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262 小時
- 最後登錄
- 18-5-31
- 國民生產力
- 24
- 附加生產力
- 2118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3-11-10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276
- 主題
- 36
- 精華
- 0
- 積分
- 4418
- UID
- 16008
 
|
回覆 #72 eviepa 的文章
Eviepa:
社會近一二十年急劇轉變, 家長是否還常以想當年來印證子女現今的教育方法.
你說的幾十年前, 家長和學生的讀書壓力有如今的大嗎? 當年英中掛羊頭的年代, 還可存在較多中中名校, 中中未受到矮化. 幾十年前只有少數精英才可入讀大學, 大多數中學畢業已出社會工作, 英語應用要求也只內部而已. 但現今學生多以入讀大學為目標, 國際化下大學也更重視學生英語能力, 也更多學生出外留學. 交通資訊發達, 公私上我們也更多與世界接觸, 出外交流, 自行旅遊. 但教育當局十年來與社會和個人強烈需求背馳, 給學習來了一個母語教學緊箍咒, 收緊英語學習人數, 少數變為精英, 渴求下競爭得更為激烈. 為成為精英, 為保精英, 家長, 學生, 學校由幼稚園至中學鬥得死去活來. 各方資源, 時間, 精力大量投入, 半數花在競爭上, 做得到的成為消耗教育, 做不到的慘變虛耗教育, 令不少學生未到高小已失去學習動力信心. 這和母語教學政策是否有些關連?
今年小學放榜, 有一位小朋友得獲首選, 對傳媒說好彩不用入讀垃圾學校, 立即受到不少網民攻擊. 小小年紀都知道標籤效應, 垃圾之喻是有對比性, 不知道和我們母語政策下標榜凸出精英有沒有關係?
你說歷來任何政策都會受到批評. 但是否現今有問題政策不要再批評, 不求改進, 安於現狀. 官員和家長其實同一想法, 只施行政策, 但對其子女教育另有對策. 但香港很多家長沒有能力面對不良政策, 找出對策, 致陷入教育困境.
我說"支持母語者無言以對, 無力反對", 不是指家長, 是指有份制定母語教學的官員和教育學者. 不支持母語政策的家長多年來也是無力反對. 其實家長追求英中已有幾十年了, 你覺近年急劇, 只因選擇放寬, 英語直資, 升中自行加額和跨網更多選擇, 更能凸顯家長歷來大幅傾向.
今次政策改變, 不是官員順應民意, 也不是"孫公"力足以改弦易轍. 是在母語多年推行下, 很多我們已知或不知的外部內部的事實數據, 已一一浮現, 証明母語政策敗筆, 再下去後果嚴重, 才令制定支持的官員學者, 再無有力理據反對改革.
「掛羊頭、賣狗肉」. 我理解你和一些學者的擔憂. 不過, 香港小學教育不良, 語文程度差異甚大. 中學時, 因應不同程度學生, 任何一種或混合語言教學都有得着或失着, 應由教師對學生能力作出評估調適, 不應一刀切全中或全英. 分班分流分科分程度, 其實有不少中小學早已進行中, 不應再限制教學語言. 學校或會「掛羊頭、賣狗肉」去招徠學生, 直資學校都可能有此問題. 我們唯有相信家長的明智選擇, 好過信一刀切的剝奪性決定.
你說 … //我支持母語教育,好像很支持政府的政策,但實際上,我早就對香港教育制度失了信心,先是送女兒到另類小學,現在是找一間就近的中中,就是要能讓女兒騰出時間來,做一些我認為最適當的學術活動。反而你卻倚賴現成教育機制。有趣。//
你為女兒小學選擇另類學校, 但該校仍受本地制度制衡或受其害, 也受家長要求所導向, 要中途中英分流, 或引起標籤效應, 非你所想. 除了選讀中流之外, 你能影響學校或別選他校嗎? 又或令愛將入讀的中中, 將來順應潮流, 依照制度所許, 半中半英, 令她損失一半課外餘閒, 大失所算, 你又如何應對, 離開這個教育制度下的學校, 到國內台灣升讀中文學校去?
你支持母語, 選擇中中讓女兒騰出時間, 做一些學術活動, 是說課外吧, 如果中中課外時間會比英中多, 為什麼英中在學界體育、音樂、學術比賽中比中中佔壓倒性好成績, 這些優勝結果要不要化很多時間練出來, 沒課外時間怎能成就. 我想中中學生有心向學的, 課外一樣要花時間, 培正學生應不比英中學生輕鬆, 要好成績, 可能還較辛苦. 中中生無心或無力向學者, 課外餘暇自然多, 結果當然是全零部隊.
我反對一刀切母語教學政策, 但小兒能入讀英中, 制度對他有利, 對我來說是有幸, 不是有趣. 但政策對整體社會和學生語文發展有礙, 少數英中受寵, 對英中或小兒來說也不是好事, 少競爭下學生自以為英語了得, 高人一等, 也減低提升動力.
… //我敢寫包單,幾年後,這個新語文政策亦會像「升中試」、「學能試」、「掛羊頭、賣狗肉」教育法、以及今天「一刀切語文政策」一樣,會成為公敵,成為眾人咒罵的目標。//
佩服你的前瞻. 制度未有細節落實執行前, 我不會推測將來結果. 任何事不會完美, 反對批評一定有, 可以改進. 新政策是否成為公敵, 除非大部分家長將來與自已一往所想所求相背. 語文要求有其長遠實用性, 不是趕潮流或短暫時髦, 也不是家長個人一時喜好意向, 較難改變.
[ 本文章最後由 囝囝爸 於 08-6-10 00:07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