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一選校 王錦輝vs培僑
樓主: Nee001
go

王錦輝vs培僑   [複製鏈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醒目開學勳章 王國長老


59255
61#
發表於 18-5-28 11:34 |只看該作者
twhkleung 發表於 18-5-28 11:18
如有錯唔, 請指正.
其实大多非神级直資龍校如培/港, 到中一時都收约三分一外来生, 加上中二致中六不段有学 ...

That’s my point,中間太多變數
講句直接話,話等有親生仔時成績會好,只不過拖字訣吧了

Rank: 9Rank: 9Rank: 9


21188
62#
發表於 18-5-28 11:35 |只看該作者
請不要介意我这样問.
小一进来到中六畢业12年的親生仔, 和小二进來到中六讀了11年的学生有多大分別和分別在那里?

Rank: 6Rank: 6


7587
63#
發表於 18-5-28 11:4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Mum 於 18-5-28 11:56 編輯

其實「等親生仔」我覺得係比較好聽嘅講法。實情係新校初開,好難收到好學生,之後做到口碑可以揀學生,公開試成績自然更好。

Rank: 5Rank: 5


2169
64#
發表於 18-5-28 11:49 |只看該作者
joygigi 發表於 17-11-7 13:49
回覆 Nee001 的帖子

我對2間都有興趣,感覺培僑應谷少少,但王就喜歡佢數學可以跳級上課 ...
其實培僑每班都有幾個特別SMART的學生, 都可以跳級和高年級的一齊上堂


3822
65#
發表於 18-5-28 11:52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9Rank: 9Rank: 9


21188
66#
發表於 18-5-28 11:55 |只看該作者
A-Mum 發表於 18-5-28 11:46
其實「等親生仔」我覺得係比較好聽嘅講法。實情係新校初開,好難收到好學生,之後做到口啤可以揀學生,公開 ...
所以, "之後做到口啤可以揀學生", 其实同等12年親生仔出世是没关係的, 11年, 10年,.. 其实也可以, 主要睇学校能力多些

Rank: 9Rank: 9Rank: 9


21188
67#
發表於 18-5-28 12:00 |只看該作者
punlik 發表於 18-5-28 11:52
小學上來既都算親生仔.小二如果達唔到要求.亦不可能插入. 同小一入學既沒分別.
如果你沒小學班底, 中學收既 ...
咁其实教左11年出泥既成績, 应同考左12年既成績应不会有很大分別, 是嗎?

Rank: 6Rank: 6


7587
68#
發表於 18-5-28 12:04 |只看該作者
9284 發表於 18-5-28 11:49
其實培僑每班都有幾個特別SMART的學生, 都可以跳級和高年級的一齊上堂
唔知依家有無改,我仔幾年前係全級有十幾個英文跳級上堂嘅,中文、數學就課後有増潤小組。小六英文跳班最好,十幾個同學跟一個老師,我覺得個年學費好抵!


3527
69#
發表於 18-5-28 12:04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6Rank: 6


7587
70#
發表於 18-5-28 12:08 |只看該作者
twhkleung 發表於 18-5-28 11:55
主要睇学 ...
我意思係,唔關學校能力。學校都係咁教,有拔尖有補底。但係學到幾多,都在乎學生本身資質。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230
71#
發表於 18-5-28 12:27 |只看該作者
punlik 發表於 18-5-28 10:58
沒親生仔,未有成績前, 中學如何吸引到Band1學生入讀?幾間新直資中學都是要靠親生仔出來後先睇到成績,例如 ...
this means 最好都是靠好學生 ?

Rank: 9Rank: 9Rank: 9


21188
72#
發表於 18-5-28 12:2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whkleung 於 18-5-28 12:30 編輯
A-Mum 發表於 18-5-28 12:08
我意思係,唔關學校能力。學校都係咁教,有拔尖有補底。但係學到幾多,都在乎學生本身資質。 ...

同意,
意思係, 成績是連继的, 既在11年, 10年, 9年, ... 時看到持續进步, 到12年时, 成績佢能保恃, 便会特然有个利好因素出現(親生仔), 之后学校便能吸引一批高质小一中一生进場, 再6年后成績便更好了

Rank: 6Rank: 6


7587
73#
發表於 18-5-28 12:40 |只看該作者
MrBeast 發表於 18-5-28 12:27
this means 最好都是靠好學生 ?
仲有 好家長


3822
74#
發表於 18-5-28 12:50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9Rank: 9Rank: 9


21188
75#
發表於 18-5-28 12:53 |只看該作者
李大人 發表於 18-5-28 12:04
有TSA,估計有五成,入三大有35%
可否这样分析;
- 小六生50% B1, 絕大部份直升留下, 其如B2/3, 应也会选留下, 因B2/3要到外面选別校要比培更好是不太可能



- 外來中1收50人, 所以整体中1生分怖是B1生(绝大都是through-train), B2/3是外来和原校, 比例约(B1, 非B1) = (35%, 65%)
[约: (60 (親生B1) + 60(親生非B1 + 50(外来)) ]


- 刚好3大率也是35%, 既很有机会,在培能入3大的主要是親生B1仔. 所以在培想入3大, 最好小一进来而又到B1水平, 中一才进来成功机会便不太高了. 这也反影了(好)龍校的重要性.


但如从另一角度看, 培中学部似是保业績多於能提升学生水平多些, 如你本生是B1生, 便可B1畢業, 但如不是B1生, 畢业時很大机会也不会是B1.

Rank: 9Rank: 9Rank: 9


21188
76#
發表於 18-5-28 12:58 |只看該作者
punlik 發表於 18-5-28 12:50
你有沒見過非直資Band2中文中學經過學校努力變成Band1英文中學?
下! 这个真的不知到... 从來沒有成功例子嗎? 咁B2生和B2校在这制度下真的很吃亏了....


3527
77#
發表於 18-5-28 13:1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230
78#
發表於 18-5-28 13:16 |只看該作者
punlik 發表於 18-5-28 12:50
你有沒見過非直資Band2中文中學經過學校努力變成Band1英文中學?
但我見過非b1 出狀元


3822
79#
發表於 18-5-28 13:25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230
80#
發表於 18-5-28 13:33 |只看該作者
punlik 發表於 18-5-28 13:25
好大機會是新移民,而且不具持續性.
当年有個band2中學既反骨狀元...
講開新移民,計劃將來出國留學的新派家長,你們知不知道現時strongest competition 是來自那處的學生?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