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4 小時
- 最後登錄
- 08-5-17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0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3-22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10
- 主題
- 2
- 精華
- 0
- 積分
- 10
- UID
- 129829

|
Re: Comment on 耀中國際學校(九龍塘)
我的孩子是從幼稚園讀到現在小學的. 我認為耀中的幼稚園還是OK的. 幾年前耀中把幼稚園年資長的大批老師解約, 因為大部份的薪金都在約二萬左右. 現在的老師都只是教育局所要求的標準薪金.而且外籍老師和本地老師待遇很不同, 也是令很多老師不滿的地方. 小學方面, 我知道有一位低年級的中文老師就是在幼稚園的編制而在教小學. 學校除了在老師薪金方面令人不滿外, 管理上也令人很氣結, 今年三年級就有二位中文老師同時辭職(三年級只有二位中文老師). 而學校找來的二位代課老師其中一位竟然是只在老人中心和新移民中文教人識字的義工教師. 經過多位家長與學校交涉, 學校把該老師更換了, 但更誇張, 這位老師只是補習社的老師! 每個月一萬多元的學費竟然是這樣! 本週是中文測驗(耀中只有測驗沒有考試), 為了是次測驗, 老師一週教三篇課文, 有一課還沒教完就測驗了. 有個小朋友病了不能參加測驗, 這位老師居然將測驗卷交給小朋友, 叫家長為這個小朋友做測驗. 我們見這位老師時, 她一直不停地強調小朋友的學習態度馬虎, 為人師表, 她郤是做得如何? 一句話講晒, 這個學校太商業化. 管理又差. 我們這些家長都覺得上了賊船.Tasha 寫道:
教育基本上是一項人與人接觸的工作 (老師與学生,同學和學同之間).優良的師資是優質教育的先决條件. 好的老師應俱備專業學術知識,對教育有熱枕,關心学生.耀中從來都沒有公開教師的資歷,家長們每月萬多元的學費究竟請了些甚麼學歷的老師呢?無從得知!其實,如果孩子上學愉快,學業有進步,品格有良好發展,家長絕不會探究老師的paper qualifications.但當上述三 樣都發生問題時,家長不禁對師資校政產生疑問.有去過耀中中學部Parent Teacher meetings的家長都會發覺老師一般比較冷淡,欠缺熱枕,有些一句起兩句止. Meeting 大概 由四點到六點,但每每五點半未到,好多枱都己經空了 (即老師走了).小学部老師常見的caring在中學部是一種罕見的質素.老師對學生很冷漠, 許多學生亦因此對學校無歸屬感.有些老師對所教的科目的專科知識不足, 上堂很 disorganized.學校整體學術水平 每况愈下. 中學部不是沒有好老師,只是數目不太多,而且流動量很大.例如中文科有位非常好的老師 (学生及家長都公認) 但今年又另有高就了.為甚麽學校留不住好的老師呢?
之前有家長提及耀中老師薪酬超低, 我亦有聽過類似的傳言, 低到甚麽地步呢?無法得知.但如果”超低”是事實,那實在令一眾家長憤怒莫名.家長交這樣龎大的學費,而孩子的老師竟然 poorly paid,優質的老師又怎會到耀中教呢,就算去到亦很快離開.因種種原因不能離開的亦會不開心. 不開心的老師又怎会有教學的熱心,怎會関心學生呢?以前耀中學生人數少,可能沒有economy of scale, 調整薪金可能有局限,但近年不斷增加收生,double, triple都唔止,為何老師的代遇這麽差?
讓我來計計簡單的數: 保守估計現時小學有750人, 中學有600人,共1350人,小學學費每月約為 $12800, 中學約$13100. 即每月淨學費收入是 $12800 x 750 + $13100 x 600 = $17,460,000. 一千七百多萬元!!尚未括每個 term收的 miscellaneous fees (千多元), 超貴的 school lunch ($42 一餐), 校服 和滚存的利息 等等. 橫睇掂睇,都無理由underpay 老師 .現在又要收 debenture, 每個舊生十五萬, 政府不是已經資助了嗎,究竟收收埋埋的錢通通去了那裡? 家長交高昂的學費是希望孩子得到優質教育, 期望高質素的師資, 不是讓辦學机構到五湖四海開分校(分店?). Profit-making 不要緊, 但要有辦學的良心 , 孩子接受 教育不是買件衫, 買棵菜, 買錯了可以棄之再來過, 轉校不是話走就走,孩子心靈有很大震蕩.錯過了的時間就是錯過了,不能追回. 耀中許多家長都是middle-class professionals,萬多元一個月是很大的數目,一心入耀中只為優質教育,好讓孩子免受千瘡百孔的主流教育摧殘, 學校辦得不好,家長是何等的痛心失望!
Debenture 一事簡直是個鬧劇.致少五六年前開始講有新校舍, 由始致終都無提過 debenture, 只說會減學費,有優質設施,更完整地貫徹一條龍的教育理念.有位一年前入學的新生家長亦說當時學校完全沒有提及.debenture 一事.失驚無神每個學生耍交20萬,令她覺得有被欺騙的感覺,就像被人㩒住來搶. 學校寄給家長的信,更附有如何向銀行借貸和貸款優惠的傳單, 好似怕家長走數!建新校舍是龎大的工程,需要數億元,理應早早就有完善的財務安排, 為甚麽沒有預早宣報debenture,是故意隱瞞,引人”落搭”(轉校生), 還是財務安排失當,last minute 才知要用debenture來籌款?又還是要開新的分店??
讀得耀中的,家長都不會是窮人,雖然有些家長或者需要張羅一下才可以滕出20萬,但相信對很多家長來說(尤其是做生意的), 20 萬亦可能是個很小數目,如果學校辦得好,學生得益,莫說是debenture,就是donation也毫不 吝嗇.現在的風波,看似為金錢爭”咬”,其實是家長趁debenture這條導火線,爆發濾積的不滿和怨氣.就如你用很多錢去租一間豪宅,發現又漏水, 又甩皮, 電器又壞, 問題多多, 投訴了,但業主又不理, 竟然重話要加租,跟住重話唔高興可以走人.你有甚麽感覺呢??可笑的是原本20萬的debenture因為家長強烈反响,突然變了舊生15萬,新生20萬. 究竟最初20萬的原價是怎樣定出來的呢?為何竟有25%的減價空間?如果每個家長都是順民,對20萬逆來順受, 那麽”多”了錢會拿來作甚麽用途呢?15 萬之後,是否再有減價的空間呢?這些都是一般家長的疑問. Debenture的價目可以胡亂定立,隨意更改,家長們自不然對學校的財務管理能力存疑. 日後學生離校. 能否取回金額. 有問題會得到甚麽保障, 亦是家長的疑問? 海域國際都可以有8億(?) 不知所踪, Nothing is impossible.
今天到此為止, 因為越講越氣餒, 傷心又傷神!!
(待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