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備戰大學 讀世界歷史每週需要多少時間
樓主: eviepa
go

讀世界歷史每週需要多少時間 [複製鏈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198
81#
發表於 11-1-1 16:24 |只看該作者
If HKDSE position itself as benchmark vs HKCEE instead of HKAL, I can't see it's a good news but I will consider its a bad news for students, parents, employers, universities (local and overseas) etc....... Further lower the standard in HK education after language reform....

I have no intention to offend your revision methods analysis, it sounds interesting to some parents, but not my son's cup of tea. I prefer look at the HKDSE at a more strategic level vs tactical level.

[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11-1-1 16:25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2368
82#
發表於 11-1-1 22:08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A Level 是英國學制,三三四是絕大部分國家的學制。

我認為 A Level 是很久以前精英教育的產物,已經不合時宜。

幾十年前的香港,有小部分人有資格讀中五,中五生最好的,才有資格讀中六去角逐大學學位。中六的精英可以入讀港大。由於當時社會的條件和風氣都認為能讀預科是精英,能入大學是精英中的精英,所以課程是為精英而設計的,尋常人根本沒有能力去把預科課程讀好。

讀預科,如果能入大學,問題當然不大。但如果進不了香港或英國的大學,問題就大。要到美國等大部分國家去留學,就會有接軌的問題,很可能要預科後再讀四年。

考完 A Level 馬上出去工作,資歷和中五相差不遠。根據我所見所聞,中七生所學的不見得對就業有很大幫助。

現在是知識型經濟,社會的共識是要越來越多的人讀高中,如果334文憑試的深度像 A Level ,我難以想像 Band 2 及 Band 3 學生怎樣去明白課程。

對尋常學生,三年去準備一個公開試(兩年的中四五加上七個月的中六),比起用兩年去準備會考(一年中四加七個月的中五),所學的並不單是多了50%,他們的學識,會比從前好。

對入了大學的,大一與預科比,有很大的優勢,再不是「只有大學學士程度」的老師教導,而是有博士學位、他們老師的老師去教授。大學資源的豐富,也不是中學所能比擬的。

總之,我認為 A Level 是一頭頻臨絕種的恐龍。

[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11-1-1 22:16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2368
83#
發表於 11-1-1 22:57 |只看該作者
A Level為何不合大部分人修讀呢?對應主題,以世界歷史作一個例子。

會考的要求,起碼是我讀中五時的會考,只需將寫得很淺易的兩本課本,一本歐洲,一本亞洲讀熟就可以取高分。會考需要學生記牢基本史實及一些很大路的觀點就足夠取A,完全不需要對歷史有很深刻的了解。

以鴉片戰爭開戰的原因為例,會考想要取A,就要把基本史實記牢,將教科書中所有列出的原因背熟,不需要分辨那個原因的重要性為大,那個為小。因此,任何一本教科書都能提供取A的材料。

現在的文憑試較我考會考時需要較多的分析,但不會多很多,所要求的,近似會考。相反起,和 A Level卻相去甚遠。

網友Symfen當年 A Level 取A,他的講法就代表了精英之中的精英的讀書方法:

講真,高中history唔係你想像中咁易讀,咁快講到1定掂咁,到時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其實根本冇話讀幾多個鐘,我al history拎a,用既時間多你所講既好多倍,因為我鐘意history,我睇好多參考書,從來唔背model answer..而睇參考書既用意,係令自己學識多角度思考..諗下唔同史家講既野有邊d值得參考,邊d要反對....只要識得咁樣,所有題目根本難唔到你


針對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如要取A,就要讀很多本不同的書,起碼會有中國傳統的史觀、英國的史觀、其他西方學者的史觀、共產主義者的史觀。每本歷史書都不是會考書那麼淺易。小弟當年已經讀書不錯,但由於英文弱,面對著小山丘般高的歷史書,也覺得有心無力。

如果學生有這個能耐去看那麼多艱深的書本,那麼「所有題目根本難唔到你」,但對大部分只到考試才寵幸一下課本的學生,讀 A Level深度的課程,只能說是「盞攪」。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198
84#
發表於 11-1-1 23:13 |只看該作者
eviepa

I am not against 334, but as you said spend one more year 2.5 vs 1.5 yrs. The standard just marginally above or equivalent to HKCEE is my key point. That's why I said the standard is lower (University entry standard) and not value for money.

One of my family member attended a seminar for teritary institutions 2 yrs ago and the HKEAA officals reminded them that the HKDSE standard closer to previous HKAL and not HKCEE. If not, how the university assesses those students, so HKDSE will be liked GCE AL, 30% 3As.

If I were the admission officer of the University, I will take more non-JUPAS students >30%.

Rank: 8Rank: 8


19737
85#
發表於 11-1-3 17:03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11-1-1 22:57 發表
A Level為何不合大部分人修讀呢?對應主題,以世界歷史作一個例子。

會考的要求,起碼是我讀中五時的會考,只需將寫得很淺易的兩本課本,一本歐洲,一本亞洲讀熟就可以取高分。會考需要學生記牢基本史實及一些很大路的觀點就足 ...


很想和你討論這課題,但我讀中四、五時,選修理科和商科,沒有讀過歷史,所以難以對你的論點提出意見。

現時女兒讀中一,Integrated humanities 科還未正式開始教 history,不過中史科的學習重點就明顯和我自己初中時不盡相同。

工作紙的練習題會是先看「資料一」、「資料二」......然後再作答。資料可以是圖,可以是文字。問題可能是問你的意見和理由,也可能問資料所述的情況背後原因,可能要你舉些例子,也可問你資料中誰人的說法較為可信或合理......

Rank: 7Rank: 7Rank: 7


12368
86#
發表於 11-1-4 22:04 |只看該作者
ChiChiPaPa,

資料一、資料二的模式類似現在文憑試世界歷史的題目。這樣的模式對訓練學生的思考能力是不錯的。

女兒的中史書和當年的有很大的分別:

1. 從前的比現在的詳細得多。
2. 現在的中史書,史觀比從前的好。

eviepa

Rank: 8Rank: 8


15424
87#
發表於 11-1-5 12:20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iChiPaPa 於 11-1-3 17:03 發表
工作紙的練習題會是先看「資料一」、「資料二」......然後再作答。資料可以是圖,可以是文字。問題可能是問你的意見和理由,也可能問資料所述的情況背後原因,可能要你舉些例子,也可問你資料中誰人的說法較為可信或合理...... ...


我女學校都是這種形式讀歷史,給一些data base,要學生自行分析,想取高分不容易,除了熟讀內容外,還要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有一次我女history得了68分,已是全班頭三名,老師給個GOOD字。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198
88#
發表於 11-1-6 16:34 |只看該作者
eviepa

I searched in HKEAA website and found the following info in Chinese for your reference.

新文憑水平與香港高級程度會考水平掛鈎

新中學文憑考試分為1-5個等級,當中以第5等級為最高級別。由於自90年代初期,香港的大學已根據高級程度會考的成績訂定收生要求,為確保新的考試水平跟一貫的等級水平保持一定程度的延續性,考評局現參照香港高級程度會考 A 至 D 級的水平,訂定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第4級和第5級的等級水平,以便高等院校進行甄選學生的工作,以及維持國際的認可。各等級均有詳細的「等級描述」說明不同等級典型學生的表現。同時,在考獲第5級的考生中,成績最優異的會以5*和5**標示,以資識別。

The link as follow:
http://www.hkeaa.edu.hk/DocLibra ... niAdmission_Chi.pdf

I just remind other parents who have intention for their kids get into local universities pls refer to the HKEAA newsletter. If their aim just pass HKDSE, they can ignore this post.

ANChan59

[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11-1-6 16:39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2368
89#
發表於 11-1-6 21:27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我覺得由英國3223制轉為世界通用的334制是利多弊的。A Level 之所以行得通就是有一個 O Level (在香港就是會考) 的篩選機制,較好的學生才能讀 A Level 。如果沒有這度閘,幾乎所有學生都讀 A Level 的話,A Level 就達不到它的原意了。

我對A Level 的了解是:「在中學讀大學的課程」。如果有大學的資源,很多學生都可以接受這種課程。但中學缺乏了大學教授富有 insight 的講課、專精該課程的導師帶領的導修課、圖書館內豐富的reserved articles、院校自由的讀書氣氛………. 。我不認為能夠讀好 A Level 的學生,會超過十幾個%。

在香港,這十幾個%的學生有機會讀大學。英式3223制所訓練出來的大學畢業生,和世界通用的334制的,似乎沒有甚麼大分別,不存在英國的大學生比美國的大學生較佳的現象。既然都是大學畢業,我估計,絕大部分學生都情願選擇考一個公開試、讀四年大學,多過考兩個公開試、讀三年大學。

對大部分不適合讀 A Level 的學生,我認為讀三年高中會比讀會考好。對他們來說,讀三年高中,多花50%的時間,但實際比讀兩年會考上課時間多起碼60-70%,化算。比勉強讀 A Level 好處更多。

你所擔心的是香港的大學收取了程度較差的學生。不要怕,334中六的尖子自然比 A Level 中七的尖子學養稍差,少讀一年就是一年。但比 A Level 的多讀一年大學,甚麼也能補回。美國的大學亦不見得爭相取錄考過A Level 的學生。

eviepa

[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11-1-6 21:32 編輯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198
90#
發表於 11-1-6 21:38 |只看該作者

回復 89# eviepa 的帖子

"I just remind other parents who have intention for their kids get into local universities pls refer to the HKEAA newsletter. If their aim just pass HKDSE, they can ignore this post"

Aim at AL standard and not HKCEE standard, you will have a better chance for university. I am not talking about 334 vs 523.

I only talk about reality and not purely educational policy and framework.

Rank: 7Rank: 7Rank: 7


12368
91#
發表於 11-1-6 22:23 |只看該作者
Aim at AL standard and not HKCEE standard, you will have a better chance for university. I am not talking about 334 vs 523.


ANChan59,

A Level和 O Level(HKCEE)是兩個水火不相容的課程。O Level是博而不深;A Level是深而不博。剛好相反。

在我讀會考時,要讀中英數,中西史,EPA,地理、生物。而且每科都覆蓋著很多資料,只能夠泛泛而讀,絕不可能作深入研究。

讀A Level的先決條件是在會考裡已取得很多基礎知識,再在這許許多多的基礎知識裡選擇一小部分(兩三科)去專精,講求有見地。但所學的絕不會博。

讀文憑試,有六至七科,用 A Level的態度去讀,必死無疑。

eviepa

Rank: 8Rank: 8


19737
92#
發表於 11-1-6 23:00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11-1-6 22:23 發表


ANChan59,

A Level和 O Level(HKCEE)是兩個水火不相容的課程。O Level是博而不深;A Level是深而不博。剛好相反。

在我讀會考時,要讀中英數,中西史,EPA,地理、生物。而且每科都覆蓋著很多資料,只能夠泛泛而讀,絕不可能作 ...


新高中的歷史科好似無你以前會考讀的歐洲史部份,而主要考20世紀的歷史。

Rank: 7Rank: 7Rank: 7


12368
93#
發表於 11-1-6 23:45 |只看該作者
ChiChiPaPa,

我考會考時,無論歐亞都是1870-1960。

A Level:
Europe: 1815-1914
Asia: 1815-1911
Special Paper: 1870-1911 China

新高中是讀二十世紀。

Rank: 8Rank: 8


19737
94#
發表於 11-1-6 23:59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11-1-6 23:45 發表
ChiChiPaPa,

我考會考時,無論歐亞都是1870-1960。

A Level:
Europe: 1815-1914
Asia: 1815-1911
Special Paper: 1870-1911 China

新高中是讀二十世紀。


新高中必修部份分主題甲和主題乙:

主題甲:
  • 香港的現代化與蛻變
  • 中國的現代化與蛻變
  • 日本及東南亞的現代化與蛻變
主題乙:
  • 二十世紀世界的衝突與和平的訴求
  • 二十世紀世界的協作與繁榮

這和你所說過往的歐亞分法和範圍好像不一樣。

Rank: 7Rank: 7Rank: 7


12368
95#
發表於 11-1-7 01:15 |只看該作者
ChiChiPaPa

從前會考亞洲部分是中國和日本1870-1960。
現在主題甲是二十世紀的中國、日本和香港。

從前考的是歐洲1870-1960。
現在主題乙:
1.        二十世紀世界的衝突與和平的訴求
2.        二十世紀世界的協作與繁榮
表面看來,是關乎全世界的事,但詳細閱讀其教科書,側重是歐洲,其實和從前的歐洲歷史分別不會很大。

三個最大衝突:兩次大戰及冷戰都以歐洲為重心。

協作與繁榮主軸都是解決大衝突的方法。

Rank: 8Rank: 8


19737
96#
發表於 11-1-7 22:25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11-1-7 01:15 發表
ChiChiPaPa

從前會考亞洲部分是中國和日本1870-1960。
現在主題甲是二十世紀的中國、日本和香港。

從前考的是歐洲1870-1960。
現在主題乙:
1.        二十世紀世界的衝突與和平的訴求
2.        二十世紀世界的協作與繁榮
表面看 ...


明白。

不過,以我所知現在的HKCEE,也是考20世紀,和HKDSE是一樣的,相反 A Level 就是考 1800-1980的西洋現代史和亞洲現代史,和現在的HKDSE差別較大。歷史科的題目形式我就沒有比較過。不過,好像其它HKDSE考試科目也有一部份題目採用 A-level 的形式。

另外,中一、二所讀的歷史和會考課程無關的,但中三開始也是讀20世紀。我想妳的女兒也應該開始了學20世紀的歷史,因此HKDSE的歷史課程似乎實際上是讀四年的,我估對大部份學生來說,要取得合格(2級)應不難。

Rank: 7Rank: 7Rank: 7


12368
97#
發表於 11-1-8 02:24 |只看該作者
以我所知現在的HKCEE,也是考20世紀,和HKDSE是一樣的


三十年前由1870年開始,今天推後三十年,合理。

相反 A Level 就是考 1800-1980的西洋現代史和亞洲現代史,和現在的HKDSE差別較大。


從來沒有研究過現在的 A Level History課程。我讀書時,分三張卷,每張卷都有九萬幾種選擇。以歐洲、亞洲而論,每卷都有很多不同年份可供選擇,而不一定像我的學校選擇1815-1914/1911。只是我所讀的,是最多學校選取的年份。

中三開始也是讀20世紀。我想妳的女兒也應該開始了學20世紀的歷史,因此HKDSE的歷史課程似乎實際上是讀四年的


同意。所以今年讀這科時,我要求她讀得較仔細,務求將重要事件的來龍去脈、年分攪清、記牢。

不過,好像其它HKDSE考試科目也有一部份題目採用 A-level 的形式。


起碼以當年的 A Level 世史而論,A Level 是沒有很強的所謂形式。同樣一條題目:鴉片戰爭的成因,可以是初中題目、會考題目或者是 A Level 題目,甚至是大學論文題目。只是要求不同而已。

A Level 題目確有一些是會考不會出的,如我當年高考選答的一條題目,記不清exact wording,大概是: ‘Self Strengthening Movement is “The last stand of Chinese conservationism”, please comment’.

eviepa

Rank: 5Rank: 5


3693
98#
發表於 11-1-8 18:27 |只看該作者
現在是爸爸讀書還是兒讀書?要放手了吧?

Rank: 7Rank: 7Rank: 7


12368
99#
發表於 11-1-8 21:28 |只看該作者
Mattsmum,

到中學,一定是孩子讀,而不是家長讀,所以女兒現在準備考試是她自已決定溫多少、怎樣溫的,我不會主動介入。

不過,有心有興趣的家長,對文憑試的考試範圍、考試模式了解一些,在學習方法上指導一下子女,令其不會走錯方向是有積極作用的。

讀書的是女兒,但她沒有考過重要公開試。以我的考試經驗,了解課程後,向她建議各科目要怎樣讀才有效率、每週每科要讀多少時數才足夠,對她會極有用,這是她很難自已憑空想出來的。

另外我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幾乎逢學術科目都喜歡。所以既然女兒大概要讀世史,我就因利乘便買了本二十世紀的世史來當消閒書看。真的,對我來說,捧著一本用中文寫的世史是一種不錯的娛樂,完全不是負擔。

eviepa

Rank: 5Rank: 5


3693
100#
發表於 11-1-8 22:33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eviepa 的帖子

i see, you basically enjoy history.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