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批判小學英文評分標準
樓主: eviepa
go

批判小學英文評分標準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12376
81#
發表於 10-7-10 22:46 |只看該作者
也許,不理好醜,但求就手,是一般人的心態. 君不見, eviepa培養女兒的三大目標就包括在本地升大學.我依稀記得他說過甚麽科也不打緊(哪eviepa, 咪嬲呀吓).


Uncleedward,

我本人對她入甚麼學系都不著緊,最重要是她能入U,入到她能夠接受的學系。

我不是神仙,能夠將一個普通素質的孩子,培養得能符合我的三大目標(快快樂樂渡過中小學、良好親子過關係、入U)已經是我能力的極限,如果加上一體一藝,使她能藉此享受人生,已經是「夫復何求」的境界了。

eviepa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醒目開學勳章 王國長老


6453
82#
發表於 10-7-11 00:39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10-7-10 22:46 發表


我不是神仙,能夠將一個普通素質的孩子,培養得能符合我的三大目標(快快樂樂渡過中小學、良好親子過關係、入U)已經是我能力的極,如果加上一體一藝,使她能藉此享受人生,已經是「夫復何求」的境界了。
..



身同感受.....
我女連體育都唔得...

我要用好大力氣,
才令她學會游泳,單車,羽毛球,乒乓球呢些基本功.
今年體育竟然唔合格,激死.

Rank: 8Rank: 8


19737
83#
發表於 10-7-11 01:40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10-7-10 22:46 發表


Uncleedward,

我本人對她入甚麼學系都不著緊,最重要是她能入U,入到她能夠接受的學系。

我不是神仙,能夠將一個普通素質的孩子,培養得能符合我的三大目標(快快樂樂渡過中小學、良好親子過關係、入U)已經是我能力的極限,如 ...


對我來說,入不入U不是最緊要;有沒有一體一藝,也不是問題。

最重要是子女可按自己的能力、興趣和目標去學習,並通過學習得來成果帶來歡愉和滿足。

Rank: 7Rank: 7Rank: 7


12376
84#
發表於 10-7-11 07:47 |只看該作者
[quote]對我來說,入不入U不是最緊要;有沒有一體一藝,也不是問題。

最重要是子女可按自己的能力、興趣和目標去學習,並通過學習得來成果帶來歡愉和滿足。/quote]

ChiChiPaPa,

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女兒一生快樂幸福。甚麼是快樂幸福,因人而異。在她未成熟得能自己選擇符合自己的快樂之道前,我就要訓練她有一體一藝、入U這些比較符合大部分人想法的東西。

eviepa

Rank: 8Rank: 8


19737
85#
發表於 10-7-11 09:23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10-7-11 07:47 發表
[quote]對我來說,入不入U不是最緊要;有沒有一體一藝,也不是問題。

最重要是子女可按自己的能力、興趣和目標去學習,並通過學習得來成果帶來歡愉和滿足。/quote]

ChiChiPaPa,

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女兒一生快樂幸福。甚麼 ...


每個人的能力、興趣和目標都不一樣,因此所走的路,所選擇的方法亦不會一樣。

我希望孩子不是自己的影子。她要明白這世上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她的爸爸媽媽也可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標準。她是中學生了,入學面試也有問她對將來的看法吧!她應按自己的能力和興趣,為自己定下目標,選擇自己的學習道路。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醒目開學勳章 王國長老


6453
86#
發表於 10-7-11 12:44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iChiPaPa 於 10-7-11 09:23 發表

每個人的能力、興趣和目標都不一樣,因此所走的路,所選擇的方法亦不會一樣。

我希望孩子不是自己的影子。她要明白這世上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她的爸爸媽媽也可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標準。


15歲前,父母的影響可真的很重要啊!

好像小女,雖然無心學音樂,卻喜歡聽音樂演奏會,
都因為她自小就有去聽,知道好處.

她小時候不喜歡去藝術館,因為悶和她不懂欣賞,
到現在她會要求去,對藝術很有興趣.

這些都是要父母提供機會讓她認識,
讓她思考,讓她選擇會否成為自己的樂趣.

15歲後, 父母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少,
她會有自己的想法和標準,而且會十分強烈,
如果父母不在15歲前影響他們,
可能他們的標準會有偏差,要改也不容易,
小是小非當然可以和父母有不同,
但大是大非都係要跟著我們會好些,
其實孩子們或多或少都有父母的影子,
似乎都不能避免,
為什麼我們要以身作則,都是因為這樣.

[ 本帖最後由 ZZdaphne 於 10-7-11 12:45 編輯 ]


359
87#
發表於 10-7-21 08:50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iChiPaPa 於 10-5-30 09:32 發表


...社工的畢業人工當然還未可以和環球商管相比。不過,它和商學院的Admission Score的差異今年可能會收窄。 ...


It seems the gap is going to be widened insteading of narrowing, thanks to the Hang Seng School of Commerce and the recovery of general economy. And as a further corroberation of my previous point, out of all business majors, hotel management, probably the major with the lowest admission scores among business majors, attracts the most applications. As to the majors like Gbus, RMS or Quan Fin, the ratio is less than 2 applications to 1 place. The candidates know what they are doing, as the HKAL exam result is a normal distribution, we can imagine most people will swarm the easiest majors based on their scores.

[ 本帖最後由 uncleedward 於 10-7-21 08:51 編輯 ]


2714
88#
發表於 10-10-12 00:50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2376
89#
發表於 10-10-12 01:11 |只看該作者
Stccmc,

今天的老師可能會用「太忙」為理由,見model answers才算對,無暇分析其他的答案的對錯。但其實幾十年前,老師普遍空閒時間甚多時也是如是。這是一個文化,是一個窒礙思考的文化。

eviepa


750
90#
發表於 10-10-12 09:40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91#
發表於 10-10-12 10:12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tccmc 於 10-10-12 00:50 發表
Today I looked at my girl's classwork and she had a few mistakes.  I think these "mistakes" are not really mistakes. They are just not the answers the teacher expected.  Not that I care much about the ...


有次在小雜,有一家長問一數学題,好像是四個波,每個波標上一個數字,抽三次,問最大數字是甚麽?當然,那數学題還有一大段無關的引子,旨在搞亂学生的思緒。

家長答對了,但教師打了個X。教師也不提供答案,也不講解。家長於是在BK問。我得到和那家長一樣的答案,並將答案和理由一并貼上。即刻有家長提醒我,教師說那答案是錯的,所以是錯了,不用說了。

過了幾天,那教師可能被家長纏擾够,貼出答案。答案是將最大的數加三次。那家長的答案是最大、笫二、三加上。

只要讀過中五數学,都應知两答案均可。那教師之行為,只有两個可能性,一係蠢過隻猪,一係懶過隻猪。所次,對小班教学,我十分保留,雖云錢係阿公嘅,我地為咩要用三萬去請呢啲"人才"呢?

前幾年,每年都有人送啲教師用書給我。內容充實到不得了,每條題都有答案。可想而知,現時教科書咁貴,除了供應商呢個吸血鬼外,還多得事事有求教師用書的"人材"。


750
92#
發表於 10-10-12 10:5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93#
發表於 10-10-12 11:58 |只看該作者
但其實幾十年前,老師普遍空閒時間甚多時也是如是。這是一個文化,是一個窒礙思考的文化。


我唔信幾十年前,老師普遍空閒時間多過依家。

當時讀中文,教師除了講解外,常加一句:我所講就是這些,自己熟讀課文,看看還有甚麽領悟,考試自己車天車地就是了。當時考会考,很多同学和我一樣不用参考書,熟讀課文,車天車地又過骨。點會估到依家連作文都可背呢?

當時嘅教師,讀大學的都是百分之2、3之尖子,能力高,皇帝女唔憂嫁,稱教書為坐以待幣,温故支薪,都唔知幾過癮。

依家有啲,惶惶不可終日。唔忙都要扮忙。唔忙扮忙,仲慘過真忙。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94#
發表於 10-10-12 12:27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77777 於 10-10-12 10:31 發表
Why don't you phone the teacher and ask her for clarification??  If I were in this circumstances, I would phone the teacher and ask her to explain.  Sometimes they just overlooked.


5個7,

我未試過打電話給教師談論功課、分數問題。扣錯分,看漏眼,好小意思。但非標準答案不可事大。

到底係看漏眼還是非標準答案不可,一目了然。

Rank: 7Rank: 7Rank: 7


12376
95#
發表於 10-10-12 12:34 |只看該作者
Judy,

妳講緊反話。

現在的教育生態和從前分別很大。對比我囡囡現在的中學和我幾十年前讀的中學,現在老師所付出的比從前多得多。以下是幾個例子:

數學:我女兒每周都有一些家課,老師是需要批改的。我讀中學時,老師從不會批改數學功課。

體育:女兒現在體育課會教很多東西,但我基本上五年中學都是自由活動。

歷史、地理、科學等,女兒經常要交功課,但我讀書時,這些科目近乎全無功課。記得中學畢業後幾年,和一個新相識的教師傾談,她說,哦你在那間學校畢業,你的化學老師很著名,已經十年沒有給功課學生做了。(按:這位化學老師,教學技巧一流。)

課外活動:我囡囡經常下課後出席課外活動,老師花很多時間帶隊。我讀書時,課外活動遠少於現在。

我記得讀書時,相當多老師和我們一起放學,回家做自己的事務,但此情不再了。為了怕被殺校,很多學校都出盡八寶,教師便要做很多事了。

eviepa

[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10-10-12 12:38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96#
發表於 10-10-12 12:53 |只看該作者
eviepa,

唔係噃,我讀書時,數學日日有功課,要交要改。凈係中三嗰年,先生改三分一,叫我們對答案。

中文作文,每两星期一篇。還有周記,交班主任。班主任有睇,因為我發神經時有回應。

講到温故支薪。今年春節期間去探訪一退休教師,佢話,每年暑假,佢都會將要教的重温一次,要教練習題也會做多一次,看看有沒有其他思路。

課外活動,當比現在少,但我捉圍棋,係教師教的,放學後捉到5、6點,然後一起回家。

體育活動,好多理論都係教師教的,現在我仍可應用來對孩子指指點點。

[ 本帖最後由 judy 於 10-10-12 13:01 編輯 ]


2714
97#
發表於 10-10-12 13:38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2714
98#
發表於 10-10-12 13:50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2376
99#
發表於 10-10-12 14:16 |只看該作者
對於非標準答案不當正確答案的問題,根本不需問學校,我遇過的老師、長大後認識的老師都不知有多少是抱著這個態度的,很難能在一個電話改變老師根深蒂固的觀念。他們從來不覺得有甚麼問題。要理論的話,既阻大家時間,又傷感情。我還是覺得,忍受低分,私底下解釋給孩子聽就算是較佳做法。

Rank: 7Rank: 7Rank: 7


12376
100#
發表於 10-10-12 14:38 |只看該作者
Judy,

我相信從前的教育生態是自由的,老師可以做餐死去春風化雨,但亦可以甚麼也不做去誤人子弟。老師拿著的是鐵飯碗,怎樣也打不破。

現在則是制度化,規定至少要多少堂課、家課;規定課外活動的密度;規定見家長的頻率;甚至行政工學作、課外進修亦制度化了。因此,做完以上的已經身心俱疲了。

eviepa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