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福建中學附屬學校 Re:臻美家長
樓主: jochebed
go

Re:臻美家長 [複製鏈接]

Rank: 8Rank: 8


19346
721#
發表於 05-9-8 20:20 |只看該作者

Re: 臻美家長

hi!我今日收到信17/9去臻美面試,請問各位家長我想知道大概會考小朋友咩?會唔會同家長面談,THANKS!

Rank: 2


72
722#
發表於 05-9-8 21:44 |只看該作者

Re: 臻美家長

HIN_bb,

小兒今年入讀臻美小一, 猶記得上年小朋友及家長在同一日同一時段分別接見, 大約十個小朋友由老師帶入課室, 我個仔話畫吓畫, 寫吓字, 玩吓集髒遊戲等等, 我見佢出來的時候臉仔紅晒, 很是興奮.  

至於家長會與小朋友分開, 十對家長一起由校長或老師接見,我是由梁校長及副校接見, 她們問很多問題, 十對家長分先後每對家長都要回答, 其實內容都是圍繞家長與學校是否目標一致, 對孩子的期望及要求等, 總之一個小時裹可以講基乎沒有停過, 我覺得如果你真的有興趣讀此校, 父母應該預備一吓學校的資料, 因為梁校長絕對希望家長能與學校有共同理念的.

Cindy Tsang     

Rank: 3Rank: 3


433
723#
發表於 05-9-9 02:05 |只看該作者

Re: 臻美家長

各位家長

上星期五參加由屋邨會所舉辦的[升小講座],邀請鄰近的聖愛德華葉校長、基顯李校長及基法馮校長出席,分別介紹他們的學校。

聖愛德華介紹他們的課程,例如訓練小朋友互通能力,多元化智能,一生一體藝,兩文三語、電腦科技學習、電台設施、傳媒教育……….等。而基顯及基法亦說課程跟聖愛德華類似,不再重覆。

其實每間學校都要跟隨教統局訂立的課程大綱,包括臻美。因此對一些偏向活動教學較多的學校,其內容與臻美類似,並不感到奇怪。

因此用些時間,將所寫過的資料,整理及更新,列出我們的不同之處:

1一條龍
一條龍學校在高小時,不需為升中學位而作出排位競爭,可以貫徹始終的推行我們的教學模式。可以將原本的操練時間用於他們為學生設計的課程,就進度而作出適當的調校。並可更新教師的授課方法,以引導代替灌輸;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模式,以探索代替接收;也要改變應試文化,以求取知識代替求取分數。

是九年一貫,全港獨有,因此由小一至中三在油塘現校上課。而高中學院就會在另外的地方,而且不止一座校舍。

2課程
我們用[主題教育]去串連融

Rank: 8Rank: 8


19346
724#
發表於 05-9-9 08:26 |只看該作者

Re: 臻美家長

cindycmtsang

thanks!
cindycmtsang 寫道:
HIN_bb,

小兒今年入讀臻美小一, 猶記得上年小朋友及家長在同一日同一時段分別接見, 大約十個小朋友由老師帶入課室, 我個仔話畫吓畫, 寫吓字, 玩吓集髒遊戲等等, 我見佢出來的時候臉仔紅晒, 很是興奮.  

至於家長會與小朋友分開, 十對家長一起由校長或老師接見,我是由梁校長及副校接見, 她們問很多問題, 十對家長分先後每對家長都要回答, 其實內容都是圍繞家長與學校是否目標一致, 對孩子的期望及要求等, 總之一個小時裹可以講基乎沒有停過, 我覺得如果你真的有興趣讀此校, 父母應該預備一吓學校的資料, 因為梁校長絕對希望家長能與學校有共同理念的.

Cindy Tsang     

Rank: 8Rank: 8


19346
725#
發表於 05-9-9 08:27 |只看該作者

Re: 臻美家長

Jackiesau

多謝你分享咁詳細既資料,thanks!
[quote]
Jackiesau 寫道:
各位家長

上星期五參加由屋邨會所舉辦的[升小講座],邀請鄰近的聖愛德華葉校長、基顯李校長及基法馮校長出席,分別介紹他們的學校。

聖愛德華介紹他們的課程,例如訓練小朋友互通能力,多元化智能,一生一體藝,兩文三語、電腦科技學習、電台設施、傳媒教育……….等。而基顯及基法亦說課程跟聖愛德華類似,不再重覆。

其實每間學校都要跟隨教統局訂立的課程大綱,包括臻美。因此對一些偏向活動教學較多的學校,其內容與臻美類似,並不感到奇怪。

因此用些時間,將所寫過的資料,整理及更新,列出我們的不同之處:

1一條龍
一條龍學校在高小時,不需為升中學位而作出排位競爭,可以貫徹始終的推行我們的教學模式。可以將原本的操練時間用於他們為學生設計的課程,就進度而作出適當的調校。並可更新教師的授課方法,以引導代替灌輸;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模式,以探索代替接收;也要改變應試文化,以求取知識代替求取分數。

是九年一貫,全港獨有,因此由小一至中三在油塘現校上課。而高中學院就會在另外的地方,而且不止一座校舍。

2課程
我們用[主題教育]去串連融

Rank: 4


506
726#
發表於 05-9-9 10:49 |只看該作者

Re: 臻美家長

多謝您詳細的介紹. 因未參加過校方的簡介會, 所知有限.

除了學校的辦學方式外, 所欣賞的還包括: 校服, 午餐安排及各式的校外活動.
相信可以順利通過面試.    

題外話, Jackiesau 您似乎對以前發生的事仍有些耿耿於懷. 放下包袱不是一件好事嗎? 您是讀書人, 恕我多說了.

Rank: 8Rank: 8


19346
727#
發表於 05-9-9 10:54 |只看該作者

Re: 臻美家長

白羊座

你小朋友幾時去臻美面試呀,我仔仔19/7呀!

Rank: 4


764
728#
發表於 05-9-9 12:26 |只看該作者

Re: 臻美家長

Jackie

can you tell me more about the following :
1) is it a very religious school just like 音小
2) are they going to have Eng steam in 06-07, how much is the school fee
many thanks

Rank: 3Rank: 3


347
729#
發表於 05-9-9 13:09 |只看該作者

Re: 臻美家長

kidsss 寫道:

多謝Jackiesau 的詳盡介紹.
愚見認為:
臻美推行的是愉快學習,達致終身學習.
即使家長是需要工作的,也不要忽略孩子的初小時段, 我校是很多親子專題習和親子伴讀,要把握親子的機會. 有專家認為九歲前是培養閱讀的好時機, 雖然我校是不催谷,少功課;它強調並推動閱讀,家長們要善用我們的統一物資, 千萬不要讓 TV & Computer 成為小孩子的保姆.

至於請補習先生,若是要精益求精,亦未嘗不可.
但只因要幫小朋友溫習課文,不如早點培養他的閲讀能力和自理能力,平日留心聽書,認真學習,毋用擔心他應付不來.


kidsss:

好欣賞妳的真知灼見!     

Rank: 3Rank: 3


347
730#
發表於 05-9-9 15:32 |只看該作者

Re: 臻美家長

肥火箭:

多事的說——
no one know how "very religious school is 音小"
除了就讀在這間學校的學生和家長,同意嗎?

個人認為絕不應將不認識的事物互相比較!

我總覺得找學校不外三個原則:
1. 先確實找出自己要求學校最重要具備的是什麼。
2. 努力認識心儀的學校有沒有自己最想要的元素。
3. 要反問若學校的大方向與自己的要求吻合,只是小地方有待改善,要做好心理準備盡量配合與包容。

這樣,將來學校、小朋友和家長都會開心些!

Rank: 3Rank: 3


347
731#
發表於 05-9-9 17:46 |只看該作者

Re: 臻美家長

Jackie:

多謝您提供了有關芬蘭的教學現況與其超卓的成效,讓我目光開闊之餘,亦再次令我以選擇臻美為榮!

    

Rank: 3Rank: 3


347
732#
發表於 05-9-9 19:26 |只看該作者

Re: 臻美家長

Jackie:

忘記多謝您多年以來對學校所懷有的熱誠與付出的辛勞!

最近的一篇文章由學制、課程、收費……以至報名資料都一一詳錄,可謂盡心竭力,無微不至!

很同意您所講的:「列出臻美特式,就是希望有興趣的家長認識較深入,對自己及小朋友不會錯配;否則到時共坐一條船時,又用很多不同的理由去干擾船長,甚至跳船後,還想弄沉隻船。」

對於一些「入校未深」的未來家長善意的勸解,誤以為您是不易釋懷之輩,您除了一笑置之,我想我或可代您勸導他首先要了解一下最近期「清泉泛濫」是怎樣一件事。又或是提點他多留意投訴文化對教育的影響。

若然他仍然不明白,就請他看看「小學雜談」現在正上演的某校被離校家長不斷狙擊的真人 show!

我想,盡力去防止不斷重演的家校衝突於未然,是每一位愛孩子、愛臻美的家長應該做的。那份因投入而有的情懷,被人誤解成不明白事理,對人有偏見,我想我們要反過來包容一些未來家長因未建立起愛校的心與未徹底認識某些家長的橫蠻而未能掌握事情的真實面所引起的「善意提點」!

Rank: 3Rank: 3


433
733#
發表於 05-9-10 00:03 |只看該作者

Re: 臻美家長

肥火箭
本人並沒有宗教信仰,辦學團體並非是一間教會,故此覺得臻美並沒有太濃厚的宗教色彩,不過家長會會有祈禱及唱聖詩。

今年開始,在一年級及五年級增設英語環境班,學費$28,000一年。現時二三四年級要等待五年級時才可以選擇報讀,即三年後08-09年度,小一至小六都會有普通班及英語環境班設立。

白羊座
多謝您的提點。三年前的事情,並沒耿耿於懷,相反當時令臻美加快改革,令我更深入瞭解臻美,加强我對臻美的信心。只不過在過去一年,與其他家長傾談,有少部份家長就是諸多挑剔,每事投訴,心中只有自我。因此不期然寫了少少過火字眼。


jochebed

久違了,現時才放完暑假?

昨晚再細看芬蘭教育制度特點,除講述老師外,其他各點,包括希望小朋友喜歡上學,培養學習興趣。學習如何做人處事、道德倫理、邏輯思維、創造和表達能力等。不背誦,要學生自己找資料。都是我們的理念

在香港推行是不容易,領導人、管理人大多短視,快餐文化,沒有歸屬感。引致一般家長沒有耐性,追求分數,強調優勝劣敗。不過更令我驚呀的是賢仔的殺手並非是為兩三萬的內地人,而是兩個只有16歲的中四生,我們的教育是否出現問題?

臻美在梁校長帶領走着報章提到的芬蘭教育制度,提供營造愉快學習的環境,小朋友開心上學就有興趣學習;提倡親子互動,鼓勵思考,灌輸正確的價值觀。

我們如果認同臻美的教育理念,就希望家長們可以付出及支持多一點,多點歸屬感,才可以做到芬蘭教育制度特點。

不知您的高見又如何?

Rank: 4


506
734#
發表於 05-9-10 11:04 |只看該作者

Re: 臻美家長

Rank: 4


506
735#
發表於 05-9-10 11:25 |只看該作者

Re: 臻美家長

jochebed 寫道:
Jackie:

忘記多謝您對學校多年以來所懷有的熱誠與付出的辛勞!

最近的一篇文章由學制、課程、收費……以至報名資料都一一詳錄,可謂盡心竭力,無微不至!

很同意您所講的:「列出臻美特式,就是希望有興趣的家長認識較深入,對自己及小朋友不會錯配;否則到時共坐一條船時,又用很多不同的理由去干擾船長,甚至跳船後,還想弄沉隻船。」

對於一些「入校未深」的未來家長善意的勸解,誤以為您是不易釋懷之輩,您除了一笑置之,我想我或可代您勸導他首先要了解一下最近期「清泉泛濫」是怎樣一件事。又或是提點他多留意投訴文化對教育的影響。

若然他仍然不明白,就請他看看「小學雜談」現在正上演的某校被離校家長不斷狙擊的真人 show!

我想,盡力去防止不斷重演的家校衝突於未然,是每一位愛孩子、愛臻美的家長應該做的。那份因投入而有的情懷,被人誤解成不明白事理,對人有偏見,我想我們要反過來包容一些未來家長因未建立起愛校的心與未徹底認識某些家長的橫蠻而未能掌握事情的真實面所引起的「善意提點」!



jochebed

閣下文字精闢, 令人敬佩.. 不過若將一句話演繹成一台戲,
可是要別人非看不可乎?
看了您的回應, 我只能自責: 多事為何?
我認同喜愛一家學校, 為學校護航是家長不可推卸的責任.
如此我們才能同我們的子女一同融入學校的生活.
可是, 生活中總有些不如意, 為我們帶來點點漣漪, 也正因如此, 我們的生活才會多彩多姿.
幾個月來, bk有關學校問題的討論一一閱過, 奈於資質有限,
未能參透各種大小風波, 只是抱著 個人的理念, 好學校是需要自已去感受的, 別人的言論如何能輕易影響自已的作法?
在好的言論中發掘不足之處, 在評論的聲音中尋找認同.
如有得罪, 請諒.  

Jackie:
再次謝謝您對學校的介紹.

Rank: 3Rank: 3


347
736#
發表於 05-9-10 15:19 |只看該作者

Re: 臻美家長

白羊先生/女士:

多謝您的過獎,請不要感到自責,我欣賞的是您的善意!

若然我能將一句話演繹成一台戲;那您更令人佩服!

「臻美家長」已到五十頁,由開始時的 Little fat pig 到近期的清泉,痛心的總結,應了某句說話:「歷史一再證明人類從來不曾在歷史中吸取教訓!」

最初我是深感阻礙教育改革的不是誰,正正是口口聲聲關心子女的家長,才開設此園地作交流。沒想到您的本領更強,一句「讀書人應放下包袱」,善意的叫停。

事實上,那些家長早就離校。惟「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總希望新一批的家長能多了解臻美,免得讀了一下,就邊走邊罵,令一些想入臻美的家長們望門卻步。
這大概是讀書人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吧!

依在下看來,或許您是少數有自己主見的家長。需知「人言可畏」,縱使我不能禁止別人的口,我有絕對的責任說出我所知。我深信,這是每一個愛臻美的家長所共有的心。

在不足的教育環境裡,我發現了臻美的理念,如穫至寶;
在評擊的言論噪音裡,我感受到家長的勢利,不勝感歎!

祝有緣重遇在臻美的校園裡!  

Rank: 3Rank: 3


347
737#
發表於 05-9-11 01:01 |只看該作者

Re: 臻美家長

Jackiesau 寫道:
各位臻美家長

今天生菓報A26版登了一篇[以尖子多寡評價教育?],內容主要談論[芬蘭的教育制度]。我們臻美的教育理念與他們大部份特點不謀而合。

林 自 強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會 計 學 院 副 教 授 及 專 業 會 計 學 後 學 士 文 憑 ( PDPA ) 課 程 主 任

新 學 期 伊 始 , 九 月 號 的 英 文 版 《 讀 者 文 摘 》 刊 登 了 一 篇 文 章 , 相 信 很 多 香 港 家 長 都 有 興 趣 閱 讀 。 這 是 一 篇 有 關 芬 蘭 的 教 育 制 度 的 文 章 。 芬 蘭 在 近 年 的 經 濟 合 作 及 發 展 組 織 進 行 的 國 際 學 術 評 估 ( 簡 稱 PISA ) , 在 多 方 面 都 名 列 前 茅 。 芬 蘭 與 香 港 教 育 制 度 的 理 念 大 相 逕 庭 , 值 得 比 較 。

本 人 在 去 年 十 二 月 二 十 九 日 在 本 版 已 指 出 , 是 項 國 際 評 估 發 現 , 香 港 學 生 對 學 校 最 欠 歸 屬 感 , 對 教 育 制 度 最 不 認 同 , 對 學 校 的 疏 離 感 亦 最 大 , 但 這 訊 息 卻 被 完 全 忽 略 。 芬 蘭 的 不 同 制 度 , 當 能 給 我 們 靈 感 , 作 出 反 思 。 教 育 改 革 無 論 多 麼 熱 切 , 但 方 向 走 錯 了 , 只 能 消 磨 莘 莘 學 子 的 光 陰 , 增 加 他 們 的 重 擔 。
芬 蘭 在 七 十 年 代 中 也 在 十 字 路 口 中 反 思 其 教 育 制 度 , 當 時 芬 蘭 跟 歐 洲 很 多 國 家 一 樣 , 小 學 有 分 班 試 , 決 定 學 童 成 績 高 下 ; 好 的 進 精 英 學 校 , 差 的 進 行 職 業 訓 練 。 當 時 的 改 革 旗 手 高 瞻 遠 矚 , 明 白 教 育 最 重 要 的 是 以 人 為 本 , 學 校 不 應 淪 為 為 工 商 業 提 供 工 人 的 場 所 , 開 始  手 取 消 以 考 試 掛 帥 的 制 度 , 給 老 師 自 主 權 , 決 定 進 度 和 教 材 。 八 ○ 年 代 開 始 將 不 同 能 力 的 學 生 合 於 一 班 , 由 九 四 年 開 始 , 大 量 下 放 行 政 權 , 讓 學 校 和 老 師 更 大 地 自 主 校 政 。

以 芬 蘭 為 榜 樣
芬 蘭 教 育 制 度 大 約 有 以 下 特 點 :

一 、 芬 蘭 的 教 師 是 極 被 尊 重 的 行 業 , 工 資 不 比 其 他 專 業 遜 色 , 教 育 系 比 其 他 學 系 如 醫 科 、 法 律 等 的 收 生 更 嚴 格 。 教 學 人 才 好 , 自 然 培 養 出 好 學 生 。

二 、 老 師 自 主 程 度 高 : 老 師 可 自 由 選 教 材 , 也 不 用 受 各 類 基 準 試 評 估 , 備 受 信 任 , 自 然 可 以 全 心 投 入 教 育 工 作 。

三 、 當 地 不 重 視 各 種 會 考 , 認 為 若 這 樣 做 , 學 生 只 會 成 為 考 試 機 器 ; 其 他 更 重 要 的 學 習 , 包 括 如 何 做 人 處 事 、 道 德 倫 理 、 邏 輯 思 維 、 創 造 和 表 達 能 力 等 , 若 不 在 考 試 範 圍 內 , 學 生 可 以 一 概 不 理 。

四 、 當 地 強 調 學 生 獨 立 自 主 、 不 強 調 背 誦 , 要 學 生 自 己 找 資 料 。 芬 蘭 學 者 認 為 如 果 學 生 只 是 記 下 甚 至 背 誦 老 師 所 說 的 , 他 們 實 際 上 沒 有 真 正 學 習 。

五 、 芬 蘭 學 校 氣 氛 輕 鬆 , 目 的 是 希 望 同 學 喜 歡 回 校 , 培 養 學 習 興 趣 。

六 、 對 遲 緩 的 學 生 不 離 不 棄 。 根 據 PISA , 芬 蘭 的 成 績 評 估 這 樣 高 的 原 因 , 是 因 為 芬 蘭 最 差 和 最 好 的 學 生 的 差 距 最 小 。 他 們 強 調 互 相 學 習 , 能 力 高 的 學 生 幫 助 較 弱 的 , 老 師 給 予 最 差 的 學 生 較 多 耐 性 , 讓 他 們 成 長 。 這 只 有 在 不 事 事 強 調 競 爭 的 學 習 環 境 下 才 能 達 到 。

掌 握 教 育 目 標
芬 蘭 和 香 港 的 制 度 很 不 同 。 從 管 理 角 度 而 言 , 香 港 重 視 一 套 以 官 僚 架 構 為 主 的 控 制 系 統 。 每 樣 工 作 都 有 仔 細 的 程 序 規 定 , 強 調 評 估 , 有 很 強 烈 的 汰 弱 留 強 氣 味 , 怪 不 得 學 生 對 學 校 的 歸 屬 感 這 樣 差 。 反 觀 芬 蘭 重 視 培 養 學 生 對 學 習 的 興 趣 , 而 學 習 的 目 的 不 是 背 誦 , 也 不 是 怎 樣 更 快 地 完 成 習 題 , 而 是 在 愉 快 的 學 習 氣 氛 下 培 養 創 造 力 , 將 公 開 試 的 壓 力 減 至 最 低 ( 大 學 入 學 才 有 公 開 試 ) 。 芬 蘭 的 成 功 , 在 於 他 們 能 正 確 掌 握 教 育 的 核 心 目 標 。
這 樣 的 教 育 投 資 有 用 嗎 ? 世 界 經 濟 論 壇 將 芬 蘭 列 為 競 爭 力 最 強 的 國 家 , 其 他 成 就 包 括 貪 污 率 全 球 最 低 , 圖 書 館 借 書 率 最 高 , 研 究 投 資 最 多 。 芬 蘭 人 口 五 百 多 萬 , 比 香 港 還 少 ; 這 樣 的 成 就 , 殊 不 簡 單 。

增 加 學 習 興 趣
芬 蘭 的 教 育 經 費 是 不 是 很 沉 重 ? 不 是 , 比 很 多 歐 洲 國 家 還 低 。 它 將 教 育 局 權 力 下 放 , 減 少 不 少 官 僚 架 構 重  。 學 童 入 學 年 齡 是 七 歲 , 學 童 平 均 一 星 期 用 於 學 校 和 功 課 的 平 均 時 間 是 三 十 小 時 , 比 亞 洲 國 家 平 均 的 五 十 小 時 以 上 明 顯 少 , 但 這 種 制 度 卻 能 增 加 學 生 學 習 興 趣 。
教 育 制 度 成 功 與 否 , 不 在 乎 它 每 年 能 製 造 多 少 10A 尖 子 , 而 是 能 培 養 學 生 對 求 知 的 興 趣 , 啟 發 他 們 的 創 造 力 。 在 多 年 的 透 不 過 氣 來 , 強 調 優 勝 劣 敗 的 教 育 制 度 下 , 這 類 香 港 學 生 並 不 多 。 教 育 改 革 何 去 何 從 , 很 多 大 方 向 的 問 題 , 仍 待 討 論 。 但 怎 樣 增 加 學 生 學 習 興 趣 , 怎 樣 減 少 學 生 對 學 校 的 疏 離 感 , 卻 是 刻 不 容 緩 的 事 。

Jackie:

無論是十六歲的犯案學生,抑或是只有廿歲幕後策劃的後母,都令社會反思香港的教育改革已刻不容緩。弱勢政府每一步的政策改變,都離不開因為社會已承擔了極其沉重的代價。若您的記憶猶在,促使當年教育步入改革的,正是常有發生的學生輕生事件。回想起來,我們是極幸運的一群(或說是蒙上天恩寵),因為孩子讀小一正值第一年有直資。

Rank: 3Rank: 3


347
738#
發表於 05-9-11 20:12 |只看該作者

Re: 臻美家長

Jackie、各位臻美的家長:

我們身處在香港這個中西文化匯聚的國際都會,論教育亦應以國際視野觀之!

多謝有心人 Jackie 轉載這篇好文章,當我們愈認識芬蘭的教育,就會愈明白梁校長所走的方向所具有的前瞻性。臻美是香港教改的先鋒,由開始到現在都備受質疑。說到底都是因為作為家長的未透徹認識教育真正的目的,或說是擺脫不了殖民填鴨教育的舊有模式。

要由控制式的單向灌輸、機械式的死背硬抄、汰弱留強的分數比拼中蛻變成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方式,其間要對學生有極大的愛心、絕對的信任和真正的尊重。

惟有當教育工作者深切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天所賜獨一無二的個體,尊重他們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表達、不同的學習模式,才可引導他們將他們天賦的潛能發揮到極至。

正如臻美所做的就是讓孩子喜歡上學,由彩虹般的校舍、七色的校服至如兒歌般容易上口的校歌。只要細心留意,不難發現學校的心思,值得我們欣賞!

教學方面,老師著重鼓勵和肯定學生,發展他們的自信心。引導他們學會學習,朝著保持對事物的好奇心、善於發問、懂得搜集和挑選資料、樂於與別人交流討論、有能力思考和表達。這些都是優質教育所走的方向(大學的教育模式)。

待續……

Rank: 3Rank: 3


433
739#
發表於 05-9-12 00:06 |只看該作者

Re: 臻美家長

Jochebed

我們已有一個愉快學習環境,小朋友開心上學的元素。但能否貫徹執行類似芬蘭教育模式,就要視乎各家長的支持及理解。

Rank: 3Rank: 3


347
740#
發表於 05-9-12 02:33 |只看該作者

Re: 臻美家長

Jackie 及各位對香港教育有反思的臻美家長:

剛剛看完一個講述美國經歷 911後,從反思中得到啟示的特備節目。「反思」是多元智能教育所強調的一環。臻美已盡全力提供愉快學習的環境,接下來就是家長如何理解臻美式的教育方式並全力配合。

屈指一算,每一個家長(不計大學的教育)由幼稚園讀到中學畢業至少受殖民填鴨教育倒模接近十五年。過去的教育有什麼特色呢?就是學生被訓練專攻課本固定內容,思考和生活能力的培育乏善足陳。

今天,雖然我們認知教育應與國際方向睇齊,但實際上……
我試舉一例說明:當初學校想藉每日派的工作紙,讓家長親自教導孩子釘裝筆記,從而培養同學的自理能力(工商界不是曾批評香港的年青人自理能力不夠高嗎?)、同時提供親子的機會(電視宣傳片不是不時提醒家長要多與孩子溝通嗎?)。誰知此舉一出,怨聲載道。有些家長甚至懷疑課程不全才每天派一張筆記!

這種失卻理智的推論(完全忘記了一切的課程都有教統局的監管)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往昔家長求學時代從來都有一套課本。說得明白一點就是家長已習慣從學期初就要掌握到整個學期的學習範圍(好方便操練孩子? )。

新的全方位學習(連自理能力都要鍛煉)實在顛覆了家長的世界,令他們覺得全無安全感可言!最令他們費解的是,明明他們已繳交了學費,為何學校不能提供一整本的筆記?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