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53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1-10-12
- 國民生產力
- 36
- 附加生產力
- 26806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2-10-30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16390
- 主題
- 6
- 精華
- 0
- 積分
- 43232
- UID
- 1048754
   
|
本帖最後由 MrBeast 於 18-11-28 17:45 編輯
[color=rgba(0, 0, 0, 0.84)]香港向來奉行精英主義,讀書叻、成績好等於「乜都叻」,但單是分數不能夠反映學生的處事、解難、溝通、觀察等領導才能。傑出青年協會 (傑青會) 獲教育局支持協辦,首次舉辦了一場學生界別的選舉盛事 — 「明日領袖選舉2018」,選出八位領袖生,更可與各界傑青代表往上海交流。而其中一位得獎領袖生,是一位Band 2中學的中三學生,吳嘉正。
小學不入精英班:資源有別
]雖然面試過程,要求參加者不穿校服,但個性直率的阿正笑言:「能看出名校生很有自信,即使不說話,也有一份氣場。」阿正絕對不是這種名校的氛圍長大。他就讀的小學行精英制,成績平平,落入一般班別,「以前小學唔會有上進的心,班裏面都冇呢種氣氛。老師唔會話比你聽,學業成績有幾重要。」直至升上一所band 2學校,成績名列前茅,擠進精英班,回望過去,才意識到那時小學精英班的學習資源更多,「至少資深的老師都會教精英班,同學參與的活動都較多,有時聽返精英班同學家長講返,知道佢哋資源會多啲。」
「非精英班」同學:不發掘興趣
「唔係精英班同學,唔會太勇於發掘自己的才能和興趣。」阿正說。不在精英之列,老師不會在學業上施加壓力,亦不被鼓勵全人發展。昔日的阿正,「精英班同學可能參加多啲活動,又朗誦,又學樂器。但我冇參加任何課外活動。」今日的他,積極參與校內校外各種領袖訓練活動。跳出精英制下的框框,逃脫滄海遺珠的命運,阿正說改變他的是辯論隊,大大提升思辯的能力,老師再鼓勵他參加校外領袖訓練計劃,甚至推薦他參加傑出青年協會舉辦的全港學生領袖選舉——「明日領袖選舉2018」。阿正,正是從數百名學生之中被挑選出八位領袖之一,更是最年輕的一位。
解難能力讓傑青留下印象
傑青會打破固有「成績為先」的學界選舉準則,以學生的個人素質作評審標準,如溝通能力、觀察力、解難能力等等。阿正說:「我抱住想了解自己的心態參加。知道有好多band 1學生參加,我志在汲取經驗。」被選出的八位領袖生,與八位曾獲傑青殊榮的各界精英,一同參與上海交流團。其中一位隨行的傑青高鼎國經常強調成績不是一切,八人之中,阿正的冷靜、解難、領導的能力反而令他留下深刻印象。高:「有一晚,我著他們不乘旅遊巴,靠實體地圖走路回酒店,女生們一支箭咁行,阿正初頭唔出聲,後來卻指正大家行錯路。」後來又有女生被偷電話,一向表現機智的女生,也擔心得哭起來,阿正卻自動幫忙,陪同女團員到警局報案。
[color=rgba(0, 0, 0, 0.78)][color=rgba(0, 0, 0, 0.78)]隨行的傑青來自各界,有運動員、商界、醫生、建築界等等,高鼎國:「想佢哋知道用不同角度分析事情,我哋傑青因為都有唔同意見。」例如現時上海使用人口辨識電子系統,可以分析商場不同位置適合那些客群,但隨團的建築師提出侵犯私隱問題,但阿正則反思到關鍵是如何使用電腦得宜,高鼎國補充:「好似如果只係統計出入的人數,就算有郭富城入嚟,電腦辨認到,反而人就會認得出。」交流團亦參觀上海一個實驗小區,如何透過智能系統監察獨居老人的活動、管理渠道等,旨在開闊學生的國際視野。
[color=rgba(0, 0, 0, 0.78)]src hk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