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MrBeast 於 17-4-11 21:34 編輯
ek 又食左我d po
再加個玩物喪志po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 ... utm_campaign=buffer
禤彥勳三個字,一「谷歌」就彈出發明家、科學家、高材生等美譽。從去年開始相約身在英國的他,等到他今年休學回港全力發展初創公司MedEXO Robotics,記者一直期待這次文理腦袋的碰撞——履歷滿佈艱澀專業名詞的準博士生,會否與記者來一場「雞同鴨講」的訪問? 拖着兩隻行李喼的Denis終於現身,多年來的獎杯、獎牌和手繪筆記在凌亂的辦公室內多得無處安放。他熟絡地遞來紙包飲品招呼記者,然後笑着失陪:「不好意思,剛通了幾晚頂,我先剃剃鬚,很快回來。」貪靚又會招呼人,明顯不是科學怪人。
Denis是港聞版的常客,他為減輕柏金遜患者手震程度而設計的醫療機械手套,去年在多個社企和創業比賽中獲獎,令這位才剛30歲的發明家頻頻見報。從中學起立志要做改變世界的事,這位「喇沙仔」有自家金句助燃心中之火:「我會幻想自己成功的畫面是怎樣,你可以說我『FF』(幻想),但就是那個畫面提醒我:要去到成功那一點,此刻的我就要解決眼前難題。」又或是:「因為你不是在做喜歡的事,因此你變得replaceable,只有做真正熱愛的事,你才會變得不可取替。」科學人有科學人的信仰,Denis的信仰是「堅持」。
說Denis的科研長跑是從2015年開始並不完全正確,看他初中時代稚氣的「卡通式」發明手稿,就知道苗頭早就植根於孩提。家境未算富裕的他,小時家中壞電器都是家人自行修理,紅紅綠綠的線路底板惹起小男孩的興趣。中學升上傳統名校,成績徘徊中下遊,體育亦不「耍家」,他一下子就被淹沒在精英的國度裏,發現自己什麼也不是。
幸好,不文不武的他參加校內的科學比賽,發現讀書比他叻、比他勁的猛人沒做到的事,自己反而做得到:例如成功做到能抵擋BB彈的物料;別人從二樓掉下來的雞蛋爆個稀爛,自己的卻可原好無缺。難道都是「撞彩」?朦朦朧朧間,Denis感覺自己就是有一點什麼……可能就是一點比別人強的地方。
|