 结果冇左超長數期優惠, 盤生意真係變回真正嘅超級市場生意
6. 經N樣改變后, 成个business model 都变晒, 米搞成咁

(題外話咗,希望唔好介意)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132916
94#
發表於 17-11-18 16:01 |只看該作者
twhkleung 發表於 17-11-18 10:36
其實都唔可以全部怪曬個Finance team, 雖然真係有人人頭落地, 但係啲卒仔唔使死死咗個Finance VP.
其實故事 ...
其實两本帳簿唔只係中國公司既特質,好多時候都需要多過一本帳簿。例如一本將資產mark to market,另一本唔係;一本將係管理會計用,另一本唔財務會計用。
好同意你講既「做大生意好要食,唔好都要食」,客戶關係好睇生意額大細,而公司唔係樣樣叻,所以有時一、兩樣蝕本都要做,如果唔係有多個競爭者入嚟,將來仲死。另外,供應商管理既成本其實好高,所以好多時都係多一個不如少一個。加上有啲供應商將啲貨bundle埋一齊,客戶根本無得選擇(以電子為例,TI將啲DSP同其他配套晶片bundle埋一齊,細公司根本無得選擇)。最麻煩既係,現在好多公司關係複雜,好多時一間公司既係客戶,又係供應商。

點評

twhkleung    發表於 17-11-18 16:08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