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一選校 全港排名次第,呈分試是公平嗎?
樓主: rinarina
go

全港排名次第,呈分試是公平嗎? [複製鏈接]

Rank: 6Rank: 6


8550
61#
發表於 16-3-12 16:34 |只看該作者
冇錯,應該多元一啲俾家長選擇,各適其式.
Shares fr 張堅庭[明報]

教育議題實際上是一個政治議題,家長們必要明白而且不要害怕被標籤為搞政治,當四分一的稅收用在教育上,納稅人的不同意見就變得非常政治,而教育也是家庭的第一要務,孩子是當然的受益人,我們當然不會坐以待斃成為受害者。教育局長先天是政治人物以滿足雙方的需求,是真正的求穩,現在局面破碎,因為在上的只求風雨而不求穩,我們只能坐定定,唔好畀人拋落船。

這次和大家介紹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有什麼新意,讓各位參考。這裏介紹世界各地6間不同學校,如何因應自己、因應未來而各自精彩。

水上浮場 Makoko

尼日利亞的水上浮場Makoko,這間水上學校可容納100名學生,由國際級設計師設計,建設便宜快捷,混齡班房、基本設施班房、遊樂場地、廁所均有,設計彈性,可因應生育繁衍的非洲,盡早協助孩子以知識脫貧。

讓學生自由選課的 Orestad Gymnasium

Orestad Gymnasium 為丹麥的開放式教育體育館,學生上堂時自由選課,香港人一聽開放式必定以為是廚房。但丹麥這家高中有一個有玻璃外牆的體育館,可以容納超過1100名學生花上一半時間在這裏學習。校長要學生有和外面連接的感覺,課程設計也不是我們想像的文理分科,同學可按自己的興趣組合,共同做研究解決問題,而題材必定要緊扣社會,校長說未來趨勢就是教育融合社會需求,而非得高分數。

彈性學習的大視野中學

Big Picture Learning School 這間位於美國羅德島的大視野中學,要求學生入學時已知道自己興趣,完全開放的空間,老師就是師傅,興趣可以隨時改變,類似舊式的工業中學,但更有彈性,課程由法律到飛機工程都有。

無性別標籤幼兒園

無性別標籤幼園學平等博愛 Egalia Pre-School 瑞典的無性別標籤幼兒園,不論男女,不分性別,沒有She or He ,只有名稱,教育孩子以平等對待你我,做一個世界公民,不分宗教、膚色的區別,自由平等博愛,可能會被人標籤為瑞典左膠。

顛覆教育模式的 AltSchool

我先前已在此介紹過,可以說是急不及待把4 至14 歲學生投入最新科技知識和應用中,細細個就要用3D 技術製造玩具及自用物品,也是混合(齡)班,舉例你是三年級生可以上二年級的數學或四年級的英語課,家長反應熱烈,現在開始推廣到全世界去。

社區會堂變社區學校

NGO 學校課餘變社區會堂Sra Pou Vocational School 高棉的社區學校,由 NGO 的設計師設計,由學生及社區人士一起建造,學校容納不同年歲的學生,由 NGO 派出老師任教,學校不上課時會變作社區會堂, 舉辦社區活動, 包括小型買賣。1

Rank: 6Rank: 6


8550
62#
發表於 16-3-12 16:35 |只看該作者
今天續說世界教學新潮流,了解先進國家如何看待教育與實際社會需要。
希望讀者與上期連續看,有了基本概念,就不要被 TSA 弄得頭昏腦脹,心裏的底氣也厚一些,不要往死要考得好成績的思維去。

P-TECH 高中(紐約市)這是 IBM 設計的「STEM(數理科技課程)優化版」課程,培養職場缺乏的科技員工,是六年的一條龍訓練,不像 IVE 唔鹹唔淡,畢業後可以立時投身職場。老師是科技職場人士,以師傅帶徒弟的精神傳授知識,包括待人接物和適應市場變化,因此幾乎沒有考試。同學畢業就已經得到社區學院(紐約市科技學院)的副學位,要繼續進修,學分可累積完成大學教育。

你想想我們花在考試補習的社會成本,如果轉換到這種科技先修學院,會如何補充社會不足。這個似足以前「學師仔」的傳藝手法,在美國方興未艾,在德國則十分成熟,而以色列實行教育與企業需求的配對,成功把沙漠之國變作花城,輸出世界。這種職業專科(科技、電腦工程)值得學習。

Steve Jobs School 喬布斯學校(荷蘭)以蘋果教主命名的學校,壓根兒不把傳統學校放在眼裏,老師給每個學生一個屬於自己的發展計劃書,每六周由老師評家長估。老師以「coach」自稱,Coach 不可直接譯作「教練」,應類似生命導師,由4 至12 年級,肯定每個人的計劃發展不一樣,按人施教,每人有自己的 Apps,天文地理盡在其中。

Brightworks School(三藩市)鼓勵小孩子自小面對不同的挑戰,學習面對危險,例如玩火,拆走廚房用具去研究;尤其重視創意,美術、話劇,培養他們顛覆舊有思想,座右銘似乎是「創造從破壞開始」。

Carpe Diem Schools(俄亥俄)學校將課室變做辦公室,不同學生有不同Project,也鼓勵學生多元化學習,培養自己的興趣,而學習媒介首選是網上課程,不明白的地方才和老師商量。這所學校成績比很多學校優勝,學習一年有如別校的三年時間。同樣重視學生的多元性格和能力。

Innova Schools(秘魯)在秘魯這發展中國家竟有如此大膽的嘗試。這間學校以網上科技學習為主,老師作輔導,以小組學習,但對自己的文化傳統仍然擁戴。學校設計也別出心裁,全是大師的設計。這個學習理念非常成功,全國已有29 所學校,從幼稚園到11 班,學校收費大約千多港元一個月。看看數學成績,國民數學能力測試總體達標率17%,該校學生則有61%。

Blue School(紐約市)以創意創新為學校理念,二年班到八年班,不論大小,鼓勵從「打爛沙盆璺到豚」開始去理解這世界,不怕破壞規矩,最怕墨守成規,因為網絡社會變化太快,他們必須有相應的學習態度。

Samaschool(三藩市)學校理念是「永不太晚」。訓練職場人士,尤其低收入階層,用最短時間催谷他們的數碼學習能力,有了應用電腦的能力,他們的收入普遍提高三分之一,而且有更多晉升機會。

上述全球最有創意的學校都有一共同特徵,就是認同學生各有特色,按人施教,創意先行,利用科技教授數碼知識。再想想我們的 TSA  多麼不堪,還在爭論操卷是否需要,人家到了火星,我們仍然停留在抬轎上山頂的階段。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1571
63#
發表於 16-3-14 09:19 |只看該作者
別人的方式, 制度, 不一定適用於本地, 只懂盲目地東施效顰, 最後好大機會事倍功半, 甚至徒勞無功
還記得初為父母時,對孩子的期望嗎?我當時只想他/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隨著時光飛逝,人的期望慢慢變了,變得越來越有要求。所以要經常提醒自己:毋忘初心
箴言4:23 -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22:6 -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

Rank: 6Rank: 6


8550
64#
發表於 16-3-14 10:47 |只看該作者
回覆 hkpapa852 的帖子

Are you talking about DSE?

點評

hkpapa852  教育制度  發表於 16-3-14 11:35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