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656 小時
- 最後登錄
- 23-3-2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6754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9-2-4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1796
- 主題
- 52
- 精華
- 0
- 積分
- 8550
- UID
- 472369
 
|
本帖最後由 Doray 於 15-11-5 17:20 編輯
Ok, I answer the question seriously. To resolve the underlying problem, it should change the entire Secondary school allocation system, but first of all, you need to build up the trust of the professionalism of the teachers by attracting only those top of the cream in the society to become a teacher. How? Set high the bar of recruitment and pay them considerable returns comparable to the doctor. Then you could change the society.
For your reference, extracted from 香港教育已死? (退休物理老師 勞萬邦)
教育是有教無類,然而現在香港教育未教已分類。這皆因香港政府把全港學生由小學升中學時,分為3個不同級別(Banding),然後分配到不同中學。香港的中學亦因這不公平的學生分類,使香港學校分為3個不同級別。因為分類,即使個別學校師資優良,亦會被歧視為較差的中學。
[p=24, null, left]孩童的心智成長發展各有快慢,學生在第三組別(Band 3)學校,被標籤為「能力低」甚至「冇前途」,對他們殊不公平。香港資優教育學苑每年培訓約800名資優中學生,當中四分之一來自第三組(Band 3)學校,表現毫不遜色。這更證明教育局的學生分類,所造成的偏差和謬誤,對整個香港教育的衝擊如何巨大。
[p=24, null, left]在芬蘭更沒有所謂的優資班、精英班,毫不標榜精英培養,學生不分等級,學校更不做排名,來促進公平的教育。在學校裏,對每一個學生的教學都永不放棄。對於成績及表現稍差的學生,芬蘭老師及當局更會投放時間及資源在該學生身上,一個都不能少。香港基真小學女生被欺凌及被忽視事件,在芬蘭是絕不會發生。
[p=24, null, left]說實在的,為何要用等級來分別學生優劣?教育是有教無類,是平等的。每個孩童天生我材,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天賦,更何況才華發展,不同孩子有不同快慢。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只是每個人都在不同領域上,有各自卓越的天份。牛頓和愛因斯坦,不錯,他們是天才,只不過是學術型,沉醉於無邊宇宙中。天生我材,每人各有不同,有些孩子天生是有語言的天份,寫作如雲駕霧;有的孩子是邏輯思維,滔滔雄辯;有的是音樂的天份,繞樑三日;更有是運動的,一飛衝天;還有是藝術的,創造唯美世界。人的天賦是多元化,不是單一,天才更不只是學術的。這種謬誤造成現今教育及社會的不幸。香港社會只傾斜商業金融,很多擁有不同天賦才華的年輕人,在香港教育下早已被埋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