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學雜談 小學慘痛經歷
樓主: sasa0717
go

小學慘痛經歷 [複製鏈接]

Rank: 6Rank: 6


5200
81#
發表於 05-1-19 10:11 |只看該作者

Re: 小學慘痛經歷

講開又係喎,我當年讀Maslow's law 都係得五級,而家多兩級,人既思想真係越來越複習。 :

Rank: 2


52
82#
發表於 05-1-19 10:14 |只看該作者

Re: 小學慘痛經歷

一個人快不快樂, 生活滿不滿足, 不是在乎別人的想法, 或學者的定義。 所有人都認為一個白癡(或精神病者)好慘, 你估他們自己會不會感覺很慘?


我只係想話比有搵錢能力、但又好似覺得人地羅綜緩好正好舒服個d父母知,佢地有搵錢能力係一條幾叻幾偉大既事呀。

Rank: 2


52
83#
發表於 05-1-19 10:20 |只看該作者

Re: 小學慘痛經歷

係呀,我剛剛考完呢科,係有7幾嫁。原來以前只會五級炸


2714
84#
發表於 05-1-19 10:30 |只看該作者

Re: 小學慘痛經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85#
發表於 05-1-19 10:31 |只看該作者

Re: 小學慘痛經歷

點解你個 Maslow 有7級,我學o個個得5級o既


YK,

你仲記得5級,你好嘢,連這些無謂之數字都記得。
仲有,以前又話好關心新中學分配辦法,現在那個"升 中 派 位 及 教 學 語 言 諮 詢 :英 中 生 須 中 英 數 達 標"又不見你踪影。

Rank: 2


52
86#
發表於 05-1-19 10:36 |只看該作者

Re: 小學慘痛經歷

想同大家分享多一個theory.

Erikson's viewpoint: Significant events and social influences

Birth to 1 year: Infants must learn to trust others to care for their basic needs. If caregivers are rejecting or inconsistent, the infant may view the world as a dangerous place filled with untrustworthy and unreliable people. The primary caregiver is the key socail agent.

1 to 3 years Children must learn to be autonomous --to fed and dress themselves, to look after their own hygiene, and so on. Failure to achieve this independence may force the child to doubt his or her own abilities and feel shameful. Parents are the key social agents.

3 to 6 years old : Children attempt to act grown up and will try to accept responsibilities that are beyond their capcity to handle. They sometimes undertake goals and activities that conflict with those of parents and other family memebrs, and these conflicts may make them feel guilty. Successful resolution of this crisis requires a balance: The child must retain a sense of initiative and yet learn not to impinge on the rights, privileges, or goals of others. The family is the social agent.

6 to 12 years old : This is the crossed between childhood and maturity. The adolescent grapples with the question ''Who am I?'' Adolescents must establish basic social and occupational identities, or they will remain confused about the roles they should play as adults. The key agent is the society of peers.

Rank: 5Rank: 5


1286
87#
發表於 05-1-19 10:38 |只看該作者

Re: 小學慘痛經歷

我只係想話比有搵錢能力、但又好似覺得人地羅綜緩好正好舒服個d父母知,佢地有搵錢能力係一條幾叻幾偉大既事呀。

sasa0717:
我諗你搞錯左人地既意思, 係呢度冇人會覺得 "人地羅綜緩好正好舒服", 你年紀細, 睇野睇真的同埋深入d (Sorry, 倚老賣老)

Rank: 5Rank: 5


1009
88#
發表於 05-1-19 10:46 |只看該作者

Re: 小學慘痛經歷

judy 寫道:
YK

以前又話好關心新中學分配辦法,現在那個"升 中 派 位 及 教 學 語 言 諮 詢 :英 中 生 須 中 英 數 達 標"又不見你踪影。


我有睇WYmon 同adayeung 早二曰d posting,但都係放風稿同英中規格,未有對派位方法吹風播。

英中收生規格部份。對我兒有利!冇乜好鬧。我一向多彈少讚。你知我重英多d啦。你就鍾意母語教學。


1972
89#
發表於 05-1-19 10:57 |只看該作者

Re: 小學慘痛經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2


52
90#
發表於 05-1-19 11:00 |只看該作者

Re: 小學慘痛經歷

TWMa所言甚是, 自家放工回家只有三幾小時要睇功課搞親子, 而每樣開支都要度過算過, 比起那些取綜援的媽媽可以一整天照顧孩子, 真不是味兒. 是我們還是他們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只係想話比有搵錢能力、但又好似覺得人地羅綜緩好正好舒服個d父母知,佢地有搵錢能力係一條幾叻幾偉大既事呀。

我諗你搞錯左人地既意思, 係呢度冇人會覺得 "人地羅綜緩好正好舒服", 你年紀細, 睇野睇真的同埋深入d (Sorry, 倚老賣老)


TWMa :係呀!我係真係入世未深嫁! :wink: 如果我十九歲就入深曬,我可以直升Master,哈!
我都係想上黎學下野呀!我地呢d海外學生就係鐘意敢作敢言。請大家見諒啦! 真係唔好意思

Rank: 5Rank: 5


1286
91#
發表於 05-1-19 11:09 |只看該作者

Re: 小學慘痛經歷

sasa0717:
學野是件好事, 敢作敢言也不需留學海外, 只想說--- 學東西首要看清重點, 你沒弄清楚我們吹水的重點

Rank: 2


52
92#
發表於 05-1-19 11:29 |只看該作者

Re: 小學慘痛經歷

TWMa所言甚是, 自家放工回家只有三幾小時要睇功課搞親子, 而每樣開支都要度過算過, 比起那些取綜援的媽媽可以一整天照顧孩子, 真不是味兒. 是我們還是他們身在福中不知福...


TWMa :那麼,你可否告訴我以上的重點呢?謝謝

Rank: 5Rank: 5


1304
93#
發表於 05-1-19 11:38 |只看該作者

Re: 小學慘痛經歷

咁。。。我仲慳家。除了亞大女入學第一套校服,所有都係 二三四手校服 !

我晚晚得三個中check 晒所有家課,仲要溫書。默書。真係好忙。一個人 "n" 份工 !  
Msma

Rank: 2


52
94#
發表於 05-1-19 11:53 |只看該作者

Re: 小學慘痛經歷



由 TWMa 於 2005-01-19 11:09:03 學野是件好事, 敢作敢言也不需留學海外, 只想說--- 學東西首要看清重點, 你沒弄清楚我們吹水的重點



敢作敢言也不需留學海外,對,不過,我想refer返這個topic其中一個要點,便是受外國教育的好處。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95#
發表於 05-1-19 12:25 |只看該作者

Re: 小學慘痛經歷

英中收生規格部份。對我兒有利!冇乜好鬧。我一向多彈少讚。你知我重英多d啦。你就鍾意母語教學。


YK,

唔鬧,可以讚(如覺得好的話)。如果好不讚的話,社會上,將只有張文光等人在出聲,我們將不知被賣猪仔賣到那里了。

Rank: 3Rank: 3


387
96#
發表於 05-1-19 13:27 |只看該作者

Re: 小學慘痛經歷

sasa0717 寫道:
[quote]TWMa所言甚是, 自家放工回家只有三幾小時要睇功課搞親子, 而每樣開支都要度過算過, 比起那些取綜援的媽媽可以一整天照顧孩子, 真不是味兒. 是我們還是他們身在福中不知福...


TWMa :那麼,你可否告訴我以上的重點呢?謝謝[/quote]

sasa0717:

你有研究過社會褔利? 知道多少個綜援家庭的實況。你多次引文就只是話給大家知那條<有搵錢能力既人是多偉大><靠自己赚錢幾有成功感>的道理,我認為你應該再專注放多d時間於你master的學科的theory上, 才到這裡取經。你的那條道理相信沒有人不認同, 這裡很多已為人父母的中產人士也好無業人士也好, 都是從小經歷過不少刻苦才到今天可以在office大談教育。我小時的興趣班都是學校免費的, 再多就是幫家母把接回來的郵票簿加工; 我在海外讀書時為了賺取學費生活費除了上學便是做part-time, 得來的工資不像你的幸福都可用在消遣上, 你的父母就是給你綜援呵, 你認為我幸福還是你。

另外, 我都想refer返你既重點, 所以我別無選擇繼續打工, 做你父母做著的。希望你已明白了我前文的喻意。

Rank: 5Rank: 5


1009
97#
發表於 05-1-19 14:00 |只看該作者

Re: 小學慘痛經歷

judy,

我地成日都讚直資啦!

講番英中規限。唔係好野。政府千般百計要將中英分流,只會將標籤效應加劇。加上有形之手向來都是越搞越衰。現在連直小都要加限制,更豈有此理,完全破壞設立直資以提供另類選擇的原意。

我係要讀英小,免費市場冇供應,自己用錢實現理想,假設讀左4年,你忽然評審我d同學仔話唔適合英語教學。係咪回水先!關佢鬼事。

而且呢個方法註定失敗,全港九成多官津用中文教,九成几私小,直小用英文。加上肯付鈔的家長都較進取。一比下來,私直的學生英語能力冇可能差過全港平均水平。EMB 開多幾十個位就肯定冇錯。o徒錢!

中學其實一樣,受歡迎與否,根本不在中或英,而係往績。若何官唔係官校。洗唔洗轉中中。轉左中中,收生水平被迫下降。假設成績依舊。咁會唔會轉番英中。轉唔轉都冇影響,咁點解要轉?

若成績下降,則更證明唔轉好個轉。羅輯題,有冇意見?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98#
發表於 05-1-19 14:06 |只看該作者

Re: 小學慘痛經歷

現在連直小都要加限制,更豈有此理,完全破壞設立直資以提供另類選擇的原意。


聽過好似不限制直資。
該用戶已被刪除

99#
發表於 05-1-19 15:12 |只看該作者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1286
100#
發表於 05-1-19 15:12 |只看該作者

Re: 小學慘痛經歷

若成績下降,則更證明唔轉好個轉。羅輯題,有冇意見?

以何官為例, 冇得證明喎, 收生水準都唔同左, 除非以依家收生水準, 學生日後表現同往績, 甚至勁過往時, 那麼, 母語教學的成效就無庸置疑, 以後教署無論規定只有 1/3 or 1/4 中學可以用英文教學, 冇咁多 "標籤" 之議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