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l203 發表於 15-1-16 14:30 
你似乎解錯我d吹水野....8間咪講左有B1/a/b/c既直屬中學...其他米話左區內12間(我無話佢地弱喎...只講直屬 ... 又搵到D資料去研究下灣仔區小學既B1比例可以點計. 以下係教育局介紹以前如何定義一間中學為"英中":
http://www.edb.gov.hk/tc/edu-system/primary-secondary/applicable-to-secondary/moi/key-events-moi-fine-tuning-bg/moi-guidance-for-sec-sch/sep-1997/key-considerations/index.html
英中要有不少於85%學生的英語能力乎合以英語授課的水平, 估計係"全港性"B1生和B2頭(甚至B2中)既學生.
假設以2014年瑪利曼中學計, 中一收144人, 43人來自自行, 14人來自大抽獎(甲部+乙部), 79人係直屬學位, 重讀位8個.
理論上, 43人來自自行, 14人來自大抽獎(甲部+乙部), 重讀位8個(叩門位), 呢D收番嚟既學生一定係B1, 所以已有65人或45%人能符合英中條件, 只要再多40%, 即58人便一定可以成為英中, 即係58人只雖要屬於"全港性"B1至B2頭.
假設79人全部屬於"全港性"B1至B2頭, 但當中可能只有6成人屬於本區B1, 即48人左右.
用以上假設, 咁瑪利曼小學B1比例可能得: 48/120=40%
似乎係灣仔區既B2學生(特別係B2頭), 去到其它區升Band既機會應該幾高
都係假設同估下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